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0-09-27T10:48:42.203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6期作者:沈艳[导读] 分析动态心电图(DCG)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CHD患者30例,根据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DCG进行检查,沈艳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心电图室 224100
【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DCG)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CHD患者30例,根据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DCG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ECG)进行检查,分析两组患者诊断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室性心动过速(VT)、阵发性房扑(AF)、阵发性房颤(Af)、窦性暂停、窦房阻滞(SAB)、Ⅱ°以上房室阻滞(A VB)等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CG可增加CHD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诊断价值显著。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价值
冠心病(CHD)是一种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

心律失常是CHD常见并发症,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1]。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律失常一种无可替代的方法[2]。

本文主要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老年CHD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CHD患者30例,根据随机抽样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其中观察组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在60-80岁之间,平均年龄(68.81±3.87)岁;对照组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在60-81岁之间,平均年龄(68.87±3.90)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基础心律均为窦性心律。

排除标准:急性心肌梗死、心衰、感染、肿瘤、心脏起搏器植入史、有较大心胸手术史者。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对照组患者采用12导联ECG检查,图像清晰,基线稳定。

(2)观察组患者采用12导联DCG检查,患者生活及治疗如常,检查期间避免运动量过大、电磁干扰等不定因素,以此保障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室性心动过速(VT)、阵发性房扑(AF)、阵发性房颤(Af)、窦性暂停、窦房阻滞(SAB)、Ⅱ°以上房室阻滞(A VB)等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1.4数据处理
本文研究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数据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采用(%)表示,计数资料数据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用P<0.05表示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BBB---束支传导阻滞。

3讨论
心律失常可作为CHD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3]。

CHD心律失常通常是因为心脏心肌缺血以及心肌梗死后出现瘢痕组织,尤其是累及起搏传导系统时会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包括PSVT、VT、阵发性AF、阵发性Af、窦性停搏、SAB、A VB、BBB等。

患者在发病初期会出现心悸、乏力、憋气、出汗等情况,若未及时诊断治疗使其心率恢复到正常,会进一步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晕厥、一过性意识丧失等严重症状,并且伴随着靶器官供血不足,例如脑部出现视力模糊、头晕、晕厥、头痛等;在消化系统方面,患者会伴随出现腹胀、腹痛、腹泻、恶心等情况;在肾血管方面,患者会伴随尿频、多尿、尿急等症状;在呼吸系统方面,患者会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情况发生。

因此,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DCG,是一种可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4]。

具有无创、无绝对禁忌症、可重复性等优点,能够在动态、常态两种情况下进行各种心律失常检查,同时可以在患者发病初期发现心律失常的致死性,也能观察和分析各种CHD心律失常发作特点,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及早诊断、治疗以及对预后的评估和判断,而且在患者治疗效果评价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临床分析价值。

当普通心电图正常但有心脏相关症状,或心脏节律与症状不相符时,DCG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有助于获得有意义的诊断资料[5]。

本文通过对比观察组PSVT、VT、阵发性AF、阵发性Af、窦性暂停、SAB、Ⅱ°以上A V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与李茹[6]在相关研究中报道结果较为接近,证实DCG诊断价值高于ECG。

综上所述,DCG克服了ECG只能短时间记录静止状态下仅数秒至数分钟心动周期、信息量少、及一过性心律失常易被遗漏等缺点,大大提高了心电信号的质和量,增加了老年CHD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包健敏.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8):110,112.
[2] 赵爱英.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在诊断中的价值[J].系统医学,2019,4(14):28-30.
[3] 阳成俊,刘青平.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8,31(24):131-132.
[4] 王蕊.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2):64-65.
[5] 冯建英.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6):220-222.
[6]李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7):81,1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