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产品风险管理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寿险产品风险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我国自恢复人寿保险业务以来,由于法律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监管体制弱化等原因,利率敏感型的产品都是依据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为重要参数,但这种假设的利率,承诺了长期高水平的投资回报,极易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致使寿险公司形成了利率风险。

防范与化解利率风险的途径是,加快寿险产品转型步伐,以利化解和规避利率风险;扩大寿险资金运用渠道,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建立自动调节机制,实行弹性预定利率;建立寿险行业自律机制,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强化业务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风险意识也在逐渐增强,由此,带来了寿险业务的快速发展。

在这个时期,由于法律不够健全、制度不配套、不完善、监管体制弱化等原因,致使寿险公司利率敏感型的产品,因定价依据的是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且又向客户承诺了长期高水平的保证利率及投资回报,所以,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步呈现出来。

主要问题是寿险公司的资产期限短于寿险合同期,资产与负债在时间上不相匹配,给利率管理带来了潜在风险。

一、寿险产品利率风险产生的根源
(一)产品利率设定不当形成的风险
我国传统的寿险产品都是以储蓄型为主。

这种产品性质已决定了产品利率与银行利率之间的关系。

但我们在产品设计开发时,一般都将预定利率与当时银行存款的利率大致吻合,有时还会略高于银行存款利率。

因为不这样做,寿险产品就没有买方市场。

这种预定利率确定的结果,只是在产品设计开发的初期看来是吻合和平衡的,这种吻合和平衡只能是暂时的,因为产品生命周期相对较长。

但是,随着市场利率的频繁波动,自然而然地就会出现预定利率与实际利率长期背离的现象。

不同时期的寿险产品预定利率差异性也比较大,特别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不稳定时期。

这就必然会导致寿险公司随着银行利率的频繁波动而不断更换产品,这样,既被动又影响寿险业务的发展。

寿险产品预定利率的制定,主要参照的是银行存款利率,假如预定利率的设置过高或过低,都会给寿险公司的经营带来利率风险。

(二)国民经济发展对预定利率设定的影响
寿险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经济的大环境。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经济以8%的速度增长,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也水涨船高。

寿险公司在这个时期推出的产品由于受银行存款利率的影响,预定利率也相对较高,最高时达到13%。

以后,央行连续7次下调银行存款利率,使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也降至2.5%。

但是,高预定利率时期发展的寿险业务留下的利差损,则是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都难以弥补的。

这种现象纯粹是由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影响造成的,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三)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造成的潜在风险
当前,寿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还只限定在银行存款、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等
固定的投资渠道。

新《保险法》虽然对投资渠道有所拓宽,为保险资金的投放逐步走向市
场化搭建了一个平台,但投资领域狭窄的问题仍未有大的改观。

保险资金不同于银行资金
和其它资金,它有三个基本特性,一是负债性;二是间歇性;三是不确定性。

这三个特性,决定了保险资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被保险人的一种负债,寿险公司要随时准备用于给付。

而保险事故发生的时间、损失程度等等却是随机性的,是无法预料的。

由于投资渠道
不畅,致使寿险公司的短期资产无法与长期负债相匹配,逐年形成潜在的投资风险。

由于
大量的保险资金无法进行有效的投资选择和进行风险转嫁,有时投资又难免带有一定的随
意性和盲目性,这样就使寿险公司无法按照负债特点进行有计划的投资,势必会加剧利差
损的风险。

(四)对产品性质认知的偏差和弹性服务给经营带来的利率风险
寿险产品虽然也具有商品的属性,但它更偏重于保险保障功能,而不是保护资产保值
增值。

但目前正是因为对寿险产品性质认知上的偏差,使得保险业同银行业、保险公司之
间在产品价格上层开非常激烈的不正当竞争。

也有些业内人士过分渲染寿险产品的投资回
报功能,给产品定价和资金投放造成极大压力,这也在无形中加大了利差风险的概率。

我国已加入WTO,外资保险公司的大量涌入和我国保险主体的不断增加,使保险市场
的竞争已经呈现出白热化态势。

为了争夺市场,扩大规模,有个别寿险公司在销售保单时,增加了弹性服务的内容,如保单借款、退保、转保等选择权等。

随着市场利率的波动,这
些弹性服务往往以牺牲寿险公司的利益为代价,给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数额及期限的匹配
带来了不稳定性,会进一步加剧利率风险。

二、防范和化解利率风险的对策
(一)加快寿险产品转型步伐
在通货膨胀时期,为了增加寿险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扩大产品覆盖面,广泛占领市场,在产品设计时选择较高的预定利率是可行的。

这虽然会给公司长期性寿险业务带来潜
在风险,但同时也扩大了市场份额,得到了相应的产品收益率。

在通货紧缩时期,银行存
款利率下调,传统的寿险产品保单预定利率也随之降低,这给寿险产品的销售带来了一定
困难,一旦银行存款利率上调,将给续保收费加大难度,有时甚至会出现大批保单退保。

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保险体制要与国际接轨,就必然要加快改革步伐,银行存款利率也
必将逐步走向市场化,这将使寿险产品预定利率的设定失去直接的参照系数。

以上情况,
在客观上要求寿险公司必须尽快改变目前预定利率的确定方式,逐步淡化或切断预定利率
与银行存款利率之间的联系。

切实可行的办法只能是通过加快寿险产品的’转型步伐来化
解和规避利差风险。

1.应大力发展分红保险。

分红型寿险产品能够确定稳定的预定利率。

寿险公司应根据
分红保险产品账中资金的运用收益情况确定每年的红利分配水平,不论市场利率如何升降,客户的利益都可以得到保证,寿险公司还可以通过发展分红保险,有效地化解和防止利差
风险的形成2.应继续开办投资连结保险。

该险种在通货膨胀时期曾受到客户的普遍欢迎。

投资连结保险采用寿险资金分账管理的方式,可以投资于相互基金、国债或其它投资组合。

从实践看,该项基金收益率较高。

若该项基金投资失败,可由客户自己承担损失,保单的
现金价值相应降低。

该险种不仅降低了寿险公司在高利率环境下而设定的高预定利率的风险,还可以吸引客户在投资市场收益较高的时候得到较高的回报。

但投资连结保险是以寿
险业务发展比较发达、资本市场比较成熟为前提的,否则,一方面规避了利率风险,在另
一方面还可能带来其它方面的风险,这是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

3.应积极开办万能保险。

万能保险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便捷、灵活的特点。

客户可以根
据自己的需求增加或减少保费及保险保障。

寿险公司可以给保户一个较低的保证利率,以
保证客户一定的投资收益。

寿险公司在账务处理时,将账户余额与资金运用收益挂钩,这样,客户可以在不使保单中止或失效的前提下,取出部分现金价值或增加或减少保费的缴纳。

但该险种管理费用较高,对电脑系统配置相对要求也较高,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并具
有一定难度。

(二)扩大寿险资金运用渠道,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是寿险公司对资产和负债通过合理的匹配,以期达到规避利率风险的一
种重要技术手段。

寿险公司在每销售一批高预定利率产品时,都要有相应的高固定利率投
资工具与其相对应。

资产负债匹配一是要求收益水平匹配;二是要求期限匹配;三是要求
数额匹配。

如果寿险公司对资产和负债不能及时进行协调匹配,必然会带来更大的利率风险。

从当前情况看,寿险公司的投资渠道虽然在逐年扩展,但仍不能满足寿险业务的发展
要求,寿险资金尚未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从国际上看,凡是资本市场比较发达完善的国
家和地区,寿险业务的发展水平都很高,寿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建立自动调节机制,实行弹性预定利率
寿险公司的产品结构必须多样化,单靠分红型产品、万能保险产品等等是远远不够的。

应该承认,既然传统的保障型、储蓄型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说明有它存在
的理由和空间。

既然该险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就有一个如何科学确定预定利率的问题。

以前我们采取的方法是,预定利率一旦确定,便始终不变,从而导致了产品利率与银行存
款利率的长期背离。

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从现在起,我们应该注重研究建立市场自动
调节机制,实行弹性预定利率。

当银行存款利率上升或下降时,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也可
以自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产品价格也可以随行就市。

这样,寿险公司就可以有效地化解和
规避利差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四)建立行业自律机制,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寿险业务的健康稳定发展依赖于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机制。

而这个机制中很重要的一
个方面是建立同业公司的自律机制。

尤其是费率市场化以后,建立同业自律机制更显得尤
其迫切。

各寿险公司都应该自觉增强法律意识,自觉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相互诋毁,更不
能为了推销产品,过分夸大渲染产品的保值增值功能,误导欺诈客户、人为地搞恶性竞争,加大寿险公司的成本和利差风险。

(五)强化业务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化解和防范利率风险,主要是靠人和技术手段。

因技术因素造成的风险可以运用技术
手段来解决,但人的素质的提高就必须靠严格的管理来实现。

如果没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高水平的管理机制,再高的技术水平也解决不了问题。

为了有效遏制、规避利率风险,寿
险公司必须建立一支思想作风过硬、技术水平过硬、管理手段过硬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了这样一支过硬的队伍,才能有效地遏制和控制利率风险。

除此之外,寿险公司还应该尽
快培养自己的精算师专家,有了这样的专家,才有可能对利差风险做出准确的分析评估,
才能有效地建立起科学的预警机制。

(六)要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必须进一步增强业务处理的科学性,尽可能增加其科技含量,控制产品销售的管理成本,只有这样,寿险公司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拓展服务领域,赢得更多的客户,
牢固地占领市场,取得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