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A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彦淖尔市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基础运用。
(共8题;共18分)
1. (1分)看拼音写词语。
zī wèi hǎi xiájiàn zhùchéng kòng diàn hu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分)读拼音,写词语
yě liàn róng jiěchén diàn yǐn tuìróng yùtóu xiá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分)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博物馆里chén________列着许多文物。
(2)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zhuō________了。
(3)开国diǎn lǐ________上聚集了大量bīn kè________。
4. (1分)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神采________ ________然泪下不知所________ ________肩接________
5. (4分)读古诗三首《夏日绝句》,解释划线的词语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________ ________
6. (2分)从下面的词语中找出全对的一组()。
A . 丝豪神圣庄严手忙脚乱
B . 货物拐弯拥挤操重自如
C . 耸立技术祷告纵横交错
7. (7分)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
(1)
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
(2)
《凡卡》的作者是契诃夫写的。
(3)
《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所救的野人叫星期五。
(4)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英国的马克·吐温。
8. (1分)读句子,用词语概括人物的心情或者情感。
①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________
②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得,那该多好啊!________
③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________
④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她能从大洋彼岸飞来与我们相约。
________
⑤奶奶看不过我被整的满脸的汗水和泪水,每次都目不忍视躲到里屋。
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6分)
9. (3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猫咪穿鞋子
小猫咪看见人们穿着鞋子走路,很羡慕。
他想:我怎么没有鞋子呢?一J、猫咪回到家,东找西找,好不容易找到四只鞋子,就好奇地穿在脚上,来到院子里。
小猫咪问公鸡:“这鞋子好看吗?…‘好看!好看!”公鸡说着连连点头。
“那你怎么不穿鞋子呀?”
“我穿上鞋子,就不能刨土找虫子吃了。
”
小猫咪问麻雀:“这鞋子好看吗?” “好看!好看!”麻雀连忙说。
“那你怎么不穿鞋子呀?”“我穿上鞋子,脚趾就抓不住树枝了,会从树上摔下来的。
”
(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
①小猫咪看见动物们都穿鞋子,也回家去找鞋子穿。
________
②因为公鸡要刨土找虫子吃,所以不能穿鞋子。
________
(2)熟读短文,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小猫咪又问大白鹅:“这鞋子好看吗?”“好看!
专看!”大白鹅边说边伸脖子。
“那你怎么不穿鞋子呀?”“________。
”
10. (3分)课外阅读。
蜘蛛结网
今天早上,我发现阳台的玻璃上端有一只蜘蛛在吐丝结网,很有意思。
我忍不住停下来,在那里观察起来。
这只蜘蛛是灰色的,像一粒小花生那么大,有八只脚,前后各两条长的,头上有两根触须,它的丝是从屁股上扯出来的。
它结网时先把几根长丝扎根在四周,它拉着丝上下翻动,一会儿头朝下,牵着丝定位,一会儿攀着拉动的丝向上,有时牵着丝向左右。
把网的大梁扎下以后,从里面向外结,用后脚牵动着丝,一格一格地粘上去,织得那么均匀,真是巧夺天工。
不到半个钟头,网就织成了,非常漂亮,活像一个八卦风筝,随风颤动。
蜘蛛很得意地卧在当中,“独坐军中帐,等待飞来将。
”不多时,有一只出行的蚊子想从窗口飞过,撞到了蜘蛛网上,挣扎了几下,就不动了,成了蜘蛛的一顿美餐。
啊!蜘蛛,小小的昆虫就有这么大的本领!我想不光人类,世上一切生物要想生存,就得动脑筋、想办法,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蜘蛛!
(1)
写出文中描写蜘蛛样子的语句。
(2)
作者把蜘蛛和它的网分别比作什么?你能在短文中找到答案吗?请写下来,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3)
你从这篇短文中得到哪些启示?请写下来。
三、习作。
(共1题;共1分)
11. (1分)在《手指》中,作者以平平常常的手指为题,写了一篇饶有趣味的文章。
我们身边也有许多普通的事物值得写,选择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写一写。
要求: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你从中得到的感悟,字数不少于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
(共8题;共18分)
1-1、
2-1、
3-1、
3-2、
3-3、
4-1、
5-1、
6-1、
7-1、
7-2、
7-3、
7-4、
8-1、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6分)
9-1、
9-2、
10-1、
10-2、
10-3、
三、习作。
(共1题;共1分)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