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版紫外分光光度法讲义三共46页文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三节 应用
• 上面简单讲了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工作原理,下面 系统讲一下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主要讲一下 它在药品检验中各种用途。
• 某些物质的吸收光谱上可出现几个吸收峰,不同 的物质有不同的吸收峰。同一物质的吸收光谱有 相同的λmax,λmin ,λsh ;而且同一物质相同溶 度的吸收曲线应相互重合。这句话揭示了紫外分 光光度法的应用依据。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原理、应用及有关注意事项 第一节 概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VIS)法 是一种常用的检验方法,它是通过被 测物质在紫外光区的特定波长或一定 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对该物质进行
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 紫外光谱是物质在200~400 nm的近紫外 光区和400~850 nm的可见光区的吸收光 谱。通常使用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 工作波长范围为190~900nm,本法在药品 检验中主要用于药品的鉴别、检查和含量 测定。适用于微量和痕量组分的分析,测 定灵敏度可达到10-4~10-7g/ml或更低范围。
• 采用紫外光谱进行定性鉴别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化合物 紫外吸收峰较少,而且峰形都很宽,不象红外光谱是许多 指纹峰,在成千上万种有机化合物中,不同的化合物可有 相其紫外光谱应完全相同; 但是紫外光谱相同不一定化合物就相同,可能仅是存在某 些相同的发色团或基团,为进一步确证,可换一种溶剂或 采用不同酸碱性的溶剂,再分别把对照品和样品配成溶液 测定光谱作比较。
中国药典版紫外分光光度法讲义三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 利用物质的吸收光谱进行定量、定性及结 构分析的方法称为吸收光谱分析法。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是一种分子吸收光谱,它 是由于分子中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而产生 的。
• 因此,紫外吸收主要决定于分子的电子结 构,故紫外光谱有称为电子光谱。在不同 的波长下测定物质对光吸收的程度(吸光 度),以波长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 标,所绘制的曲线称为吸收光谱,测定的 波长范围在紫外-可见区,称紫外-可见 光谱,简称紫外光谱。
• 由上图可以看出吸收光谱的特征: ⑴曲线上“A”处称最大吸收峰,它所对应的波长 称最大吸收波长,以λmax表示。 ⑵曲线上“B”处有一谷,称最小吸收,所对应的 波长,称最小吸收波长,以λmin 表示。 ⑶曲线上在最大吸收峰旁边有一小峰“C”,形状 像肩的部位,称肩峰,以λsh表示。
• ⑷在吸收曲线的波长最短的一端,曲线上“D”处, 吸收相当强,但不成峰形,此处称为末端吸收。
• 应用主要分四个方面:
• 第一:药品的定性鉴别 • 定性鉴别具体又分三个方法 • 比较光谱一致性 • 吸收光谱中,λmax、λmin、肩峰以及整个吸收光
谱的形状决定于物质的性质,其特征随物质的结 构而异,所以是物质定性的依据。测定某物质的 紫外吸收光谱的曲线,可与已知标准的紫外光谱 图相对照。(对照时须注意测定的条件,如溶剂、 浓度等。溶剂可能会影响整个光谱的形状,比如 多潘立酮片紫外鉴别时用开封的异丙醇所分析的 光谱形状就与天津的试剂不一致。)
如果两种纯化合物的紫外光谱明显差别时,则可以肯定两 种化合物不是同一物质。
• 对比吸收光谱特征数据的一致性
• 最常用于鉴别的光谱特征数据有吸收峰(λmax) 和峰值吸光系数(εmax或E1%1cm),这是因为 峰值吸光系数大,测定灵敏度较高,且吸收峰处 与相邻的波长处吸光系数值的变化较小,测量吸 光度时受波长变动影响较小,可减少误差。不只1 个吸收峰的化合物,可同时用几个峰值做鉴别依 据。(如药检所去年以来检的创可贴,就是在 257nm、262nm、269nm三个波长处测定最大吸 收,规定三个波长处都应有最大吸收,没有最大 吸收就可以判定为假药)。
第二节 原理
• 紫外分光光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种分析方 法,主要依据两点:
• 一、就是我们常说的吸收度,2005年版药 典已将它改为吸光度,这样说可能更准确 些。就是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我们首先 说一下电磁波,所有电磁波在性质上都完 全相同的,他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波长或 频率的不同。
• 按照波长排列从短到长依次为r射线、x射线、 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 波等。电磁辐射源与物质作用时,会与物 质间产生能量交换。按物质和辐射能的转 换方向,光谱法可分为吸收光谱法和发射 光谱法两大类。电磁辐射源照射试样时, 其原子或分子选择吸收某些具有适宜能量 的光子,使相应波长位置出现吸收线或吸 收带,所构成的光谱为吸收光谱。
• 肩峰或吸收谷处的吸光度测定受波长变动影响也较小,有时也可用谷 值、肩峰值与峰值同时作鉴别依据。(比如甲硝唑片的第三个鉴别就 是分别在277 nm和241 nm的波长处分别测最大吸收和最小吸收。)
• 具有不同吸光基团的化合物可有相同的最大吸收波长,但它们的摩尔 吸光系数常有明显的差别,所以摩尔吸光系数常用于分子结构分析中 吸光基团的鉴别。对于分子中含有相同吸光基团的物质,他们的摩尔 吸光系数常很接近,但可因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使百分吸光系数的值 差别较大,可以用百分吸光系数作为鉴别的依据。(比如结构相似的 甲基睾丸酮和丙酸睾丸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都在 240nm,但在该波长处的E1%1cm数值,前者为540,而后者为460, 因而有较大的鉴别意义)。
• 二、Beer-lambere定律,它是描述物质对 单色光吸收强弱与吸光物质的厚度和浓度 间关系的定律。
• 数学表达式为A=ELC A为吸光度,吸光 度与浓度或厚度之间是正比关系,其中E是 比例常数,称为吸光系数。
• 正是由于Beer-lambere定律的发现,吸光 度才与物质的浓度联系起来,紫外分光光 度法才应用于物质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