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探问生命
8.2 《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感激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

2.培养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的情感。

3.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能力目标
1.学会结合社会热点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与意义,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2.坚守对待生命的道德底线,学会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

(三)知识目标
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了解生命之间的休贼与共;理解对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教学重点
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珍爱他人生命;
教学难点
敬畏生命要做到与他人休戚与共。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用合作学习、讨论、自主探究等方法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2014年8月31日,我国将每年的9月30日正
式设立成为烈士纪念日,从那时起,每年的9月30日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各式各样的悼念活动,这是今年9月3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悼念烈士的活动现场(多媒体出示图片),思考:为什么要设立烈士纪念日?
(生答)
(师总结)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到位。

我们设立烈士纪念日的目的,就是要铭记历史,祈愿和平,悼念生命,体现对生命尊重、敬畏的情怀。

一、生命至上
合作研讨: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合作,丰富完善导学案内容,时间5-6分钟。

(多媒体展示问题,选2-3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师总结)同学们搜集的材料内容丰富、角度新颖,在这其中,我们看到了在灾难来临的瞬间生命的无助和求生的艰难,看到了各方力量共同协作救助生命时的感人场面,这让我们既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艰难,又感受到了它的坚强与神圣,请大家在课本94页做好笔记(生命的特点)。

(过渡语)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则资料,下面我们再一次来感受在救援过程中的感人瞬间。

(多媒体展示)有人说:“拯救生命是大人的事情,与我们青少年没有关系。

”你同意吗?
(生答)
我们一起看看在这次河南水灾中,许昌的一群少年他们是怎么做的?
(多媒体播放视频)
通过刚才的视频片段,请说说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或是一句话。

(谈谈你对生命至上的理解)
(生答)
(师总结)同学们总结的很好!视频中的几位少年是未成年人,他们原本可以躲在父母的身后,不去涉足危险,但他们却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社会担当,因为他们明白:一个人的生命并不是完全是属于自己的,我们为自己活着的同时,也都为他人活着。

不顾自身危险救他人是珍爱和关注他人生命的表现,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通过以上的新闻报道我们深刻领会到了“生命至上”这四个字的真正意义,请同学们做好笔记整理。

(多媒体出示问题: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过渡语):同学们!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他人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有着怎样的关系?
(生答)休戚与共
(师)怎么理解休戚与共?
(生: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师)怎样做到休戚与共?
二、休戚与共
(多媒体出示)国内外疫情总览,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我们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无论从确诊人数、治愈率,还是从死亡人数来看,我们中国对全世界的疫情防控工作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也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尊重、关爱生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多媒体展示)以小组为单位汇总、整理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出台的抗疫情举措,从生命的角度简要分析出台这些举措的原因。

(选派一至二个小组展示)
(师总结)出台上述这些举措最主要的就是为了避免使自己和他人受到病毒的侵扰,这也就是如何做到休戚与共的第一点: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多媒体展示)
思考:这些图片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图片中的人们对待生命有着怎样的共同态度?(生答)
(师总结)新冠疫情已进入常态化防疫之中,我们的医护人员更是在难以想象的压力下,负重前行!他们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连续奋战、临危不惧,尽一切可能挽救每一个生命,展现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正是这种既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的严谨态度,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也正是如何做到休戚与共的第二点。

同学们!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也活跃着我们燕赵儿女的身影(多媒体出示图片),思考:他们这样做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生答)
(师总结)同学们总结的很准确,能够熟练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这一点很好!正如同学们总结的,抗击疫情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社会各阶层、各单位、各类人群舍小家、顾大家,自觉自愿的奔波于抗疫最前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敬畏生命的真谛,这种自觉自愿地维护生命安全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其实,此次疫情,从生态环境角度来说,可以说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尖锐到不可调和之后的总爆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12日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中指出:“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

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能够使人类与地球上的其他物种和谐共生,这也体现了——(多媒体显示)我们对生命敬畏的自愿选择。

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以上是我们总结的第二个问题,如何敬畏生命,请大家做好笔记。

下面,我们来看导学案合作探究的第三个问题:作为中学生,我们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珍爱自己的生命,关爱他人生命呢?(正、反各举三个例子)
(生答)
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我们今天的课程即将结束之际,我想请大家用一句话概况下对今天所学内容的感受
(生答)
同学们总结的语言精炼、内容丰富,表现非常的棒!老师想引用著名作家周国平在《爱生命》的散文中的一句话送给大家:“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希望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保护生命的能力和水平,为维护和谐、多样的生命结构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