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给药_101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给药
一、概念:
1.十字法
2.联线法
3.注射法
4.皮内注射法
5.皮下注射法
二、填空题
1.药物的种类有()、()、()及其他类。
2.根据()确定给药次数和间隔时间。
3.完成下列中文译意:qid()、qod()、st()、qn()、pc()、prn()。
4.超声波雾化吸入器的水槽和雾化罐内切忌加()和(),连续使用应间歇()
分钟,水温超出()℃应关机换冷蒸馏水。
5. 超声波雾化器的组成包括:()、()、晶体换能器、()、透声膜、()和口含
嘴。
6. 水槽底部的()和雾化罐底部的()薄而脆,安放时动作要(),以免()。
7.臀大肌“十”字定位:从()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从()作一垂直平分线,把
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避开()为注射区。
8.臀中小肌示指中指定位法:操作者的示指、中指指尖分别置于()和()的下缘
处,()和()即构成一个三角区,为注射区。
9.静脉血标本包括()、()、()。
10.采集血标本时,应根据不同的()计算采血量。
一般血培养取血()ml,亚急
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为提高培养阳性率,采血量增至()ml。
11.同时抽取多个项目的血标本时,应先注入(),其次注入(),最后注入(),
动作需迅速准确。
12.动脉血标本采集法常用于作(),穿刺部位多用()或()。
三、判断题
1.上臂三角肌的注射法位置为上臂外侧,肩下1~3横指处。
2.股外侧肌注射的位置是大腿的中段外侧,宽约10cm,膝上10cm,髋关节下10cm。
3.凡没有瓶签或瓶签模糊、药物颜色可疑和有沉淀、异味的药物不能使用,可自行废弃。
4.给抗生素等药物需在血液中保持有效浓度,应注意提前给药。
5.采用俯卧臀大肌注射时,应使病人足跟相对,足尖分开,以使肌肉放松。
6.给药途径直接影响到药物的吸收和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从而决定药物作用出现的强
弱、快慢和长短。
7.做超声波雾化吸入时,水槽内应放生理盐水250ml,深约3cm。
8.静脉注射时,针尖侧面朝上,针头与皮肤呈30度角。
9.静脉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因外溢会导致局部严重反应及至组织坏死,故可先推注少
量注射用水,无异常后再换上药液进行注射。
10.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区,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垂直刺入抽动活塞见暗红色回血,即
提示已达股静脉。
11.取青霉素皮试0.1ml(含20u)做皮试内注射,15分钟后评价皮试结果。
12.舌下给药是将药片放入舌下,让其自然溶解。
四、简答题
1.护士在药疗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原则?
2.PC过敏试验结果的判断?
3.PC过敏性休克急救?
4.IV注射失败原因?
5.三查七对内容?
6.无痛注射技术?
7.影响药物作用因素?
8.超声波雾化吸入特点?
五、单项选择题:
1.毒、剧药品保管必须是
A.放在柜子里
B.专柜加锁专人保存
C.与普通药一起放置
D.存放在药房内,用时领取
E.放在治疗室醒目地方
2.药物的保管原则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药柜宜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B.内服、外用、注射药应分类放置
C.药瓶上应有明显标签
D.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E.剧毒药、麻醉药要加锁保管
3.不妥的药瓶标签是
A.内服药用蓝色边
B.外用药用红色边
C.剧毒药用黑色边
D.瓶签上药名应用中文,不可用外文
E.瓶签上可涂蜡保护
4.易氧化的药物是
A.红霉素片
B.硫酸亚铁
C.维生素C
D.乙醚
E.TA T
5.易潮解的药物是
A.卡介苗
B.维生素C
C.草珊瑚含片
D.甲氧氯普胺
E.氨茶碱
6.应放在4℃冰箱内保存的药物是
A.乙醚
B.苯巴比妥
C.细胞色素
D.丙种球蛋白
E.硫酸亚铁
7.倒取药液不正确的方法是
A.取不足1ml药液用滴管
B.药瓶标签应放于掌心
C.取水剂前将药液摇匀
D.倒药液入量杯,视线应高于拇指所指刻度
E.两种药液应分别放置
8.应避免与牙齿接触的药物是
A.颠茄合剂
B.1%稀盐酸
C.棕色合剂
D.磺胺合剂
E.氢氧化铝凝胶
9.医嘱:洋地黄0.1mg,qod,PO.,常规执行时间是
A.每日8Am
B.每日8Pm
C.隔日8Am
D.隔日8Pm
E.每日6Am
10.宜在饭前服用的药物是
A.维生素C
B.咳嗽合剂
C.颠茄合剂
D.胃蛋白酶合剂
E.磺胺类药物
11.指导病人服药,不正确的方法是
A.含铁剂的药液用吸水管吸取
B.服磺胺类药物后多饮水
C.助消化药在饭前服
D.服酸类药液后漱口
E.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最后服止咳糖浆
12.服磺胺类药需多饮水的目的是
A.减轻服药引起的消化道症状
B.避免结晶析出堵塞肾小管
C.避免头晕头痛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D.增强药物疗效
E.避免影响造血功能
13.服用洋地黄后应重点观察
A.药物副作用
B.过敏反应
C.是否成瘾
D.是否中毒
E.体温的变化
14.发药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B.发药前应收集病人有关资料
C.如病人提出疑问,应重新核对无误后再给药
D.因特殊检查可提前发药
E.随时观察服药效果和不良反应
15.不宜与洋地黄同时使用的药物是
A.钙剂
B.钾盐
C.钠盐
D.氯化物
E.磷酸盐
16.甘露醇发生结晶在冬季处理的方法是
A.加热溶解
B.用力摇匀
C.不能使用
D.退回药厂
E.无需处理直接使用
17.发口服药操作,正确的做法是
A.病人不在,药物放在床边桌上
B.病人服用止咳糖浆后,嘱其立即饮水
C.病人服洋地黄类药物后即测脉搏
D.病人提出疑问,给予耐心解释后服下
E.鼻饲病人将药片砸碎溶解后灌入
18.超声波雾化吸入器产生超声波声能的部位是
A.超声波发生器
B.透声膜
C.晶体换能器
D.雾化罐
E.雾化电子原件
19.超声波雾化吸入器的特点不包括
A.雾量可以调节
B.雾滴均匀直径在5μm以下
C.药液可吸入肺泡
D.温度接近体温
E.利用高速气流喷出
20.雾化吸入药物的作用不正确的叙述是
A.庆大毒素可消除除呼吸道炎症
B.α-糜蛋白酶可稀化痰液
C.地塞米松可减轻呼吸道粘膜水肿
D.沙丁胺醇可帮助袪痰
E.氨茶碱可解除支气管痉挛
21.超声波雾化吸入不正确的操作是
A.机器各部件的型号应一致
B.治疗过程中水槽内换水时必须关机
C.治疗毕,先关电源开关再关雾化开关
D.治疗过程中添加药液不需关机
E.雾化罐、螺纹管、口含嘴都应浸泡消毒
22.超声波雾化吸入治疗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是防止损坏
A.雾化罐
B.透声膜
C.晶体换能
D.电子管
E.灯丝
23.超声雾化吸入器需连续使用时,应间歇
A.20分钟
B.30分钟
C.1小时
D.2小时
E.3小时
24.氧气雾化吸入时,调解氧流量为
A.2~4升/分
B.4~5升/分
C.6~10升/分
D.12~14升/分
E.11~13升/分
25. 氧气雾化吸入法操作有错的一项是
A雾化器内的药液须浸没弯管的底部. B.湿化瓶内勿放水
C.病人在吸入的同时应作深吸气
D.操作时严禁接触烟火
E.吸入毕,关闭氧气开关再取出雾化器
26.自安瓿内吸取药液不正确的方法是
A.仔细检查
B.将安瓶尖端药液弹至体部
C.用砂轮在消毒瓿颈部划一锯痕,折断安瓿
D.将针头斜面向下放入安瓿内的液面下吸药
E.吸药时不得用手握住活塞
27.抽吸油剂药液错误的方法是
A.认真查对
B.无菌技术
C.密封瓶吸药先注等量空气
D.可两手对搓药瓶后再抽吸
E.应选用细长针头
28.灭菌注射器及针头,下列哪一组均可用手接触
A.乳头、针栓
B.活塞、针梗
C.空筒、针尖
D.活塞轴、针梗
E.活塞柄、针栓
29.注射原则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B.发现药液过期、变质不可使用
C.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D.注射前,注射器内空气要排尽
E.注射时做到进针、推药要快,拔针要慢
30.臀中、小肌注射正确的定位法是
A.髂脊外侧三横指
B.髂后上棘外侧三横指
C.髂前上棘下面三横指
D.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
E.髂脊下面三横指
31.臀大肌注射病人侧卧位的正确姿势是
A.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B.下腿伸直,上腿稍弯曲
C.两腿均伸直
D.两腿均弯曲
E.头向胸前弯曲,双膝向腹部弯曲
32.肌内注射引起硬结的主要原因是
A.未做到两快一慢
B.同时注射多种药物
C.病人肌肉结实
D.针头细小,进针深度不够
E.针头粗长,进针太深
33.股外侧肌注射的正确部位是
A.大腿外侧,膝关节以上均可
B.大腿外侧,髋关节以下均可
C.膝关节上10cm,髋关节以下10cm
D.大腿外侧,膝关节上10cm,髋关节下10cm
E.大腿内侧膝关节以上均可
34.股静脉的穿刺部位在
A.股动脉外侧
B.股动脉内侧
C.股神经外侧
D.股神经内侧
E.股动脉与股神经之间
35.禁忌静推注的药物是
A.10%的葡萄糖酸钙
B.50%葡萄糖
C.30%的泛影葡胺
D.10%氟化钾
E.氨茶碱
36.接种卡介苗,下述正确的方法是
A.用2ml注射器、5号半针头抽吸药液
B.注射部位:三角肌下缘
C.皮肤常规消毒
D.进针时针头与皮肤呈30度角
E.针头刺入2/3长
37.皮下注射,下述错误的操作是
A.药液量少于1ml,须用1ml注射器抽吸
B.注射部位要常规消毒
C.持针时,右手示指固定针栓
D.针头和皮肤呈50度角刺入
E.进针长度为针梗的2/3长
38.在静脉注射中,错误的做法是
A.认真执行三查七对
B.选择粗、直、有弹性的血管穿刺
C.止血带扎在距穿刺点上6 cm
D.消毒皮肤可选用2%碘酊、70%乙醇
E.穿刺时针梗与皮肤呈30°~40°
39.静脉注射推药过程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A.固定针栓
B.注射时速度要快
C.使病人保持合适位置
D.随时观察病人有无不适
E.再次核对所用药物
40.注射胰岛素,下述哪项不妥
A.饭前30分钟注射
B.用2ml注射器抽吸药液
C.注射部位可选用腹部
D.用碘酊、酒精消毒皮肤
E.针头与皮肤30°进针
41.下列用于肌内注射的部位是
A.肩峰下1横指处
B.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中1/3处
C.髂前上棘内三横指处
D.大腿中段内侧
E.大腿中段外铡
42. 先锋霉素V皮试液每毫升含量为
A.60微克
B.100微克
C.10mg
D. 1mg
E. 100mg
43.关于皮试液的每毫升含量,错误的一项是
A.青霉素500单位
B.链毒素2500单位
C.普鲁卡因0.25mg
D.破伤风抗毒素150国际单位
E.细胞色素C.0.75mg
44.青霉素快速过敏试验法,下述正确的描述是
A.每毫升试验液含青霉素500单位
B.试验液滴在电极板负极头上
C.用75%乙醇消毒前臂内侧皮肤
D.开启记时开关15分钟
E.试验部位出现白班,属阳性表现
45.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临床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烦躁不安、血压下降
B.四肢麻木、头晕眼花
C.腹痛、腹泻
D.意识丧失、尿便失禁
E.胸闷、气急
46、下列药物中,不需做过敏试验的一项是
A.普鲁卡因
B.链毒素
C.破伤风抗毒素
D.利多卡因
E.细胞色素
47、不属于过敏休克的临床表现是
A. 胸闷、气急
B.面色苍白、冷汗、血压下降
C. 头晕眼花、四肢麻木
D.瘙痒、有荨麻疹
E.全身淋巴结肿大
48、过敏性休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原因是
A.肺水肿
B.脑组织充血
C.脑组织缺氧
D.毛细血管扩张
E.平滑肌收缩
49、青毒素过敏反应的消化道主要症状是
A.恶心、呕吐
B.腹胀、腹泻
C.腹胀、便秘
D.腹痛、便血
E.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50、抢救青毒素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是
A.盐酸异丙嗪
B.去氧肾上腺素
C.盐酸肾上腺素
D. 异丙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51、抢救过敏性休克病人错误的措施是
A.立即停药、送抢救室抢救
B.立即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5~1ml
C. 氧气吸入
D.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E.已密切观察,注意保暖
52、再次使用破伤风抗毒素需重做皮试,是指停药超过
A.1天
B.3天
C.7天
D.14天
E.21天
53、青毒素过敏性休克,使用肾上腺素的目的不包括
A.松驰支气管平滑肌
B.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
C.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
D.兴奋呼吸中枢
E.升高血压
54、做药物过敏试验前应详细询问
A.生活史、病症史
B.过敏史、用药史
C.家庭情况、人际关系
D.现病史、用药史
E.家族史、个人生活史
55、王女士,40岁,患上呼吸道感染,发热39.5℃,遵医嘱口服对乙酰氨基(扑热息
痛),正确的用药指导是
A.保暖
B.多饮水
C.药物碎服用
D.加强体育锻炼
E.睡前服药
56.张先生70岁,慢性支气管炎,近几天咳嗽加剧,痰液粘稠,不易咳出,雾化吸入治
疗首选药是
A.沙丁胺醇
B.氨茶碱
C.地塞米松
D.α-靡蛋白酶
E.卡那霉素
57.华女士,50岁,因急性支气管炎遵医嘱用青霉素治疗,用药9天,出现发热、关节
肿痛、全身淋巴结肿大、腹痛。
应考虑为
A.消化系统过敏反应
B.皮肤过敏反应
C.血清病型反应
D.合并上呼吸道感染
E.注射部位感染致全身反应
58.李先生,62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用超声波雾化吸入,
下述错误的操作是
A. 药用α-靡蛋白酶
B.稀释药物至50ml,放入雾化罐内
C.水槽内放热水250ml
D.使用时先开电源开关,再开雾化开关
E.治疗时间15~20分钟
59.张先生,50岁,左肺下叶切除术后3天,为防止呼吸道感染,下列护理措施最佳的
是
A.协助病人翻身、拍背
B.氧气吸入
C.氧气雾化吸入
D.蒸汽雾化吸入
E.超声雾化吸入
60.董先生,因在村卫生室输液致手背静脉红、肿、痛,医嘱:50%硫酸镁湿热敷患部;
康女士,因患高血压,医嘱10%硫酸镁10ml肌内注射。
两位病人用同一种类药物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是因为
A.病人抵抗力不同
B.药物吸收速度不同
C.治疗的目的不同
D.药物副作用不同
E.护理人员技术性差异
61.张先生,65岁,因糖尿病住院。
根据医嘱需注射3种药物,护士在注射时应特别注
意药物的
A.有效期
B.刺激性
C.酸碱度
D.有无变质
E.配伍禁忌
62.患儿王毛毛,18个月,首次肌内注射青霉素,下述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A.注射前不做青霉素皮试
B.选用5ml注射器51/2号针头
C.注射部位选用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1/3处
D.注射部位皮肤用2%碘酊、70%乙醇消毒
E.进针时将针梗全部刺入
63.王女士,66岁,患慢性心功能不全,医嘱:地高辛0.25mg qd,护士发药前应首先
A.了解心理反应
B.测脉率(心率)及脉律(心律)
C.观察意识状态
D.测量血压
E.检查瞳孔
64.张先生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皮试为阳性,脱敏注射的第一次剂量为多少国际单位
A.15
B.50
C.100
D.150
E.200
65.王先生,因外伤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局部皮丘红肿,硬结1.7cm,痒感。
其处理是
A.禁用破伤风抗毒素
B.将全量分三次肌内注射
C.将全量平均分成四次注射
D.将全量分四次注射,剂量递增
E.将全量分四次注射,剂量递减。
(66~69题共用题干)
于先生,78岁,因感冒支气管哮喘发作,遵医嘱用氨茶碱0.25g加入50%葡萄糖40ml 静脉注射
66.检查核对时注意氨茶碱的保管要求应符合
A.盖紧
B.置阴凉处
C.远离明火
D.冰箱保存
E.盒内有黑纸遮盖
67.静脉注射氨茶碱最主要注意
A.选用5号针头
B.选择50ml注射器
C.缓慢推注
D.快速推注
E.分散病人注意力
68. 氨茶碱除静脉注射外,还可以选择
A.皮下注射
B.肌内注射
C.超声波雾化吸入
D.灌肠
E.外用
69.指导于先生预防哮喘发作的主要措施是
A.预防感冒
B.坚持长期使用抗生素
C.坚持每天跑步
D.住隔离房间
E.不与任何人交往
(70~71题共用题干)
林先生,25岁,因工作压力大,紧张,劳累,睡眠不好。
上班时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虚脱而来医院就诊。
医嘱:50%葡萄糖100mlIV St。
70.您选择最佳的注射部位是
A.手背静脉
B.头静脉
C.小隐静脉
D.股静脉
E.锁骨静脉
71.注射过程中病人主诉注射部位疼痛,局部肿胀,抽之无回血,您考虑是
A.针头阻塞
B.针头滑出血管外
C.针头一半在血管外
D.静脉痉挛
E.药液粘稠度大
(72~75题共用题干)
洪先生67岁,患慢性支气管炎,近几天咳嗽加剧,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给予超声雾化治疗。
72.为病人作超声波雾化吸入治疗,首选药物是
A.沙丁胺醇
B.氨茶碱
C.地塞米松
D.α-糜蛋白酶
E.青霉素
73.进行雾化吸入时不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水槽内盛冷蒸馏水
B.雾化罐内药物稀释至50ml
C.先开电源开关,再开雾化开关
D.使用中水槽内换水时不必关机
E.治疗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
74.雾化吸入治疗结束后,不需消毒的物品是
A.雾化罐
B.水槽
C.螺纹管
D.口含嘴
E.面罩
75.使用超声波雾化器过程中,水槽内蒸馏水的温度不得超过
A.20℃
B. 30℃
C. 40℃
D. 50℃
E. 60℃
(76~78题共用题干)
赵女士,52岁,因患宫颈癌需行子宫切除术。
76.术前准备做青霉素皮试时,错误的做法是
A.如青霉素过敏需做皮试
B.停用青霉素超过3天后重做皮试
C.青霉素试验液应现配现用
D.青霉素更换批号重做皮试
E.皮试前应准备急救药物
77.做皮试2分钟后,赵女士面色苍白、出冷汗、发绀、脉搏120次/分钟,血压60/45mmHg,
四肢麻木,烦躁不安,护士应立即给病人注射
A.盐酸异丙嗪
B.苯丙肾上腺素
C.异丙肾上腺素
D.盐酸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78.病人出现上述表现的原因是
A.过敏体质
B.抵抗力差
C.药液污染
D.毒性反应
E.剂量过大
(79~80题共用题干)
护生小李到儿科病房实习的第二天,带教老师向小李提问两个有关婴儿喂药的问题,小李回答无误
79. 婴儿喂药法不正确的操作是
A.用滴管喂药
B.喂药时抬高婴儿头及肩部
C.给药速度宜快
D.婴儿哭时不喂药
E.不可用乳汁喂药
80. 幼儿喂药正确的方法是
A.可用药杯喂药
B.轻轻捏住双侧鼻孔
C.不可给饮料
D.应用滴管喂药
E.不可用药匙给药
81.需采集全血标本的检验项目是
A.总胆固醇
B.碱性磷酸酶
C.尿素氮
D.乳酸脱氢酶
E.血钾
82.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血标本应取血
A.1~2ml
B. 3~4ml
C. 5~6ml
D. 7~8ml
E. 10~15ml
83.有关血标本采集法,错误的一项是
A.血气分析应备干燥注射器和肝素
B.血清标本应防试管内凝血
C.血培养标本应在使用抗生素前采血
D.生化标本应在空腹时采血
E.输液时应在对侧肢体抽血
84.动脉穿刺取血标本,不需准备
A.干燥注射器
B.无菌纱布
C.无菌软木塞
D.肝素
E.止血带
85.需采集血清标本的检验项目是
A.血钙
B.血肌酐
C.血糖
D.尿素氮
E.血氨
86.采集标本前需要核对的项目不包括
A.疾病诊断
B.病员姓名
C.住院时间
D.申请项目
E.送检日期
87.关于血培养标本采集原则中,错误的一项是
A.必须空腹采集
B.培养瓶内不可混入消毒剂和防腐剂
C.采集量一般为5ml
D.严格无菌操作
E.已使用抗生素者在检验单上注明
88.防止血标本溶血的措施不包括
A.注射器、针头要干燥
B.将血液注入标本瓶时取下针头
C.缓慢把血液注入标本瓶内
D.血液及泡沫都注入标本瓶
E.血液注入标本瓶后勿震荡
89.做真菌培养时,采取分泌物的部位应在口腔的
A.咽部
B.软腭
C.扁桃体
D.两侧腭弓
E.溃疡面
90.黄先生,45岁,最近2个月来出现厌食、恶心、腹胀、肝区不适,为明确诊断需做
肝功能检验。
下述采集标本的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A.空腹采血
B.用干燥试管
C.采血后取下针头缓慢注入试管
D.血液泡沫不能注入试管
E.血液注入试管后轻轻摇动
91.周先生,70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在不治疗过程中需定期做血气分
析。
护士在采集标本中错误的操作是
A.应采集动脉血
B.可用桡动脉或股动脉
C.抽吸肝素湿润注射器内壁后,余液全部弃去
D.右手持注射器,与股动脉走向成20度刺入
E.拔针后,立即将针尖斜面刺入木塞
92.陶女士,35岁,持续高热,怀疑败血症。
护士为其采集血培养标本,错误的操作是
A.检查容器有无裂缝
B.检查培养基是否足够
C.采集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D.采血后即将针头插入培养瓶注入血液
E.血液注入培养瓶内应轻轻摇匀
(93~95题共用题干)
张女士55岁,一周来体温持续39~40℃,为明确诊断需查心肌酶、血沉及血培养。
93.血沉标本应选用的容器是
A.干燥试管
B.抗凝试管
C.血培养瓶
D.乳酸钠试管
E.石蜡油试管
94.血培养标本采集的时间是
A.发热前,使用抗生素后
B.发热时,使用抗生素后
C.发热后,使用抗生素后
D.发热时,使用抗生素前
E.任何时间均可
95.心肌酶、血沉、血培养标本注入容器的顺序是
A. 抗凝试管、干燥试管、血培养瓶
B. 干燥试管、血培养瓶、抗凝试管
C. 干燥试管、抗凝试管、血培养瓶
D.血培养瓶、干燥试管、抗凝试管
E. 血培养瓶、抗凝试管、干燥试管
六、病例分析:
1. 李强,男27岁,农民,因水田劳动脚底被铁锈钉刺伤,去医院就诊,伤口经处理后,医嘱:注射TA T1500IU,皮试结果为:皮丘红肿,硬结1.8cm,无不适感觉。
问:此病人的TA T 能否注射?如必须注射,怎么进行?
2.许女士,46岁,教师,因肺炎球菌性肺炎住院治疗。
医嘱青霉素皮试,青霉素800万单位加入0.9%NaCI1000ml静脉滴注,护士评估病人得知许老师从未用过青霉素,青霉素皮
试后6分钟左右,病人述说皮肤痒,胸闷,继之面色变白,出冷汗,护士立即让其平卧,测其脉搏细弱,106次/分,血压60/40mmHg,神情。
问:许女士可能出现什么问题?继续发展下去还可能出现什么症状?应怎样处理?
第十六章试题答案
一.概念
1.十字法从臀裂的顶点划一条水平线,在从髂嵴的最高点做这一水平线的垂直平分
线,其外上四分之一即为注射的部位,但须避开其内角。
2.联线法将尾骨到髂前上棘分成三等份,其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3.注射法将无菌药液注入体内,达到预防疾病及治疗疾病的目的。
4.皮内注射法将小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
5.皮下注射法将小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二.填空题
1.内服外用注射
2.药物的半衰期
3.每日四次隔日一次即刻每晚饭后必要时(长期)
4.发生器水槽雾化罐螺纹管
5.温水开水30 60
6.晶体换能器透声摸轻柔损坏
7.臀裂顶点髂嵴最高点外上象限内下角
8.髂前上棘髂嵴示中指髂嵴
9.全血标本血清标本血培养标本
10.检验目的 5 10—15
11.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试管
12.血液气体分析桡动脉骨动脉
三.判断题
1.×⒉×⒊×⒋×⒌×⒍√⒎×⒏×⒐×⒑√⒒×⒓√
四、简答题
1.护士在药疗过程中应遵循那些原则?
⑴据医嘱给药⑵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⑶正确实施给药,做到给药时间.浓度.剂量.途径.病人准确.即“五准确”⑷注意观察.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并做好记录.
2.青霉素过敏试验结果的判断?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厘米,或周围出现伪足,有痒感.严重时出现过敏性休克.
3.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
⑴立即停药,患者就地平卧.
⑵立即皮下注射0.1%的盐酸肾上腺素0.5-1毫升,病儿酌减.⑶氧气吸入⑷抗过敏立即按医嘱用地塞米松5-10毫克静脉推注⑸纠正酸中毒和按医嘱给抗组织胺药物.⑹如有心脏停搏,立即进行心脏胸外按压.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4.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⑴针头刺入静脉过少,抽吸虽有回血,但松开止血带时静脉回缩,针头滑出血管外,药液注入皮下.⑵针头斜面未完全刺入静脉,部分在血管外,抽吸虽有回血,但推药时药液溢出至
皮下,局部隆起并有痛感.⑶针头刺入较深,斜面一半穿破对侧血管壁,抽吸有回血,推注少量药液,局部可隆起,患者有疼痛.⑷针头刺入过深,穿破对侧血管壁,抽吸无回血.
5.三查七对的内容?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6.无痛注射技术?
⑴分散注意力⑵注射时做到“两快一慢”即进针、拔针快、推药慢.⑶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选用细长针头,进针要深.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物.
7.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⑴药物的体内过程①药物的吸收②药物的分布③药物的代谢④药物的排泄⑵机体的因素①年龄与体重②性别③身体状况④心理因素⑤个体差异⑶给药方法的影响⑷饮食的影响①促进药物吸收和增强疗效②干扰药物吸收和降低疗效③改变尿液酸碱度,影响疗效.
8.超生波雾化吸入的特点?
雾量大小可以调节,雾滴小而均匀,药液可随深而慢的吸气到达终末支气管.
五.单项选择题
⒈B⒉A⒊D⒋C⒌C⒍D⒎D⒏B⒐C⒑D⒒C⒓B⒔D⒕D⒖A⒗A⒘E⒙C⒚E⒛D21.C22.D23.B24.C25E.26C.27E.28E.29E.30.D31.A32.D33.D34.B35.D36.B37.D38.E39.B40.B 41.E42.A43.C44.E45.E46.D47.E48.C49.D50.C51.A52.C53.D54.B55.B56.D57.C58.C59.E60.C61 .E62.D63.B64.D65.D66.E67.C68.C69.A70.B71.B72.D73.D74.B75.E76.A77.D78.A79.C80.A81.
C82.E83.B84.E85.A86.C87.A88.D89.E90.E91.D92.D93.B94.D95.E
六.病例分析
1.病人李强出现了TA T过敏反应,应做脱敏注射.具体方法如下:将1毫升TA T分四次,逐次渐增,肌内注射.
2.许女士出现了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若不及时处理将出现呼吸道阻塞症状,表现胸闷,气急濒危感,继之出现循环衰竭症状,头晕、眼花、面及四肢麻木、烦躁不安,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脑缺氧症状及皮肤荨麻疹等.处理方法见简答题
3.
------许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