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已知A 、B 、C 、D 、E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 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D 是红棕色固体,E 、F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 所属物质类别是_____(填“酸”“碱”或盐”)。
(2)C 的化学式是_____。
(3)F 的一种用途是_____。
(4)写出D 与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酸 H 2O 灭火 23
23CO+Fe O 2Fe+3CO 高温 【解析】
【详解】
(1)A 、B 、C 、D 、E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 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B 是碳酸钠,D 是红棕色固体,所以D 是氧化铁,E 、F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E 、F 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中的一种,E 会与氧化铁反应,所以E 是一氧化碳,F 是二氧化碳,A 会与碳酸钠、氧化铁反应,所以A 是盐酸,盐酸、氧化铁、碳酸钠、二氧化碳都会转化成C ,所以C 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 是盐酸或硫酸,所属物质类别是:酸;
(2)C 的化学式是:H 2O ;
(3)F 的一种用途是:灭火;
(4)D 与E 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3
23CO+Fe O 2Fe+3CO 高温。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如图表示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其中B 是铁锈的主要成分,X 可以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
液。
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Y的化学式________。
(2)通常状况下,A转化为B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和X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SO4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Fe+CuSO4===Cu+FeSO4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目中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可以知道,B是氧化铁,X可以用来配置农药波尔多液,波尔多液的配置原料主要是硫酸铜,熟石灰和水,根据图中A和X溶液结合生成红色固体和浅绿色溶液C,可以推断出C溶液为硫酸亚铁,根据A物质可以生成铁锈且可以和X溶液反应生成红色固体和浅绿色溶液C,可以确定A为单质铁,(1)根据图中A和Y溶液可以生成水溶液C和气体,Y溶液为一种酸,而这种酸中含有硫酸根则Y溶液为硫酸;(2)单质铁生成氧化铁的条件,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可以知道铁生成铁锈的条件为与水和氧气接触,(3)已知A为单质铁,溶液为硫酸铜溶液,则我们可以推断出A和X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如答案所示。
【点睛】
本体的关键是知道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浅绿色溶液在已知和铁相关的情况下一般为亚铁离子。
3.过氧化氢分解的产物与其它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
请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填空:
(1)A在反应①中起作用,红色金属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蓝色沉淀属于(填“酸”、“碱”或“盐”)。
【答案】(1)催化 Cu(2)CaO+H2O=Ca(OH)2(3)碱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可迅速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水可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所以C为水。
氧气可与金属反应生成该金属元素的氧化物D,已知D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
所以可知D为氧化铜。
则红色金属为铜。
硫酸铜可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沉淀(蓝色),所以题目中的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
(1)A应为二氧化锰,其作用为催化作用。
红色金属为铜,其化学式为:Cu。
(2)反应②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属于碱类。
考点:物质的推断
4.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且F为导电性、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和G均为红色固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G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
(3)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从微观角度解释B和D两种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
【答案】Cu 冶炼金属(或作燃料) CO+CuO Cu+CO2分子的构成不同;1个二氧化碳(CO2)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CO)分子多1个氧原子
【解析】
F为导电性、导热性最好的金属,则F为银;G是金属单质,且G为红色固体,则G为铜;A为红色固体,且A是氧化物,故A是氧化铁;A与B反应生成D和E,B为氧化物,E为金属单质,故B为一氧化碳,E为铁,D为二氧化碳;B与C反应生成D和G,则C为氧化铜,据此分析解答。
(1)由分析知,G为铜,故G物质的化学式为Cu;(2) 由分析知,B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还原性(或可燃性),可用来冶炼金属(或作燃
料);(3)反应②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 Cu+CO2;(4)B是CO,D是CO2,从微观角度看CO与CO2分子的构成不同;1个二氧化碳(CO2)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CO)分子多1个氧原子。
5.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
它们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通常状况下A、B、C为气体,D、E为液体。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相连物质能向箭头所指一方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2)A 物质的用途_______(答一点即可)。
(3)请写出E→C+D 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D 生成C 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CO 灭火剂 222
22MnO 2H O 2H O+O ↑ 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A 、
B 、
C 、
D 、
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
它们分别由C 、H 、O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通常状况下A 、B 、C 为气体,则A 、B 、C 可能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甲烷等,A 和B 、C 能相互转化,则A 是二氧化碳,B 是一氧化碳,C 是氧气,,D 、E 为液体,则D 、E 可能为水和过氧化氢,D 和A 反应,则D 是水,E 是过氧化氢。
【详解】
(1) 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
它们分别由C 、H 、O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通常状况下A 、B 、C 为气体,则A 、B 、C 可能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甲烷等,A 和B 、C 能相互转化,则A 是二氧化碳,B 是一氧化碳,故B 物质的化学式为CO 。
(2) 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
它们分别由C 、H 、O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通常状况下A 、B 、C 为气体,则A 、B 、C 可能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甲烷等,A 和B 、C 能相互转化,则A 是二氧化碳,故A 物质的用途是灭火剂。
(3) E 是过氧化氢,C 是氧气,D 是水,故E→C+D 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2222MnO 2H O 2H O+O ↑。
(4)D 是水,C 是氧气,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
【点睛】
通常状况下A 、B 、C 为气体,则A 、B 、C 可能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甲烷等,A 和B 、C 能相互转化,则A 是二氧化碳,B 是一氧化碳,C 是氧气,,D 、E 为液体,则D 、E 可能为水和过氧化氢,D 和A 反应,则D 是水,E 是过氧化氢。
6.如图所示,A 是金属氧化物,B 是金属单质,C 是黄色溶液,D 是浅绿色溶液,E 是红褐色沉淀,反应③是物质F 与氧气、水发生的化合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
(2)化学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写出反应②和③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③_____。
【答案】FeCl3复分解反应Fe+2HCl=FeCl2+H2↑4Fe(OH)2+O2+2H2O=4Fe (OH)3
【解析】
【分析】
A是金属氧化物,A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C,C是黄色溶液,所以A是氧化铁,C是氯化铁;氯化铁能和试剂X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则试剂X是氢氧化钠,沉淀E是氢氧化铁;A能反应生成B,B是金属单质,则B是铁单质;B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D,D是浅绿色溶液,则D是氯化亚铁;D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则沉淀F是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能和水、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详解】
(1)C是氯化铁,化学式是FeCl3;(2)反应①是氯化铁和氢氧化钠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铁,是复分解反应;(3)反应②是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③是氢氧化亚铁能和水、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HCl=FeCl2+H2↑,4Fe(OH)2+O2+2H2O=4Fe(OH)3。
7.A、B、C是初中化学中重点学习的物质,其中一种是单质,另两种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若A是单质,B是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则B为______(填化学式),实验室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C是单质,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B为______(填化学式),由A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CO CaCO3+2HCl=CaCl2+H2O+CO2↑ H2O 2H2O2
2
MnO
2H2O+O2↑
【解析】
【分析】
物质推断题要找准突破口,易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氧化物中,与一氧化碳有关的是二氧化碳,与水有关的是双氧水。
【详解】
已知A 、B 、C 是初中化学中重点学习的物质,其中一种是单质,另两种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1)、若A 是单质,B 是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所以B 是一氧化碳,A 可以是碳或氧气,图中一氧化碳和C 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 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 为CO ,实验室制取C 即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222CaCO +2HCl=CaCl +H O+CO ↑;
(2)、若C 是单质,B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B 是水,C 是氧气,A 会生成水或氧气,所以A 是过氧化氢溶液,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 为H 2O ,由A 生成C 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2222MnO 2H O H O+O ↑。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推断,关键是找出题眼,即解题的突破口,本题有两处题眼可寻,一是易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的另一种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二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组成元素相同的另一种氧化物为双氧水。
有了物质线索,再结合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即可推导出其他物质,所有物质都推导完毕,最后进行验证确认。
8.同学们到实验室去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
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请你填空。
(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
①滤液里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
(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
(3)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Zn(NO 3)2 Fe(NO 3)2 Ag 、Fe Zn Ag 、Fe 小于
【解析】
【详解】
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锌比铁活泼,铁比银活泼,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如果锌不足,则铁再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
(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可能含有锌,溶液中的硝酸银完全参加了反应。
①滤液里一定含有
Zn (NO 3)2,可能含有Fe (NO 3)2;②滤渣中一定含有Ag 、Fe ,可能含有Zn ;(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说明了铁未参加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 、Fe ;(3)由于每65分质量锌能反应生成216份质量的银,每56分质量的铁能反应生成216分质量的银,所以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原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