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月2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中国制造2025》; 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文件。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建设制 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对顺应新常态,对当前的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 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3、把握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和政策取向
一个目标----即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两化融合 ---- 党的十八大提出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
24
(二)一带一路战略是西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转型升级
西部汽车产业如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样,必须直面 发展增速换档、结构亟待调整、动力需要加快转换的考 验。“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平台和机制,既是新机遇也 是新挑战,它不仅吸引沿线相关国家对中国汽车产业的 关注,成为中国汽车产品和产能出口的目标国家,也使 中国汽车企业直面发达国家的竞争比拼,必须使企业的 技术、管理、质量、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2 、 汽 车 产 业 增 速 放 缓
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达到1300万辆,在随后的时间里,我国的汽车 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连续6年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一。据中汽协统计 , 2015年1-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09.16万辆和1705.65万辆,产量比 上年同期下降0.8%,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0.3%。
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鼓励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 期开展的增值业务,一方面拓展了产品的价值空 间,另一方面也将促进企业有效整合利用数据驱 动全环节提质增效。
8、加快汽车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步伐
• 技术依赖向技术自 主转变 • 低端市场向中高端 市场转变 • 经营产品向经营品 牌转变
7
4、汽车产业具备持续发展的条件
汽车产业具备对内不断增长的新空间,对外持续开放的新机遇 刚性购车需求不减, 旧车更新换代,保有 量持续增加 城镇化发展持续推进, 带来新的市场空间
1 2
汽车产业“走出去” 进程加快,深层次互 动机会增多
4
3
消费者对新技术、 新产品,特别是新 能源车需求扩大
8
5、坚定汽车产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信心
我国宏观经济步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新常态” 我国汽车产业在经历了快速增长期后,正在转轨进入转型升级阶段
存在问题
• 高端技术领域创新能力 不足 • 产业链发展亟待优化 • 缺乏大而强的核心零部 件产业体系 • 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有待完善
改进方向
• 坚持“创新驱动”的方向 • 持续不断地加大研发投入 • 发展关键领域核心及共性 技术 • 推动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 产业化
• 二、加强协同合作投资,降低系统风险。各类对外投资企
业应避免行业内斗、恶性杀价,而应相互借力,国有企业可以与 民营企业甚至外资企业联手,共同投资,通过合作降低风险。
• 三、注重不同文明差异,弥合文化风险。常年在国内经营
的车企,可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多元文化缺乏了解,容易造成跨 国经营中的文化歧见,引发矛盾,甚至无法经营。
水平参差不齐
• 整车企业优于零部件 企业,制造企业优于 销售企业,大企业优 于小企业; • “两化”融合主要集 中在产品研发和企业 管理上,而汽车物流 、贸易、金融和服务 的信息化还有很大改 善空间。
缺乏有效支撑
• 汽车研发领域的数 字化软件平台、生 产经营环节的管理 软件多依赖国外品 牌; • 用来降低汽车产业 链上各环节成本、 支撑产业协同发展 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还不成熟。
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是制造业所要占据的一个制高点。
“三步走”战略----10年为一个阶段,梯次推进
四项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
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
五条方针----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
14
中 国 制 造
4、加快汽车产业拓展重点领域发展
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服务
中的融合应用,支撑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构建开
放、共享、协作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并为制造企业开展个性化
定制提供决策支撑。
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
充分发挥制造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公共平台 的服务能力,促进全社会多元化制造资源的互联 网化,有效实现产业协同。
环境有待完善
• 相关标准规范体系不 完善,集成协同水平 偏低;
• 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 知识产权的产品比较 缺乏; •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与 生产性信息服务业发 展较慢。
17
7、“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引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
以智能工厂为载体,推动互联网技术在生产过程
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23
(二)一带一路战略是西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产能合作
“走出去”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 择。通过“一带一路”,中国作为有效的全球供应链中心 的能力将得到极大提高。中国汽车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扩大 市场和制造业基地很重要。
企业的实践表明,只有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真正培养出更 强的竞争实力。近年来,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纷纷大力开拓 海外市场, “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 成为首选,应乘风借力加快规划布局。
2008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季度增速(%)
18 16.4 15.9 12.9 12.4 9.1 6.4 5.1 19.6 15.9 14.4 14 13.8 13.5 13.3 12.8 11.6 9.5 9.1 10 9.5 9.1 10.1 10 8.7 8.9 8 7.6 6.4 6.3 5.9
27
谢谢大家!
进程的指标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Q1 Q2 Q3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莎士比亚《暴风雨》
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各国面 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潮流,可 以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相协调, 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 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 均衡的区域经济合作。
21
(二)一带一路战略是西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拓展市场 产能合作 升级改造
海洋工程装备 及高技术船舶
节能与新能 源汽车
农机装备
生物医药及高 性能医疗器械
5、逐步提升汽车产业信息化水平
我国汽车产业与制造业的其他行业相比,两化融合水平相对较高, 整车制造基本处于工业3.0水平的阶段。
辅助 决策 步伐 加快 汽车产业 信息化 资源 共享 智能 网联
16
6、汽车行业两化融合短板亟待弥补
新一代信息 技术产业 航空航天装 备 先进轨道交 通装备 电力装备 新材料
明确要求,“支持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 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15
2025 十 大 重 点 领 域
1
2
3
4
5
6
7
8
9
10
高档数控机 床和机器人
当前,在国民经济进入新常 态的大背景下,汽车产业正 在进入速度转换适应性调整 的新稳态。
在十三五以至更长一段时间
内,汽车产业保持与国民经 济增长相适应的增速及是合
理的,也是可行的。
9
二、加油充气
,改造更新: 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水平
11
1、世界范围内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12
2、国务院部署中国制造2025
围绕沿线国 家需求,大力 拓展汽车市场。
围绕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优化汽车产 业规划布局。
围绕市场多重需 要,加强汽车企 业升级改造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我国加快形成陆海统筹、东西互补的全方位对外开 放和全面发展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为西部汽车产业带来了历史机遇。
(二)一带一路战略是西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拓展市场
5
3、汽车产业运行面临的严峻挑战(一)
当前,汽车产业面临的 困难多、压力大,既是 国内外宏观形势严峻, 投资、出口需求不振的
成本上升,税费负担仍然较重 传导阻滞,企业资金深感紧张 需求偏弱,拉动增长动能不足 价格下滑,企业经营困难加大
结果;也是产业结构调
整加速的必然反映。
6
3、汽车产业运行面临的突出困难(二)
发展方向
• 正向产品开发
• 在底盘技术、动力 系统、节能环保、 汽车安全等领域形 成研发平台
重要领域
• 推进节能产品的研发 进程 • 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市 场化推广
提质增效
19
三发展
20
(一)一带一路是重要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世
25
(三)西部汽车企业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几个重要环节
1 2 3
硬件
产品、设备 投资、建设
•--
制度
管理、合规 改进、完善
•-•--
文化
道德、理念 提炼、形成
(三)西部汽车企业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几个重要环节 • 一、研究海外投资经验教训,把控合规风险。近年来,跨
国经营中出现了一些非经营性风险,如环保要求、社会责任要求 或是合规要求,必须高度重视。
把握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
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发 言 提 纲 一、不惧风雨,把握方向: 坚定汽车产业前行信心
二、加油充气 ,改造更新:
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水平
三、轮疾速稳 ,砥砺前行:
实现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2
一、不惧风雨,把握方向:
坚定汽车产业前行信心
3
1、中国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一带一路”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 洲部分区域,沿线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多为新兴 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覆盖约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 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处于经济发 展的上升期,汽车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汽车市场总规 模和我国市场不相上下,而且竞争压力小,符合当前 中国汽车产品的主体消费市场定位。其经济的发展、 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和零部 件企业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3、把握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和政策取向
一个目标----即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两化融合 ---- 党的十八大提出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
24
(二)一带一路战略是西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转型升级
西部汽车产业如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样,必须直面 发展增速换档、结构亟待调整、动力需要加快转换的考 验。“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平台和机制,既是新机遇也 是新挑战,它不仅吸引沿线相关国家对中国汽车产业的 关注,成为中国汽车产品和产能出口的目标国家,也使 中国汽车企业直面发达国家的竞争比拼,必须使企业的 技术、管理、质量、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2 、 汽 车 产 业 增 速 放 缓
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达到1300万辆,在随后的时间里,我国的汽车 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连续6年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一。据中汽协统计 , 2015年1-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09.16万辆和1705.65万辆,产量比 上年同期下降0.8%,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0.3%。
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鼓励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 期开展的增值业务,一方面拓展了产品的价值空 间,另一方面也将促进企业有效整合利用数据驱 动全环节提质增效。
8、加快汽车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步伐
• 技术依赖向技术自 主转变 • 低端市场向中高端 市场转变 • 经营产品向经营品 牌转变
7
4、汽车产业具备持续发展的条件
汽车产业具备对内不断增长的新空间,对外持续开放的新机遇 刚性购车需求不减, 旧车更新换代,保有 量持续增加 城镇化发展持续推进, 带来新的市场空间
1 2
汽车产业“走出去” 进程加快,深层次互 动机会增多
4
3
消费者对新技术、 新产品,特别是新 能源车需求扩大
8
5、坚定汽车产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信心
我国宏观经济步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新常态” 我国汽车产业在经历了快速增长期后,正在转轨进入转型升级阶段
存在问题
• 高端技术领域创新能力 不足 • 产业链发展亟待优化 • 缺乏大而强的核心零部 件产业体系 • 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有待完善
改进方向
• 坚持“创新驱动”的方向 • 持续不断地加大研发投入 • 发展关键领域核心及共性 技术 • 推动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 产业化
• 二、加强协同合作投资,降低系统风险。各类对外投资企
业应避免行业内斗、恶性杀价,而应相互借力,国有企业可以与 民营企业甚至外资企业联手,共同投资,通过合作降低风险。
• 三、注重不同文明差异,弥合文化风险。常年在国内经营
的车企,可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多元文化缺乏了解,容易造成跨 国经营中的文化歧见,引发矛盾,甚至无法经营。
水平参差不齐
• 整车企业优于零部件 企业,制造企业优于 销售企业,大企业优 于小企业; • “两化”融合主要集 中在产品研发和企业 管理上,而汽车物流 、贸易、金融和服务 的信息化还有很大改 善空间。
缺乏有效支撑
• 汽车研发领域的数 字化软件平台、生 产经营环节的管理 软件多依赖国外品 牌; • 用来降低汽车产业 链上各环节成本、 支撑产业协同发展 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还不成熟。
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是制造业所要占据的一个制高点。
“三步走”战略----10年为一个阶段,梯次推进
四项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
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
五条方针----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
14
中 国 制 造
4、加快汽车产业拓展重点领域发展
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服务
中的融合应用,支撑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构建开
放、共享、协作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并为制造企业开展个性化
定制提供决策支撑。
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
充分发挥制造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公共平台 的服务能力,促进全社会多元化制造资源的互联 网化,有效实现产业协同。
环境有待完善
• 相关标准规范体系不 完善,集成协同水平 偏低;
• 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 知识产权的产品比较 缺乏; •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与 生产性信息服务业发 展较慢。
17
7、“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引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
以智能工厂为载体,推动互联网技术在生产过程
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23
(二)一带一路战略是西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产能合作
“走出去”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 择。通过“一带一路”,中国作为有效的全球供应链中心 的能力将得到极大提高。中国汽车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扩大 市场和制造业基地很重要。
企业的实践表明,只有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真正培养出更 强的竞争实力。近年来,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纷纷大力开拓 海外市场, “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 成为首选,应乘风借力加快规划布局。
2008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季度增速(%)
18 16.4 15.9 12.9 12.4 9.1 6.4 5.1 19.6 15.9 14.4 14 13.8 13.5 13.3 12.8 11.6 9.5 9.1 10 9.5 9.1 10.1 10 8.7 8.9 8 7.6 6.4 6.3 5.9
27
谢谢大家!
进程的指标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Q1 Q2 Q3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莎士比亚《暴风雨》
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各国面 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潮流,可 以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相协调, 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 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 均衡的区域经济合作。
21
(二)一带一路战略是西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拓展市场 产能合作 升级改造
海洋工程装备 及高技术船舶
节能与新能 源汽车
农机装备
生物医药及高 性能医疗器械
5、逐步提升汽车产业信息化水平
我国汽车产业与制造业的其他行业相比,两化融合水平相对较高, 整车制造基本处于工业3.0水平的阶段。
辅助 决策 步伐 加快 汽车产业 信息化 资源 共享 智能 网联
16
6、汽车行业两化融合短板亟待弥补
新一代信息 技术产业 航空航天装 备 先进轨道交 通装备 电力装备 新材料
明确要求,“支持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 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15
2025 十 大 重 点 领 域
1
2
3
4
5
6
7
8
9
10
高档数控机 床和机器人
当前,在国民经济进入新常 态的大背景下,汽车产业正 在进入速度转换适应性调整 的新稳态。
在十三五以至更长一段时间
内,汽车产业保持与国民经 济增长相适应的增速及是合
理的,也是可行的。
9
二、加油充气
,改造更新: 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水平
11
1、世界范围内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12
2、国务院部署中国制造2025
围绕沿线国 家需求,大力 拓展汽车市场。
围绕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优化汽车产 业规划布局。
围绕市场多重需 要,加强汽车企 业升级改造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我国加快形成陆海统筹、东西互补的全方位对外开 放和全面发展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为西部汽车产业带来了历史机遇。
(二)一带一路战略是西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拓展市场
5
3、汽车产业运行面临的严峻挑战(一)
当前,汽车产业面临的 困难多、压力大,既是 国内外宏观形势严峻, 投资、出口需求不振的
成本上升,税费负担仍然较重 传导阻滞,企业资金深感紧张 需求偏弱,拉动增长动能不足 价格下滑,企业经营困难加大
结果;也是产业结构调
整加速的必然反映。
6
3、汽车产业运行面临的突出困难(二)
发展方向
• 正向产品开发
• 在底盘技术、动力 系统、节能环保、 汽车安全等领域形 成研发平台
重要领域
• 推进节能产品的研发 进程 • 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市 场化推广
提质增效
19
三发展
20
(一)一带一路是重要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世
25
(三)西部汽车企业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几个重要环节
1 2 3
硬件
产品、设备 投资、建设
•--
制度
管理、合规 改进、完善
•-•--
文化
道德、理念 提炼、形成
(三)西部汽车企业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几个重要环节 • 一、研究海外投资经验教训,把控合规风险。近年来,跨
国经营中出现了一些非经营性风险,如环保要求、社会责任要求 或是合规要求,必须高度重视。
把握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
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发 言 提 纲 一、不惧风雨,把握方向: 坚定汽车产业前行信心
二、加油充气 ,改造更新:
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水平
三、轮疾速稳 ,砥砺前行:
实现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2
一、不惧风雨,把握方向:
坚定汽车产业前行信心
3
1、中国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一带一路”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 洲部分区域,沿线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多为新兴 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覆盖约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 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处于经济发 展的上升期,汽车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汽车市场总规 模和我国市场不相上下,而且竞争压力小,符合当前 中国汽车产品的主体消费市场定位。其经济的发展、 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和零部 件企业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