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地貌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海岸地貌的类型及特点
2、海岸堆积地貌
(1)海滩按照沉积物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
沙滩:沙滩是由于沙子淤积形成的沿水边的陆地 或水中高出水面的平地。沙质海滩较砾滩宽阔平缓。
四、海岸地貌的类型及特点
2、海岸堆积地貌
(1)海滩按照沉积物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
泥滩:又称“海滨泥地”。在淤泥质海岸上的潮间带、潟湖、河 口及海湾顶部等波浪作用较弱或细粒物质来源丰富的地方多有分布,故 又称“淤泥质海滩”。淤泥海滩的坡度比石质海滩的坡度平缓得多,滩 面宽阔而低平,滩宽可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其组成物质粒径细,滩面 坡度极平缓,潮流作用明显,潮沟、坑洼带发育。
四、海岸地貌的类型及特点
2、海岸堆积地貌
(1)海滩是由松散泥沙或砾石堆积而成的平缓地面。一般分布 在平均低潮线以上,并向陆地方向延伸到组成物质或地形有显著 变化的地带。海滩按照沉积物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
砾滩:砾滩一般只分布在有砾石供应的海蚀崖和小河河 口附近。砾滩渗透性大,一般滩面窄而陡,滩顶较平缓,常 可高出平均高潮线以上数米,其内侧向陆倾斜。
波浪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是塑造海岸地貌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外营 力。潮汐主要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在地球上分布的差异而引起,它也是 塑造海岸地貌的重要因素。近岸流主要是指与海岸平行的沿岸流和近岸 的循环流。对海岸泥沙冲淤和海岸线变动有影响。
图2-40 海浪
三、海岸地貌的分类
1、海蚀地貌:甲_海__蚀__崖__,乙__海__蚀__平__台_,丙_海__蚀__柱__。 2、海积地貌:丁_海__滩__、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等。
四、海岸地貌的类型及特点
1、海岸侵蚀地貌
③海蚀平台
在海蚀崖前形成的基岩平坦台地。在海浪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发育﹑后 退﹑在海蚀崖向海一侧的前缘岸坡上﹐便塑造出一个微微向海倾斜的平坦岩 礁面。在海蚀平台上通常发育有浪蚀沟﹑锅穴﹑洼地等微地貌﹐以及由海蚀 崖崩坠堆积成的锥形岩体和砂砾覆盖的波蚀残丘。平台一般位于平均海面附 近。海蚀平台形成后,若因陆地上升或海面下降而高出海面,则形成海蚀阶地, 如果陆地下降或海面上升,则形成水下阶地。
四、海岸地貌的类型及特点
2、海岸堆积地貌
(2)沙坝:位于海面以下或部分露出的脊,由波浪从海滩向 海运移的沙或粗粒沉积物构成。沙坝生长到一定高度后,可 以露出水面。
课堂检测: 素养提升
根据图像资料,识别地貌类型并描述其主要特点。
合作探究一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指出图中的海蚀、海积地貌,描述它们的形态特点。
四、海岸地貌的类型及特点 海蚀平台
海蚀平台
海蚀凹坑
课堂检测: 素养提升
说出下图中海岸地貌名称并描述其特点
澳大利亚坎贝尔港国家
海岬 海蚀崖
海湾
海蚀穴
海蚀平台、沙滩
海蚀柱
四、海岸地貌的类型及特点
2.海岸堆积作用及地貌
基岩海岸岩石崩塌破碎可能在附近海岸堆积,形 成砾石海滩。
海水堆积作用还形成砂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 粉砂淤泥质海岸常分布在河口三角洲附近、港 湾、潟湖内,也可分布在面向开阔海,而坡度平缓的 海岸地区(例如我国渤海湾、莱州湾和苏北海岸)。
海蚀地貌:海蚀崖——陡峭
河流
海积地貌:沙嘴、海滩、离岸堤——平坦
海蚀崖 沙嘴指从陆地突入水中的状似尾巴的狭长沙滩;
海滩
沿岸流 沙嘴
离岸堤
海滩是指由海水搬运的沉积物堆积而形成的 岸,海滩可分为砾石滩、粗沙滩和细沙滩。 当沉积物来自悬崖或附近的沿岸山脉时,海 滩主要由这些岩石矿物颗粒组成,粒度相对 较粗,多为砾石。当沉积物主要来自河流远 距离搬运时,海滩的沉积物质较细。
离岸堤是海浪挟带的泥沙在没有到达 水边线以前就堆积下来,在一定位置 上形成的出露水面的堤状堆积体。
合作探究一
2.海滩是海岸边缘的砂砾堆积。砾石组成的海滩坡度较大,沙质海 滩的坡度则较小。沙质海滩往往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试 说明其中的道理。
沙质海岸其滩肩常由干燥的沙子组成,是进行阳光浴、沙 滩排球、烧烤、篝火晚会等的理想场所。滩面的沙子湿而坚硬, 是跑步者喜欢的地方。 3.水下沙坝是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的长条形水下堆积体,常为保护海 岸免遭波浪冲刷的一道屏障。议一议,如果人工挖沙破坏水下沙坝, 可能会造成哪些不利后果?
甲大洲大陆最东端为哈丰角(51°24'E, 10°27'N),最西端为佛得角 (17 °33'W,14⁰45'N),最北端为本0塞⁰⁰卡⁰⁰0角0 (9°50'E, 37°21'N),最南端为厄
加勒斯角(20°02'E, 34°51'S)。 甲:非洲
乙大洲大陆最东端为杰日尼奥夫角(169⁰40'W,66⁰05'N),最西端为巴 巴角(26°03'E, 39°27'N),最北端为切柳斯金角(104° 18'E,77°43'N),
一、海岸线和海岸带
2.海岸带是海岸线向陆海两侧扩展一定宽度的带状 区域,指陆地与海洋互相接触和互相作用的地带。包括 陆域与近岸海域,对于其范围,至今尚无统貌是由波浪、潮汐、近岸流等海洋水动力作用、构造运动、 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独特地貌,它通常分布在平 均海平面上下10~20米,宽度数千米至数十千米的地带内。
最南端为皮艾角(103°30'E, 1°17'N)。 乙:亚洲
丙大洲大陆最东端为布朗库角(34° 46'W, 7°09'S),最西端为帕里尼 亚斯角81° 20'W, 4°41'S),最北端为加伊纳斯角(71°40'W,12° 28'N),
最南端为弗罗厄德角(71°18'W, 53° 54’S)。 丙:南美洲
第三节 海岸地貌
一、海岸线和海岸带
1、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更确切的定义是海 水到达陆地的极限位置的连线。随潮水涨落而变动。由于 受到潮汐作用以及风暴潮等影响,海水有涨有落,海面时 高时低,这条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因 此,实际的海岸线应该是高低潮间无数条海陆分界线的集 合,它在空间上是一条带,而不是一条地理位置固定的线。
四、海岸地貌的类型及特点
海蚀柱
在海蚀平台上,有些抗蚀能力强的部分保留下来,成为海蚀柱 。
四、海岸地貌的类型及特点
1、海岸侵蚀地貌 ②海蚀崖
海岸受海浪侵蚀﹐崩坍而成的悬崖陡壁。海蚀洞不断地扩 大﹐使顶部悬突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崩坠﹐在崩坠的部位 经常形成陡峭的岩壁。坠落的岩块﹑岩屑﹐一部分被沿岸流搬 移﹔一部分被海浪卷带﹐重新作用于岩壁﹐在岩壁上可继续发 育洞穴。主要分布在基岩海岸。
提示:人工挖沙破坏水下沙坝,会加剧海浪对海岸带的侵蚀与破坏 作用,造成海岸带基础设施的损毁以及海水倒灌现象,还会加剧风 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对海岸带的破坏程度。
合作探究二
2. 岬(jia)角,又称“地角”,是海岸带凸出在海中的陡 峭、狭窄的尖角,常见于半岛的前端,如我国山东半岛的成山 角、南非开普半岛的好望角等。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三、海岸地貌的分类
1、海岸侵蚀地貌。
2、海岸堆积地貌。
类型
特点
海岸类型
砾滩 海滩由物质颗粒较大的砾石组成 岩石海岸
海 滩
沙滩
海滩由颗粒较小的沙粒组成
砂质海岸
泥滩
由淤泥组成
淤泥质海岸
沙坝
呈长条形堤状
砂质海岸
四、海岸地貌的类型及特点
1、海岸侵蚀地貌
①海蚀洞(穴)、海蚀拱桥、海蚀柱
海蚀洞(穴)是指海岸受波浪及其挟带岩屑的冲击﹑淘蚀所形成的 洞穴(深度大于宽度的称海蚀洞,深度小于宽度的称海蚀穴)。海蚀洞 (穴)多沿海岸断续分布﹐海浪继续作用﹐使岬角两侧发育相向的海蚀 洞被蚀穿而贯通﹐形成顶板呈拱桥状的海蚀拱桥﹐常见于岬角海岸。海 蚀拱进一步受到侵蚀﹐顶板的岩体坍陷﹐残留的岩体与岸分隔开来后峭 然挺拔于岩滩上﹐称为海蚀柱。
合作探究二
(1)结合地图和照片,向同学介绍你游览过或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的岬角。
提示:课前布置任务,课上让学生展示。
(2)在波浪不断侵蚀下、岬角海岸通常会出现哪些海蚀地貌?
会出现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洞穴等海蚀地貌
(3)一些大洲的大陆以岬角为其四至,根据下列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判断甲 乙、丙三个大洲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