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御龙山回迁B实测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科˙御龙山回迁B区1-12#楼
实测实施方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编制单位: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万科御龙山工程项目部
日期:2016年11月25日
目录
1.0工程概况 (1)
2.0编制依据 (2)
3.0工程质量目标 (3)
4.0实测实量的实施 (3)
4.1目的 (3)
4.2实测实量 (3)
5.0工程资料及组织架构 (3)
6.0实测实量的主要内容 (5)
6.1混凝土结构工程 (5)
6.2砌体工程 (9)
6.3 抹灰工程 (11)
6.4涂饰工程.......................................................................................................... .. (13)
7.0实测实量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8.0实测实量操作、交底及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9.0实体偏差迫修措施 (16)
10.0实体偏差预防措施(施工班组交底).............
一、编制依据
1.1 合同文件
1.2 甲方提供的图纸
二、工程概况
3.0工程质量目标
一次性合格率100%,为保证本工程的质量目标顺利取得实现,我项目部拟在该工程各阶段的施工过程中,加大对劳务组的管理力度,根据现场实测实量的结果,对超出规范的部分采取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4.0实测实量的实施
4.1目的
4.1.1规范产品质量实测过程中的程序、取样方法、测量操作、数据处理等具体步骤和要求。

4.1.2、明确实测实量的操作方法,尽可能消除人为操作引起的偏差。

4.1.3、通过对测量结果和质量状况的总结,对后续施工及时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促进实体质量的实时改进和持续提高,进而达到实体质量一次性合格的目标。

4.1.4、实测实量的切实落地和推行有助于各个单位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4.1.5、按分户对分部分项工程的所有实测区进行100%实测实量并建立分户/分层实测档案;工长对劳务单位实测数据按不低于80%的比例进行复测;专职质量工程师对工长复测数据按不低于50%的比例进行复测;技术负责人对质检员复测数据按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抽检。

将经质检员及工长相关复测后的实测数据作为对劳务单位付款及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

分公司进行实测实量时应对项目部实测数据进行检查核对。

4.2实测实量
4.2.1按照《万科产品质量评估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控制;
首先严格按照目标分解的要求,把责任层层落实,使每一部门、每一岗位都清晰本岗位的质
量责任。

制订并有效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包括∶图纸会审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样板制度、质量三检查制度、质量培训考核制度、质量奖惩制度等。

4.2.2各阶段操作样板应按照《A6实测实量操作指南》中的分类,将各部件的检测步骤分别反映在该部件上,每一类部件制作一个操作样板。

4.2.3施工中执行“样板墙、样板间、样板层”制度,明确标准,增强可操作性,便于监督检查。

“样板”必须按规定经验收合格,并经监理、甲方确认后方可大面积展开施工。

4.2.4按照《A6实测实量操作指南》,将检测结果用红色油漆拓印在该部件的显眼位置,反映至部件上。

5.0工程资料及组织架构
实测实量工作的工程资料应包含以下内容:
5.1分项段实测实量操作技术交底;
5.2工程质量实测实量记录表(分栋号、分单元分楼层、分房间进行整理);
5.3制定实测实量质量问题整改记录表:
5.4实测实量工作周计划表;
5.5管理好施工技术资料:
按万科与集团的有关文件要求,做好工程施工全部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除项目部设专责部门管理技术资料外,各专业单位工程分别设置资料员,管理好本专业的施工技术资料,并整理好向项目资料员提交,以便在工程竣工后能及时提供完整、准确的竣工技术资料。

5.6实测实量工作管理小组架构图;
5.7项目部人员安排
工作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其工作分工负责情况如下):
组长:黑新飞
负责工程协调管理,检查小组各成员的工作完成情况。

副组长:卞松敏、李红泽、王龙
具体负责实测实量工作的安排及各项措施的落实,负责施工现场的工作关系。

成员:杨克、刘卓
负责具体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和协调,督促劳务班组对本栋号的具体质量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

参与各项质量及安全检查,做好记录。

成员:李超、张有钊、
负责工程的质量检查,下达考核指标,搞好工程测量及轴线标高的控制等,为在施工过程中消除了质量隐患和质量通病提供具体的保证措施,对测量结果进行全面总结,提供奖罚意见和质量整改方案等,在施工中对需要实测实量的分部分项的测量工作进行落实,并对班组整改后的部位的质量进行负责。

成员:邓浩、张一航
负责工程各部位工程实测实量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及编报工作。

成员:各劳务负责人
具体负责工程(或班组)技术交底和质量安全、施工进度、文明施工的具体落实工作,负责提供现场第一手实测数据,对经过实测实量超出规范部位的安排人员进行整改,并配合项目部质量员做好实测实量工作。

5.8项目部质量管理运行体系
明确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项目部质量运行体系的同时,针对工程的施工特点,对施工班组及人员的组织,根据施工人员以前所施工的质量状况,确定正式人员。

6.0实测实量的主要内容
6.1 混凝土结构工程
基本原则
6.1.1 砼面分三个实测阶段: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1在模板支设完成并校验后,进行实测;○2砼浇筑中进行跟踪实测;○3在已拆完模板的楼层作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测层,在顶板拆模后7天内完成砼的实测实量。

并做好原始数据记录,并上报公司工程部,根据实测进度建立分户档案。

6.1.2. 实测实量的范围:剪力墙、柱、顶板、砌体墙、抹灰面。

当实测砼结构的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时,每个实测层要全数实测。

6.1.3. 当实测同一楼层内顶板水平极差时,实测区:所有楼板,除卫生间板外。

每个实测区实测5 个点,每个点均作为1 个计算点。

截面尺寸偏差
6.1.4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6.1.5 合格标准:截面尺寸偏差[-5,8]mm
6.1.6 测量工具:5m 钢卷尺
6.1.7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

(2)同一墙/柱面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 个实测区。

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 和1500mm 各测量截面尺寸1 次,对所测数据进行记录,在合格标准范围内的视为测量合格点。

图1 墙柱截面尺寸偏差实测示意图
表面平整度
6.1.8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平整程度。

6.1.9 合格标准:[0,8]mm
6.1.10. 测量工具:2 米靠尺、楔形塞尺
6.1.11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剪力墙/暗柱: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 个实测区。

累计实测实量20 个实测区。

(2)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 米时,同一面墙4 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 个角。

按45 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2 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2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2 个计算点。

(3)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 米时,除按45 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 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些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计算点。

(4)砼柱: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

图2 表面平整度实测示意图
垂直度
6.1.12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垂直的程度。

6.1.13 合格标准:[0,8]mm
6.1.14测量工具:2 米靠尺
6.1.15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剪力墙: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

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2)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 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

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 和墙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砼柱:任选砼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位时各测1次垂直度。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图3 垂直度实测示意图
顶板水平度极差
6.1.16 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 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

6.1.17合格标准:[0,15]mm
6.1.18 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 米钢卷尺(或2 米靠尺、激光测距仪)。

6.1.19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 个实测区。

(2)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

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约30cm 处位置选取4 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

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

偏差值≤20mm 时实测点合格。

(3)所选2套房中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图4 顶板水平极差实测示意图
6.2 砌体工程
基本原则
6.2.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砌筑阶段 2-4套房作为砌筑工程的实测套房。

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6.2.2 对于验收以后需改造的墙体仍需作为实测区,相关标准不变。

表面平整度
6.2.3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砌体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6.2.4 合格标准:[0,8]mm
6.2.5 测量工具:2 米靠尺、楔形塞尺
6.2.6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

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

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各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

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2次,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时,还需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3次测量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墙面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交测一次,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5)所选2套房中墙面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图5 表面平整度实测示意图
垂直度
6.2.7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砌体墙体垂直的程度。

6.2.8 合格标准:[0,5]mm
6.2.9 测量工具:2 米靠尺
6.2.10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

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

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实测值主要反映砌体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墙底灰砂砖或砼反坎、墙体斜顶砖,消除其测量值的影响,如两米靠尺过高不易定位,可采用1米靠尺。

(3)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侧阴阳角约30cm 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

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4)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这3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5)所选2套房中墙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图6 垂直度实测示意图
6.3 抹灰工程
基本原则
6.3.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抹灰阶段 2-4 套房作为抹灰工程的实测套房。

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6.3.2 采用木夹板、石膏板等轻质材料作为后改造墙体,可不作为实测区。

对于其他后改造墙体,相关标准不变。

墙体表面平整度
6.3.3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6.3.4 合格标准:[0,4]mm
6.3.5 测量工具:2 米靠尺、楔形塞尺
6.3.6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每一面墙为1个实测区,累计15个实测区。

所选2套房实测区不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每一测尺实测值为一个合格计算点。

(2)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内当墙面长度小于4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选取左上、右下2个角按45 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1次;当墙面长度大于4米,在同一墙面4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次,在墙长度方向任意位置增加2次水平测量,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2次;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测一次,洞口两边竖向各测一次;以上各实测值作为合格率1个计算点。

(3)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图7 墙面平整度实测示意图
墙面垂直度
6.3.7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抹灰墙体垂直的程度。

6.3.8 合格标准:[0,4]mm
6.3.9 测量工具:2 米靠尺
6.3.10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15个实测区;所选2套房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每一测尺的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计算点。

(2)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内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 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 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具备实测条件的门洞口墙体垂直度为必测项。

(3)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图8 墙面垂直度实测示意图
6.4 涂饰工程
基本原则
6.4.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装修涂饰阶段(腻子面或涂料面)2-4 套房作为涂饰工程的实测套房。

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6.4.2 采用木夹板、石膏板等轻质材料作为后改造墙体,可不作为实测区。

对于其他后改造墙体,相关标准不变。

墙体表面平整度(涂饰工程)
6.4.3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涂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6.4.4 合格标准: [0,3]mm;(腻子打磨后测量)
6.4.5 测量工具:2 米靠尺、楔形塞尺
6.4.6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每一面墙为1个实测区,累计15个实测区。

所选2套房实测区不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每一测尺实测值为一个合格计算点。

(2)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内当墙面长度小于4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选取左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1次;当墙面长度大于4米,在同一墙面4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次,在墙长度方向任意位置增加2次水平测量,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2次;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测一次,洞口两边竖向各测一次;以上各实测值作为合格率1个计算点。

(3)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图9 墙面平整度(涂饰工程)实测示意图
墙面垂直度(涂饰工程)
6.4.7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涂饰墙体垂直的程度。

6.4.8 合格标准: [0,3]mm;(腻子打磨后测量)
6.4.9 测量工具:2 米靠尺
6.4.10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15个实测区;所选2套房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每一测尺的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计算点。

(2)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内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 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 次垂直度;具备实测条件的门洞口墙体垂直度为必测项。

(3)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图10 墙面垂直度(涂饰工程)实测示意图
7.0实测实量要求
7.1 施工中结合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在每个分项工程的实测实量开始之前,组织相应测量人员,依据《A6实测实量操作指南》做好测量交底工作,并且形成书面的交底记录。

D:\卞松敏\万科\万科2016年飞检标准\3.0版实测实量\万科集团2016年实测、安全文明、质量风险、材料检查打印表(住宅).xlsx
7.2 施工单位在每个分项工程的实测实量之前,须做好实测实量的样板工作。

包括各阶段施工工法展示以及实测实量操作展示,同时完善样板确认资料并留存。

7.3 按照《A6实测实量操作指南》的要求以及周计划安排,组织相应测量人员逐栋、逐楼层、逐套、逐房间开展100%的实测实量工作,并将原始测量数据记录入表,分类整理后归档。

7.4将每周实测实量测量的档案、汇总结果以及整改安排报送监理部。

7.5对于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质量问题,须进行总结和制定专项的解决方案并报监理及甲方审批执行。

7.6 在每周的监理例会上对本单位本周的实测实量的内容、进度、检查情况汇总及整改计划等工作进行说明,并接受询问。

8.0实测实量操作、交底及计划
8.1 操作
具体实测实量操作及交底详<<中粮置地A6实测实量操作指南>>(第一版)。

8.2 计划(暂时按主体阶段计划)
实测实量计划从该层模板支撑体系拆除四天后开始进行。

9.0实体偏差迫修措施
9.1 混凝土结构工程:
墙柱砼平整度及垂直度超标部位,凹陷部位采取抹灰层加厚(超过35mm厚增加一道钢丝网),凸出部位应进行打凿;顶棚表面平整度:偏差超标3mm以内,采取水泥腻子分次刮平修复;偏差超标在3-10mm以内,采取石膏腻子或石膏砂浆分次刮平修复;偏差超标在10~30mm以内,采取干粉砂浆分次刮平修复,局部位置进行打凿;偏差超标在30mm以上,应采取打凿与干粉砂浆刮平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修复;干粉砂浆厚度应控制在20mm以内;顶棚平整度偏差修复严禁采取挂网的方式进行。

楼板截面尺寸偏差:楼板截面尺寸偏差在设计值的10%以内的,将实测楼板厚度数据发往设计院进行审核,满足安全要求,可以不进行加固,由设计院出具满足安全要求的相关文件即可;楼板截面尺寸偏差在设计值的10%至15%之间的,由专业加固单位在该楼板底部纵向及横向粘贴高强碳纤维带,间距300-400mm,并出具加固验收合格文件;楼板截面尺寸偏差在设计值的15%以上的,需要对该构件提高一个等级要求进行加固或拆除该楼板重新浇筑,采取加厚20%的截面尺寸,楼板表面进行凿毛,铺设冲压钢板网,板块四周梁内植入φ8@400钢筋,锚固长度不低于14D,对钢板网拉接牢固,其余部位植入φ6@600钢筋,钢板网验收完毕,表面浇筑高聚物干粉砂浆。

加固补强均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

9.2 抹灰工程:
墙面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方正度:偏差超标3mm以内,采取水泥腻子分次刮平修复;偏差超标在3~10mm以内,采取石膏腻子或石膏砂浆分次刮平修复;偏差超标在10mm以上应采取干粉砂浆分次刮平修复;修复过程中视现场情况宜采取局部打磨与刮平修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门洞尺寸偏差:洞口出现正误差超标(洞口偏大),采取干粉砂浆分层修复;出现负误差超标(洞口偏小),应将抹灰层凿除,重新抹灰。

房间方正度偏差:对比设计开间尺寸,开间尺寸出现正误差超标(现有房间开间尺寸比设计尺寸偏大),方正度出现超标时,应采取干粉砂浆刮平修复;开间尺寸出现负误差(现有房间开间尺寸比设计尺寸偏小),方正度出现超标时,应将抹灰层局部凿除,利用改性砂浆(普通砂浆中添加CL30)进行修复。

窗框内侧与内侧墙面大小头偏差:窗框内侧与墙面内侧大小头偏差超过允许偏差时,首先检
查窗框垂直度及与外侧墙面偏差是否超标,如超标,应拆除窗框重新安装;如未超标,则墙面平整度或垂直度初显超标,应检查相应方向的房间开间尺寸,开间尺寸初显正误差时,对测量距离偏小的一侧采取干粉砂浆刮平修复;开间尺寸初显负误差时,对测量距离偏大的一侧抹灰层局部凿除,采用改性砂浆(普通砂浆中添加CL30)进行修复;
9.3 水泥砂浆地面工程:
地面平整度偏差:地面平整度偏差超标,需核对楼面设计标高与实际标高的偏差;当室内标高在设计标高允许范围内,平整度偏差超标时,局部超标,采取干粉砂浆进行修复;大面积超标,采取自流平砂浆进行修复。

当室内标高已经超过设计标高允许范围内,平整度偏差超标时,应将凸出的超标部分凿除,采取干粉砂浆修复。

地面水平度偏差:修复步骤及方法同地面平整度。

9.4 涂料工程:
墙面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方正度:与土建之抹灰工程相同。

10.0实体偏差预防措施(施工班组交底)
10.1 模板工程:
细化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对关键节点需要进行描述及图纸化,包括脚手架搭设、梁板模板支设、墙柱模板支设等大样图;高支模系统需要进行受力计算;
脚手架全部采取48×3.5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大于1200mm,横杆步距不大于1500mm。

模板选择18mm厚模板,木枋选择50×70规格,使用前应进行刨制,保证木枋方正顺直;木枋间距控制在300mm以内,均匀布置;板块接缝位置应设置木枋支撑。

墙柱模板应配置φ12对拉螺栓、木枋及钢管进行加固;螺栓间距不宜超过500×500,并均匀布置;最上部一排对拉螺栓距离顶板模板控制在500mm以内。

外墙墙柱模板宜伸入下层结构至少200mm,并设置一道对拉螺栓,有利于外墙垂直度的控制。

墙柱模板设置独立的钢支撑,提前在楼板预埋钢筋头作为斜钢支撑的支撑点,有利于墙柱垂直度的控制。

为了确保墙柱下口不漏浆,轴线不偏移,装墙柱模板前在楼面上柱模外用模板钉个外框,框住模板。

10.2 砼工程:
严格控制墙柱砼浇筑高度,一次浇筑高度应控制在1000-150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