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湖南常德中考物理试卷+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湖南常德中考物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5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对的得3分,错选或未选的得0分。

)
1.下列估测中正确的是()
A.水芯笔的长度约30cm
B.做完整套眼保健操用时约50s
C.某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约25m/s
D.淋浴用热水的温度约42℃
2.下列生活中的事例不能
..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端午节蒸粽子时,满屋子都弥漫着粽香
B.将一勺糖放入一杯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
C.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D.腌制腊肉时,将盐涂抹在猪肉表面,几天后整块肉都变咸了
3.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小芳自制了“水瓶琴”。

她往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关于“水瓶琴”,下列说法
中错误
..的是()
A.“水瓶琴”的“琴声”因为振动产生
B.敲击不同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C.敲击同一个瓶子,用力越大响度越大
D.“琴声”通过水传播到小芳的耳朵
4.关于信息、材料和能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5G通信是靠电磁波传递信号
B.超导体是一种电阻很大的材料
C.光伏发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核电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发电
5.如图是记者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用照相机拍摄的医护人员照镜子整理护目镜的照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镜子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照相机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像
C.当医护人员远离平面镜时像变小
D.镜子中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6.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分析中错误
..的是()
A.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
C.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
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
7.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着。

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的是()
A.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B.黑板刷可以“粘”在磁性黑板上
C.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
D.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上
8.常德市在旧城改造中,对空巢老人居住的房屋优先实施改造。

志愿者小唐对刘奶奶的厨房电路进行了改造,用LED灯替换了白炽灯,添加了一个换气扇,刘奶奶说开关要方便且省电。

选项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A B C D
9.如图所示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当水位达到金属块A时(日常生活用水是导电的),电路中()
A.绿灯亮
B.红灯亮
C.红灯、绿灯都亮
D.红灯、绿灯都不亮
10.将某物质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关于该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相同的该物质d点的内能跟c点一样大
B.50℃时该物质可能处于液态
C.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D.用该物质制成的液体温度计能测量沸水的温度
11.近年来,中国科技成就让世人瞩目,探月“嫦娥”、入海“蛟龙”、中国高铁、“天舟一号”、国产大飞机C919......一大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铁因为速度快所以惯性大
B.国产大飞机能够起飞,是因为受到空气的浮力
C.绕月飞行的“嫦娥”,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
D.“天舟一号”发射上升的过程中,受平衡力的作用
12.下面是对生活中一些事例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钻木取火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
C.用热水袋取暖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小的特性
D.高压锅应用了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的原理
13.如图所示为家庭电路的简化电路图,若该电路中各处的连接都是正确的,则关于该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能表是测量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总功率的仪表
B.a线是零线,b线是火线
C.开关是串联在火线与灯泡L之间的
D.电视机与电风扇是串联在电路中的
14.北京冬奥会引入的AI评分系统,能逐帧抓取运动员从起跳到落地之间的空中姿态,将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在最短时间内真切地呈现给观众,为裁判评分提供可视依据。

如图所示,某次比赛系统呈现运动员上升(ab)及下落(bc)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ab段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B.运动员在ab段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C.运动员在bc段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D.运动员在bc段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15.如图所示,用两滑轮采用不同的绕绳方法,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1>F2,F1移动距离多
B.F1<F2,F2移动距离多
C.F1所做的额外功多
D.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相同
16.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
B.该实验装置可以探究通电时间一定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C.该实验装置还可以探究通电时间一定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D.甲、乙两瓶中可以装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
17.甲、乙两相同的容器中装有体积相等的两种液体,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将同种材料制作的实心物体A、B分别放入两容器中,静止时液面等高,如图所
示,则()
甲乙
A.A的重力小于B的重力
B.A受的浮力大于B受到的浮力
C.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
D.甲杯和乙杯的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
18.图甲是热敏电阻R T和定值电阻R的U-I关系图像,R T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将R T和R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接在同一电源上,如图乙和丙。

若乙图中加在两电阻上的电压U R T∶U R=m,丙图中I R T∶I R=n,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m =1
B.m >1
C.m <1
D.m =n
二、填空与作图题(本题20分,19~22题每空2分,23题4分,其中第(2)小题要求在答题卡中指定的地方作图,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
19.(4分)某台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为1200r/min ,在1s 内汽油机对外做了
次功。

如果汽油机在某段时间内消耗了400g 汽油,则汽油完全燃烧可放出热量为J 。

(q 汽=4.6×107J/kg)20.(4分)如图所示,物体重20N ,它与竖直墙面的接触面积是0.2dm 2,现用30N 的水平力把物体按在墙上,墙面受到的压强是
P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N 。

21.(4分)如图所示是一种活塞式抽水机的示意图,其中手柄AOB 是一个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填“省力”或“省距离”)。

不停地摇动手柄,水在作用下从管口连续不断地流出。

22.(4分)在创建全国交通模范城市过程中,便携式酒精测试仪是交警查酒(醉)驾的利器。

图甲是其原理图,电源电压恒定为3V ,R p 是酒精气体传感器,其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R 0是报警器,其阻值恒定为50Ω。

当气体中酒精浓度为0时,电路中的电流是A ;在对某司机的检测中,电
压表的示数为1.5V ,请根据计算和法律规定,判定该司机是
(选填“非酒驾”“酒驾”或“醉驾”)。

甲乙
我国法律规定,当每100mL气体中酒精含量M:
非酒驾:M<20mg
酒驾:20mg≤M<80mg
醉驾:M≥80mg
23.(4分)(1)甲图中的物块长度为cm;

(2)乙图中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水平射向竖直放置的凸透镜,请画出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凸透镜的折射光线。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15分,其中24题4分,25题5分,26题6分。

)
24.(4分)小明想知道家里洗衣液的密度,于是与小华一起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甲乙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归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调,直到天平平衡。

(2)调节天平平衡后,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37g。

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洗衣液,测出烧杯和洗衣液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

③将烧杯中的洗衣液倒入量筒中,洗衣液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3)要精确地测量洗衣液的密度,步骤(2)的实验顺序排列合理是(只写
①②③的序号)。

(4)实验测得洗衣液的密度是kg/m3。

25.(5分)在“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6V的电源,“3.8V0.4A”的小灯泡、标有“20Ω1.5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1)甲组同学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则他一定是将导线接在了图中滑动变阻器的(选填“A”或“B”)接线柱上了,此外他们还存在一个不当的实验操作:。

(2)为了保证实验安全,滑动变阻器的调节范围为Ω~20Ω。

(3)如表所示是乙组同学将实物图连接完整后并按正确的操作测得的数据。

当他们做完第1次实验后做第2次,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选填“A”或“B”)端移动。

实验次数123
电压/V2.03.03.8
电流/A0.330.340.40
(4)在乙组中小洋是负责数据分析的,他认为用表格中的数据求出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为8.1Ω,即为小灯泡电阻的测量值。

请你对此做出简要的评估:。

26.(6分)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想探究物体从斜面上滑下的速度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观察,他们猜想: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v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
量m、斜面的倾角θ、斜面的材料这三个因素有关。

于是他们选择以下器材进行探究:一个右端固定有遮光片的长方体木块质量为200g、一个100g的砝码(可粘在木块上表面)、两个长度相同材料不同的斜面A和B(斜面底端安有光电门)。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们的实验操作是让木块沿斜面直线下滑,利用光电门速度传感器测得木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

(1)为了保证从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可靠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越长越好
B.斜面越宽越好
C.木块每次都由静止开始下滑
D.木块每次都从斜面上相同的位置下滑
(2)在本实验中,光电门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木块上的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光被挡住,计时器开始计时,当遮光片离开光电门时计时器停止计时,这样就可以根据遮光片的宽度与运动时间计算出此时木块的速度。

已知遮光片的宽度为1.2cm,如果计时器某次显示的时间为0.005s,则此次测得的木块速度为
m/s。

(3)小明他们改变相关条件,多次实验,得到了表中数据
实验序
θ斜面m/g v/(cm/s)

120°A200245
220°A300245
320°B200153
420°B300153
530°A200358
640°A200438
①分析比较表中数据可得:v与前面猜想的三个因素中的无关。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3,2和4可得出v与有关。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6,可得出木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与斜面倾角的关系是:当斜面材料相同时,。

四、论述与计算题(本题共11分,其中27题4分,28题7分。

)
27.(4分)如图所示,将椭圆形厚玻璃瓶装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瓶中。

沿着不同的方向用力捏厚玻璃瓶。

请你说明细玻璃管中的水面可能发生的变化,用力学知识解释这种变化的原因并说明所使用的物理方法。

(字数不超过120字)
28.(7分)如图所示,电路中使用的是可调电压电源,电阻R1=3Ω,R2=6Ω,小灯泡L标有“12V18W”的字样(不考虑温度对小灯泡电阻的影响)。

(1)开关S1、S2、S3闭合,调节电源电压为6V时,求电流表A的示数;
(2)开关S1、S2闭合,S3断开,调节电源电压为10V时,求小灯泡L的实际发光功率;
(3)开关S1闭合,S2、S3断开,调节电源电压使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求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2022年湖南常德中考物理
(参考答案)
1.D
2.C
3.D
4.B
5.D
6.A
7.C
8.A
9.B
10.B11.C12.D13.C14.A15.D16.D17.B18.B
1.D水芯笔的长度约15cm,A错误;做完整套眼保健操用时约5min,B错误;某中学生百米赛跑所用时间大概为15s,速度大约为7m/s,C错误;人体正常体温大约为37℃,所以淋浴时水温在40℃左右为宜,D正确。

2.C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是微小固体颗粒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C错误,符合题意。

3.D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水瓶琴”的“琴声”因为瓶子和水柱的振动产生,A正确,不符合题意;敲击不同的瓶子,由于瓶中水的高度不同,振动的快慢不一样,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正确,不符合题意;响度和振幅有关,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正确,不符合题意;“琴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小芳的耳朵,D错误,符合题意。

4.B5G通信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A正确,不符合题意。

超导体是一种电阻在一定条件下变为零的材料,B错误,符合题意。

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正确,不符合题意。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发电,D错误,不符合题意。

5.D镜子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A错误。

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错误。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当医务人员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C错误。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正确。

6.A结合题图像,根据s=vt,0~10s小芳的速度总是大于小明的,两人所用时间相同,所以小芳通过路程大于小明,A错误,符合题意。

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小芳是运动的,B正确,不符合题意。

第10s 末两人的速度都是3m/s,C正确,不符合题意。

小芳保持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D正确,不符合题意。

7.C头发容易被梳子“粘”着,是因为梳子与头发摩擦使梳子上带了电荷,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摩擦起电现象。

两个铅柱的底部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A不符合题意。

黑板刷可以“粘”在磁性的黑板上,是因为具有磁性的物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B不符合题意。

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这是摩擦起电现象(化纤布料的衣服与人体摩擦),C符合题意。

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纸片“粘”在杯口上,D不符合题意。

8.A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要并联,根据题目要求开关要方便且省电,开关要能单独控制灯和换气扇,A符合题意。

9.B当水位达到金属块A时,控制电路形成通路,电磁铁通电有磁性,衔铁被吸下与下触点接通,则绿灯灭、红灯亮,B正确。

10.B质量相同的该物质从c点到d点吸收热量,其内能增大,A错误。

由题图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50℃,所以,该物质温度是50℃时,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B正确、C错误。

该物质的沸点为80℃,如果用该物质制作液体温度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100℃),该物质会汽化变成气态,所以不能测量沸水的温度,D错误。

11.C物体惯性的大小只和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A错误。

国产大飞机能够起飞是因为飞机机翼产生的升力(压力差),B错误。

绕月飞行的“嫦娥”运动的方向不断发生改变,则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C正确。

“天舟一号”发射升空的过程中,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的是非平衡力,D错误。

12.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断增大,A错误。

钻木取火是利用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木头的内能,使木头温度升高,B错误。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C错误。

气压越高,液体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液体沸点越低,高压锅就是通过提高锅内的气压来达到提高沸点的目的,D正确。

13.C电能表是计量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的仪表,A错误。

根据安全用电原则,开关应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所以a线是火线,b线是零线,B错误,C正确。

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并联,独立工作、互不影响,D错误。

14.A运动员在ab上升阶段(ab段)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A正确,B错误。

运动员在bc下落阶段(bc段)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C、D错误。

技巧点拨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15.D由题图可知,F1=12G总,F2=13G总,所以F1大于F2,F1移动的距离为2h(h 为重物被提升的高度),F2移动的距离为3h,所以F2移动距离多,A、B错误。

F1、F2都只对动滑轮做额外功,W额=G动h,所以做的额外功相等,C错误。

F1、F2都对重物做有用功,W有=Gh,做的有用功也相等,根据
η=有
总×100%=有
有+额
×100%,可知二者的机械效率相同,D正确。

16.D实验中应控制两烧瓶中的液体种类、质量和初温相同,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这是用的转换法,故A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实验中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根据Q=I2Rt,两电阻串联电流相等,通电时间相同,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和电阻的关系,B不符合题意。

该装置可以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能用来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17.B由题图可知,A漂浮在甲杯液体中,A的密度小于甲杯中液体的密度;B 悬浮在乙杯液体中,B的密度等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实心物体A、B由同种材料制作,则A、B的密度相等,所以,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C错误;甲、乙两相同的容器中装有体积相等的两种液体,由于将实心物体A、B分别放入两容器中,静止时液面等高,则A排开甲杯中液体的体积等于B排开乙杯中液体的体积,由于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根据F
浮=ρ液gV排,物体A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B受到的浮力,B正确。

由以上分析可知A的体积大于B的体积,根据m=ρV可知,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根据G=mg
可知,A受到的重力大于B受到的重力,A错误;根据p=ρgh可知,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D错误。

18.B由题图乙可知,热敏电阻与电阻R串联,由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得热敏电阻与电阻R两端的电压之比g=B T B=T=m,则推知:R T=mR。

由题图丙可知,
热敏电阻与电阻R并联,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则通过热敏电阻与电阻R的电流之比g=T'=n,则R T'=。

由于题图乙中R T两端的电压小于题图丙中R T两端的电压,根据题图甲热敏电阻U-I图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可知:R T>R T',则mR>,即m>1。

19.答案101.84×107
解析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1个工作循环转2转,汽油机飞轮1min转1200转,则1s内完成10个工作循环,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1次,所以1s内对外做功10次;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汽=0.4kg×4.6×107J/kg=1.84×107J。

20.答案1.5×10420
解析墙面受到物体的压力F=30N,物体与墙面的接触面积S=0.2dm2=2×10−3 m2,墙面受到物体的压强p==30N2×10−3m2=1.5×104Pa。

因为物体静止,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f=G=20N。

21.答案省力大气压
解析杠杆AOB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抽水机工作时,使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水压入抽水机内,从而实现把水从低处压到高处的目的。

22.答案0.012酒驾
解析由题中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后,酒精气体传感器R p和定值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

当气体中酒精浓度为0时,R p=200Ω,电路中的电流
I==
0+P=3V50Ω+200Ω=0.012A,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5V时,电路中的电流
I'=0 0=1.5V50Ω=0.03A。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 p两端的电压
U P=U-U0=3V-1.5V=1.5V,R P'=P n=1.5V0.03A=50Ω,由题图像可知,每100mL的气体酒精含量大于20mg且小于80mg,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该司机属于酒驾。

23.答案(1)2.90~2.94均可(2)如图所示
解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长度为4.92cm(4.90~4.94cm)-2.00
cm=2.92cm(2.90~2.94cm)。

(2)已知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90°-30°=60°,据此画出入射光线。

对于凸透镜而言,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经过焦点。

易错警示刻度尺读数时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光学作图时,实际光线必须加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法线、辅助线必须用虚线。

24.答案(1)(1分)游码(1分)左(3)(1分)②③①(4)(1分)1.1×103
解析(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3)实验中不可能把烧杯内的洗衣液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洗衣液的体积偏小,由公式ρ=可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可先测烧杯和液体的质量,再测出烧杯的质量,二者之差即为倒入量筒中的液体的质量;读出倒入量筒的液体的体积,由公式ρ=求出洗衣液的密度即可,故步骤为②③①。

(4)由题图示量筒可知,量筒内洗衣液体积V=50mL=50cm3,由题图示天平可知,
g+20g+20g+2g=92g,量筒中的洗衣液质量m=92烧杯与洗衣液的总质量m
总=50
g-37g=55g,洗衣液的密度ρ==55g50cm3=1.1g/cm3=1.1×103kg/m3。

25.答案(1)(1分)A(1分)连接电路时没断开开关(2)(1分)5.5(3)(1分)B (4)(1分)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不能取平均值(合理即可)
解析(1)甲组同学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说明连完最后一根线,电路立即接通且电路电流较大,电路阻值太小,原因是连接电路时没断开开关,且滑动变阻器没调到接入电路中最大阻值,即接滑动变阻器的A接线柱了。

(2)为了保证安全,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0.4A,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小,R=K L=6V−3.8V0.4A=5.5Ω。

(3)从题表中的第1次实验到第2次实验,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应变小,所以将滑片向B接线柱所在一端滑动。

(4)小灯泡的电阻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所以用题表格中的数据求出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为8.1Ω是不恰当的。

26.答案(1)C、D(2分,选对1个得1分,错选得0分)(2)2.4(1分)(3)①物体质量(1分)②斜面的材料(1分)③速度随倾角的增大而增大(1分)
解析(1)木块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与斜面的材料、下滑的初速度、开始下滑时的高度有关,而与斜面的长度、宽度等因素无关,同时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木块每次下滑时都要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故选C、D。

(2)v==0.012m0.005s=2.4m/s。

(3)①比较1和2、3和4的实验数据,斜面倾角相同,材料相同,物体质量不同,但物体滑到底端时的速度相同,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与物体质量无关;
②比较1和3、2和4的实验数据,斜面倾角与物体质量相同,斜面材料不同,物体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不相同,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与斜面材料有关;
③比较1、5、6的实验数据,物体质量相同,斜面材料相同,斜面倾角不同,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不同,而且斜面的倾角越大,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越大。

27.答案玻璃管中的水面可能上升或下降;力作用在玻璃上使其发生了形变,玻璃瓶的体积随之变化,从而引起细玻璃管中水面发生了变化。

本实验使用转换法(或放大法)显示了玻璃瓶的微小形变。

答出上升、下降(各1分),解释了力使物体发生形变(1分),转换法(或放大法)(1分)。

表述合理、思维不清、不简洁(或语句不完整过于简单)、超过字数者最多只能得3分。

28.答案不考虑温度对小灯泡电阻的影响,R L=2=(12V)218W=8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