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竞争力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竞争力分析
作者:刘金晶
来源:《声屏世界》 2014年第2期
刘金晶
继《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快乐男声》后,湖南卫视在2013年第四季度全新推出国内首档大型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

该节目自首播以来,一直蝉联收视率榜首。

据《爸爸去哪儿》官方微博发布的央视索福瑞全国网(CSM网)数据显示,该节目一至五期的
收视率分别为1.1、1.67、1.8、2.16和2.13,市场份额每期突破10%,成为综艺节目的收视神话。

《爸爸去哪儿》由《变形记》导演谢涤葵打造,《我是歌手》制作人洪涛监制,原版模式
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爸爸!我们去哪儿?》。

节目将创新视角对准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主题,每季选取5对明星父子(女)参加,每期节目中明星爸爸将要在生活条件极端艰苦、妻子缺席
的情况下,和自己的孩子自力更生共同度过72小时的乡村生活体验。

这不仅是对孩子的历练,同时也是对明星爸爸的挑战。

《爸爸去哪儿》为何如此受到观众的青睐?
模式竞争力:打破同质化壁垒,奠定成功前提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时也是一个电视台、一个节目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

电视媒体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脱颖而出,必须不断更新节目理念,创新节目形式,丰富
节目内容。

毋庸置疑,作为国内起步最早、运营比较成熟的电视机构,湖南卫视在节目创新策
略上有着先发优势。

在歌唱选秀类节目泛滥、相亲节目充斥荧屏、观众审美极度疲劳的情况下,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购进版权,全新推出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为人们
开辟了一片视觉新大陆。

形式上的推陈出新,内容上的返璞归真,让《爸爸去哪儿》迅速打破
同质化壁垒,率先突出重围。

一、打造明星亲子模式,获取受众基础。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语境下,受众已经不满足对普
通人的窥视,从而转向对明星生活的好奇。

因此,明星真人秀节目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观众窥
视的欲望。

《爸爸去哪儿》正是找准了当下观众收视心理的引爆点,节目不仅将主角定位在明
星身上,而且还将“星二代”纳入镜头,突出表现了普通大众“看”的主体地位。

《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盛情邀请影视歌明星林志颖父子、前奥运跳水冠军田亮父女、影视演员郭涛父子、
影视导演王岳伦父女、国际级名模张亮父子联手担任嘉宾。

明星爸爸们身份多元、性格各异,
孩子们外形可爱、童真无邪,正是具有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明星亲子组合,获得了强大的受众阵营,为节目的成功立下汗马功劳。

二、实行角色反转,打破思维定式。

在传统观念和现实生活中,一般人认为在家带小孩似
乎是妈妈的责任,但《爸爸去哪儿》挑战传统,采取父亲带小孩的模式。

恰是这种“反弹琵琶”的节目思路带来的观念反差,吸引着无数的观众。

平时带孩子时间少,缺乏带孩子经验的明星
爸爸在面对孩子哭闹、生火做饭、给子女打扮等棘手问题时是怎样表现的,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三、流露真情实感,触动观众内心。

与以往充斥荧屏的选秀和相亲节目热闹喧嚣的气氛不同,《爸爸去哪儿》节目中没有华丽的演播厅、绚丽的灯光,更没有刻意的煽情和过多的理论
说教,等待着明星爸爸和孩子们的只是艰苦的生活环境和自力更生的历练。

期间明星爸爸需单
独肩负起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责任,并和孩子共同完成节目组精心设置的“高难度”任务,如
自己找寻食材做饭、捕鱼拔藕积攒路费、在沙漠中寻找水源等。

孩子们展现的童真、童趣以及
父子(女)间流露的深厚亲情、感人故事直抵人心,契合了真人秀节目的“真”,而不是“秀”。

四、注重寓教于乐,彰显人文教育理念。

除了记录父子(女)之间的温情故事,带领观众
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外,节目还彰显了人文教育理念。

如在宁夏沙漠这一期中,对植草治沙
的介绍,对古老黄河水上交通工具羊皮筏子的展示:在云南普者黑一期中,对少数民族礼节的
阐释,带领孩子对候鸟进行放飞。

此外,节目中体现了大量的家庭教育情节,如孩子在做错事后,明星爸爸会及时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教育孩子。

轻松愉快的背后无不显示了《爸爸去哪儿》的人文教育价值,具有较强的启迪意义。

正如《爸爸去哪儿》节目总导演谢涤葵所言:“这档
节目并不是为了秀一下‘星爸’和‘星二代’的生活八卦,而是为了给80后父母们展示一部
‘生活教育百科全书’。


制作竞争力:依托优秀团队,建立品牌优势
当然好的模式不足以支撑一个节目的成功,还需要强大优秀的团队来付诸实践,《爸爸去
哪儿》节目成功的背后正是谢涤葵团队付出的巨大努力。

这个被称为“被埋没、被边缘、有才华、有爱”的团队曾制作过青少年角色互换成长秀《变形记》,具有丰富的户外真人秀制作经验,从而为《爸爸去哪儿》的品牌建立加足砝码。

一、庞大制作团队,捕捉精彩瞬间。

在收视率不断攀升的背后,是一串惊人的数字:《爸
爸去哪儿》光机位就有四十多个,现场工作人员达一百余人,72小时内拍摄视频素材近1000
小时,而最终的荧屏呈现只为90分钟。

为了去芜存菁,保证节目质量,制作团队在剪辑前期需对这1000小时的素材进行梳理,汇总有趣情节,仅完成这项工作就需要四五天,期间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正是庞大的制作团队,为节目的成功保驾护航。

二、奇妙剪辑思维,增添节目异彩。

《爸爸去哪儿》的火热当然还离不开制作团队后期充
满乐趣的剪辑。

节目中采用了大量的卡通人物头像和丰富的字幕表情,当出现状况,可爱的字
幕会适时弹出,幽默搞笑的风格令观众捧腹不已。

比如在《爸爸去哪儿》第三期中,节目不仅
引用了经典电视剧《西游记》里的出场音乐,让宁夏沙漠的出场霸气外露,而且还用内心戏模
拟的方式,不断地出现字幕“奥特曼的蛋”,逗趣地展现了寿星Kimi眼里只有他想要的“奥特曼的蛋”的心路历程。

这样一种独特的视角、新鲜的方式不仅较好地展现了孩子奇妙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给节目制造了很多趣味横生的笑点。

三、实行本土化改造,切合观众心理。

为了避免《爸爸去哪儿》出现“水土不服”症状,
节目组精益求精,对环节的设计进行了大量的本土化改造,使之更符合中国观众的收视习惯。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在节目的风格上,韩国原版的整体风格偏综艺,娱乐性较强,中国版的《爸爸去哪儿》偏纪实,更加注重传达节目的亲子教育理念;在嘉宾的选择上,韩国原版的孩
子年龄段为6至9岁,且男女生比例不够协调(四男一女),中国版的《爸爸去哪儿》为了体
现童真的真实性,将孩子的选拔年龄段降到4至6岁,同时更加注重男女生比例的协调(三男
二女);在拍摄的时长上,《爸爸去哪儿》将原版的两天一夜改成三天两夜,大大丰富了节目
的内容;在拍摄的节奏上,比起原版节目的缓慢拖沓,《爸爸去男儿》通过设置更多环节和简
练的剪辑,对整体节奏拿捏到位;另外在外景地的选择上,韩国的拍摄地点比较局限,基本围
绕离首尔1至3小时车程的小山村进行,《爸爸去哪儿》则基于中国的自然优势,更加注重地
域的独特性。

无论是北京郊外的灵水村、宁夏沙坡头,还是云南具有民族特色的普者黑、山东
荣成的鸡鸣岛,其独特的视觉景观、地域风情让观众印象深刻。

传播竞争力:利用全媒体平台,实现立体化传播
在竞争白热化的状态下,《爸爸去哪儿》节目充分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等多种平台,实
现立体化的传播,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

一、推出官方微博,实行微博营销。

如今微博已成为当前最活跃、传播力最迅速的自媒体。

微博时效性强、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的优势让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和节目认识到其价值,将微博
平台作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

早在《爸爸去哪儿》首播一个月之前,节目组就开通了官方微博,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维护,目前《爸爸去哪儿》粉丝数已超280万,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爸爸去哪儿》的官方微博营销策略主要体现在:(1)对节目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实时宣传。

如官方微博会对《爸爸去哪儿》进行微预告、微直播和微总结,让观众对节目的进展了如
指掌。

(2)利用名人效应扩大影响。

在微博平台上利用名人效应,增强节目宣传力度,已经成为各大电视台的共识。

《爸爸去哪儿》深谙其道,充分利用@功能,将消息告知林志颖、田亮、王岳伦等明星,通过明星的进一步转发,庞大粉丝的二次传播、多次传播,起到了扩大信息传播
范围的作用,大大提升了节目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3)施行幽默化表达、感性化叙事,进一步拉近观众距离。

纵观《爸爸去哪儿》的官方微博,可以发现幽默、轻松、搞笑、感性的碎片化表
达比比皆是。

(4)设置话题,与观众进行互动。

如2013年10月19日发出的微博“大家周末愉快,有多少人看到两遍以上的?都来举个手呀。

”“也许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这周你看过
的三个感动点是什么”。

二、联合传统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虽然新媒体是节目宣传的秘密武器,但是传统媒体才
是主战场。

为了首播博得人气,2013年10月8日《爸爸去哪儿》举办了首映礼,现场邀请了
全国近百家媒体出席,以期为新节目宣传造势。

此外,《爸爸去哪儿》还利用先天资源优势,
集体登上湖南卫视王牌节目《快乐大本营》,进一步扩大了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实行台网互动,实现立体化传播。

除了每周五晚10点在湖南卫视进行直播,各大视频网站也纷纷加入了《爸爸去哪儿》的播放队伍。

爱奇艺、PPS、优酷、搜狐、乐视众多视频网站均将《爸爸去哪儿》放在首页,以便用户直接点击观看。

优酷还针对《爸爸去哪儿》独家上线
了视频互动功能,根据每期节目热门事件设立话题,邀请用户投票。

正是电视台和视频网站的
联合推广,使节目的热度持续升温。

结语
《爸爸去哪儿》的热播是节目模式、制作团队、传播策略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成
功给其他节目带来了可供参考的蓝本,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一个节目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
须具有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节目的灵魂和生命力,只有敢于创新,才能给观众带来不断惊喜
和视听新鲜感。

《爸爸去哪儿》正是在创新中>中破同质化壁垒,脱颖而出。

其次,要打造精品,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和统一。

《爸爸去哪儿》在轻松娱乐的背后,潜藏着深厚的人
文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文化内涵。

第三,要有优秀强大的制作团队作支撑。

《爸爸去哪儿》
强大的制作团队可谓为节目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后,要善于运用全媒体平台为节目的宣
传呐喊助威。

《爸爸去哪儿》将报纸、电视台、网络视频、微博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为宣传
平台,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栏目责编:吉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