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研究 叶明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研究叶明华
摘要:目的: 研究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
月-2018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68例中医内科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符合
胃肠疾病的诊断标准。
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
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
柴胡疏肝散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后的效果及复发情况。
结果:在经过不同治疗方式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的程
度更明显。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6.47%);观察组
的复发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23.53%)。
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
义(P<0.05)。
结论:柴胡疏肝散运用于中医内科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且能降低复发率,有助于预后。
关键词:中医内科;柴胡疏肝散;临床疗效
中医内科主要诊治关于内科的疾病,包含有外感病,以及心经的疾病,肺经
的疾病,还有消化道疾病、肝胆经疾病、肾经疾病,五脏六腑的疾病等。
柴胡疏
肝散出自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景岳全书》[1],为理气剂,具有疏肝
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可以用于肝郁不舒而引起的病症,如腹胀、两肋胀满、
嗳气吞酸等症状[2]。
主要由陈皮柴胡、川穹、香附、枳壳、芍药、甘草等中药配
伍而成,对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
为研究柴
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运用效果,我院以2017年至2018年68例胃肠道疾病患
者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的效果做出观察和评价,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68例中医内科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医学检查诊断为胃肠道疾病,患者自愿参与研究,研究获得了
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
和观察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25-73岁,平均年龄为(48.7±5.2)岁,病程为1年-3年,根据疾病类型可分为慢性胃
炎22例、消化性溃疡12例。
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17例,年龄在
23-72岁,平均年龄为(48.1±4.9)岁,病程为10个月-3年,根据疾病类型可分
为慢性胃炎20例、消化性溃疡14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长短、
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主要采用吗丁啉以及维酶素,吗丁啉的使用
规格为:3次/d,1片/次;维酶素的使用规格为:3次/d,4片/次,维持3个月
的疗程。
观察组患者使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药剂组成成分包括:炙甘草6g,枳壳
9g、川穹9g、川楝子9g、黄莲9g、克白术12g、克半夏12g、克白芍12g、克赤
芍12g、克柴胡12g、党参15g。
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需要加减药物成分,针对气
虚严重的患者加入适量黄芪;针对胃阴不足的患者加入适量的百合、麦冬以及沙参;针对严重血瘀患者加入适量的丹参、五灵脂以及蒲黄;针对泛酸严重的患者
加入适量的乌贼骨和吴茱萸;针对腹胀严重的患者加入适量的青皮以及佛手;针
对积食患者可加入适量的焦三仙。
将上述药物成分加入清水中煎煮,取上面药液
去渣,每天服用1剂分为2次服,维持3个月的疗程。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疗效判定标准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
消失,胃粘膜活检幽门螺杆菌阴性,经胃镜检查显示胃粘膜炎症消失,大便潜血
试验呈阴性。
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胃粘膜活检幽门螺杆菌阴性,经胃镜检
查显示胃粘膜病变范围和程度明显改善,溃疡组织明显好转。
无效:患者的临床
症状无改善,胃粘膜活检幽门螺杆菌阳性,仍存在大片炎症反应。
总有效率为显
效人数与有效人数所占百分比。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 SPSS12.0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X2检验,计量资
料以t检验,两组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5.88%,对
照组中有8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3.53%,观察组的复发率对于对照组(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
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47%,对比结果如下。
3.讨论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也是临床医学中的重点学科,常见有呼吸系统疾
病如肺炎、循环系统如高血压、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胃炎、泌尿系统如急慢性
肾炎等,内科疾病的涵括内容广泛[3]。
中医内科疾病具有普遍性、规律性、多发性、关联性以及季节性特点。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疾病的患病率都呈上升
趋势,胃肠道疾病的患病率也呈现出一定的增高。
胃肠道疾病主要指一般炎症性
胃肠道疾病、消化性溃疡、胃癌、食管癌、大肠癌以及肠易激综合征等。
具有病
程长、治疗困难、反复发作的特点。
有研究发现胃肠道疾病产生的原因是胃粘膜
的防护因子及攻击因子失衡,造成胃肠道黏膜内的防护因子弱于攻击因子而产生
胃肠道疾病。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外感时邪、饮食不洁、情志内伤、素体脾肾不
足所致,基本病理因素有气滞、湿热、血瘀、痰浊。
肝失疏泄,经气郁滞,则胸
肋胀满乱窜;肝郁气滞,情志不畅,则精神抑郁;脾胃阴虚,不能滋养脉络,则
胃脘隐隐作痛,均是中医内科疾病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本文主
要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胃肠道疾病,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4],根据其药物组成分分析:白术能够缓解食少胀满和脾胃虚弱的表现,具有止
汗和健脾益气的功效;赤芍可起到散瘀止痛的效果;白芍能缓解腹痛和肋痛等表现;半夏具有燥湿化痰以及止吐的功效;川楝子可起到行血止痛的作用;柴胡能
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白芍和赤芍可以抑制肠道的蠕动;枳壳、川楝子对胃肠
的运动具有调节作用;黄莲具有抗病菌的功效;川穹可促进胃黏膜微循环。
再根
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对药物进行加减处理以达到对症治疗的效果,将上述药材
联合服用,能够起到协同作用,使药物发挥最大的药效。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经
柴胡疏肝散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经治疗后患者的复发率
明显降低,说明柴胡疏肝散治疗中医内科疾病的效果更好,能够达到治标治本的
理想疗效。
综上所述,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等胃肠道疾病的效果显著,柴胡疏肝散通过其药理作用缓解胃肠道症状,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
活质量,且经该药方治疗后复发率明显下降,有利于预后。
参考文献:
[1]张新树. 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 2015, 34(3):8-
8.
[2]盛荣, 李彦军. 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临床的运用效果分析[J]. 2016, 26(18):21-22.
[3]宫晶书. 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郁热证临床研
究[J]. 河南中医, 2016, 36(11):1981-1983.
[4]王宇婷, 赵明君, 李洁.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抑郁状态的临床观察[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16):1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