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户新技术采用行为的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户新技术采用行为的文献综述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农户对新技术的采用行为影响了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效果。
本文将从农户新技术认知、个体因素及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对农户新技术采用行为的文献综述进行探讨。
一、农户新技术认知
农户对新技术采用的认知是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前提。
认知包括认知的广度、深度和准确性。
研究发现,农业新技术的应用程度与农户的认知水平密切相关(李兴德,2005)。
农户对新技术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其是否愿意采用新技术。
农户的新技术认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信息获取渠道
农户获得新技术信息的途径主要有政府宣传、农村书报、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方式。
为了提高农户新技术的获取率,政府应开展更多的宣传活动,做好新技术的推广与介绍。
同时,对于农村地区缺乏宽带及线下信息化设施的,可以采用Agriculture Service Center这样的方式,采用线上以及农业服务站的方式进行新技术介绍,对农户进行培训与指导,提高农户新技术的获取率。
即农户对新技术了解的程度。
不同的农户对新技术的了解程度不同,从浅层次到深层次均有所区别,这直接影响了农户对新技术的决策行为,同时也决定了新技术在农村地区的传播速度。
认知的来源可以分为内部认知和外部认知。
外部认知一般由信息源及传媒所引起,内部认知则是当农户成为科技系统或更高技术者之后所获得的知识。
研究发现,内部认为是农户采用新技术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主要包括农户的经济条件、年龄、教育水平、特征和经验等。
1、经济条件
农民的经济状况影响其采用新技术的能力。
较富裕的农户更容易接受新技术和承担风险。
对于农村地区对新技术的反应弱、保守的农户,可以通过贷款惠农政策等方式,鼓励其采用新技术,从而促进新技术在农村推广应用。
2、年龄
年龄是农户新技术采用的重要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中年农户更愿意采用新技术,年轻农户和老年农户则相对较为保守。
因此,政府可以为年轻农民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教育资源,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同时也应该多引导老年农民,尝试新技术,增进他们的信心。
3、教育水平
教育水平是农户新技术采用的重要影响因素。
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户更容易了解新技术的优点。
研究还表明,农民的决策能力与其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
三、外部环境
1、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影响农户新技术采用的重要因素。
农户往往受到同伴、邻居、亲戚和朋友的强烈影响,实践证明农民采用新技术的成功需在农民之间形成示范效应。
此外,新技术的推广也需要一个积极的社会环境。
2、技术服务
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是促进农户新技术采用的关键环节之一。
推广新技术需要政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改进技术,提供农民培训及指导并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政府也可以鼓励并支持企业与农户联合创业,运用先进的技术创新驱动并助力农民精准脱贫。
总之,农户新技术采用行为不仅取决于农民自身的认知和个体因素,同时还与社会环境及技术服务有着密切关系。
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认知,满足其采用新技术的个体需求,同时针对农户的个体因素和社会环境进行策略性的调整和支持,是推广新技术的重要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