2.4 化学反应的调控 高二化学同步(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采用的温度为400~500 ℃。 【思考2】合成氨采用低温时可提高 转化率,但为何未采用更低的温度?
温度的选择—快与少、慢与多的权衡
提示:温度太低,反应速率太小,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变长,不经济。升高温度, 转化率降低,另外,合成氨所需的催化剂铁触媒的活性在500 ℃左右活性最 大。
随堂练习
工业上合成氨一般采用400~500 ℃的温度,其原因是 ( D )
4、冷却:生成物NH3的液化需较低温度采取迅速冷却的方法, 可使气态氨变成液氨后及时从平衡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以促使平 衡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 5、循环使用原料气:因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平衡混合物中 含有原料气,将NH3分离后的原料气循环利用,并及时补充N2和 H2,使反应物保持一定的浓度,以利于合成氨反应,提高经济效 益。
【小结·反思】 工业上利用某可逆反应生产产品:
一般要使用催化剂:这样可以大大加快化学反应速 率,提高生产效率,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选择合适的温度:该温度是催化剂活性最大的温度; 选择合适的压强:既要考虑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 衡,还要考虑动力、材料流程
合成氨流程简图
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
思考:假如你是一个化工厂的老板对工业生产 你主要应考虑哪些问题?
1、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单位时间里提高合成氨的产量
高 综
理 论
(从化学反应的速率考虑) 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

(从化学平衡的移动考虑)

济 效 益
实 际
从生产成本、动力、材料、设备等对上述 理论探讨进一步论证,以得出合理的结论。
即提高单位时间里氨的产量 ——化学反应速率问题
降低成本,提高原料利用率。
(4)绿色 保护环境,对设备的要求。
【交流·研讨】~ 多
NH3% 根据此反应特点分析,什么条件有利于合成氨?
0.6 0.外5 界条件
0.4 浓0.度3 N2、H2
0.2 NH3 温度
0.1 压强
1催:1化剂1:2
增大NH3的含量 化学平衡角度
的是( D )
A.工艺涉及催化技术 B.工艺涉及高温高压技术 C.原料之一的氮气来自空气 D.从合成塔出来的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为100%
(二)流程分析
1、原料气干燥、净化:除去原料气中的水蒸气及其他气体杂质, 防止与催化剂接触时,导致催化剂“中毒”而降低或丧失催化活性 2、压缩机加压:增大压强 3、热交换: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体系温度逐渐升高,为 原料气反应提供热量,故热交换可充分利用能源,提高经济效益。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温度越高越利于合成氨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 × ) (2)合成氨反应中,压强越大越利于增大反应速率和平衡正向移动。 ( √ ) (3)使用催化剂能提高合成氨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 × ) (4)充入的N2越多越有利于NH3的合成。 ( × ) (5)恒容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有利于NH3的合成。 ( ×)
3、控制反应条件的目的 (1)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 速率,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从而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进行。 (2)抑制有害的化学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也可以减缓化学反 应速率,减少甚至消除有害物质的产生或控制副反应的发生,从而 抑制有害的化学反应继续进行。
4、控制反应条件的基本措施 (1)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措施: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溶 液的浓度、气体的压强(或浓度)、固体的表面积以及使用催化 剂等途径调控反应速率。 (2)提高转化率的措施:通过改变可逆反应体系的温度、溶液 的浓度、气体的压强(或浓度)等改变可逆反应的限度,从而提 高转化率。

15.3 度 81.5 86.4 89.9 95.4 98.8

2.2
高 ,
52.0
0.4
氨 的
25.1
64.2 71.0 84.2 92.6
压强增大,氨的含量增大 38.2 47.0 65.2 79.8
0.1
含 量
10.6
19.1
26.4
42.2
57.5
0.05
降 低
4.5
9.1 13.8 23.1 31.4
合 成
压缩机

氢氮混合气
水冷器 循环气体
氨 分 离 器
液 氨 循环压缩机
随堂练习
合成氨工业有下列流程:①原料气制备;② 氨的合成;③原料气净化和压缩;④氨的分
离。其先后顺序为( B )
A.①②③④ B.①③ ② ④
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
随堂练习
NH3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关于合成氨的说法中,不正确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反应物表面积、反应物浓度、温度、能引起气体 反应物浓度改变的压强、催化剂
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有哪些?
浓度、压强、温度
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 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 变的方向移动。
1.合成氨反应的特点
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已知298 K时:ΔH=-92.4 kJ·mol-1,
浓度
N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8的投料比,氨及时从混 合气中分离出去
随堂练习
利用原料气在合成塔中合成NH3,为提高N2的转化率所采取的措
施是( B )
A.高温
B.高压
C.使用催化剂
D.增大N2的浓度
随堂练习
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增大H2的浓度,可提高H2的转化率 B.由于氨易液化,N2、H2在实际生产中会循环使用,所以总体来说氨的 产率很高 C.合成氨工业的反应温度控制在400~500 ℃,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厂采用的压强是10 MPa~30 MPa,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 活性最大
外界条件
提高合成NH3的速率 化学速率角度
浓度 N2、H2 NH3
温度 压强 催化剂
增大N2、H2的浓度,提高氢气压强更有利 于提高反应速率,其物质的量之比应<1:3
及时转移走NH3 高温 高压 正催化剂
合成氨的适宜条件的选择
外界条件
使NH3生产得快 速率分析
使NH3生产得多 平衡分析
理论选择 适宜条件
(6)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熵增加的放热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自发进行。
( ×)
随堂练习
某工业生产中发生反应:2A(g)+B(g)⇌2M(g) ΔH<0。下列有关该工业
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工业上合成M时,一定采用高压条件,因为高压有利于M的生成 B.若物质B价廉易得,工业上一般采用加入过量的B以提高A和B的转化率 C.工业上一般采用较高温度合成M,因温度越高,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 D.工业生产中常采用催化剂,因为生产中使用催化剂可提高M的日产量
【交流·研讨】~ 多
根据此反应特点分析,什么条件有利于合成氨?
外界条件
增大NH3的含量 化学平衡角度
浓度 N2、H2 NH3
温度 压强 催化剂
增大N2、H2的浓度,其物质的量 之比为1:3时,NH3的含量最高
及时转移走NH3 低温 高压
无影响
【交流·研讨】~ 快 根据此反应特点分析,什么条件有利于提高合成氨 的速率?
另外,为了防止混有的杂质使催化剂“中毒”,原料气必须经过 净化。
使用催化剂可使合成氨反应的速率提高上万亿倍
(四)浓度:
采取迅速冷却的方法,使气态氨变成液氨后及时从平衡混合物中分 离出去,以促使化学平衡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此外,如果让N2和H2 的混合气体只一次通过合成塔发生反应也是很不经济的,应将NH3分离 后的原料气循环使用,并及时补充N2和H2,使反应物保持一定的浓度,以 利于合成氨反应。
四、影响化学反应进行的两个因素
(一)参加反应的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等本身因素 (二)温度、压强、浓度、催化剂等反应条件
五、化学反应的调控 1、定义:就是通过改变反应条件使一个可能发生的反应按照
某一方向进行。
2、考虑因素:在实际生产中常常需要结合设备条件、安全操
作、经济成本等情况,综合考虑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 因素,寻找适宜的生产条件。此外,还要根据环境保护及社会效 益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做出分析,权衡利弊,才能实施生产。
反应物 的浓度
增大浓度
增大浓度 增大浓度
压强 催化剂
温度
高压 一致 高压
使用
无影响
高温 矛盾 低温
高压
? ?
(一)压强: 合成氨厂一般采用的压强 为10 MPa~30 Mpa。
【思考1】合成氨时压强越大越好,为何不 采用比30 MPa更大的压强?
压强的选择—成本与效益的博弈
提示:压强越大,对材料的强度和设备的制造要求也越高,需要的动力也越大, 这会加大生产投资,可能降低综合经济效益。
①适当提高氨的合成速率 ②提高H2的转化率 ③提高氨的产 率 ④催化剂在500 ℃左右活性最大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②③④
D.只有①④
(三)催化剂:
目前,合成氨工业中普遍使用的是以铁为主体的多成分催化剂, 又称铁触媒。
铁触媒在500℃左右时的活性最大,这也是合成氨一般选择 400~500℃进行的重要原因。
ΔS=-198.2 J·mol-1·K-1
(1)可逆性:反应为可逆反应。 (2)体积变化:正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 (3)焓变:ΔH<0,熵变:ΔS<0。 (4)自发性:常温(298 K)下,ΔH-TΔS<0,能自发进行
【交流·研讨】
工业合成氨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1)多 (2)快 (3)便宜
即提高平衡混合物里氨的含量 ——化学平衡问题
【思考】合成氨工业采用迅速冷却法,使气态氨变为液氨后及时从混合物中 分离出去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使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适宜条件
外部条件 工业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压强
根据反应器可使用的钢材质量及综合指标来选择压强(10 ~30 MPa)
温度 催化剂
适宜温度,400~500 ℃ 使用铁触媒做催化剂
增大N2、H2的浓度,其物质的量 之比为1:3时,NH3的含量最高
及时转移走NH3
1:3 1:4 1:5 1:6N2:H2
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 [ V(N2):V(H2)=1:3 ]
NH3含 压强 量/% /MPa
0.1
10
20 30 60 100
温度/℃
200 300 400 500 6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