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与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措施镇静 吸氧 强心 利尿 扩张血管并去除诱因
*
血管扩张剂
5、血管扩张剂 (1) 硝普钠: 小动静脉扩张剂,降低左右室充盈压及前后负荷,增加左心排出量,降低心肌耗氧 。由小剂量开始,20 g /min 起,可逐步增加剂量,有效剂量范围大多在 50 ~ 150 g /min,超过72h 有氰中毒,6h 更换1 次液体,避光应用,多用于高血压危象 ( 2) 酚妥拉明: 受体阻断剂,扩张小动静脉,初始量0. 1 g /min,一般有效剂量 0. 3 g /min,有时根据需要可调至2 g /min ( 3)硝酸甘油: ) 通过局部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尤其是静脉系统,在血管内容量增加的情况下最有效,如有效血容量不足,则有降低血压的危险 。用法: 50 ~ 100mg 入250ml 葡萄糖盐水,开始以 10 ~ 20 g /min 静脉滴入,以后每隔5 ~ 10min 增加5 ~ 10 g /min,直到临床有效,小剂量 ( 30 ~ 40 g /min) 使静脉扩张,大剂量 150 g /min使小动脉扩张,并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故用于冠心病 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效果佳,不间断超过24h 产生耐药现象。
按心排血量的高低:高排血量心力衰竭、低排血量心力衰竭
*
2008年欧洲ESC指南建议:将心力衰竭划分为三类: 心力衰竭
短暂心力衰竭
02
新发心力衰竭
01
慢性心力衰竭
03
急性心力衰竭的具体定义
*
常见病因
*
诱因
感染
栓塞
心律失常
水电失衡 电解质紊乱
劳累
情绪激动
贫血 出血
输液过速 过量 输血
妊娠及分娩等
*
发病机制
在病因及诱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心肌损害和心肌负荷过度,左室在短期内排血量急剧减少,心脏压力或容量负荷显著增加,-左室舒张末压和左房平均压急剧升高,液体从毛细血管渗入到肺间隙 肺泡 肺细支气管而发生肺水肿
*
临床表现
症状和体征:发病急骤,病人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端坐呼吸,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大汗淋漓; 频繁咳嗽,常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 ( 2) 触诊: 心尖搏动向下移位,可出现 交替脉 ; ( 3) 叩诊: 可出现心界扩大; ( 4) 听诊: 双肺布满湿啰音,常伴哮鸣音,心率加快,心尖部有奔马律; ( 5) 血压可升高,但伴有心源性休克时血压降低
*
治疗原则
01
降低左房压和左室充盈压
02
增加左心室排血量,
03
减少循环血量,
04
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入,
05
保证气体交换。
06
目的在于改善心功能,减轻肺淤血
*
1、采取坐位或半坐位: 两腿下垂,以减轻心脏负荷,,也可用止血带轮轧四肢 ( 1 次/15min) ,减轻肺水肿,有效的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逐步解除止血带,禁用于休克及贫血病人 2、镇静(1)静脉注射吗啡 3 ~5mg,可以重复1 ~ 2 /15min 以减少焦虑,消除病人的烦躁不安,同时能扩张静脉及动脉,减少心脏前后负荷 。肺水肿伴有颅内出血 意识障碍 慢性肺部疾病时禁用吗啡,年老体弱者减量 ( 2) 地西泮的应用: 对于症状不严重者可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每次5 ~ 10mg 肌内或静脉注 3、吸氧 以高流量吸氧 ( 6-8L/min) ,导管或面罩吸氧或正压通气以增加肺泡内压力,减少液体入肺泡内压力,减少液体入肺泡毛细血管渗出,改善通气/血流比值,同时给予 20% ~30%乙醇湿化给氧,因乙醇能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缓解缺氧症状 4、利尿 呋塞米40 ~ 100mg 静脉注射 ( 2min 内推注) 迅速起到利尿作用,减少血容量而减轻心脏前负荷,很快缓解呼吸困难,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但注意电解质和血压 ,也可用强利尿剂 ( 丁尿胺) 1mg 静脉注射
*
简约风年终工作总结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与护理
演讲人姓名
心力衰竭的四种分类方法
04
03
01
02
按发生的部位: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按发生大的 速度: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按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的障碍:收缩性衰竭、舒张性衰竭(又名射血分数保存或正常的心力衰竭)
*
心源性哮喘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ARDS)
*
演讲完毕,感谢聆听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谢谢
演讲人姓名
抢救配合与护理
Hale Waihona Puke *鉴别诊断都有严重的呼吸困难
与支气管哮喘(重型)
ARDS
自发性气胸
*
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
心源性哮喘是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时出现的喘息症状,易与支气管哮喘混淆,两者的鉴别要点可归纳为: ①病史:支气管哮喘有哮喘发作史、个人或家族过敏病史;心源性哮喘则有高血压、心脏病病史。 ②发病年龄:支气管哮喘多见于青少年;心源性哮喘则多见于中老年。 ③发病季节:支气管哮喘多好发于春秋季节;心源性哮喘的发病季节性则不明显。 ④肺部体征:支气管哮喘表现为呼气时间延长、可闻及较广泛的哮鸣音,若有痰则为白色泡沫痰;心源性哮喘在两肺可闻及较多的干性啰音,有大量粉红色的泡沫痰。 ⑤心脏体征:支气管哮喘无心脏病基础者正常;心源性哮喘者可见左心增大、奔 马律及病理性杂音。 ⑥胸部X线检查:支气管哮喘肺野清晰或透亮度增高;心源性哮喘者可见肺淤血及左心增大。 ⑦有效治疗药物:支气管哮喘用β2受体激动剂、氨茶碱;心源性哮喘则需用洋地黄、吗啡、利尿剂、氨茶碱。
动脉血气分析 :早期氧分压轻度下降或正 常,有肺泡性水肿时氧分压明显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增高 胸部 X 线片: 可见双肺大片云雾状影,肺门阴影呈蝴蝶 血液动力学检测PCWP18-30mmHg表明肺淤血,大于30mmHg 表明肺水肿 血浆脑钠素BNP心力衰竭与其他的呼吸困难,BNP < 100pg /ml,为非心源性呼吸困难,BNP 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升高,通常 .大于 400pg /ml 可确诊为心力衰竭
*
实验室检查
*
糖皮质激素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对于急性肺水肿有效,应在病程早期足量使用,常用地塞米松每次5~ 10mg 或使用氢化可的松100 ~ 200mg 静脉注射 其他 :氨茶碱应用,可缓解支气管痉挛,兴奋心肌,增加心肌收缩力,减轻呼吸困难 治疗原发病 消除诱因,如高血压采取降压措施,快速心律失常要纠正心律失常,左房室瓣狭窄者行紧急左房室瓣球囊成形术或左房室瓣分离术 2010年中国首部《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国家I类新药———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新活素)
*
血管扩张剂
5、血管扩张剂 (1) 硝普钠: 小动静脉扩张剂,降低左右室充盈压及前后负荷,增加左心排出量,降低心肌耗氧 。由小剂量开始,20 g /min 起,可逐步增加剂量,有效剂量范围大多在 50 ~ 150 g /min,超过72h 有氰中毒,6h 更换1 次液体,避光应用,多用于高血压危象 ( 2) 酚妥拉明: 受体阻断剂,扩张小动静脉,初始量0. 1 g /min,一般有效剂量 0. 3 g /min,有时根据需要可调至2 g /min ( 3)硝酸甘油: ) 通过局部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尤其是静脉系统,在血管内容量增加的情况下最有效,如有效血容量不足,则有降低血压的危险 。用法: 50 ~ 100mg 入250ml 葡萄糖盐水,开始以 10 ~ 20 g /min 静脉滴入,以后每隔5 ~ 10min 增加5 ~ 10 g /min,直到临床有效,小剂量 ( 30 ~ 40 g /min) 使静脉扩张,大剂量 150 g /min使小动脉扩张,并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故用于冠心病 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效果佳,不间断超过24h 产生耐药现象。
按心排血量的高低:高排血量心力衰竭、低排血量心力衰竭
*
2008年欧洲ESC指南建议:将心力衰竭划分为三类: 心力衰竭
短暂心力衰竭
02
新发心力衰竭
01
慢性心力衰竭
03
急性心力衰竭的具体定义
*
常见病因
*
诱因
感染
栓塞
心律失常
水电失衡 电解质紊乱
劳累
情绪激动
贫血 出血
输液过速 过量 输血
妊娠及分娩等
*
发病机制
在病因及诱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心肌损害和心肌负荷过度,左室在短期内排血量急剧减少,心脏压力或容量负荷显著增加,-左室舒张末压和左房平均压急剧升高,液体从毛细血管渗入到肺间隙 肺泡 肺细支气管而发生肺水肿
*
临床表现
症状和体征:发病急骤,病人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端坐呼吸,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大汗淋漓; 频繁咳嗽,常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 ( 2) 触诊: 心尖搏动向下移位,可出现 交替脉 ; ( 3) 叩诊: 可出现心界扩大; ( 4) 听诊: 双肺布满湿啰音,常伴哮鸣音,心率加快,心尖部有奔马律; ( 5) 血压可升高,但伴有心源性休克时血压降低
*
治疗原则
01
降低左房压和左室充盈压
02
增加左心室排血量,
03
减少循环血量,
04
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入,
05
保证气体交换。
06
目的在于改善心功能,减轻肺淤血
*
1、采取坐位或半坐位: 两腿下垂,以减轻心脏负荷,,也可用止血带轮轧四肢 ( 1 次/15min) ,减轻肺水肿,有效的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逐步解除止血带,禁用于休克及贫血病人 2、镇静(1)静脉注射吗啡 3 ~5mg,可以重复1 ~ 2 /15min 以减少焦虑,消除病人的烦躁不安,同时能扩张静脉及动脉,减少心脏前后负荷 。肺水肿伴有颅内出血 意识障碍 慢性肺部疾病时禁用吗啡,年老体弱者减量 ( 2) 地西泮的应用: 对于症状不严重者可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每次5 ~ 10mg 肌内或静脉注 3、吸氧 以高流量吸氧 ( 6-8L/min) ,导管或面罩吸氧或正压通气以增加肺泡内压力,减少液体入肺泡内压力,减少液体入肺泡毛细血管渗出,改善通气/血流比值,同时给予 20% ~30%乙醇湿化给氧,因乙醇能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缓解缺氧症状 4、利尿 呋塞米40 ~ 100mg 静脉注射 ( 2min 内推注) 迅速起到利尿作用,减少血容量而减轻心脏前负荷,很快缓解呼吸困难,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但注意电解质和血压 ,也可用强利尿剂 ( 丁尿胺) 1mg 静脉注射
*
简约风年终工作总结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与护理
演讲人姓名
心力衰竭的四种分类方法
04
03
01
02
按发生的部位: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按发生大的 速度: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按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的障碍:收缩性衰竭、舒张性衰竭(又名射血分数保存或正常的心力衰竭)
*
心源性哮喘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ARDS)
*
演讲完毕,感谢聆听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谢谢
演讲人姓名
抢救配合与护理
Hale Waihona Puke *鉴别诊断都有严重的呼吸困难
与支气管哮喘(重型)
ARDS
自发性气胸
*
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
心源性哮喘是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时出现的喘息症状,易与支气管哮喘混淆,两者的鉴别要点可归纳为: ①病史:支气管哮喘有哮喘发作史、个人或家族过敏病史;心源性哮喘则有高血压、心脏病病史。 ②发病年龄:支气管哮喘多见于青少年;心源性哮喘则多见于中老年。 ③发病季节:支气管哮喘多好发于春秋季节;心源性哮喘的发病季节性则不明显。 ④肺部体征:支气管哮喘表现为呼气时间延长、可闻及较广泛的哮鸣音,若有痰则为白色泡沫痰;心源性哮喘在两肺可闻及较多的干性啰音,有大量粉红色的泡沫痰。 ⑤心脏体征:支气管哮喘无心脏病基础者正常;心源性哮喘者可见左心增大、奔 马律及病理性杂音。 ⑥胸部X线检查:支气管哮喘肺野清晰或透亮度增高;心源性哮喘者可见肺淤血及左心增大。 ⑦有效治疗药物:支气管哮喘用β2受体激动剂、氨茶碱;心源性哮喘则需用洋地黄、吗啡、利尿剂、氨茶碱。
动脉血气分析 :早期氧分压轻度下降或正 常,有肺泡性水肿时氧分压明显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增高 胸部 X 线片: 可见双肺大片云雾状影,肺门阴影呈蝴蝶 血液动力学检测PCWP18-30mmHg表明肺淤血,大于30mmHg 表明肺水肿 血浆脑钠素BNP心力衰竭与其他的呼吸困难,BNP < 100pg /ml,为非心源性呼吸困难,BNP 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升高,通常 .大于 400pg /ml 可确诊为心力衰竭
*
实验室检查
*
糖皮质激素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对于急性肺水肿有效,应在病程早期足量使用,常用地塞米松每次5~ 10mg 或使用氢化可的松100 ~ 200mg 静脉注射 其他 :氨茶碱应用,可缓解支气管痉挛,兴奋心肌,增加心肌收缩力,减轻呼吸困难 治疗原发病 消除诱因,如高血压采取降压措施,快速心律失常要纠正心律失常,左房室瓣狭窄者行紧急左房室瓣球囊成形术或左房室瓣分离术 2010年中国首部《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国家I类新药———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新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