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东部植棉区机采棉不同品种与株行距配置的比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27
09-05
130
(66+10)/2×12.5 04-27
06-27
09-06
132
76×7.6
04-28
06-19
+10)/2×10.5 04-28
06-20
08-22
116
(66+10)/2×12.5 04-28
06-20
08-22
116
始果枝节位 (节) 5.6 5.5 5.4 5.5 5.4 5.2 5.5 5.3 5.4 5.1 5.0 4.7
T6、中棉所 96 和对照四个品种系,副处理是在 每个品种下设 A、B、C 三种株行距配置方式。 A 为 76 cm 的等行距、7.6 cm 的株距,理论密 度为 154500 株 /hm2;B 为 66 cm 与 10 cm 的宽 窄行距、10.5 cm 的株距,理论密度为 210000 株 /hm2;C 为 66 cm 与 10 cm 的宽窄行距、12.5 cm 的株距,理论密度为 249000 株 /hm2。随机区 组设计,三次重复,小区面积为 22.4 m2。采取 人工点播方式进行播种,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同 于大田。 1.3 考察与记载项目
摘要:为了促进新疆东部植棉区机采棉的发展,通过主副区设计 4 个机采棉品种(系)与 3 种 株行距配置模式的对比试验,研究机采棉品种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 影响。结果表明:株行距配置模式对棉花产量、株高、果枝数和生育时期均有影响,通过株行距配 置可以提高产量,76 cm 的等行距、7.6 cm 的株距,理论密度为 154500 株 /hm2 模式是较佳配置模式。
关键词:新疆东部植棉区;机采棉;品种;株行距配置 中图分类号:S562.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9)02-0020-03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9.02.004
0 引言 棉花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的经济
作物之一 [1]。棉花机械化采收是减轻劳动强度、 降低植棉成本、提高植棉效益的重要途径 [2]。 棉花合理密植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增产技术。近 年来,新疆的阿克苏、博州等地通过对适应机 采的棉花品种、株行距的配置以及其它相关性 状进行不断摸索和总结 。 [3-6]
2.2 主要农艺性状情况 由表 1 还可知,在始果枝着生节位上株行
距配置模式间有差异,同一品种下 A 比 B 和 C 的第一果枝节位均多些。从表 2 可知,在单株 果枝数方面株行距配置模式间也存在差异,同
ziping77@。 通信作者:管利军 (1977-),男,江苏如东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作物栽培和推广,
ziping79@。
· 20 ·
《棉花科学》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棉花科学2019年(第41卷)第2期
朱晓平,等:新疆东部植棉区机采棉不同品种与株行距配置的比较
1.2 试验设计 试验为主副区设置,主处理为新陆中 46 号、
一是调查与记载棉花各生育时期、计算生 育期;二是成熟期收取棉株吐絮样进行室内考
种铃重和衣分;三是考察最终株高、第一果枝 着生节位、果枝数;四是按小区收获统计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棉花生长发育情况
棉花的生长发育除受品种特性制约外,还 受光温水等到多种生态因子的影响,而棉花群 体的受光状况,可通过株行距的合理配置,改 善棉田后期的通风透光性,有利于个体的发育, 使植株生育进程加快,并提早成熟 [7]。表 1 表 明,在播种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各品种均是 A 较 B 和 C 早出苗 0 ~ 1 天、开花期早 1 ~ 2 天、 吐絮提早 2 ~ 4 天;生育期均是 A 较 B 和 C 早 2 ~ 5 天,生育期缩短,其中,以 T6 的 A 模式 较 B 和 C 模式的生育进程缩短最明显。
品种名称
表 1 各处理的棉花生育时期、生育期和始果枝节位情况
株行距 (cm)
出苗期
开花期
吐絮期 生育期
(月 - 日) (月 - 日) (月 - 日) (d)
76×7.6
04-27
06-19
08-25
120
新陆中 46 号 (66+10)/2×10.5 04-28
06-21
08-27
121
(66+10)/2×12.5 04-28
06-20
08-27
121
76×7.6
04-27
06-19
08-24
119
中棉所 96 (66+10)/2×10.5 04-28
06-20
08-26
120
(66+10)/2×12.5 04-27
06-20
08-26
121
76×7.6
04-28
06-25
09-02
127
T6
(66+10)/2×10.5 04-28
哈密地处新疆东部,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 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 对机采棉的种植要求与南北疆存在差异,且哈 密地区棉花机采刚刚起步,在很多技术上不是 很完善,机采棉依然沿用传统种植模式,极大
地限制了机采棉的发展和推广,尚难以挖掘出 棉花的生产潜力。因此,作者在总结前人经验 的基础上,于 2018 年在哈密地区开展了机采棉 4 个品种(系)与 3 个规格的株行距配置研究, 以其为哈密地区机采棉的应用提供参考。
l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 2018 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 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科技示范园进行,试验田土 壤肥力中等,土质为沙壤土,且为棉花多年一 季 种 植 田。 供 试 品 种( 系) 为 新 陆 中 46 号、 T6、中棉所 96 和对照(ck, 为当地主栽品种)。
收稿日期:2019-3-21 基金项目:新疆兵团科技攻关项目 (2016AC027);十三师基本科技计划项目 (2018B7)。 作者简介:朱晓平 (1979-),女,上海浦东人,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作物育种和栽培管理,
棉业研究
棉花科学2019年(第41卷)第2期
引用:朱晓平,郑新疆,张静,等 . 新疆东部植棉区机采棉不同品种与株行距配置的比较 [J]. 棉花科学, 2019,41(2):20-22.
新疆东部植棉区 机采棉不同品种与株行距配置的比较
朱晓平,郑新疆,张静,管利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 哈密 83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