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奇妙的拱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奇妙的拱形》
《奇妙的拱形》是一节在大班幼儿园进行的科学课,该课程旨在引导幼儿探索拱形结构的奇妙之处,并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幼儿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
以下是该科学教案的详细内容。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拱形结构具有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幼儿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
3. 提升幼儿的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图片、幻灯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拱形结构的实例。
2. 多种材料制作拱形:纸板、纸杯、穿线珠、积木等。
3. 文具:颜色纸、彩笔、黏土、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1. 制作幻灯片或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著名的拱形结构,如古罗马建筑、拱桥、穹顶等。
2. 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结构,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结构吗?它有什么特点?”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察结果。
第二步:实践活动(20分钟)
1. 准备多种材料,如纸板、纸杯、穿线珠、积木等。
2. 将材料发放给幼儿,并指导他们使用这些材料制作拱形。
3. 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不同材料制作的拱形,感受拱形结构的稳定性。
4.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方式制作拱形,例如用黏土制作半球形拱顶,使用穿线珠和纸杯搭建桥梁等。
第三步:思考讨论(10分钟)
1. 引导幼儿回顾实践活动,询问他们对拱形结构的体验和感受。
2. 提问:“你们觉得为什么拱形结构如此稳定?”鼓励幼儿展开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提出假设和解释。
第四步:实验验证(15分钟)
1. 提供多个纸板制作的拱形,包括平顶(长方形纸板)和拱顶(弧形纸板)。
2. 鼓励幼儿将重物放在纸板上,并观察不同形状纸板的变形情况。
3. 引导幼儿发现,拱形纸板更能承受重力,形状变形较小。
4. 提问:“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拱形结构更稳定?”引导幼儿回顾实验情况,帮助他们理解拱形结构的支撑原理。
第五步:总结(5分钟)
1. 总结拱形结构的特点和用途,如稳定性、适用于建筑和桥梁等多个领域。
2. 引导幼儿分享在实践活动和实验中的发现和体验,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教学延伸:
1. 鼓励幼儿观察周围的拱形结构,以建筑、桥梁、家具等为例,并和家长一起分享他们的发现。
2. 继续引导幼儿进行更多有关拱形结构的实践活动,如使用积木搭建拱形桥梁,
3.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设计活动,设计并实践制作拱形结构,如用纸板做拱形门。
教学反思:
《奇妙的拱形》这节课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实践和实验,激发幼儿的科学好奇心,并培养他们的科学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不同材料的拱形,直观地感受到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并在实验环节中验证和理解了拱形结构的支撑原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对拱形结构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