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江苏省沭阳中学高三第1次月考历史试卷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检测题
一、选择题:(25*3= 75分,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1.以下关于明朝“废行省、设三司”措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B、通过分散地方的权力来加强中央的权力
C.有利于加强明朝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
D.是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
2.《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面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
A、要抑制清除权臣,加强皇权B.解除地方割据
C.皇权与相权的冲突D.改革官制
3.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下面对其最恰当的表述是
A、废除丞相避免了君权相权矛盾
B.设锦衣卫,开创了特务机构统治
C、八股取士,加强了思想文化统治
D.加强君权,空前强化君主专制
4.明太祖与宋太祖采取的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最相似的是
A、设立由皇帝控制的特务机构
B.改变地方行政机构,分散其权力
C.对中央中枢机构的改革
D.改变官吏选拔办法,实行八股取士
5.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是①皇帝可以直接指挥中央各部门②皇帝可以直接指挥地方大臣③皇帝可以自行裁决军国大事④皇帝可以避免决策失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③
6.明代宋濂在《銮坡集》中指出:“自贡举法行,学者知以摘经拟题为志,其所最切者,惟四子一经之笺,是钻是窥,余者漫不加省。

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秦朝焚书坑儒
B、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实行八股取士
D、满洲人不适应汉族文化
7.清朝大兴“文字狱”,反映了清王朝①加强了对人民思想上的控制②对满汉实行民族分化政策③封建专制的强化④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
8.明清时期实行的文字狱和八股取士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妨碍科学技术的进步
C.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D.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9.两税法、—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的相似之处在于
A、都征收银两B.都遭反对而停止
C.不以人头为征税的标准D.都加强对土地和财产数量的征税
10.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具历史意义的特点是
A、废除了人头税B.以田亩数计征
C、赋税折银征收D.按照资产交纳
11.两税法、—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三种赋税制度的演变反映出封建生产关系的趋势是
A、由征收实物税转变为征收货币税
B.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
C.由以人丁为主征税标准演变为按田亩征税
D.阶级矛盾尖锐,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12.明朝能够推行以银两收税的办法,其直接的经济原因是
A.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活跃
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明朝政府的认可
13.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条件是①农业生产的发展②手工业水平的提高
③商品经济空前繁荣④工场手工业的出现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4.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清两代的不同表现中,清代比明代①规模扩大②分工细密③个别部门有所突破④萌芽部门和地区增多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5.清初地主、商人“以末敛之,以本守之”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A、农民贫困B.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C、手工工场规模受到严格限制D.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16.清朝对天山南部统治的巩固是在
A、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后B.康熙帝册封班掸额尔德尼后
C.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后D.乾隆帝平定回部贵族叛乱后
17.清朝时,下列哪些民族的反动贵族发动了分裂祖国统一的叛乱
A、蒙古、藏族
B、维吾尔族、蒙古
C、满族、蒙古D.藏族、维吾尔族
18.历尽艰辛,万里跋涉,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的土尔扈特是
A、蒙古的瓦剌一部B蒙古的鞑靼一部
C、蒙古的漠南一部D蒙古的漠西一部
19.下列事件中,捍卫了中华民族利益的有①明朝的北京保卫战②雅克萨之战③台州九捷④郾城大捷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20.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

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
A、阶级立场不同B.政治主张的分歧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D.社会性质的差异
21.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

根据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两者主张 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性质 B.都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
C.都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
D.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22.韩非子和黄宗羲的关于君主专制的主张刚好相反,对他们的评价正确的是
A.都是片面的
B.都是进步思想
C.阻碍历史进步
D.有利于封建统治
23.明末以来的一段时间内,把欧洲自然科学成果带到中国来的主要是
A、政府派来的使臣B.中外各国商人
C、欧洲的传教士D.中国的留学生
24.中国历史上最庞大的一部类书是
A.《永乐大典》B.《古今图书集成》
C.《四库全书》D.《坤舆万国全图》
25.明朝曾把(水浒传)列为禁书,主要是因为它
A、具有反专制的民主思想B.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腐败
C、歌颂了人民的反抗精神D.在民间广泛流传
2018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检测题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二、阅读下列材料(3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代人均占有耕地变化表
材料二、先年人少田多,一亩之田,其值银不过数钱。

今因人多价贵,一亩之值,竟至数两不等。

即如京师近地,民舍市廛(房屋),日以增多,略无空隙。

今岁不特田未大收,即芝麻、棉花皆得收获,如此丰年,而米粟尚贵,皆由人多地少故耳。

——《清圣祖实录》卷256 材料三、米谷为民生日用所必需,而迩年(近年)以来,日见腾贵,穷黎何以堪此!……夫商贩流通,贵则征(购买)贱,间或暂时翔涌,何至连岁递增,有长(涨)无落。

——《清圣祖实录》卷259
材料四、盖户口多,则需谷亦多。

虽数十年荒土,未尝不加垦辟,然至今日,而无可垦之荒多矣。

——《清经世文编》卷39
材料五、首先,大一统的、长时期的和平安定环境,是清代人口飞速发展的前提条件。

其次,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高产农作物的推广,使清代的粮食产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加之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就为清朝人口的大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再次,清朝所实行的“滋生人丁
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的赋役政策,一方面刺激了人口的自然繁殖,同时也使百姓不再刻意隐匿户口,则是清代人口大发展的促进因素。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代人均占有耕地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归纳清代人口问题对当时经济生活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五简要分析清代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从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的发展趋势看,你是如何认识当前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中后期有人作《醒世词》描绘世态人情:“世间人睁眼观见,论英雄钱是好汉。

有了他诸般趁意,没了他寸步也难。

……人为铜钱,游遍世间。

求人一文,跟后擦前。


材料二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进今则乐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维财是计,不问非
类”。

——《林居漫录》
材料三明中后期上海人陆楫反对“财节则民可与富”的禁奢主张,认为“吴越之易为生者,其大要在俗奢、市易之利,……使其相率而为俭,则逐末者归农矣。

”——《蒹葭堂杂著摘抄》
材料四“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

——王夫之《黄书》
1、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怎样一种社会风气与观念?
2、结合当时社会背景指出这种风气与观念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10分)
三、问答题(40分)
28.概述清朝前期,中央政府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主要举措。

29.概括明清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命题:王安洲审校:吉以超
2018—2018学年度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二、材料题(35分)
26.(20分)
(1)清代人口数量的迅猛增长。

(2分)
(2)人多地少;土地价格上涨;粮食价格居高不下。

(6分)
(3)统一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耕作技术和粮食产量的提高;摊丁入亩的政策也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6分)
(4)我国的各类资源在世界的排位属前列,但因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均占有各类资源的数量较少。

应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有限的土地等自然资源。

(6分)
27.(15分)
(1)拜金、重商和倡奢。

(5分)
(2)积极:冲击传统等级观念,刺激商品经济发展;(5分)
消极:助长统治阶级的腐朽倾向(或激化阶级矛盾)。

(5分)
三、问答题(40分)
28.(20分)
对内:(1)处理好与汉族的关系。

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和政治制度,建立起由满洲贵族占统治地位,满汉地主阶级联合统治的中央集权国家;(4分)
(2)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第一,平定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叛乱,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加强对天山北路蒙古各部的统治;第二,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天山南路的管辖;第三,确立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第四,平定“三藩”叛乱,对西南地区进行“改土归流”;第五,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设台湾府,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10分,每一点2分)
对外:(1)进行军事斗争和外交谈判,维护国家主权。

清朝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捍卫了中国的主权;(4分)
(2)实行闭关政策。

一方面有利于抵制西方外来侵略势力对东南沿海的骚挠,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2分)
29.(略)见课本142页,共5个方面,每一方面4分,共2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