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树种固碳能力与能量转化效率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乔⽊树种固碳能⼒与能量转化效率分析
2019-10-01
能源是现在社会赖以⽣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危机已成为当今世界⾯临的巨⼤挑战[1,2]。

据估计,按⽬前的⽔平开采世界已探明的能源,煤炭资源尚可开采100年,天然⽓可开采50~60年,⽯油也将在30~40年后被耗尽,且⽯化全球能源消耗量在未来20年内还将以每年平均2%的速度增长(任春洁,2010)。

因此,随着煤、⽯油、天然⽓等化⽯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加,全球环境不断恶化,使⼈类必须重新调整化⽯能源的发展战略[3]。

⽬前热值,可再⽣的⽣物质能源已成为⼈类21世纪能源战略的焦点[4~6]。

能源植物是可再⽣能源开发的重要资源对象,是最有前景的⽣物质能源之⼀。

到⽬前为⽌,全世界已经发现40多种能源植物,如续随⼦、绿⽟树、橡胶树、西蒙德⽊、甜菜、⽢蔗、⽊薯、苦配巴树、油棕榈树、南洋油桐树、澳⼤利亚的阔叶⽊、黄连⽊等[7]。

本⽂系统研究新疆6个常见乔⽊树种的热值及含碳率,为⽣物质能源和资源的选择、开发、利⽤和保护,利⽤科学的⽅法,筛选出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效固碳能源树种。

1 材料与⽅法
1.1 研究区概况
本试验采样地点位于克拉玛依市农业综合开发区,距克拉玛依市区20km,地理坐标为E84°50′~85°20′,N45°22′~
45°40′,属典型的温带⼤陆性⼲旱荒漠⽓候。

该地区冬季严寒,年极端最低温度可达-35.9℃,最⼤冻⼟深度达1.5~2.0m;夏季⾼温炎热,年极端最⾼⽓温可达42.9℃;年降⽔量多年平均为105.3mm,从年内分布看,6~8⽉份稍多,冬季⽆稳定积雪,造成⼟壤冻蚀严重。

全年潜在蒸发量达3545mm,约为年降⽔量的34倍,⽆霜期180~220d。

光热资源丰富,⽇照率⾼且太阳辐射强度较⼤论⽂格式范⽂。

春季多风,全年≥5级风的⽇数为119.7d,≥8级风的⽇数为45.6d,最⼤风速可达25.1m/s热值,主风向西北,是准噶尔盆地的风区之⼀,风沙危害严重。

1.2 材料
2009年4⽉,在克拉玛依市农业综合开发区,选取⼀块⽣长良好⽆病⾍害的⽩榆、沙枣、胡杨、俄罗斯杨、新疆杨、银×新杨⼈⼯林,基本情况见表1。

样地内,每⽊检尺,每个树种共调查200株树,根据林分平均胸径和树⾼,选取平均⽊1株。

样⽊伐倒后,将主⼲部分按1m分段,计算其⼲和枝的⼲物质⽣物量。

另外在每段原条底部取⼀块厚2cm的圆盘,圆盘编号从树⼲底部往上依次为0、1、2…,装⼊密封袋,带回实验室,测量热值、含碳率。

表1 6个样地基本情况表
树种
样地情况
标准⽊
样地规格
(m)
株⾏距
(m)
调查数⽬
(株)
年龄
(a)
胸径
(cm)
树⾼
(m)
圆盘数
(个)
30×40 2×3 200
6
13.6 8.6
9
沙枣
30×40 2×3 200
7
14.5 7.5
8
胡杨
30×40 2×3 200
8
14.2 9.7
10
俄罗斯杨30×40 2×3 200
9
14.5 13.8
14
新疆杨30×40 2×3
9
16.2
13.5
14
银×新杨
30×40
2×3
200
8
16.1
11.8
12
1.3 研究⽅法
1.3.1 ⼲质量热值的测定
样⽊的圆盘105℃烘⼲12h,每圆盘由外向内均匀取样20±1g,⽤粉碎机进⾏粉碎,样品装⼊密封袋。

⼲质量热值(gross caloric value,GCV)采⽤⽤中国矿业⼤学张洪研究所⽣产的CT5000A型氧弹式热量计进⾏测定,测定前将粉碎样105℃烘⼲6h,每样品重复3次,重复误差控制在±0.2kJ·g-1,取3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1.3.2 含碳率测定
采⽤德国Elementar公司⽣产的Vario EL Ⅲ元素分析仪测定样品的碳含量热值,具体实验由新疆师范⼤学分析测试中⼼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6个树种主⼲热值的特征
本实验对⽩榆、沙枣、胡杨、俄罗斯杨、新疆杨、银×新杨的⼲和⽪的热值进⾏了⽅差分析与多重⽐较[8,9],结果见表2。

从各个树种⼲的均值来看,⽩榆的热值含量最⾼为19.272kJ/g,其次是俄罗斯杨,胡杨。

从各个树种⽪的均值来看,银×新杨的热值含量最⾼为19.701kJ/g,其次是沙枣,新疆杨。

胡杨和俄罗斯杨、新疆杨和银×新杨这两组树种的⼲的热值没有显着性差异,其余树种的⼲的热值之间均存在显着的差异性。

胡杨、俄罗斯杨、新疆杨这三个树种⽪的热值两两之间没有显着的差异性,其余树种⽪的热值均存在显着的差异性。

表2 6个乔⽊树种⼲和⽪的平均热值
树种


均值
(kJ/g)
变化范围(kJ/g)
变异
系数
均值
(kJ/g)
变化范围
(kJ/g)
变异
系数
⽩榆
19.272
±0.063Aa 19.093~19.695 0.98%
17.145
±0.181Cd 16.496~18.067 3.16%
沙枣
18.963
±0.075
Bc
18.642~19.353 1.12%
19.222
±0.286ABab 17.699~20.026 4.21%
胡杨
19.031
±0.053ABbc 18.709~19.337 0.88%
18.603
±0.165Bc 17.825~19.511 2.80%
俄罗斯杨
19.220
±0.082ABab
18.608~19.599
1.59%
18.867
±0.170Bbc
17.526~20.064
3.37%
新疆杨
18.625
±0.057Cd
18.360~19.030
1.14%
18.997
±0.231ABbc
17.618~20.121
4.55%
银×新杨
18.653
±0.058Cd
18.311~19.000
1.08%
19.701
±0.125Aa
19.037~20.469
2.20%
2.2 6个树种主⼲含碳率的特征
本实验对⽩榆、沙枣、胡杨、俄罗斯杨、新疆杨、银×新杨的⼲和⽪的含碳率进⾏了分析[10],结果见表3。

从各个树种⼲的均值来看,沙枣的含碳率最⾼为49.66%,其次是俄罗斯杨,⽩榆。

从各个树种⽪的均值来看,银×新杨的含碳率最⾼为
48.04%,其次是沙枣,新疆杨。

⽩榆和银×新杨⼲的含碳率没有显着的差异性,其余树种⼲的含碳率均存在显着的差异性。

⽩榆的⽪的含碳率与其余树种之间均存在极显着的差异性,沙枣和俄罗斯杨、俄罗斯杨和银×新杨这两组树种的⽪的含碳率存在显着的差异性,其余树种⽪的含碳率没有显着性差异。

表3 6个树种⼲和⽪的含碳率
树种


均值
(%)
变化范围
(%)
变异
系数
均值
(%)
变化范围(%)
变异
系数
⽩榆
48.45±0.14Cc 48.01~49.20 0.87%
43.19±1.08Bc 34.95~45.34 7.50%
沙枣
49.66±0.05Aa 49.43~49.85 0.31%
47.98±0.10Aa 47.59~48.45 0.61%
胡杨
48.12±0.08Cd 47.84~48.50 0.51%
47.09±0.10Aab 46.71~47.74 0.68%
俄罗斯杨49.15±0.13Bb 47.90~49.83 1.02%
46.76±0.19Ab
45.66~48.10
1.48%
新疆杨
47.32±0.08De
46.55~47.76
0.62%
47.30±0.23Aab
45.95~48.63
1.79%
银×新杨
48.27±0.10Ccd
47.66~48.68
0.71%
48.04±0.12Aa
47.32~48.50
0.87%
2.3 6个乔⽊树种的固碳能⼒和能量转化效率分析
6个乔⽊树种的固碳能⼒和能量转化效率计算⽅法和过程相同[11],本章仅以⽩榆为例,重要参数见表3。

⽩榆主⼲的鲜重为53.94kg,烘⼲后重量为29.96kg,⽤区分求积法[12]计算材积为0.061m3热值,所以⽊材密度(单位⽊材蓄积量的⽣物量)为0.491td.m./ m3。

地上部分(主⼲、侧枝、叶)鲜重为80.14kg,地上部分⼲重为44.52kg,所以⽩榆地上部分的⼲物质⽐例为55.55%。

应⽤各个圆盘⼲的热值与原条(1m)⼲的⼲重的乘积求和,计算出主⼲⼲的热值含量为487.08MJ,同样道理求出主⼲⽪的热值含量为78.80MJ,所以主⼲的热值为565.88MJ,⼲热值⽐例为86.07%,⽪热值⽐例为13.93%论⽂格式范⽂。

因此,计算主⼲热值的加权平均值为18.885kJ/g,以此来计算全株的热值为840.75MJ。

同理,应⽤各个圆盘⼲的含碳率与原条⼲的⼲重的乘积求和,得出主⼲⼲的含碳量为12.19kg,⽪的含碳量为1.93kg,所以主⼲的含碳量为14.12kg,其中⼲的⽐例为86.33%,⽪的⽐例为13.67%。

因此,计算主⼲含碳量的加权平均值为47.11%,以此来计算全株的含碳量为20.97kg。

在计算完单株的热值与含碳量之后,根据测定样地⽩榆的株⾏距(2m×3m),计算每公顷的地上部分⽣物量为
74.199tdm/hm2,依据2006IPCC国家温室⽓体清单指南:农业、林业和其它⼟地利⽤(给定参数)确定根茎⽐,地上部分⽣物量<75tdm/hm2,根茎⽐平均值为0.46,75~150tdm/hm2热值,根茎⽐平均值为0.23,>150 tdm/hm2,根茎⽐平均值为0.24。

所以,确定⽩榆的根茎⽐为0.46,每公顷⽣物量为108.331t。

由于植物地下部分不像地上部分那样有规则性,所以地下部分的热值和含碳量均参考地上部分的加权平均值[13],计算每公顷⽩榆的热值为20.458×1011J,固碳量为51.033t。

因此,年每公顷⽣物量为18.055t/a,年每公顷热值为3.410×1011J,年每公顷固碳量为8.505 t/a。

3 实验结论
从年公顷⽣物量来看,⼤⼩顺序为⽩榆(18.055 t/hm2·a)>银×新杨(17.046 t/hm2·a)>新疆杨(15.334 t/hm2·a)>沙枣(13.548t/hm2·a)>胡杨(13.142 t/hm2·a)>俄罗斯杨(12.544 t/hm2·a)。

每公顷年固碳量⼤⼩顺序为:⽩榆(8.505 t/hm2·a)>银×新杨(8.241 t/hm2·a)>新疆杨(7.239 t/hm2·a)>沙枣(6.704
t/hm2·a)>胡杨(6.289 t/hm2·a)>俄罗斯杨(6.075 t/hm2·a)。

每公顷年⽣产热值⼤⼩顺序为:⽩榆(3.410×1011J/hm2·a)>银×新杨(3.184×1011J/hm2·a)>新疆杨
(2.838×1011J/hm2·a)>沙枣(2.579×1011J/hm2·a)>胡杨(2.472×1011J/hm2·a)>俄罗斯杨(2.378×1011J/hm2·a)。

因此,在克拉玛依地区优先选择⾼效固碳与能源乔⽊树种的顺序为,⽩榆、银×新杨,新疆杨、沙枣、胡杨、俄罗斯杨。

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0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
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
了解详情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
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乔⽊树种固碳能⼒与能量转化效率分析被举报⽂档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