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含水期层状底水油藏经济挖潜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2020
年
第 2 期
以桩西长堤油田馆陶组下段为例,针对特高含水期薄层底水油藏,采出程度不高、含水上升快的问题,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表明油藏纵向上各小层剩余油分布差异大,局部未动用。
通过复算储量,并将油藏按动难易程度划分为一、二类,有针对提出剩余油挖潜方法。
通过交替开采、细分层系、扶长停井等方法,水驱效果大 a.小断鼻微构造 b.鞍形微构造
为提高,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图2 微构造示意图
益。
微型构造是指在断块区构造背景上砂体的微细起伏变化。
其成因可分两个方油田开发中,最重要的开发方式是水面:一是受沉积环境、差异压实和古地形[1-3]
驱。
在胜利油区,水驱开发储量占总储
等的影响,例如①河流下切作用在砂层底量的81.9%,但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面形成下凹;②在砂层厚度如沙坝核心,阶段的石油地质储量占总储量的47.3%。
对或砂体叠加,四周泥岩因差异压实作用使于层状底水油藏,能量充足,但是含水上砂层相对上凸;③受古地形影响砂层上倾升较快,持续稳产压力大,剩余油的影响
尖灭形成砂层上抬。
二是受构造作用力的[4-6]
因素和分布特征较为复杂。
在特高含水
影响,在沿断层下降盘常出现小断鼻、小阶段,受到研究手段缺乏,研究精度、深断沟等微型构造,断层与断层相交形成的度不够的影响,准确认识和描述难度剩余断层墙角式微型构造。
[7-9]
油分布的难度很大。
因此,迫切需要对
微型构造分为两类(图2):①小断鼻层状底水油藏水驱开发潜力再认识,搞清微型构造:砂岩上倾方向被断层切割所形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开发对成构造高点。
②鞍形负向微型构造:砂层策,保持稳产、提高采收率。
顶面或底面相对下凹形成的微型构造
1 研究区概况
对于地层平缓(倾角在1°~3°)的层长堤油田位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北状底水油藏,含油面积大,含油高度低,部位(图1),区内主要发育近南北走向的微型构造对油气聚集具有重要作用,正向长堤断层。
目前目的层埋深为1680 m~微型构造有利于油气聚集,小断鼻微型构1950 m,属于新近系馆陶组下段,为辫状造因开启的一个方向受断层的切割无下河沉积,砂体平面分布较广,厚度较大,驱,其余三个方向为向上驱油,负向微型垂向有稳定的各层相隔,表现为砂泥岩互构造最不利于油气聚集。
落实好个层顶面层。
地层岩性为一套棕褐色灰色岩屑砂岩微构造情况,进而可以明确油水界面的分与灰黑色粉砂质泥岩组合,储层有效孔隙布情况。
度为27.4%,渗透率为1873 mD。
砂体顶部 2.2 精细划分储层
含油,油层较薄,油水分布主要受构造因素控制,在背斜构造的轴部为纯油区,向下逐渐过渡为油水同层和水层。
经过近20年的开采,目前采出程度为13.2%,综合1含水为98.3%。
a .Ng6层Y井测井曲线
图1 长堤油田示意图
112 剩余油分布特征精细研究 b.原来Ng6含油面积 c.现在Ng6含油面积
2.1 落实微型构造
图3 Y井重新解释成果
特高含水期层状底水油藏经济挖潜技术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孙 棋
确定油水层电性标准,重新解释油水层,结合已经落实的根据剩余油潜力分布状况、夹层分布状况及现有井网状微型构造,重新确定油水边界和含油面积范围。
例如对Y井的况,通过大修等手段,恢复注采井点、重新构建井网,使得储1
量得到有效动用。
Ng6层展开重新解释,由油水同层解释为含油水层,从而重新 3.2 高含水井轮替开采、适当分采,改善开发效果
划定了该层的含油范围(图3)。
对于高含水的井,及时换层开采,对剩余油相对富集区调通过储层有效厚度、含油面积大小,将储层分为两类(表整水驱方向。
另外,储层纵向非均质较强,也可以使用分采管1)。
其中一类储层8个,占总储量的89.5%,主要分布在Ng4、柱,防止层间干扰,实现均衡动用。
Ng5、Ng6三个砂组,纵向上厚度较大,平面是含油面积较大,4 结论
虽然采出程度较高,但剩余储量仍然很多。
二类储层10个占总(1)对于底水能量充足的油藏,虽然处于高含水开发后储量的10.5%,由于厚度薄、平面上分布不连续,采出程度很期,剩余油潜力仍然很大,仍有85%的油没有动用。
低,有些还没有动用。
(2)储层精细划分结果表明,由于层间非均质性,各层剩余油分布差异较大。
(3)通过扶停老井、轮替开采等手段,可提高储量控制程度,改善开发效果。
[1] 李阳. 陆相高含水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实践[J]. 石油学报,2009,30(3):396-399
[2] 王玉普,刘义坤,邓庆军. 中国陆相砂岩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现状及对策[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4,38(01):1-9,131
[3] 岳登台. 综述老油田改善开发效果及提高采收率技术[J].石油学报,1998,19(3):46-51
[4] 李石权,范莉红,邓彩云,等. 特高含水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精准挖潜技术[J]. 非常规油气,2019,6(01):62-68
[5] 朱丽红,杜庆龙,姜雪岩,等. 陆相多层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三大矛盾特征及对策[J]. 石油学报,2015,36(02):210-216
表1 长堤油田含油小层综合评价汇总
[6] 耿正玲. 特高含水期多层油藏纵向均衡驱替优化研究[D]. 3 剩余油挖潜对策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
长堤油田开发初期采用不规则面积井网,油井部署在构造[7] 刘建民,徐守余. 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及对剩余油分布的较高部位,由于单井穿过的小层多,开发中采取逐层上返、单控制[J]. 石油学报,2003(01):58-62
井单层的方式开采,这造成小层井网不完善,层间动用不均[8] 林承焰,孙廷彬,董春梅,等. 基于单砂体的特高含水期剩余衡,主力小层井网密度小,开发后期由于井况差,造成主力小油精细表征[J]. 石油学报,2013,34(06):1131-1136
层井网密度更小。
现有井网对储量控制程度较低,局部区域[9] 林承焰,余成林,董春梅,等. 老油田剩余油分布—水下分流(小层)无井控制,储量动用程度低。
河道岔道口剩余油富集[J]. 石油学报,2011,32(05):829-835
3.1 扶停老井,完善井网,提高储量控制程度
【参考文献】
(上接102页)[5] 陈俊,张小龙,杨时,[10] 崔华博.积雪草酸衍生物的合成[15] 周康,刘延泽,王中博,等.积雪草等.高纯度积雪草总苷的制备工艺研究[J].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D].沈阳化工大苷的闪提工艺优选及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中草药,2014,45(04):504-508
学,2018
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3):3265-[6] 张丹丹,聂绪强,张涵,等.超声波-[11] 张炜.积雪草总苷提取工艺和含3267
酶法提取积雪草中积雪草总苷的工艺研究量测定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8(05):本文系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18年度大[J].中国药房,2017,28(13):1816-1819
498-500
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811100043)资[7] 苏棋.积雪草酸对人肝癌SMMC-[12] 姚锦英.积雪草总苷抗A549肺癌助。
7721细胞体内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D].广细胞诱导的肿瘤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作者简介:杜长臻(2000-),男,西医科大学,2019
药理学与治疗学,2015,20(04):384-387
汉族,甘肃永昌,2018级化学专业本科在[8] 浦飞飞,陈凤霞,夏平.白花蛇舌草[13] 黄云虹,张胜华,甄瑞贤,等.积雪读。
抗肿瘤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草甙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增强长春新碱的通讯作者:陈文(1980-),男,副[J].癌症进展,2019,17(17):1985-1988,1996
抗肿瘤作用[J].癌症,2004(12):1599-1604
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化[9] 郭冰洁,凌昌全.积雪草酸的抗肿[14] 郭宇杰,徐钧.积雪草苷药理作用学成分分析、提纯、鉴定。
瘤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的研究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5):志,2019,26(05):597-6011829-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