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优质课大赛优秀获奖作品《济南的冬天》教案 12
优秀一等奖济南的冬天教案4篇
![优秀一等奖济南的冬天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11223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f.png)
优秀一等奖济南的冬天教案4篇优秀一等奖济南的冬天教案4篇语文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够运用语言进行思维的推理和表达的逻辑。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优秀一等奖济南的冬天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优秀一等奖济南的冬天教案【篇1】教学目标:1 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济南冬天带给人们的美好感觉。
2 能说出济南冬天的特点,发现它独特的美。
3 欣赏并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
教学重难点:欣赏并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
教学方法:赏读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备统复备一、介绍老舍及其作品1 先由学生介绍他们了解的老舍以及他的作品和语言风格。
2 教师结合学生介绍作适当补充,突出《济南的冬天》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文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与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及朗读的处理相比较,作好点评的准备。
三、学生点评教师的朗读。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 用温和、亲切、喜爱的语气语调朗读。
2 感受济南冬天的特点,注意文中抓住了济南冬天的哪些自然景象来描写它冬天的特点的。
五、学生代表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思考,要求:1 划出文中涉及的`自然景象,比较后得出结论:文中对哪三种景象着墨较多?它们各有什么特征?2 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五、学生思考后相互交流上述问题,教师作必要板书。
参考板书:济南的冬天:暖、秀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舒适、可爱、充满温情(小摇篮)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看护妇、镶银边、穿花衣、害羞)城外远山————素淡、雅致(小水墨画)暖——不结冰水:绿——温暖多情,富于生机(不忍冻)活——清亮通透(空灵的蓝水晶)(备注:说水还有清、静、净等特点也对)天气: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雾、响晴、温情(对比)异地之冬:北平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第二课时初备统复备一、过渡语:许多时候,美是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东西,要将自己感受到的美描述出来,让所有读到它的人都享受到美,是需要一点语言艺术的。
最新《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3篇】
![最新《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4bfbb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9.png)
最新《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最新《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济南的冬天一等奖教学设计(精选5篇)
![济南的冬天一等奖教学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d3bac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f.png)
济南的冬天一等奖教学设计(精选5篇)《济南的冬天》一等奖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 继续学习朗读美文,在朗读中想象意境,体会情感,品味语言2. 继续学习朗读方法之重音和停连教学重点继续学习朗读美文,在朗读中想象意境,体会情感,品味语言教学难点继续学习朗读方法之重音和停连教学方法朗读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布置预习:(1)查阅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2)预习课文,正音、正字、正义,排除字词障碍(一)导入说起冬天,同学们脑海中有什么样的印象呢?(找学生说,出示冬天白雪皑皑的画面)其实在我国北方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冬天与我们印象中很不同(出示济南的冬天的图片)。
今天让我们跟随老舍走近他笔下的《济南的冬天》领略一下济南的冬天独有的特点吧(出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1)济南的冬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2)课文是通过哪些景物呈现这个特点的?(3)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掌握字音、朗读情况。
3.学生回答问题(预设:温晴山水喜爱和赞美)4.教师小结:在老舍的眼中,济南是“温晴”的,他抓住了这个特点,具体描绘了山水等景物,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冬天的画卷,从而表达出对于济南的喜爱和赞美。
(三)细读片段:体会情感,品味语言,想象意境引导学生细读第四自然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在朗读中完成目标1.一读:读准字音,读得连贯、自然(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出声读这段(2)找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针对要求)2.二读:读出美感,品味语言,体会情感(1)学生在这段中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句子,找出来后读一读。
自己先读,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读。
要求:读出句子的美感,读出作者的感情(2)学生先自己读,然后同桌之间交流读。
(3)找学生读,其他同学边听边评价(预设:学生可能很难读出美感)(4)教师范读其中一句,边读边讲解重音和停连的方法(情感重音,感情停连)(5)学生体会方法,再次朗读,完成目标3.三读:读出特点,想象意境(1)学生找出认为最能体现济南“温晴”特点的句子,并且在这句中划出最能体现特点的词或短语,读出来。
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
![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cfc7b2312b3169a551a402.png)
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二、展示教学目标①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②学习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的方法。
③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方法。
④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三、老舍投影:(1)注音:济南(jǐ)镶上(xiāng)发髻(jì)澄清(chéng)着落(zhuó)看护(kān)(2)释义:响晴:文中指天气晴朗、高爽。
澄清:清澈明亮。
空灵:清净。
六、朗读第一段,组织小组讨论。
1、济南冬天的特点什么?2、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特点?教师点拨、明确: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对比方式。
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
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七、朗读第二段,组织讨论。
1、济南冬天温晴的原因什么?教师点拨、明确: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1、城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的睡着。
2、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把济南放在小摇篮里。
突出了济南小山的像一位慈善可爱的母亲一样,呵护济南的人们,表现了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
既然济南的冬天这样温晴,下不下雪?它的雪景如何?八、朗读第三、四段,组织讨论。
1、写小山雪是按什么顺序写?划出表顺序的词语。
教师点拨、明确: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城外远山。
按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表现了薄雪覆盖的小山的秀气雅致。
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
济南的山景如此的秀美,如此的动人,那么济南的水色如何呢?九、朗读第五段,组织讨论。
1、文章用了哪些词语写济南的水?表现了济南水什么特点?教师点拨、明确:绿萍、绿水藻、绿柳、照影。
衬托水的清澈。
澄清、清亮、蓝汪汪、蓝水晶。
突出透明。
表明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
济南真是块宝地。
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配套K12】济南的冬天获奖教案
![【配套K12】济南的冬天获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74298f360cba1aa811da65.png)
济南的冬天获奖教案济南的冬天获奖教案一、出示课题,教师板书。
二、出示学习目标:文意理解,精段细读三、课堂训练一:文意理解1、“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语和短语中,哪一个最适合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2、学生自学,两人小组交流,班级交流。
3、教师讲解并小结:从全文看,作者的笔触由暖阳到暖城、暖山,到不结冰的水,所表现都是“温暖晴和”。
第二段主要写全景,三、四段主要写雪中山色,第五段主要写水上美景,这几幅画图在“温晴”的基调上统一起来,给人以和谐一致的美感。
即使写雪景,也在表现着温晴:因为暖和,所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因为晴朗,所以“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四、课堂训练二:精段细读朗读训练1、学生自读,交流层次划分,读出层次。
2、小结层次阅读,提出有感情地阅读,教师范读,学生再读。
3、教师讲解提示:动词的运用:“顶”、“镶”、“露”、“穿”等;表现色彩的词语。
4、教师范读,学生继续朗读。
品味赏析1、出示阅读训练题,学生阅读。
(1)、对这段文字进行诗意的“画面命名”。
(2)、画出像线索一样贯穿全段的一个字。
(3)、那几个字非常有助于朗读时表达情感?(4)、欣赏“带水纹的花衣”的表达之妙。
(5)、(选做)还可以说说你的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一个美妙之处。
2、检查阅读情况,师生交流。
3、教师讲解,并出示参考答案。
(1)小山雪霁/雪后斜阳(2)妙(3)“最”、“呀”、“就”、“吧”、“太”……(4)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写出了雪后山色的斑斓;画面之美;动静之美;以小写大,诗意盎然。
(5)多角反复(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化静为动(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以虚写实(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段末点题(就是小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五、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实践的是文章的一种读法:理解一篇,精读一段。
六、作业:美段美背(那水呢,不但不结冰……)济南的冬天获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济南的冬天》一等奖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济南的冬天》一等奖教学设计(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727df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69.png)
《济南的冬天》一等奖教学设计(通用15篇)《济南的冬天》一等奖教学设计(通用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济南的冬天》一等奖教学设计(通用1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济南的冬天》一等奖教学设计篇1课标分析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5、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济南的冬天》出自七上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选编的主要是描绘大自然美景的文章。
欣赏这些作品是一种令人愉悦的精神享受。
学习这些课文,要全身心投入,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传达的微妙情感,揣摩和品味富有特色的语言,积累精彩语句。
课文中多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注意体会他们的表达效果。
2、教学重点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在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品味语言。
3、教学难点体会并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学情分析对于这篇文章,我们作为济南的学生应该引以为豪,对于济南的天气我们也非常熟悉。
关于老舍,学生们对他有了一个浅显的了解,虽然说老舍对于孩子们来说不算陌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读过他的其他作品,对于作家本身知之甚少,所以通过本课学习,让孩子们对老舍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生字,牢记“着落、髻、看护、镶、贮蓄、澄清”等词语的正确读音。
《济南的冬天》优秀教案设计一等奖3篇
![《济南的冬天》优秀教案设计一等奖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9b2b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1.png)
《济南的冬天》优秀教案设计13教材分析1、《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课文都以描写四季景物为主,而且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
学习这些课文,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济南冬天天气的温晴,又进一步从山和水具体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本文运用了丰富的写景方法和技巧,是同类作品中的典范,更是学生学习写景方法的最好范例;同时,文中优美的语言、美好的意境,都足以让学生获得不少的教益。
学情分析1、学生认知发展分析:由于地域相距较远,学生对济南知之甚少,但结合我们当地的冬季景物,可以很好地理解本文内容。
另外,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思考探究,有利于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与互动交流。
2、学生认知障碍点:本文内容较易理解,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是:抓住事物特征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利用导学案让学生先进性自学,然后重点探讨重难点问题,最后再通过当堂检测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落实情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字词;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揣摩、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运用各种修辞给文章增添文采的方法;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学习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学会抓住特征多角度描绘景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朗读感悟文章的图画美、情感美、音乐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抓住事物特征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
(名师整理)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省优质课获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f1757cccbff121dd3683b5.png)
12、济南的冬天教学目标: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⒊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重点: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计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⒈了解本文的文学知识,掌握本文的生字、词。
⒉熟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所的美景。
⒊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的写法。
1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的写法。
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导入新课,解释课题同学们,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
春天,阳光明媚,暖风徐徐;夏天,绿树成荫,烈日炎炎;秋天,硕果累累,瓜果飘香。
那么,冬天......,一提到冬天,你会有什么感觉呢?(指名答)。
你能用些词语或诗句来描绘一下吗?(狂风怒号、雪花飘飘、天寒地冻)诗句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燕山雪花大如席瀚海阑干百丈冰......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词语和诗句形象的说明了冬天的特点,其实每个区域的冬天也各有特色,东北的冬天寒冷无比,云南昆明的冬天却温暖如春,而有一座城市,我们山东的省会济南,那里的冬天又是一番景象,这节课让我们追逐老舍的足迹,到济南看看哪里的冬天是怎样的?齐读课题。
(板书:《济南的冬天》)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目标。
解题及作家、作品介绍。
(出示课件)让生读。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2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温晴:本课指天气械极为晴朗、明亮、温和。
安适:安静而舒适。
出奇:特别,不寻常。
秀气:清秀、小巧玲珑。
贮蓄:存放。
澄清:本课指明亮,透明。
空灵:美妙无穷无不可捉摸。
2、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计练习题。
3、就课文不理解之处提出问题质疑。
三、学习课文,品析内容1、请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理清作者的思路。
讨论并归纳: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划分的依据是描写的景物不同)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济南的冬天》教案(优秀8篇)
![《济南的冬天》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6d87e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3.png)
《济南的冬天》教案(优秀8篇)《济南的冬天》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济南冬天特有的迷人景色。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描写景色的方法(情景交融)。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文章中优美的语言。
4.体会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热爱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审美能力。
二、课时安排:两课时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四、情景导入同学们,十月的秋天凉爽怡人,这是风高云淡、果实飘香的南方的季节。
而今天呢?我们将组织一次超时空的北国之旅。
我们知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飘雪”,北方的冬天白雪飘飞、寒风凛冽。
严寒几乎成为人们头脑中的一种思维定势影响着人们对冬天的感觉……而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告诉我们,济南的冬天是温暖、响晴的。
他作为我们的导游,带着我们北上济南城,会让我们领略怎样的冬天?(板书课文题目与作者)五、教学新课1.明确教学目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目标)2.作者简介与创作背景(利用多媒体展示)3.整体感知①播放朗读录音,圈点生字词,整体把握,理出文章脉络(若条件不允许,则分两个小组齐读课文,相互纠正错误读音。
老师强调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及重音的把握);②疏通生字词,强化记忆;多媒体课件展示“字词练习”:为下列加点字词注音:镶( );响( )晴肌( )肤;绿萍( )水藻( );贮藏( )澄( )清六、师生共赏齐读第一自然段,老师提问,学生作答,老师再作引导与补充。
(1)本文的开头的写法有什么特点?(对比的写作手法)(2)你能具体说一说是怎样对比的吗?运用这一组对比的目的又是什么?(突出济南的冬天温情的特点)板书:(3)本文段中,出现了多少次“像我”,为什么这样写呢?2次。
文中原句强调了“像我”这个短语,作为插入语出现在句子中,就着重指出了“我”独特的感受。
(4)本文段中,“响晴”,“响亮”分别是什么意思?又怎样的表达效果?“响晴”指天空晴朗无云;“响亮”指非常明亮,这两个“响”相当于一个程度副词,可解释为“很”,“非常”。
【K12学习】《济南的冬天》公开课教案
![【K12学习】《济南的冬天》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7ccb19192e45361066f592.png)
《济南的冬天》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储备点:1.读准字音,根据课文中的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意义2.了解作者及背景3. 朗读课文,领悟济南冬天与众不同的特点能力培养点:初读感知,概括课文内容情感体验点: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教学重点:把握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感知济南冬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朗读感知法、概括提炼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一年四季,各有魅力人们一想到冬天,往往就和寒冷划上等号,不信,请回忆描绘冬天的诗句。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然而著名作家老舍是怎样绘制“济南冬天”的呢?二、预习检查 1.生字济南伦敦髻贮蓄水藻看护暖和镶宽敞(chǎng) 2.作者简介与背景(个别介绍,互相补充) 老舍,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二、阅读品析初读寻芳听录音朗读,思考问题1.说到冬天,北方的人们一般习惯在它前面加上修饰词——“冰冷”或“严寒”;说到冬天,人们会想到那肆虐的北风,骇人的寒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萧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惧怕而却步。
我们刚刚朗读了课文,你认为,老舍笔下的冬天最突出的特点的是哪一个“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句式:我认为济南的冬天是的,因为师:1.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与伦敦相比一—响晴宝地与热带相比——温晴2.济南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明确:“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
”3.济南的冬天,难道只写了济南冬天的天气吗,还写了什么?济南冬天的天气1段——总阳光朗照下的小山2段——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 3段——分城外的远山4段——分济南的水 5段——分小结:从全文来看,写了三个方面内容:济南冬天的天气;济南冬天的山景;济南冬天的水色而第1自然段是写“天气”的,第5自然段是写“水色”的,中间三个自然段是写“山景”的。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优秀8篇)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0bee2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c.png)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优秀8篇)《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篇一12 济南的冬天老舍一。
预期效果1. 应获取的知识了解老舍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掌握“镶、水藻、贮蓄、澄澈、空灵”等一批雅词;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2、应发展的能力学会运用“找景物,抓特征”的方法阅读写景类的散文,进一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并养成积累佳句的习惯。
3、应培养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设计要旨1.课标解读《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最具个性的写景散文,是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去阅读文本、观察生活的极好范例。
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该明白在学生阅读中自己扮演的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的角色,当好文本与学生的中介,要时刻牢记语文课本不是教本,而是读本,要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
2.课文分析本文的语言清新、优美、亲切、自然,描写生动形象而又妙趣横生。
因此,反复朗读,深入赏读,延伸写读是教学的重点。
作者对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平中见奇,常处见险,“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种观察事物描摹事物的能力应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另外,还可以把本文与《春》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作用。
3.学情认识初一新生形象思维能力强,对于写景类的散文比较喜欢。
另外,他们在小学时学过老舍先生的散文《养花》、《猫》。
“喜欢阅读,方能有感受的乐趣”,加之在前一课学了朱自清先生的《春》,对于写景类文章的阅读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对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也有所了解,因此,学生学习本文的难度可能不大,只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由读到写的过程中,要激之以趣,导之以情,授之以法,方能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感情和体验,方能使学生“在课本与生活里走个来回。
”4.教法介绍1. 朗读法好的诗文当以朗读为主。
尤其是写景、抒情的散文朗读需要很高的技巧,教师除了理性指导以外,应先范读,让学生模仿,再品读、想读、比读、写读,在朗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朗读中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05cfffa7c1cfad6195fa7c5.png)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济南的冬天》是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
这个单元选的是描写四季景物的散文,向读者展示了各不相同的四季特征。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
这篇文章描绘景物,语言准确生动,多使用比喻、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文章抓住“温晴”这一文眼来构思,角度独特,描绘出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在描写景物时,语言准确生动,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
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品味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受到美的熏陶。
全文思路清晰,安排有序。
先总提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再从济南的山、水两方面写出济南冬天的这一特点,最后以一句简明有力而耐人寻味的话结束全文。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
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初一学生本来就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在教学中应该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热情。
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审美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有感情的熟练朗读课文,积累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理解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
培养欣赏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朗读----探究-----赏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难点: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培养欣赏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素材。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都经历过冬天,那么,家乡的冬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北方的冬天呢?说到冬天,我们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白雪皑皑的画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然而,在北中国有这么一个地方,不但那里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而且冬天里没有呼啸的寒风,却有着无限的温暖,那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冒着点热气,同学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幻灯片出示济南的风光图片。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设计(10篇)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设计(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6439e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1.png)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设计《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设计1课标及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会读会写“髻、镶、藻、贮”等生字。
②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晴、设若、贮蓄、秀气、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
③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境中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2、能力目标①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②理解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
③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发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
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4、让学生查找作者的一些经历、创作,加强对作者和作品的理解。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学1、情景(问题)导入同学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
(板书课题)说起冬,尤其是北__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栗的萧条画面。
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
那么,称为“宝地”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吗?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2、目标导学⑴、积累“狭窄、贮蓄、发髻、水藻、地毯、宽敞、镶、肌肤”等词语。
优质课大赛优秀获奖作品《济南的冬天》教案
![优质课大赛优秀获奖作品《济南的冬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322b9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7.png)
优质课大赛优秀获奖作品《济南的冬天》教案教案:《济南的冬天》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济南的冬天的特点;2.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作和表达;3. 培养学生对冬天的热爱和欣赏的能力。
教学准备:1. PPT或图片资料:济南冬天的景象和特点;2. 画笔、颜料和画纸;3. 学生的作品展示区域。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或PPT向学生介绍济南的冬天,并引发学生对冬天的认识和感受:在济南的冬天,天空湛蓝,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供暖设施完善,人们过冬的生活也很舒适。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特点?有什么美丽的景色?-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象和感受,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Step 2. 观察和描述(15分钟)- 给学生一些观察济南冬天景象的任务:看一看窗外的天空,观察风是怎么样的,试一试冬天的阳光是否明媚,并尽量找出其他济南冬天的特点。
-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描述讨论,鼓励他们以具体、生动的形容词和词语来描述济南的冬天。
Step 3. 作品创作(20分钟)- 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表达方式(绘画、写作、摄影等),创作一幅作品来描述济南的冬天。
可以是一幅画、一篇文章、一张照片或其他方式。
- 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创作的思路和参考:画济南冬天的景色、写一篇关于济南冬天的短文、拍一组济南冬天的照片等等。
- 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表达方式,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Step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 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示区域上,并鼓励他们相互欣赏和评价。
- 教师提问和点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肯定和激励,同时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指导。
可以问学生:“你通过这个作品,展示了哪些济南冬天的特点?”“你的作品给你带来了什么思考和感受?”等等。
Step 5. 总结(5分钟)-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通过观察和描述,我们学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通过创作与表达,我们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欣赏和评价,我们更加热爱和欣赏冬天的美丽。
济南的冬天教案(获奖篇)
![济南的冬天教案(获奖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8bda7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e.png)
济南的冬天教案(获奖篇)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激发学生对济南冬天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济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简介。
引导学生关注济南冬天的美景和特色。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片或地图展示济南的地理位置。
教师简要介绍济南的气候特点,重点突出冬天的特点。
学生分享对济南冬天的印象或经历。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济南冬天与其他季节的差异。
第二章:济南冬天的美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2.2 教学内容济南冬天的著名景点和自然景观。
描述济南冬天景色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2.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济南冬天的景点图片或视频。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济南冬天的景色特点。
学生分享自己对济南冬天景色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济南冬天景色的看法和感受。
第三章:济南冬天的文化特色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济南冬天的文化特色。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传承意识。
3.2 教学内容济南冬天的一些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
介绍济南冬天特色美食和饮品。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济南冬天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如冬泳、温泉等。
教师介绍济南冬天特色美食和饮品,如羊肉汤、煎饼果子等。
学生分享自己对济南冬天文化特色的了解和体验。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济南冬天文化特色的看法和感受。
第四章:济南冬天的环保意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4.2 教学内容济南冬天面临的环保问题和挑战。
介绍济南冬天的环保措施和成就。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济南冬天面临的环保问题和挑战,如雾霾、水资源管理等。
教师介绍济南冬天的环保措施和成就,如蓝天保卫战、垃圾分类等。
学生分享自己对环保的认识和行动。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济南冬天环保意识和行动的看法和建议。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济南冬天的特点和魅力。
【K12学习】老舍济南的冬天教案
![【K12学习】老舍济南的冬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5327fe3186bceb19e8bbba.png)
老舍济南的冬天教案《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去了西南地区,因此来到被誉为“泉城”的山东省会济南后,感受非常强烈。
标题“济南的冬天”,简洁阐明了地点,节令。
老舍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
下面是老舍济南的冬天教案,欢迎阅读。
老舍济南的冬天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二)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边圈点批注的习惯。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并引导他们培养审美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3、体会作者蕴含在景物描写中的感情(二)难点: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3、抓住景物特征写景,选用恰当比喻,朗读并背诵。
三、教学方法:讲读结合法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文章导入:中国地大物博,四季景色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前一篇文章我们领略了朱自清先生笔下姹紫嫣红鸟语花香的《春》,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笔下的冬天,哪里的冬天呢?(生:济南的) (板书题目)好,同学们都说对了,看来昨晚是预习好了,在进入课堂的学习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二)1.济南在哪个地方?(省份)2.北方还是南方?(学生回答,教师做相应的点评)(三)当“冬天”这个词语进入你的脑子里,你想到了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播放PPT上整理好的关于冬天的诗句,让学生适时做笔记。
)(四)(师:“在北中国,冬天给人们的印象是这样的,那么,济南的冬天会有什么不一样呢?”出示PPT上“想一想”中的四个问题,并让学生带着这四个问题默读全文,并标出生字词。
《第12课 济南的冬天》教案
![《第12课 济南的冬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3dc3f1c77da26924c5b04c.png)
《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3、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作者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
他所写的小说《骆驼样子》和话剧《茶馆》等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其散文也写得清新优美,《济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自己查字典、词典,弄清生字、生词的音和义。
济(jī)南一髻(jì)儿薄(báo)雪伦敦(dūn)贮蓄(zhùxù)水藻(zǎo 狭窄(zhǎi 镶(xiānɡ)三、初步领会课文的大概内容和脉络。
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重点思考下面三个问题:①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②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③作者怎样展开对景物的描写?2、组织学生就上面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明确: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个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先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三幅画图:阳光下济南全景、雪后山景的秀美、济南冬天的水。
3、根据下面的结构示意表,理解文章结构。
并把每部分的要点,概括的写在文旁的空白处。
无风声有山——小雪点染的山(秀气)宝地——晌晴——像摇篮(温暖、舒适)温晴有水——贮满绿藻的水(绿清亮)四、细读、分析课文。
引导学生逐段细读课文,要求他们在自读的同时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指导他们就文章各段的内容、描述方法和语言,在课文一旁的空白处写些简要的批注。
各段问题和提示如下:1、第1自然段①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明确: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作者把济南与住惯了的“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的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课大赛优秀获奖作品《济南的冬天》教
案 12
《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通过文本细读,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品读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导入,感知“温晴”
1、导入:先让学生谈谈对冬天的感受师:是啊,概括起来就一个字“冷”,你觉得北方的冬天如何呢?此时,心里最渴望的就是温暖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老舍先生去北方感受一个不同的冬天,那就是济南的冬天。
选自描写济南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那么济南的冬天留给老舍怎样的印象呢?
2、感知“温晴”老师配乐范读课文第一段,找出一个词概括济南冬天的天气。
温晴作者是怎样把这印象告诉我们的呢?
通过对比:和北京比,“无风”;和伦敦比,“响晴”;和热带比,“日光不毒”。
意图:在温馨的音乐中感受济南冬天,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营造课堂氛围。
过渡: 在北方居然有这样温晴的冬天,真是奇迹和怪事,想必同学们也很好奇吧,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好奇去济南感受一下吧。
品读,体验“温晴”
自朗读课文2——5段,找出最能表现“温晴”这个特征的的字、词语、句子或段落。
建议:要求学生出声朗读。
交流时,教师及时抓住学生回答的一些关键句引导他们潜入字里行间去玩味其中的意味。
生1:第三段“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我觉得“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师: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出这个特点呢?生1:我觉得是“微微”这个词。
师:去掉行吗?
生:不行,它更体现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而不是“热带”之热。
生:我觉得这种美还令人遐想呢:“风一吹,叫人希望看到更美一点的肌肤。
”在这里我们感觉到的不是禁锢在棉袄下的死气沉沉,而是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蕴含着朦胧的春意。
师:说得真好。
是啊,一个好的比喻和拟人,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给人无限的遐想。
这样的句子还有吗?
提示:学生说到了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分析时结合有感情地朗读,朗读时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及重音的把握,同时要体味、揣摩作者的意图。
如: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b.“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
”
此处学生可再体会:①为什么称“小山”——因为千佛山主峰海拔只有285米(本地有山可与之比较)。
②“圈儿”、“口儿”,将“儿”字去掉可不可以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读一遍,比较一下效果。
——答案是不可以。
“儿”与“小”搭配,贴切地表现出其“小”,表达出一种衷的“喜爱之情”。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c.“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给人暖和安适的感觉。
d.“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悠闲、舒适的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e.“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
“况且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小结:这温暖如摇篮、秀气如少女、天明水净如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
体验,感受“温情”
1、师引导:济南的山水美吗?在老舍的眼里那山、那水、那阳光、那雪不仅能给人美的享受仿佛充满了灵性,正如刚才同学讲到的:小山会唱摇篮曲,薄雪覆盖下的山像害羞的姑娘,水呢,也不忍得冻上。
2、材料介入:——《吊济南》
过渡:山水风雨本是无情物,是谁赋予了济南的山山水水无限的情意?王国维先生说:“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所以,老舍眼中的济南就融入了老舍的色彩。
3、体会“温情”
建议:让学生再次细读文章,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无限的情意。
生:“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我觉得老舍好像在祈求老天爷。
师:为什么?生:因为他太爱济南了。
师:哪个词表达了这种强烈的爱?生:“吧”这个叹词。
师:去掉行吗?
读一读,感受一下?
去掉了就表达不出这种祈求的语气,也就不能表达对济南的爱了。
师:你认为这种爱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呢?生:应该温柔一点,舒缓一点。
师:再试一次?生再读
师:这样的叹词文中还有吗?提示:这样的例子很多:“呢、呀、吧”,分析时将这些语气词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读一遍,去掉可不可以比较效果。
表达出作者的一种温情脉脉。
要结合有感情地朗读。
小结:老舍就是把这种温情渗透进每一个字眼儿,一处景就渗出一缕情。
难怪他眼中的冬天的济南是慈善的、秀气的、富有生机的。
4、引导思考:济南的冬天真的如老舍说的这么温暖吗?
提示:北方的冬天哪有不冷的,济南也是如此:冬季济南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吹寒冷的偏北风,一般6~8天有一次冷空气侵入,使气温不断降低。
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极端最低温度平均在-20℃以下,整个冬季雨雪稀少,北风频吹,干燥寒冷。
这温晴是长期生活在北京的老舍对济南的真实感受,更是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回到祖国怀抱的真实感受。
5、材料介入:
结束语:难怪先生毫不犹豫地把“宝地”这个词给了济南,这是老舍生命中的一块宝地,是一块富有生命的宝地。
在他一生的散文里,几乎完全没有写纽约,也几乎没有写过伦敦、新加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坡,写汉口、重庆、成都的极少,写青岛的有两、三篇,就是北京也写的并不多;唯独济南,他不但写了,而且一写就是一个长长的系列,他不仅写了济南的冬天、济南的秋天,还写了济南的马车、大葱。
使后来每一个想了解济南,喜欢济南的人,都不能不读读这些优美的文字。
从古至今,没有一个文人雅士能对济南山水如此相熟、相知、相亲。
如果济南的山水有知,仅凭这些不朽的文字,就完全可以认定是遇到一位千古知己。
:
老舍描写济南的系列散文《一些印象》,其他散文,如《想北平》、《五月的青岛》。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