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型计算题归类分析专题辅导试题(共10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中考(zhōnɡ kǎo)化学新型计算题归类分析
新课程HY,虽然对化学计算降低了要求,但对学生的综合才能进步了要求。
因此,在近年中考新型综合类化学计算题频频出现。
其特征是把计算与其它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综合性更强、思维强度更大、选拔功能更突出,这对培养学生从“量〞的角度来学习和研究化学的科学素质,以及用“量〞的观点去观察世界,树立严谨的科学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现归类分析如下:
一、图象分析类
例1〔2021年〕金属钠和水能发生以下反响:,现取金属钠投入到100g水中,充分反响后,冷却到室温〔20℃〕,得到一种不饱和溶液,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滴入MgSO4溶液,实验测得溶液的总质量与滴入MgSO4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根据题意答复以下问题:
〔1〕金属钠和水充分反响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g。
〔2〕图中A点的纵坐标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g。
〔3〕通过(tōngguò)计算求出当滴入120g MgSO4溶液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准确至0.1%〕
解析:解题时应将图象信息转化为化学问题,再由题给数据结合化学知识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确定A、B两点所表示的意义。
由图象可以看出A点表示金属钠与水反响后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
该真观察图象发现,由A→B曲线上升较平缓,从B点开场曲线陡升,说明B点是NaOH和MgSO4恰好完全反响的点。
〔1〕设钠与水反响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质量为y,那么依
解得
〔2〕反响后得到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
〔3〕设NaOH与MgSO4恰好反响生成Mg(OH)2质量为z,生成Na2SO4质量为k,那么依
解得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二、信息迁移类
例2〔2021年〕某化工厂制取硝酸铜有以下两种途径:
A. 铜与稀硝酸反响,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sh ēn ɡ ch én ɡ)的一氧化氮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
B. 铜与浓硝酸反响,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试确定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请答复:
〔1〕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在消费中要尽可能减少排放。
判断:假设要制等质量的硝酸铜,以上哪种途径较好?说明理由。
〔2〕根据所学知识,请设计制取硝酸铜更合理的途径,并写出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3〕假设取铜参加到50g 的一定质量分数的某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响。
计算
①可以制得的硝酸铜的质量是多少?
②原稀硝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此题涉及的方程式是新教材中没有的,但就题目所给信息,学生只要稍加考虑就能顺利完成。
此题既考察了学生对信息加工处理才能,又考察了知识综合迁移才能,同时此题涉及内容较广、与工业消费、环境污染亲密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解题时,学会分析和提取题给新信息,再联络已有知识,综合运用,才能解决新问题。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响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不变确定X 的化学式为NO 2。
〔1〕制取等质量Cu(NO 3)2产生有害气体少的途径好。
根据题给方程式
O H 4NO 2)NO (Cu 3)(HNO 8Cu 32233+↑+=+稀、 进展分析,制取等质量的
,
产生有害气体NO 要比NO 2体积少。
故A 途径好。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从环保角度(jiǎodù)考虑,制取Cu(NO3)2较合理途径是没有污染物产生。
即,涉及的反响方程式为
,。
〔3〕利用题给Cu和稀HNO3反响方程式进展迁移计算。
设生成Cu(NO3)2质量为x,消耗HNO3质量为y,那么依
解得
那么原稀硝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三、实验设计与计算综合类
例3〔2021年〕为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响,且不溶于水〕,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方案:
方案I:①称取10g石灰石样品;②先将其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改变,然后把剩余的固体放在密闭枯燥容器中,并冷却至室温,称知制余固体的质量为。
方案II:①称取10g石灰石样品;②将其参加100g〔足量〕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使碳酸钙完全溶解;③过滤后向滤液中参加150g〔过量〕质量分数为15%的碳酸钠溶液中;④将步骤③中的沉淀过滤、洗涤、枯燥,称知沉淀的质量9g。
方案III:①称取10g石灰石样品;②将其参加足量的稀盐酸中,使碳酸钙全部溶解;③用导气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④将步骤③中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枯燥,称知沉淀的质量。
答复以下(yǐxià)问题:
〔1〕在方案I中冷却剩余的固体为什么要在密闭、枯燥的容器中进展?
〔2〕某同学根据方案I计算碳酸钙质量分数的过程如下:
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那么依
解得
进而知,
以上解法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已超过了100%,造成计算结果错误的原因是
_________,正确的计算结果是___________。
〔3〕根据方案II求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时,以下数据中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_〔填序与〕
A. 10% 100g
B. 10g
C. 15% 150g
D. 9g
〔4〕通过对三个方案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计算可知,由方案III算出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要比方案I和方案II都低,你认为其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生成的二氧化碳有一局部溶于水
B. 导管中仍有一局部二氧化碳未排出
C. 生成的沉淀不应该洗涤和枯燥
D. 参加的稀盐酸不应足量
〔5〕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提示:可从求杂质的角度来分析〕
解析:此题是一道实验方案设计与计算综合题,重点考察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才能,对实验进展评价才能以及(yǐjí)创新设计实验方案的才能。
〔1〕煅烧碳酸钙后剩余固体中的氧化钙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响,造成氧化钙质量的改变。
〔2〕剩余的固体不全是氧化钙的质量,还包括杂质的质量。
应该用生成的CO2的质量来计算。
依题意知,生成的CO2质量为;根据CaCO3分解反响的方程式进展计算可求得参加反响的CaCO3的质量为9g,进而知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3〕100g 10%稀盐酸和150g 15%碳酸钠溶液在反响中均是过量的,在计算CaCO3的质量分数时这两个数据都不能用。
答案为A、C。
〔4〕答复本小题时要从生成的CO2气体是否完全与澄清石灰水反响的角度来考虑:①由于CO2易溶于水知,可能有一局部CO2溶于水中,没有与Ca(OH)2反响;②导气管中可能有一局部二氧化碳未排出。
答案为A、B。
〔5〕本小题之答案不唯一,只要操作简单、方法合理即可。
实验步骤:①称取w1g石灰石样品;②将其参加足量的稀盐酸中,使碳酸钙全部溶解;
③过滤、洗涤、枯燥,称知不溶物〔即杂质〕的质量为w2g;④根据即可求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四、计算与绘图综合类
例4〔2021年〕某海洋化工集团用氨碱法消费的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上注明:碳酸钠≥96%。
为测定该产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展了以下实验:取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纯碱样品的总质量为,再把100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参加样品中,每次均充分反响。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所加盐酸的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烧杯及所盛物质
总质量/g
请你据此分析(fēnxī)计算:
〔1〕第一次参加稀盐酸充分反响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g。
〔2〕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合格?〔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准确到0.1%〕〔3〕根据实验数据,在图2中的坐标纸上绘制出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关系的曲线。
〔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只画出曲线即可〕
图2
解析:〔1〕由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变化情况可知,第一次参加25g稀盐酸充分反响,生成CO2质量为
〔2〕四次反响完毕一共生成CO2质量为
设生成 CO2参加反响碳酸钠的质量为x
解得
那么样品中碳酸钠质量(zhìliàng)分数为
又因为,所以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合理。
〔3〕由〔1〕、〔2〕计算可知,假设100g稀盐酸恰好与样品中的完全反响,理论上应产生CO2质量为,而实际生成CO2质量为,说明所加盐酸过量。
绘图的关键是计算出反响掉 Na2CO3,所需盐酸溶液质量,问题便可解决。
根据问题〔1〕生成 CO2,可以计算出参加反响HCl质量,从而求出盐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0%;再由问题〔2〕可求出参加反响的HCl质量为,那么反响掉 Na2CO3需稀盐酸质量为÷12.0%=61g。
答案见题中曲线图。
五、研究性学习类
例5〔2021年〕小意和小思同学对化学计算很有心得。
以下是他们解答一道计算题的实录。
请你一起参与研究并完成相关问题。
〔计算结果准确到0.01〕
[题目]:,将10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搜集所需量的氧气后,停顿加热让试管冷却,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求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1〕小意很快得到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质量,进而求出KCl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2〕小思根据上述计算的结果发现题目数据有问题。
请你通过简单(jiǎndān)的计算,论证他的发现。
〔3〕如何才能更正该题呢?小意和小思认为有许多方法,例如将题目中“10g 氯酸钾〞改为“ag 氯酸钾〞,其他物质的质量不变,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以研究性学习为主题,以两名学生解答一道计算题的实录为背景创设问题,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命题设计新颖,具有兴趣性和人文性,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创新思维才能和反思评价才能的培养,表达了新教材特点和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主动学、积极探究,也为今后中考命题指明了方向。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g 2.7g 2g 10(-+是生成O 2的质量。
再根据
,计算出KCl 的质量是。
〔2〕由〔1〕计算可知,反响后剩余固体质量
,所以题目
中所给数据有错误;或者从生成O 2角度考虑,氯酸钾质量
,所以题目中数据有错误。
〔3〕①假假设完全分解,那么有 解得
②假设3agKClO 局部分解,那么剩余固体由KCl 、KClO 3和MnO 2组成,那么。
故a 的取值范围是
即
内容总结
(1)新课程理念下中考化学新型计算题归类分析
新课程HY,虽然对化学计算降低了要求,但对学生的综合才能进步了要求
(2)现归类分析如下:
一、图象分析类
例1〔2021年〕金属钠和水能发生以下反响:,现取金属钠投入到100g 水中,充分反响后,冷却到室温〔20℃〕,得到一种不饱和溶液,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滴入MgSO4溶液,实验测得溶液的总质量与滴入MgSO4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