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儿童卫生》课程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儿童卫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儿童卫生课程类别:学科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32学时、1.5学分其中实践学时:16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和系统地掌握正常人体的基本组织及运动、神经、感官、血液和循环、呼吸、消化、营养及代谢、泌尿、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主要生理过程和机制,为将来学习相关课程奠定基础;同时了解青少年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及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有利于本专业学生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合理安排教育活动,有利于其教育对象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课程教学要求
针对整个生物及其各个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或生理作用,例如呼吸、消化、循环、肌肉运动等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以及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从而掌握各种生理变化的规律,为相关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要全面地理解某一生理功能的机制,必须从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以及整体三个水平进行认识。
教学时,把握好以下观点:1.进化发展的观点,理解人体的由来和发生发展规律,各系统、器官的形态与功能;2.形态和机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自然的关系;
3.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认识人体,必须建立从平面到立体,从局部到整体的观点;
4.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身体及生理密切相关,注重收集生活中的案例,使其感受到学习内容的有用,增加学生生理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先修课程
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开设于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
课程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初高中阶段学习的相关知识作为基础,以及与先期学习的普通心理学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将人体形态与机能结合学习的课程。
在介绍人体各大系统结构的基础上,讲授人体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机制。
结构是功能的基础,课程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规律及其机制,而神经系统的结构及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是课程的难点。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通过对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主要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分析,将采用以下实施策略和方法:
1.直观性教学:采用具有丰富图片,重点突出的PPT课件,并结合相关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重点和难点问题。
2.创新性教学:围绕着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方面将思维导图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自己制作教具,以促进学生的理解。
3.注重沟通与反馈:本课程相对较难,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在课上、课下,及时与学生沟通,接收学生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进度,解决教学难点和重点,并为今后本课程教学积累经验。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概述(1学时)
1.教学内容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2)人体的外形及组成
(3)人体机能的调节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和受体功能;
(2)教学难点: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章支撑与运动——运动系统(3学时)
1.教学内容
(1)骨的结构与功能
(2)骨的分布与连接
(3)骨骼肌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关节的基本结构;
(2)教学难点:躯干骨的组成。
第三章人体的总控装置——神经系统(6学时)
1.教学内容
(1)神经系统的组成及术语
(2)神经元间的功能联系及活动
(3)神经系统解剖
(4)神经系统的功能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突触的结构及其传递原理;
(2)教学难点:神经传导通路。
第四章看与听——感觉器官(4学时)
1.教学内容
(1)视觉器官
(2)听觉器官和前庭器官
(3)其他感觉器官与感受器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眼的感光功能;
(2)教学难点:听觉的感受原理。
第五章自我供给与维持——血液与循环系统(4学时)
1.教学内容
(1)体液与内环境
(2)血液的化学成分及理化特性、血细胞生理、血液凝固
(3)心血管系
(4)人体免疫调节系统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血液循环的路径、血液循环的意义;
(2)教学难点:组织液、血液及淋巴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通气与换气——呼吸系统(4学时)
1.教学内容
(1)呼吸器官
(2)呼吸过程
(3)呼吸运动的调节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呼吸的过程;
(2)教学难点:呼吸膜。
第七章消化与营养——消化系统(4学时)
1.教学内容
(1)消化系统的组成
(2)消化管的一般结构及其平滑肌生理特性
(3)主要消化腺的功能
(4)消化与吸收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形式与途径;消化与吸收的定义及过程;
(2)教学难点:小肠适合于消化吸收的原因。
第八章泌尿与排毒——泌尿系统(4学时)
1.教学内容
(1)肾的构造
(2)尿生成过程
(3)排尿及其调节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肾单位、尿生成过程;
(2)教学难点:肾单位。
第九章激素与行为——内分泌系统(2学时)
1.教学内容
(1)激素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2)下丘脑与垂体
(3)甲状腺与甲状旁腺
(4)胰岛
(5)肾上腺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激素的作用机制、甲状腺的生理功能、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2)教学难点:激素的作用机制。
七、学时分配
八、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
2.成绩构成:
笔试成绩。
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三版),左明雪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三版),王玢、左明雪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第四版),段相林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儿童少年卫生学》,张欣,科学出版社,2009;
[5]《人体解剖生理学》(影印版),Sylvia S.Mader,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教育生理学基础》,王雁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