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例小儿烧伤护理干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例小儿烧伤护理干预探讨
发表时间:2012-03-23T15:43:31.413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6月(上)总第193期供稿作者:张凌张汝惠高雪梅
[导读] 小儿烧伤是小儿外科中常见的急症之一。
张凌1张汝惠2 高雪梅2 (1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烧伤科四川雅安625000;
2四川省荥经县医院外科四川荥经625200)
【摘要】目的:探讨烧伤患儿的合理护理措施。
方法:对我院48例烧伤患儿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包括液体复苏,创面护理,营养调理等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经精心护理后48例均治愈,治愈率达100%。
结论:烧伤患儿的病情复杂,应根据患儿的病情特点制定护理计划。
进行个体化护理, 努力做到使患儿病情平稳, 并发症少, 创面愈合好。
【关键词】烧伤;休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6-0110-01
小儿烧伤是小儿外科中常见的急症之一。
由于小儿的预见性、自律性均较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可能因家长监护不力或一时疏忽,导致小儿烧伤,出现严重后果。
我院通过对烧伤患儿的进行护理干预,所得效果优良。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48例烧伤患儿,其中包括男29例,女19例;Ⅰ度烧伤7例,浅Ⅱ度为27例,深Ⅱ度为11例,Ⅲ度为3例。
2结果
经精心护理,3个月后48例均治愈,无一例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治愈率达100%。
3护理措施
3.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的发生,如发生高热、呕吐、脑水肿、急性胃扩张及呼吸困难等并发症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1];呕吐时使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或分泌物。
3.1.1尿量观察:烧伤最易出现大量丢失液体,甚至出现休克。
患儿表现为少尿或无尿,可应用利尿药物,但应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如尿量减少,应考虑补液量是否不足,应加快补液速度。
对于大面积烧伤的患儿,一般采用留置导尿管,定时记录小时尿量,根据小时尿量来调整输液速度,同时观察尿的颜色、性质、有无血尿、血红蛋白尿,定时测定尿比重,尿pH 值及尿常规[2]。
3.1.2脉搏:监测颞浅动脉或足背动脉,所测脉搏比正常脉搏每分钟快20次以上,有休克的可能,但应排除恐惧心理、活动过度等因素影响。
心率在140次/min,两侧股动脉搏动而有力,如心音遥远,股动脉搏动快而无力,表明休克情况较重,应及时处理[3]。
3.1.3呼吸:注意观察烧伤患儿呼吸,因为胸部焦痂压迫和呼吸道烧伤都可引起呼吸困难,如出现急而浅的呼吸要引起重视,及时报告医生。
呼吸道梗阻或呼吸功能不全易出现脑缺氧,造成中枢性呼吸困难[4]。
3.2液体复苏护理:①迅速建立2条以上有效的静脉通路,使用24号留置针穿刺。
休克期需要短时间内输入大量的晶体和胶体,故应选择较粗的静脉输液[5]。
若外周静脉不充盈穿刺困难时,应立即给予股静脉置管输液。
②制定合理的补液计划,晶体、胶体交替输入,单位时间内输入晶体、胶体的比例2:1,第1个24 小时晶体和胶体的各半量最好在伤后8 小时内输完,水分则每8 小时各输总量的1 /3。
第2个24 小时补充晶胶体量各为第1个24 的一半。
补液速度应先快后慢,根据补液计划调整每个时段的滴数,各时段均应匀速输入。
使用输液泵输液以达到精准控制滴数的目的。
3.3创面处理:全部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湿润暴露疗法治疗。
MEBO均匀涂布于创面上,厚约1mm~3mm,早期每8小时换药一次,晚期每12小时换药一次。
入院后3~5天祛除疱皮及腐皮,每次换药前均应用干纱布清洁创面,清洁干净后再涂新药,并告之家属创面干燥后及时补药,有效保持创面的湿润,直至创面全部愈合。
3.4营养调理:由于严重烧伤患儿进食困难、食欲不振,因此增强体质比较困难,但应该保持基本体质,以满足治疗的需要。
烧伤后机体高代谢以及蛋白分解旺盛,热量消耗较大,容易引起负氮平衡[6]。
患儿卧床期间肠蠕动减慢,应加强水分的摄入,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纤维素的易消化食物,以维持肠道组织结构与功能,促进黏膜代谢与生长,减少肠源性感染,预防菌群失调。
进食要定时定量、少量多餐,避免急性胃扩张。
如无吸入性损伤,可早期给予肠内营养,逐步过渡到科学合理的正常饮食,维持正常的免疫能力和新陈代谢。
3.5加强无菌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强化无菌概念,定期做创面分泌物和医务人员手部细菌检测。
置管、置针等操作前按消毒规范认真洗手,严格灭菌,操作时尽量轻柔、准确,减少对患者的侵入性损伤。
按病情合理安排病房,规范烧伤科布局,合理保持病床间距离。
病房内保持清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器。
湿度维持在18%-28%,温度维持在32-35℃[7]。
病室内均配置有单机空调,可根据季节来调整室内温度。
每天应用老肯牌KDSJ-Y100型空气消毒机消毒病室两次,每次1小时,进行创面清创后再消毒病室1小时,能有效防止创面感染。
每月做空气培养1次,确保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不超过200个/m3。
床单被套用后煮沸消毒,每周更换2次,发现潮湿或污染立即更换,创单上均覆盖一次性无菌单,每次换药后再次更换一次性无菌单。
地面和物表则采用消冼灵进行消毒处理。
同时,严格控制无关人员进入,避免外源性感染。
加强对创面的观察护理,保持创面湿润。
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做抗生素耐药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酌情调整用药品种和剂量。
4结论
根据患儿的病情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同时,加强病室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强化无菌观念,能有效地防止创面的感染,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