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时期张汉喆《漂海录》中骈句分析——兼论朝鲜时期骈文创作与科举之关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鲜时期张汉喆《漂海录》中骈句分析——兼论朝鲜时期骈
文创作与科举之关系
肖大平
【期刊名称】《骈文研究》
【年(卷),期】2021()1
【摘要】朝鲜英祖四十六年(1770),济州岛儒生张汉喆乘船北上、拟赴京城汉阳参加科考,不幸遇风,经历海上漂流,先后漂至琉球与朝鲜青山岛。
张汉喆将自己的漂流经历写成《漂海录》一书。
此书以日记体形式、以汉文写成,其中穿插了大量骈句。
本文对张汉喆《漂海录》的骈文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漂海录》中的骈句除
声律之失外,在对仗、用典、藻饰三方面表现突出。
朝鲜时期的科举制度对于朝鲜
时期士人的骈文学习、训练与写作有导向性作用。
张汉喆《漂海录》中大量出现的这些骈句,是朝鲜时期科举中过分重视骈文写作风气之下所形成的杰出骈文创作能
力的自然流露。
【总页数】20页(P153-172)
【作者】肖大平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312.072;K312.34
【相关文献】
1.中国朝鲜族颂歌创作的第一次高峰——抗战时期郑律成朝鲜族颂歌创作浅论
2.朝鲜汉籍海洋古文献《漂海录》与《乘槎录》对比研究
3.朝鲜汉籍海洋古文献《漂海录》与《乘槎录》对比研究
4.梅娘侨居日本时期创作的朝鲜人题材小说——兼谈柳龙光的朝鲜观对梅娘的影响
5.论朝鲜文人的文化心理及场域呈现——以崔溥《漂海录》中的诗词观念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