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五章 燃料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_2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碳单质的种类、结构、物理性质及用途。

(2)开始对同一种元素可形成多种不同的单质有理解。

过程与方法:
(1)发现化学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结构、性质、用途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水平、探究水平、分析和归纳水平以及相互交流协作水平。

(3)能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与之相关的化学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究、观察、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通过小组内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勇于动手,积极参与的精神。

(3)通过碳单质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及相关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用途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燃料氢气,高能无污染,就是没有普及,那么我们实际生活中已经普及了的燃料都有什么呢? 那么你们知道这些燃料中最主要的元素是什么吗?
那么碳元素能否形成不同的物
质?
思考,回答 举例常见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 观看图片,对碳元素形成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单质形成
由旧知引入新知,同时联系实际,
在最大水准上减少了学生对本节课的陌生感,又以“卖
炭翁”商店为线索,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其积极性。

“卖炭翁”商店: 展示图片:金刚石、石墨。

二、讲授新课 如果你有一枚戒指,你是选择在戒指上镶嵌一块钻石?还是一摊石墨粉啊? 实验1:石墨的导电性 实验2:削铅笔芯,用手捻
锁芯生锈,难以打开,你用什么方式? 回到“卖炭翁”商店,展示坩埚 石墨物理性质之四:耐高温
石墨用途之四:坩埚
讨论交流1: 观察板书,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一样吗?为什么?对比展示两个模型。

(类比站队排列不同图形,如五角星、三角形等) 三、实验探究,推动新课 除了金刚石和石墨以外,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用到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等,它们主要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我们叫他无定形碳。

他们还是纯净的碳吗? 这些无定形碳又有什么性质? 讲述一则“红糖”变“白糖”的故事:很早以前,有一家红糖厂,一天突发一场火灾,大火过后,木制结构的厂房一片狼籍,一缸缸的红糖变成了白糖…… 设问:为什么红糖变成了白糖呢?红糖中的色素到哪里去了呢?
感性理解。

金刚石物理性质之一:光泽好,璀璨夺目 用途之一:装饰品
金刚石物理性质之二:坚硬 用途之二:钻头、玻璃刀 初步体会结构决定了性质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连接电路,观察现象,实行解释 石墨物理性质之一:导电性 石墨用途之一:电极,电池 动手操作,学生代表发言,讲出感受(污手,滑腻,能削下来),表现其物理性质。

石墨物理性质之二:灰黑质软、留下痕迹 石墨用途之二:铅笔芯
解释铅笔上的字母数字 石墨物理性质之三:滑腻石
墨用途之三:润滑剂
解释坩埚 联系实际思考。

观察思考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倾听,思考。

无定形碳的主要成分是碳,他们是混合物。

展示图片,对比鲜明,让学
生在视觉上感受新知,对金刚石和石墨形成初步的感性理解。

充分联系实际,逐一分析出金刚石的性质,与用途一一对应,使学生充分理解到金刚石
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由此事例引入石墨的学习,自然顺畅,较易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

通过小组合作的学生探究实
验,解释实际问题,提升其学习的成就感及合作精神。

前后相呼应,提出的问题给予即时的解决,符合学生的认知
需求。

学生开始动手操作,虽仅仅简单的削铅笔粉末,并捻一下,感受一下,但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动手这个环节会很好的
调动课堂氛围,使学生热情高
涨。

学生课前阅读了资源拓展,所以此处由学生独立讲解较好,不但能够加深记忆,还可锻炼其语言表达水平。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根据观察黑板上所展示的金刚石石墨的不同性质和用途,对比两个结构模型,提出其理解与猜想,提升其实事求是与勇于创
木炭的吸附性
实验3:活性炭的吸附性
活性炭疏松多孔,吸附水平强。

卖炭翁商店上表现的碳素墨水引出炭黑。

焦炭有什么用?冶炼金属,后续内容会提到。

讨论交流2:
结合金刚石、石墨和活性炭的结构、性质和用途,讨论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出C50、C70、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型碳单质,要求学生课后上网查资料。

下节课开个多样的碳单质展示会,各自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并讲解出来。

思考,联系我们的水资源中
提到的吸附性
倾听
观看实验,找出问题
动手实验,强化过滤操作
木炭性质:吸附性
活性炭的性质:吸附性
活性炭的用途:防毒面具,
除味剂,净水材料
常温下稳定,书写和绘画经
久不变色。

进一步体会结构(体现在碳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决定性
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
映性质的思想方法。

理解富勒烯。

一个分子中有60个碳原子。

新的精神,更深刻的理解到两
者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突破
难点。

强调无定形碳与金刚石、石墨
的区别,为理解四类无定形碳
奠定基础。

讨论,回归课本,联系结构
模型及板书内容,交流思想,
推出结论,学生代表发言总
结,印象深刻。

通过提出这些新型的碳单质,
让学生理解到事物永远在发
展,形成创造新物质的期望,
对未来的自己充满希望和信
心。

提出新型碳单质,不需要学生
记忆和理解,但能够传递给学
生一种研究的方式,这种开放
式的作业更能调动学生学习
的欲望,提升他们展示自己的
水平。

四、课堂小结,收获体会
小结今天所学内容,形成概念图学生谈学习的收获、体会与老师共同回忆。

学生讨论并举例交流。

形成简单的概念图。

学生更容
易记忆和理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知识贴近生活,难度不大。

将知识形象化,实验也给了学生享受探究的快乐。

由卖炭翁开店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中设计了分组探究实验,从而能调动他们的探究欲望,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小组活动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寓教于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