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第二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会宁县第二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但有的氨基酸只有一种遗传密码
B.遗传密码由DNA传递到RNA,再由RNA决定蛋白质
C.DNA分子转录时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翻译时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
D.若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合成多肽链,需要mRNA、氨基酸、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2.下图是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一时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③可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
B.高等哺乳动物细胞分化开始于此时期的胚胎,终止于生命结束
C.进行胚胎移植时,必须选用该图所示时期的胚胎
D.此时期的胚胎既可以进行胚胎分割,也可以进行性别鉴定
3.某成熟植物细胞经某种处理后仍保持活性,但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实验操作正确。
则先前的“某种处理”所用的试剂是
A.0.5g/mL的蔗糖溶液B.清水
C.纤维素酶D.10%HCl溶液
4.如图为哺乳动物受精卵发育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中细胞还没有分化,图中①②③依次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
B.此图为桑椹胚期,可作为胚胎移植的材料
C.进行胚胎分割时,取③中的细胞做性别鉴定
D.胚胎从①中伸展出来的过程叫做孵化
5.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个基因中增加了若干对脱氧核苷酸属于基因突变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C.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于亲本类型的子代个体也属于一种基因重组
D.发生在玉米花药中的变异比发生在根尖中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
6.下列根据相应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牛肉膏蛋白胨空白对照培养基上没有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
B.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大于选择培养基,说明选择培养基有选择作用
C.稀释涂布平板法获得的培养基上菌落数小于30,说明可能是稀释的倍数太大
D.在接种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有大有小,说明培养基已被杂菌污染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某市市郊建立的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一沼一鱼一肥一果蔬”小型农业生态工程时绘出了如下模式图。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与传统的工程相比较,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__________的特点,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经济效益和_____________的同步发展。
(2)图中的消费者有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
(3)某同学据图写出一条食物链:水稻→鸡→猪,该食物链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4)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更能净化环境,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该农业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8.(10分)材料一瘤胃是反刍动物的第一胃。
不同品种的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含细菌多的氮利用率高,含真菌多的碳利用率高。
材料二经研究发现.A品种牛瘤胃内容物每毫升细菌数为7. 30X 1010个、真菌数为1.36X105个;B品种牛瘤胃内容物每毫升细菌数为3.78×1010个、真菌数为1. 6×105个。
根据材料回答:
(1)华北地区每年6月份都会产生大量的小麦秸秆。
要得到能分解秸秆的目的菌,最好选择______(填“A’’或“B”)品种牛的瘤胃内容物。
获得该类目的菌还需要选择培养,原因是_______。
(2)将得到的目的菌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该培养基加入的_______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研究人员分离得到了下表中的4个菌株.其中最适合作为目的菌的是______号。
(3)因有些微生物也能降解色素。
为了确定筛选分离得到的微生物是产生纤维素酶的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一步测定.最好的方法是__
A.对分解的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
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
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
9.(10分)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有关的问题,请回答:
(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_________的性质。
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________(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___________。
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的提取量会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放在温度
__________的地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____天左右。
(6)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___(能、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___。
10.(10分)如图表示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请分析并回答:
(1)甲过程需以②________为原料,在①________的催化下完成。
(2)图中③表示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核糖体在⑤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
若在⑤中插入一个碱基,则可能导致肽链的________和________发生改变。
11.(15分)如图所示,图甲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的成熟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蒸馏水,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___右侧液面(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2)图甲所示人工膜两侧的离子存在浓度差,离子不能通过该膜。
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一侧,其他离子不能通过,则K+通过该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
(3)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__________,如果要利用图乙细胞制备细胞膜,则应将图乙细胞放入__________中,使其吸水涨破。
(4)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少量红墨水、浓度为30%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状态如图丁所示,此时部位①颜色为______,部位②颜色为_____。
如改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重新实验,则部位②颜色为
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解题分析】
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转录是把DNA的遗传信息传递给RNA的过程,翻译是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题目详解】
A、有些氨基酸只有一个密码子,如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只有AUG,A正确;
B、遗传信息由DNA传递到RNA,再由RNA决定蛋白质,不是遗传密码,B错误;
C、DNA分子转录形成RNA,所需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翻译出蛋白质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C正确;
D、多肽链是通过翻译过程合成的,翻译的条件有原料(氨基酸)、模板(mRNA)、酶、ATP、tRNA,除去了DNA 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可为体外合成多肽链提供酶、ATP、tRNA,D正确。
故选B。
2、C
【解题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该时期为囊胚期,其中①为透明带;②为滋养层,将来发育成胎盘或胎膜;③为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
【题目详解】
A、图中③是内细胞团,可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故A正确;
B、高等哺乳动物细胞分化开始于囊胚期,终止于生命结束,故B正确;
C、进行胚胎移植时,应选用囊胚或桑椹胚,故C错误;
D、此时期的胚胎既可以进行胚胎分割,也可以取滋养层的细胞进行性别鉴定,故D正确。
本题需选择错误的,故答案为C。
3、C
【解题分析】
A.若用1.5g/mL的蔗糖溶液处理成熟植物细胞,细胞因过度失水而死亡,与处理后仍保持活性矛盾,A错误;
B.若先将成熟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吸水后体积略有增大。
然后在1.3 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B 错误;
C.若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细胞壁被分解,裸露的植物细胞仍保持活性,在1.3 g/mL的蔗糖溶液中失水皱缩,因没有细胞壁,故不发生质壁分离,C正确;
D.11%HCl溶液使细胞死亡,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C。
考点:质壁分离的发生条件。
4、D
【解题分析】
略
5、C
【解题分析】
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重组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的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题目详解】
一个基因中增加了若干对脱氧核苷酸是碱基对的增加,属于基因突变,A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正确;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不等于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不属于基因重组过程,C错误;发生在玉米花药中的变异发生在生殖细胞中,比根尖(体细胞)变异更容易遗传给后代,D正确。
6、D
【解题分析】
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对等的实验,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则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是实验组,而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属于对照组。
稀释涂布平板法则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题目详解】
A、牛肉膏蛋白陈空白对照培养基上没有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A正确;
B、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可培养所以的细胞,不具有选择性,如果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的菌落数大于选择培养基,说明选择培养基有选择作用,B正确;
C、稀释涂布平板法获得的培养基上菌落数小于30,说明可能是稀释的倍数太大,C正确;
D、在接种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有大有小,培养基不一定被杂菌污染,可能是大肠杆菌菌落形成的时间不
一,不能仅通过菌落的大小判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D错误。
故选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可持续生态效益鸡、猪、鱼水稻、大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不正确粪便、秸秆等“废弃物”被及时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或物种多样性原理)
【解题分析】
本题以“某小型农业生态工程模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生态工程的特点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题目详解】
(1)与传统的工程相比较,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图中的鸡、猪、鱼都属于消费者。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水稻、大豆等生产者将太阳能固定在体内开始。
(3)在该小型农业生态系统中,猪并不能直接捕食鸡,因此某同学据图写出的该条食物链(水稻→鸡→猪)是不正确的。
(4)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中的粪便、秸秆等“废弃物”能被及时利用,因此更能净化环境。
建立该农业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等。
8、B B品种牛虽然含有真菌较多.但是能分解纤维素的目的菌可能较少(或增加目的菌数量) 刚果红4B 【解题分析】
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多糖,组成元素为C、H、O,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
前两种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进一步把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
【题目详解】
(1)瘤胃内含真菌多的碳利用率高,根据题意可知,B品种牛瘤胃内容物每毫升真菌数高于A品种,要得到能分解秸秆的目的菌,最好选择B品种牛的瘤胃内容物。
B品种牛虽然含有真菌较多,但是能分解纤维素的目的菌可能较少,获得该类目的菌时,可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目的是增加目的菌数量。
(2)鉴定能分解纤维素的目的菌,可将得到的目的菌涂布到含有刚果红的培养基上,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经目的菌作用后,形成透明圈。
据表可知,4号菌株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最大,说明4号菌株分解纤维素的能力最强。
(3)有些微生物也能降解色素,透明圈直径大的微生物不一定能分解纤维素,为了确定筛选分离得到的微生物是产生纤维素酶的纤维素分解菌,可对纤维素分解的最终产物葡萄糖进行测定,选B。
9、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不是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所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蒸馏温度在一定的时间内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定时间后提取量不再增加下降部分精油会随水
蒸气挥发而流失较低减少挥发(或防止挥发) a 能薄荷油与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似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芳香油提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能力。
【题目详解】
(1)玫瑰精油具有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
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所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
(2)蒸馏时间和温度会影响产品品质,如温度太高,品质较差,要提高品质,必须延长蒸馏时间。
(3)蒸馏过程中要进行冷却,否则部分精油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降低精油提取量。
(4)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存放在温度较低地方,否则容易挥发。
(5)据图分析,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在a时期最多,故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a天左右。
(6)因为薄荷油和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似,故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可以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
10、核糖核苷酸RNA聚合酶tRNA 识别并转运氨基酸向右长度氨基酸序列
【解题分析】
此图表示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①是RNA聚合酶,②是核糖核苷酸,③是tRNA,④是氨基酸,⑤是mRNA。
【题目详解】
(1)甲过程是转录,其原料是②,即核糖核苷酸。
转录需要①,即RNA聚合酶的催化。
(2)图中③表示tRNA,其作用是识别并转运氨基酸。
(3)由核糖体左侧tRNA上连接的是肽链,右侧tRNA上连接的是氨基酸,可知核糖体在⑤上的移动方向是向右。
若在
⑤中插入一个碱基,可能形成终止密码子,则肽链的合成停止,其长度变短,也可能是密码子改变,决定的氨基酸改变,则氨基酸的序列发生改变。
11、高于等于协助扩散载体蛋白蒸馏水红色绿色无色
【解题分析】
分析甲图:甲表示磷脂双分子层;
分析乙图:乙图中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运输方向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乳酸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
分析丙图:图丙代表渗透作用的装置,水分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溶液运输到高浓度溶液。
分析图丁:图示细胞为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①为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空隙,充满了外界溶液,②为细胞质。
【题目详解】
(1)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由于磷脂分子层中没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所以葡萄糖不能通过半
透膜,A侧渗透压大于B侧,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向左扩散的速率大于向右扩散的速率,所以一段时间后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高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由于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蛋白质①的运输扩散到B侧,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
(2)由题意可知,人工脂质双层膜中不具有载体蛋白,若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钾离子可以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属于协助扩散过程,该过程中缬氨霉素作为运输钾离子的载体。
(3)从图乙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乳酸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二者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图乙所示细胞若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时可将细胞置于蒸馏水中,细胞会由于吸水而涨破,溢出细胞外的主要物质是血红蛋白。
(4)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有少量红墨水、浓度为30%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过程;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红墨水中的溶质能穿过细胞壁不能穿过细胞膜,所以①处为红色;②中含有叶绿体,所以为绿色。
如改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重新实验,则部位②颜色为无色。
【题目点拨】
本题综合考查膜结构、物质跨膜运输、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能力和识记能力,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