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第I 卷 单选题]
[本部分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一、单选题( 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
1.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该质点在到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在到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 .
B .
C .
D .2.有一人在平直马路边散步(速度不变),他发现每隔时间有一路公共汽车迎面开过,他还发现每隔时间有一辆这路公共汽车从身后开过,于是他计算出这路车从汽车站发车的时间间隔是( )
A
B
C .
D .3.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加速度恒定的加速运动,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做加速度恒定的减速运动直到停止。
从汽车开始运动起计时,表中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
根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 )
时刻/s
1.0
2.0
3.0 5.07.09.510.5速度 3.0
6.09.012.012.09.0 3.0A .汽车加速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s
B .汽车加速运动经历的时间为5s
C .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为2s
D .汽车减速运动的时间为3s
4.将一个物体在t=0时刻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t="0." 8s 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8m/s ,(g 取10m /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一定是在t="3." 2s 时回到抛出点
B .t="0." 8s 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向下
C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是20m/s
D .t="0." 8s 时刻物体一定在初始位置的下方
5.某车队从同一地点先后从静止开出n 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一直线行驶,各车均先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速度v 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都匀速行驶后,相邻两车距离均为s ,则相邻两车启动的时间间隔为( )
()313m x t =+29m /s v t =0t =2s t =2s t =3s t =18m /s,52.5m /s 12m /s,57m /s 18m /s,28m /s 12m /s,27m /s 1t 2t ()12122t t t t +1212
2t t t t +()1/m s -⋅
A
.B .C .D .二、多选题( 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
6.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 末的速度是6m/s,第2s 内的平均速度是8m/s ,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m/s
B .物体的加速度是4m/s 2
C .任何1s 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m/s
D .第1s 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7.如图所示,甲、乙两车同时由静止从A 点出发,沿直线AC 运动.甲以加速度a 3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 点时的速度为v .乙以加速度a 1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B 点后做加速度为a 2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 点时的速度也为v .若a 1≠a 2≠a 3,则A .甲、乙不可能同时由A 到达C B .甲一定先由A 到达C
C .乙一定先由A 到达C
D .若a 1>a 3,则乙一定先由A 到达C
8.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对甲、乙两车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乙车运动的加速度大于甲车运动的加速度B .在t =1 s 时刻,乙车刚运动,此时两车相距最远
C .在t =2 s 时刻,甲、乙两车相距最远
D .在t =2 s 时刻,甲、乙两车相遇
第II 卷(非选择题)
( 共52分 )9.同学们劳逸结合,周末去滑冰场滑冰。
如图所示,甲同学静立在水平光滑冰面上,乙同学以大小的恒定速度向右滑出,到达甲同学所在位置将甲同学向右推出,推出后甲同学的速度大小、方向向右,乙同学的速度大小、方向向左。
已知两同学接触的时间,求:
2v
a 2v
a 2s
v s
v
010m /s v =18m /s v =22m /s v =0.4s t =
(1)两同学接触的过程中甲同学的平均加速度;
(2)两同学接触的过程中乙同学的平均加速度。
10.汽车碰撞试验是综合评价汽车安全性能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各国政府检验汽车安全性能的强制手段之一。
在某次正面碰撞试验中,汽车从固定的碰撞试验台左侧处由静止开始沿直线加速,经以的速度撞上碰撞实验台,撞后瞬间汽车的速度大小变为,方向与原方向相反,汽车与碰撞实验台的碰撞时间。
求:
(1)汽车从开始运动到恰好撞上碰撞实验台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v ;
(2)汽车与碰撞实验台碰撞前后速度变化量的大小;
(3)汽车与碰撞实验台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a 。
11.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0,以警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
试问:
(1)一辆以30m/s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在一次事故中撞向停在路上的大货车上,设大货车没有被撞动,汽车与大货车的碰撞时间为,汽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2)若汽车内装有安全气囊,缓冲时间为,汽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12.一个篮球从高的位置由静止开始下落,经1s 落到水平地面上,达到地面时速度为,然后撞击地面后以的速度反弹,经0.5s 达到最高点,已知篮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为0.2s ,求:
(1)篮球从空中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2)篮球与地面碰撞过程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3)篮球从开始下落到反弹至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13.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滑块的运动,由气垫导轨下的刻度尺测得光电门1、2之间的距离,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可通过与光电门相连的数字计时器读出。
已知滑块(包括力传感器与遮光条)和槽码的质量分别为M 、m
,遮光条的宽度
1a 2a 15m x =13s t =110m/s v =22m/s v =0.05s t ∆=v ∆2m/s 3210s -⨯0.1s 15m h =10m /s 5m /s 2 1.25m h =1.500m L =。
(1)水平气垫导轨充气后,滑块由静止释放,运动过程中槽码未落地,记录滑块经过光电
门1、2的遮光时间分别为、,则滑块经过光电门2的瞬时速度为 m/s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由以上数据可求得滑块的加速度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进行多次实验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滑块的加速度a 与所受拉力F 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图像的斜率表示 。
A .M
B . C
.
D .14.行车安全距离: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的相关规定,同一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必须根据行驶速度、天气和路面情况,与前车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在通常情况下,驾驶者的反应时间(从司机意识到应该停车至操作刹车的时间)与其注意力集中程度、驾驶经验和体力状态有关,平均为,驾驶员酒后的反应时间则可能会大大延长。
若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的速度为。
当驾驶员发现前方发生交通事故时,立即紧急刹车,并以恒定的加速度减速行驶停下,最终没有发生二次交通事故。
(1)该车在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
(2)如果交通事故发生在前方处,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该车行驶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判断依据是: 。
(3)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倍。
如果第2问中的驾驶员是酒后驾驶,反应时间为后紧急刹车,与事故车相撞时的速度为
m/s (保留2位小数)。
除了饮酒还有很多行为会增加驾驶员的反应时间,请举一例: 。
15.“科技让生活更美丽”,自动驾驶汽车呈现出接近实用化的趋势。
图1为某型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的测试照,为了增加乘员乘坐舒适性,程序设定汽车制动(刹车)时汽车加速度大4.50mm d =31.510s -⨯30.910s -⨯a =2m/s M m +1M 1M m +0.4s ~1.5s 100km/h 60m 2m/s 80m 0.5s 2~31s
小随位移均匀变化。
某次测试汽车“”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汽车制动距离为12m 。
(1)汽车做加速度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的 (选填“加速”、
“减速”、“匀速”)运动;
(2)微元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可以由图像来求位移。
请你借鉴此方法,求汽车的初速度的大小 ;(3)为了求汽车的制动时间t ,某同学的求解过程如下:
在制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平均值为;画出初速度为,加速度大小恒为的汽车匀变速制动的图像;
通过图像面积在数值上等于位移大小,求出减速时间t 0
试判断:实际的制动时间t t 0(选填“>”、“<”、“=”),并简要说明理由 。
a x -v t -0v 2206m /s 3m/s 2
a +==0v 23m/s v t -12m
参考答案:题号
12345678 答案B D A A D BD AD AC 9.(1),方向向右(2),方向向左
10.(1)5m/s(2)12m/s(3)240m/s 2
11.(1)有生命危险;(2)没有生命危险
12.(1)5m/s(2)75m/s 2,方向竖直向上(3)2.21m/s
13. 5.0 5.33 C
14. (1)[1]根据题意,设该车在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由速度与位移的公式有
其中
解得
(2)[2][3]若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则安全距离为
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3)[4]设与事故车相撞时的速度为,则有
其中
,解得
[5]除了饮酒还有很多行为会增加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例如疲劳驾驶。
15. (1)[1][2]汽车制动过程,由图2可知其加速度随位移均匀增大,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
(2)[3]由匀变直线运动中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220m /s 230m /s a 202v ax
=0100km /h 27.78m /s
v =≈2
6.43m /s a ≈0.5s 200Δ0.573.89m 80m 2v x v a
=+≈<v 22
002v v x v t a
-=+80m x =1s
t =10m /s
v ≈a x 2202v v ax
-=-
汽车做非匀变速运动,运用“微元法”,可知“”图线与轴所围图形的“面积”即“速度平方变化量的一半”,即
解得
(3)[4][5]若汽车以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时,图像如图中直线所示
位移大小仍为不变,即图像与围成的面积为12,可得
由图像可知,汽车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若制动距离为,实际图像如图中曲线所示,即实际制动时间小于。
a x -x 200161222
v -=⨯
⨯0m s
v =23m s 12m v t -
x 0t =a t -12m v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