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实现形式新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么是“ 独好公 司” 要么是 国家 股 占绝对优 势 的“ , 股份 公 可” 国家股的投票权必然是对整个公 司的控制权 , 当然不 可能政企 分开。有人认为 , 如果把 国有股 再委托 给企业 性质的 国确 资严 经营公司去行使 投 票权 , 可 以做 到 “ 就 政企 分 开” 。但 是 , 国有 资产经营公 司的经营者享有对企 业的最终控制 权 , 并不是剩 却 余索取者和风险承担者 。这种责 任与权 利 的严重 不对称 , 国 使 家股权成为“ 廉价 投票权 ” 张维迎 ,9 5 , ( 19 ) 不能真 正代 表 国有 资本利益。为防止国有资本利益 受损 , 为最终所 有者代表 的 作 政府只能加 大对企业 的直接控 制力度 , 而又 回到“ 从 政企 不分” 的老路 。 如此说 来 , 似乎 国有 企业 改革 要 么放 弃 “ 现代企业 制 度” , 不搞 政企分开” 在管理上多下点 工夫 ; 么放弃 国有企 业 , , 要 让 国有企业私有化( 或变相私有化 ) 在此基 础上建 立现代企 业制 , 度实行彻底的“ 政企 分开” 。这正是 有些认 识 到 国有企 业 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 两难 ” 制度 困境 者对 国有企业改 革 的两种 极端 的主张 。不过 , 占主导的意见是坚持维护 企业 国有性质 的前提
下摘现代企业制度 , 实行“ 企分开 即是 说 ,两难 政 , “ 制度 困境 还没得到广霞 而充分的注意。这大致 出于以下认识 : 1把坚持企业 的国有 制 性质 等同 于坚持 公 有制 。这 就是 , 国有企业股份化 改造 时一直 强调 国有 股拉 股 的主要 原 因。其 实, 国有制不 等于公 有制 , 公有制 也不 必然 是 国有制 。国有制 这 种所 有制形式 从奴隶社 会 、 封建社会 , 到资 本 主义社会 都存 在 社 会主义条件 下 , 国有 制 可以是 公有 制 的一种 实现形式 . 但 不是 必然 的、 一的实现形 式 :国有资本 的“ 控股” 惟 非 实现方 式, 只要胄 保值增殖 并没政 变 国有 资本 的公 有 性质 , 色 因为剩余 索取权才是所有权 的本质 。即便 国家控股 , 若剩余 索取权得不 到实现 , 甚至国有 资 本本身也 不断遭 到侵 蚀. . 坚持 丁企 业 的国 有性质又有什 么意 义呢? 2 将产权制度 的变革 等 同于公有 制 的性质 改 变。这 种认 . 识是有一定根 据的。因为 , 方把其 国有 企 业产权 “ 利柬 西 权 的 其中任 一权利结构 安排改变都 称做“ 有化 原 苏联东欧 国家 私 , 也是如此 。西方 国家 的国有制 , 由私 有制而 来 , 以私 有制 为基 础 , 国有 化 只不过 向原 来 回归 , 非 当然 变 更 产权 是 “ 有 化” 私 苏东国家 的改革 目标是私有制 , 企业 产投的任何改 变都是 向 目 标迈进 , 统称私有化并无不妥 。但我 们 的情况 完全不 同。国企 产权改革对应的有 大量酌 非国有公有 经济。因此 , 国的国有 我 经济非 国有化变 革 . 确保 国有资本 余索取 权 的前提 下 , 在 剩 产权变革不过是改变公有制的实现方式。 其实 , —些学者对 国有企业政企 关系难 以理清 的问题早有 察觉 , 并提出了一些 对策 。比如 张维迎在一篇 文章 中不赞成 国 家变成股东而应 变为 “ 权人” 张维迎 , 9 5 ; 有人 提 出应 债 ( 19 还 将 国有企业所有 者“ 人格 化” 即 落实 到个人 ( , 吕有 晨 .9 7 朱 19 ; 东林 、 金成 晓,96 认识 到国有企业 改革 的“ 19 ) 两难” 度困境 制


文章编号 :0 4— 9 42 0 }5 7 —0 10 4 1 【0 20 —0 5 2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 企业制度的体 制困境豆有关 对策评

19 9 3年党 中央提 出建立现 代企 业制 度 的“ 6字 方针 ” 产 1 ( 权清晰 、 权责 明确 、 政企 分开 、 管理科 学 )2 0  ̄0 1年 3月 1 . 5曰发 布的《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个 五年 计划纲 要》 重新强调 了“ 6字方针”并提 出了“ 1 , 责权 统一 、 运转协 调 、 有 效制衡” 的法人 治理结 构原则 。通 过近 1 0年 的现代 企 业制度 建设和“ 三年脱 困” 国有企业改革 有所进步 。但 即使 已进行 了 , 公 司制改造的 国有企业 大多数仍离 6字方针” 目标甚远 , 1 的 尤 其“ 企分开 ” 政 问题 一直 是理论 和实践 中特别 关注 、 呼声 很高 , 但又一直没有做好 的事。究其原因 , 国有企业 建立现代企业 是 制度存在“ 两难 ” 的制度困境 。 所谓“ 两难 的制度困境 , 指我 国国有 企业改 革在建立 现代 企业制度时出现的这样一种怪现象 : 照现代产 权理论必 须政 按 企分开 , 但真 正分开 又 出现所 有者 “ 位” 既 不能按现 代企 业 虚 ; 制度要求建立有效 的内部治理结构 , 实践中又 出现经营权 侵蚀 所 有权 的现象 ; 于是 只好加强 所有者 的监督 职 能 . 果又 回到 结 “ 政企不分” 的老路 。简言之 , 政企 不分 不行 , 政企 分开也不行 ; 进退维谷 , 右为难 。在 国有产 权条 件下 , 立现代 企业 制度 左 建 的“ 两权分离” 表现 为“ 政企分 开 。由于无论 何种性 质 的政府 都拥有 对全社会经 济进行宏观 管理 、 调节 、 调控 和监督 的职 能 , 所以国有产权条 件下 , 还存 在政府 管理 、 监督 宏观 经济 的职能 与政府管理 、 监督 国有经济 的职能 分开何 题 ; 不然会 陷人 自己 既是监督者又是被 监督对象 的逻辑 困境 ; 践 中就会 出现角色 实 不清、 主体不 明, 影响 社会公平 竞争 环境 的形成 。但 国有 企业 使政府同时扮 演两种角色, 陷人“ 两难 在所难 免。 称这种“ 两难” 境地为“ 制度 困境 ” 是因为这种 “ , 两难 ” 国 是 有性质 “ 公司制 企业 的 内生机制 的产物 ; 言之 , 图在 保持 换 试 企业国有性质 的前 提下建 立现 代企业制度 , 必然 出现政企必 须 分开但又“ 分不 开” 两 难” 的“ 。资本 主义 国家 的国有 企业 也 是 “ 政企不分” 的事实说明了这一 点 根据现代 企业理论 , 现代 企 业制度的典型形 态是股 份制 为标志 的“ 司制 ” 公 。股份 制企 业 的产权制度是 资本 所有 权 与企 业财 产权 分 离 , 成 一种 特 殊 形 “ 委托代理” 的交 易台约 形式。 资本 所有 者以股 东 的身份 让度 部分“ 剩余索取权 换取对企业 的“ 票权 ” , 投 。国有 性质 的公 司
维普资讯
《 经济师}02 20 年第 5期
●经济研究
国 资 实 形 新 探 有 本 现 式
●韦 曙 林
摘 要: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 企业制 度存在 “ 两难” } 困 的{ 度 l 境 :应将现 有 国有企业分类治理 的前提 下 , 行制度创 新。总 进 思路是“ 殊” 特 企业可以政 企不分 , 一般 性企业保持 责本” 国 的 有性 质不变. 而不是保持 “ 业” 企 的国有 性质 不 变。按 此原 则, 在分析 了 些 已有 思路 后 , 着提 出 国有 资本 实 现的 新形 式 一 试 国有 资本“ 特剐证 券方案” 。 关键词 : 国有企业 体制 圜境 特 剐证券方案 中圈分类号 : 26 1 F 7 文献标识码 :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