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东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东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解析【下载版】
1:过程模式的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
A、肯普
B、利普新
C、科里
D、迪克
2:教学技能训练的基本原则是()
多项选择题
A、目的性原则
B、分解原则
C、示范原则
D、反馈原则
3:老师的力量结构除了教育预见力量、教育传导力量外,还有()单项选择题:
A、操纵同学的力量
B、教育过程的掌握力量
C、与同学沟通交往的力量
D、驾驭教材的力量
4:师表美的精神内涵和内在方面应当是道德美。
()
推断题
对
错
5: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课程。
()
推断题
对
错
6:以下关于环境对个体进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多项选择题
A、环境对个体进展的影响可能是消极的
B、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
C、人的进展完全由环境打算
D、环境为个体进展供应了外在条件
E、环境对人的进展没有影响
7:依据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同学学习较简单的任务时,应尽量使同学紧急一些
B、在同学学习较简单的任务时,应尽量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生气
C、在同学遇到困难或消失问题时,尽量心平气和的渐渐引导
D、不论同学任务难易都应保持同样的动机水平
8:县级人民政府依据需要设置(),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单项选择题:
A、中学
B、寄宿学校
C、学校
D、学校
9: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
所以说,过度学习越多,保持效果越好,而且保持的时间也越长。
推断题
对
错
10:生产力对教育的打算作用表现在()。
A、制约教育的结构
B、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C、打算教育的进展水平
D、打算教育的进展速度
11: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单项选择题:
A、教育管理制度
B、国民教育制度
C、义务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12: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属于哪种迁移?()
单项选择题:
A、同化迁移
B、顺应迁移
C、重组迁移
D、逆向迁移
13:课堂上同学不仔细听课,有意捣乱,课堂纪律极差,老师不能集中精力讲课,时常为了维持课堂纪律而中断讲课,完成不了预定的教
学目标。
这样的课堂气氛属于()
单项选择题:
A、乐观的课堂气氛
B、抵抗的课堂气氛
C、消极的课堂气氛
D、中立的课堂气氛
14:影响人格进展的社会因素有()。
多项选择题
A、家庭教养模式
B、学校教育
C、同辈群体
D、身体素养
15:终身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50年月末60年月初的欧洲,由()首先提出。
单项选择题:
A、保罗·朗格朗
B、杜威
C、洛克
D、卢梭
16:下列不属于书法“宋四家”的是()。
单项选择题:
A、苏轼
B、米芾
C、黄庭坚
D、赵孟频
17: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操作仿照阶段的特点是()
多项选择题
A、动作具有肯定的敏捷性,稳定性
B、以视觉掌握为主要的形式
C、动觉掌握占主导地位
D、动作见协调性强,没有多余动作,动作效能高
E、动作具有高度的敏捷性,稳定性
18:使同学进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单项选择题:
A、自然成长
B、训练
C、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D、老师的严格要求
19:跟一字千金这个成语有关的人物是()。
单项选择题:
A、刘向
B、吕不韦
C、司马迁
D、刘义庆
20: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单项选择题:
A、关于人的进展的抱负
B、人的各方面和谐进展的学说
C、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人的全面进展理论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进展学说
21:松散群体是指同学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单项选择题:
A、目的和内容
B、共同语言
C、深厚友情
D、约束力气
22: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中最常规、最普遍的方式是()。
单项选择题:
A、扫瞄
B、电子邮件预定
C、利用搜寻引擎
D、利用名目型检索工具
23: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
()
推断题
对
错
24:我国一般中学教育的任务是()
多项选择题
A、培育特地人才
B、为高一级学校培育合格新生
C、培育特别专长的职能
D、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力气
E、培育同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5: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下列哪些道德情感最为重要()
多项选择题
A、责任感
B、耻辱感
C、义务感
D、事业感
E、自尊感
26: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进展学说是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典型代表。
()
推断题
对
错
27:关于德育规律的描述,以下错误的说法是()。
单项选择题:
A、德育过程是培育同学知、情、意统一进展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通过活动与交往促进同学进展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直线提高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四个要素辩证统一的过程
28:技能是一种合乎法则的习惯动作。
()
推断题
对
错
29: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熟悉活动。
()
推断题
对
错
30: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大多是一些要求同学根据肯定的思维方式获得答案的问题。
这类问题属于()。
单项选择题:
A、无结构问题
B、有结构问题
C、界定模糊问题
D、情景不清问题
31:一般说来,()不属于智力范畴。
单项选择题:
A、人际交往力量
B、学习力量
C、言语力量
D、运算力量
32:人们对事物的爱憎、趋避的心理及行为倾向是()
单项选择题:
A、投射
B、进展
C、回归
D、态度
33:“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
这一论点出自()
单项选择题:
A、洛克的《教育漫话》
B、卢梭的《爱弥尔》
C、康德的《论演说家的培育》
D、赫尔巴特的《一般教育学》
34:讲授法就是满堂灌。
()
推断题
对
错
35:全面进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
单项选择题:
A、素养教育
B、创新教育
C、终身教育
D、劳动技术教育
36:人的身心进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
单项选择题: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活动
D、个体因素
37:开设人口教育课、环境教育课、闲暇与生活方式课等新课程,这些课程要融合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物理、卫生等学科学问,这是()。
单项选择题:
A、综合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科课程
D、分科课程
38:20世纪60年月初,课程改革运动的发起人是()。
单项选择题:
A、桑代克
B、布鲁纳
C、杜威
D、皮亚杰
39: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我国建立敏捷开放的老师教学体系是()。
单项选择题:
A、师范院校,校本培训
B、师范院校,综合培训
C、校本培训,师范院校
D、综合院校,师范培训
40:迁移的关系转换说强调()。
单项选择题:
A、进展了的心理官能
B、学习材料的相像性
C、已有阅历的概括化
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
41:同学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肯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好像停止了,这种现象属技能学习中的()
单项选择题:
A、高原现象
B、倒摄抑制
C、生理极限
D、准时反馈
42: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多项选择题
A、政治课教学
B、班主任工作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
E、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43: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同学提高熟悉,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榜样法
B、劝说法
C、陶冶法
D、熬炼法
44:同学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简单,中间难,这种现象可解释的理论是()。
单项选择题:
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
45:压力无时无刻不在身边,其反应的表现为()
多项选择题
A、生理反应
B、行为反应
C、心情反应
D、心理反应
E、动机反应
46:心智技能的结构具有()。
单项选择题:
A、简缩性
B、外显性
C、内潜性
D、观念性
4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道教名山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
A、九华山
B、武当山
C、崂山
D、茅山
48:以评价对象群体中的平均状况为基准,然后把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的评价叫()
单项选择题:
A、肯定评价
B、个体内差异评价
C、相对评价
D、自身评价
49:有的班主任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
这是德育过程的哪一条规律的体现?()单项选择题:
A、同学在知、情、意、行诸方面统一进展的规律
B、同学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C、同学思想内部冲突转化的规律
D、同学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规律
50:受教育者申诉制度和老师申诉制度都不属于行政渠道的教育法律救济制度。
()
推断题
对
错
51:从“课程方案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方案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
单项选择题: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过程评价模式
D、成果评价模式
52:教科书是老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
推断题
对
53: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育出的人的身心素养作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育出的人的()作出规定。
单项选择题:
A、社会价值
B、个人价值
C、素养结构
D、人才规格
54: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预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
单项选择题:
A、动机
B、态度
C、品德
D、定势
55:把握学习是由布鲁纳等人提出的,其基本理念是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全部的同学对全部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把握的程度。
()
推断题
错
56:检查同学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把握程度的提问是()
单项选择题:
A、回忆提问
B、理解提问
C、应用提问
D、综合提问
57: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需要老师()。
单项选择题:
A、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
B、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规范
C、与时俱进,丰富和进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D、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
58:“以解决问题和小组活动为特征的教学,老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理论提倡的。
单项选择题:
A、进步主义
B、社会重建主义
C、批判理论
D、永恒主义
59: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
多项选择题
A、教学目的和任务
B、课程性质与教材特点
C、同学特点和老师自身的特点
D、教学条件
60:教育的领导权是由下列哪一个社会因素打算的?()单项选择题: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科学技术
D、文化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A,B,C,D
解析:
3:答案B
解析老师的力量结构包括:教育预见力量、教育传导力量、教育过程掌握的力量。
4:答案正确
解析:
5:答案错误
解析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6:答案A,B,D
解析环境对人的进展有影响,但不能夸大为环境打算论。
7:答案D
解析依据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亲密相关;任务较简单,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因此,本题选择D 选项。
8: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依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9:答案错误
解析答:错误。
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
一般来说,过度学习越多,保持
效果越好,而且保持的时间也越长。
但也并非越多越好。
有讨论表明,学习娴熟程度达到l50%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l50%时,效果不仅不递增,反而可能弓}起厌倦、疲惫等,从而成为无效劳动。
10:答案A,B,C,D
解析生产力对教育起打算作用,表现在:打算教育进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打算教育的进展水平。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A
解析: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A,B,C
解析影响人格进展的社会因素有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5:答案A
解析法国闻名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首先提出。
16:答案D
解析宋四家,即宋人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合称,被后世认为是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
17:答案B,E
解析:
18:答案C
解析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使同学进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
19:答案B
解析【参考答案】B【名师点睛】一字千金通常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奇妙。
典出《史记卷八五吕不韦列传》,吕不韦组织编纂完成《吕氏春秋》之后,将该书置于广场,宣布对著作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后用一字千金比方文辞精当,结构严谨。
或用来形容价值极高的作品。
亦可以用以指书法上一字价值千金。
因此本题选B。
20: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阐述了人的全面进展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基础。
21:答案A
解析考查松散群体的概念,应识记。
22:答案C
解析使用搜寻引擎进行检索,是目前最常规、最普遍的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分类名目或关键词,在特定搜寻引擎中查找所需信息。
23:答案正确
解析:
24:答案B,D
解析:
25:答案A,B,C
解析:
26:答案错误
解析:
27:答案C
解析关于德育规律的描述,A、B、D项均是正确的,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长期直线提高的过程。
28:答案错误
解析系统暂无解析
29:答案错误
解析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
30:答案B
解析:
31:答案A
解析力量指人们胜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共性心理特征,智力则只是表现在人的认知学习方面。
32:答案D
解析略
33:答案B
解析卢梭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爱弥尔》一书中,他主见自然主义教育,认为人性是善的.但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后天不好的环
境和教育造成了人性的扭曲,应当造就新的、适合人性健康进展的环境和教育。
34:答案错误
解析讲授法是老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同学传授学问的方法。
在运用讲授法的时候既可以采纳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也可以采纳以同学为主体的启发式的教学,我们提倡的是对同学采纳以同学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
(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35:答案D
解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进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36:答案D
解析:
37:答案A
解析综合课程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根据新的体系合二为一的课程形态。
38:答案B
解析:
39:答案B
解析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对加强老师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我国建立敏捷开放的老师教学体系是师范院校,综合培训。
40:答案D
解析:
41:答案A
解析:
42:答案A,B,C,D,E
解析学校向同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渠道或形式叫做德育的途径。
各个选项都是德育的途径。
43:答案B
解析劝说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同学提高熟悉、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同学品德的方法。
熬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同学进行肯定的实际活动以培育他们良好品德的方法。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育同学品德的方法。
故选B。
44:答案D
解析:
45:答案A,B,D
解析:
46:答案A
解析:
47:答案A
解析九华山是我国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因此不属于道教名山。
48:答案C
解析:
解析:
50:答案错误
解析教育法律救济制度包括诉讼渠道、行政渠道和其他渠道。
其中行政渠道包括行政申诉和行政复议制度。
所以受教育者申诉制度和老师申诉制度属于教育法律救济制度。
(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51:答案B
解析:
52:答案正确
解析略。
53:答案A
解析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培育出的人的身心素养作出规定(也就是受教育者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养)。
二是就教育所要培育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培育出来的人应当为什么样的社会服务,应当符合什么样的阶级利益)。
其中关于身心素养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
54:答案B
解析:
55:答案错误
解析把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的。
56:答案B
解析:
解析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需要老师与时俱进,丰富和进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58:答案A
解析题中所述是进步主义的观点。
59:答案A,B,C,D
解析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同学的身心进展特点、老师自身的素养、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条件等。
(资料来源《教学方法导论》)(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60:答案A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打算教育的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