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国衰落的转折点是哪一场战争?具体的过程是怎样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英帝国衰落的转折点是哪一场战争?具体的过程是怎样的?
大英帝国衰落的转折点是布尔战争,特别是第二次布尔战争,更是让大英帝国灰头土脸。

布尔战争时期,大英帝国达到顶峰,其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号称日不落帝国。

大英帝国在布尔战争中花费了2.5亿英镑,当时其年生产总值大约是10亿英镑,伤亡约4万人。

而布尔人只有20多万人,却能重创鼎盛时期的大英帝国,并且将大英帝国带入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值得细品。

布尔战争发生在当今的南非。

大航海时代开启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而早在西班牙之前就已经开拓新大陆的葡萄牙,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意难平的葡萄牙抓紧开发南向航路,在此不久后,葡萄牙人迪亚士和达伽马陆续接力,来到了南非好望角,并绕过好望角,驶入印度洋,开启欧洲殖民者的新商路。

刚开始好望角地区的经济价值并没有显现,只是作为中途的歇脚点,并未进行深度开发。

直到1652年,当时苏伊士运河还为开发,崛起的荷兰人为了它的亚洲商路能够顺畅,荷兰人开始对南非的殖民,并对其移民输入,占据好望角的重要战略位置,布尔人就是移民南非的荷兰人后裔。

1795年,英国在北美除了加拿大之外,其殖民地的经营随着美国的独立而宣告失败。

英国在西半球殖民地受挫后,转向东半球。

此时的荷兰已经衰败,英国的舰队强行登陆好望角,生抢荷兰的南非殖民地。

而严谨的英国人在得手后,并没有冒进,强行驱逐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布尔人,而是只占据最重要的靠近海洋的好望角地区,广大的南非内陆腹地,还是布尔人的。

1867年,布尔人控制的奥兰治的河谷里发现一颗700多克拉的钻石,此后不断又在该地区发现钻石。

这无疑是天上掉馅饼,让英国人眼馋。

英国曾先后失去了当时最高年产300吨黄金的加州,以及墨尔本一带的新金山地区,新金山还没来得及英国将其国有化,就被私人矿场挖光了。

(奥兰治钻石)
英国眼看这次再不立刻采取措施,机会会再次流失。

于是英国出兵南非腹地,在德瓦士兰正准备扩大战果时,公然硬抢的行径使得当地布尔人奋起反抗。

1877年到1881年2月,布尔人在德瓦士兰马祖巴山打败英军,击毙击伤英军1千多人。

英国只能与布尔人签订协议,承认德瓦士兰独立,其实这只是英国人的缓兵之计,准备再卷土重来,这就是第一次布尔战争。

在此之后,德瓦士兰又发现了沙金,也就是兰德金矿,当时的种种迹象表明,其产量非常可观,有,事后证明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兰德金矿的最高年产量最高时曾达到600吨。

布尔人带上其殖民或者雇佣的黑人,撑死就30万人,这点体量迟早守不住这块地。

英国当时的心态是,与其便宜了其他欧洲殖民者,还不如自己近水楼台先得月。

(兰德金矿场)
这更加刺激了英国再次发起战争的欲望。

当时布尔人政权为了防止在当地经商的英国人后裔有通牒的可能,对其实施了不平等的对待,比如剥夺英国后裔的选举权,其子女不能上高校,并且对其经商采取了高门槛的限制。

这正好让英国人找到了再次出兵的借口。

英国曾想使些手段,或取金矿的经营权。

1884年发现兰德金矿后,英国任命了矿业巨头罗德斯当南非总督,他的底下有个名叫詹森的副手曾组织500多武装人员,夺取兰德金矿,事情败露后,被布尔人围剿,最后只剩100多人活着出来。

在此事件之后,双方的关系骤然紧张,英国也意识到布尔人相当好战,不敢再轻举妄动,于是开始厉兵秣马,加大兵力的投入。

此时消息灵通的布尔人,获取英国正在筹集物资和集合兵力往南非方向运输的信息。

而由于航程太长,英国主力部队最快20天才能抵达,布尔人先下手为强,在英军主力未赶到之前,率先对英国宣战,主动攻击兵力较少的英军驻地。

布尔人兵分两路,一路向东进攻纳塔尔,切割并包围英军莱迪史密斯和邓迪两个重要的英军驻点,并占领出海口德班港。

另一路向西南,占领西开普勒铁路献上英军驻扎的梅富根和金泊利的据点。

同时,
在开普勒英军殖民地号召布尔人起义反抗英国统治,以牵制英军,并且破坏铁路运输,阻止物资和兵力的增援向北前进。

布尔人在此次突袭中,在一周内击毙英军2千多人,是当时英军成立以来,短时期内损失最多的一次。

布尔人的军队只是英军的七分之一到八分之一,但是布尔人利用炮兵阵地,使自己只损失几十人的情况下,重创英军。

英军随后将其陆军的70%投入战场,前后总计有40万人次来到南非参战。

其中英军有一半是其英国本土的部队,另外的则是来自英国殖民地,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的雇佣军。

布尔人善用游击战,而且其士兵乘坐的小矮马耐力极强,机动力极强,打完就走。

新上任的英军统帅罗布茨勋爵,见势改变战法,不再长驱直入,而是采取步步为营,层层围剿的战术。

布尔人没有正规军,都是民兵组成的武装力量。

尽管布尔人非常骁勇,但是在人数占优势的英国正规军面前还是被打散了,只能各自组织游击战抵抗。

英军在发现布尔人实行的是军民一体的游击战后,对其实施了集中营政策,共建立了8000多个集中营。

每占领一个地方,就把布尔人及其雇佣的黑人软禁起来,集中管理,而且只要发现是布尔人的军人家属,不管老幼妇孺一律收监或斩杀。

集中营的条件极差,朝不保夕,瘟疫横行,使得2万多人死于集中营。

英国通过集中营政策,切断了布尔人游击队和全体布尔人的联系,因此支撑战争的物资和兵员也就被掐断了。

在游击战僵持了1年后,布尔人的主力部队慢慢消耗殆尽。

(英国建立的布尔人集中营)
1900年,布尔人政权首都沦陷后,英国宣布战争胜利。

布尔人部队不断北撤,但仍坚持游击战。

布尔人即使被打得再惨,也绝不投降。

英国陷入游击战的漩涡后,英国士兵的死亡率达到了40%,只能和布尔人谈判。

期间双方也是边打边谈,在和谈协议中,英国坚持布尔人必须服从英国王室的统治,布尔人经过讨价还价,在争取到对布尔共和国的黑人拥有统治权等最大自治权后,决定妥协,臣服于英国王室。

但是英国在布尔战争中采取惨无人道的集中营政策,致使名声大幅受损,并且激发了其他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意识。

英国劳师动众,不
远万里输送兵力还是无法结束战争。

在布尔战争后,形成了对殖民地民众反抗的心理阴影,直到马岛战争胜利后才解除。

因此此后英国一旦遇到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在衡量统治成本后,都是采取妥协的基调,通过松绑英殖民地的立法权,自治权以形成殖民地表面上的统治,尽可能延长其在殖民地的利益。

这也就形成了日拱一卒的局面,最终造成了印度圣雄甘地的不合作,非暴力的独立抗争运动。

英国其他殖民地随后也模仿印度独立成功的经验,英国各殖民地就是吃准了英国不敢鱼死网破的心态,纷纷独立成功,而这一切都是从布尔战争这块多米诺骨牌倒下开始。

第二次布尔战争打了三年后,英国获得了当时最大的钻石和黄金的产地。

英国也因此一跃成为当时最富的国家,而且英国依靠这笔财富,撑过了一战和二战财政困难时期。

可以说英国尽管得到了财富,也带上了枷锁。

英国唯一在布尔战争获利的则是减缓了英帝国的衰落速度,从硬着陆变成不失体面的软着陆,而由于英帝国的殖民地原罪,必定造成其衰落,而且这是不可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