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3历年河南省新乡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23历年河南省新乡中考模拟测试语
文试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惩罚chĕng供给gōng横财 hèng身陷囹圄yǔ
B.湮没yān档案dăng整饬chì另辟蹊径xī
C.创伤chuāng阐述chăn蛊惑gǔ数见不鲜 shuò
D.粗犷guăng豢养 juàn濯足 zhúo忧心忡忡chōng
2.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15分)
红绿灯下
①在城市,当你走到十字街头时,往往会与红绿灯相遇。
②说来好笑,我最初来到城市时,最怕的就是过街。
在西安和北京求学期间,只要是有天桥和地下通道,我绝不走十字街。
我对红绿灯不信任,它们闪来闪去的,像是两只鬼眼,变幻太快,常常是绿灯一亮,我起步走,却遭逢侧向驶来的一串汽车,它们占据了半边路,阻断你。
等它们过去后,你再前行,绿灯的心房就颤动了,红灯随之亮起,你被隔在马路中央,身前身后是川流不息的车辆,有被钢铁夹击的感觉。
此时我总会联想起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中,那个被卡在机器中的工人,觉得自己是工业化时代的一个可怜虫。
③据说在交通事故中,死于红绿灯下的行人占了很大比例。
闯红灯,是肇事的元凶。
有时是汽车闯红灯殃及行人,有时是行人闯红灯自蹈黄泉,这样的行人无疑就是举着阎王爷掷来的招魂牌在过街。
不管责任在哪一方,倒霉的总归是人。
所以走到红绿灯下,人的心就会紧张起来,你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稍有不慎,就会酿下惨祸。
在我眼中,十字街就像匍匐在大地的十字架,它主宰着人的生死。
④我在哈尔滨生活以后,习惯了走红绿灯。
前些年,每当过十字街时,看见绿灯闪烁了,我会一路飞奔,分秒必争,抢在红灯敲响警钟前到达街对面。
由于年轻,体力充沛,我与绿灯的赛跑很少有输的时候。
当街口的行人集体闯红灯
时,我也尾随其后,大摇大摆地招摇过市。
汽车像一支支飞来的箭,刷刷地在我们身旁呼啸而过,可是大家对它们毫无惧色,我也心底泰然。
⑤二○○二年初春,爱人离开哈尔滨时,带我去花店买花。
我们到了海城街的鲜花批发市场,我选了一束红色康乃馨,几枝黄玫瑰。
当我把玫瑰拿在手中的时候,爱人说,别老买黄色的,换点鲜艳的颜色吧。
于是,我挑了两枝娇艳的粉色玫瑰。
他捧着康乃馨,我拿着玫瑰,散步回家。
经由红军街桥下的十字路口时,恰好赶上绿灯眨眼了,我说等下一个绿灯再过吧。
爱人说,你跟着我,能抢过去的!他个子高,步伐大,很快就跑到街对面了。
我呢,一见红灯亮了,腿立刻就软了,向回撤。
这样,我站在街这头,他站在对面,我们中间,是一台连着一台的疾驰的车辆。
车辆就像汪洋大海,把我们分开了。
三天后,爱人在回故乡的山间公路上出了车祸。
故乡的路没有红绿灯,可是他为了早点回到工作的地方,急于赶路,还是出了事故。
他的心中,看来一直亮着一盏颤动的绿灯啊。
他是一个疯狂的旅人,只知道一刻不停地向前赶,赶,赶。
这种“赶”,这种热情的“奔命”,使我们一个在此岸,一个在彼岸,永隔着万水千山。
他像流星,以为自己生命的光华还很漫长,却不知道当他飞速掠过天际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永恒的寂静。
⑥爱人离去后,我身边没了陪伴的人,可是路还是要走下去的。
我曾在十字街头为他焚烧纸钱,都说那是灵魂聚集的地方。
再经过那样的路口时,我感觉有无数的灵魂在幽幽地歌唱。
远远地看到绿灯要变幻了,我便会放慢脚步,在路边静心等待;人们蜂拥着闯红灯时,我也会原地不动,气定神凝地候着。
红绿灯下那些步履匆匆、神色慌张的路人,在我眼里是那么的可怜可笑。
⑦我想,人生是可以慢半拍,再慢半拍的。
生命的钟表,不能一味地往前拨,要习惯自己是生活的迟到者。
人是弱的,累了,就要休息;高兴了,就要开怀大笑。
郁闷的时候,何苦要掩饰自己,对着青山绿水呼喊吧。
我们可以与友人畅饮,一醉方休;也可以对那些邪恶的人当面示以唾弃。
我们可以在月夜下多几分缠绵,也可以在旅途中因着美好的风景而多几日的停留。
随遇而安,随缘而行,随风而舞,随雨而歌!
⑧是的,我们要给自己多亮几盏红灯,让生命有所停顿,有所沉吟。
这样的红灯,就是我们生命中不息的火焰!只有这样,弱的生命才会变成强的生命,暗淡的生命才会变成有光华的生命!当生命的时针有张有弛、疾徐有致地行走的时候,我们的日子,才会随着日升月落,发出流水一样清脆的足音。
(作者迟子建,当代女作家)
【小题1】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我”在“红绿灯下”的情感变化。
(3分)
【小题2】请说说题目“红绿灯下”的作用。
(3分)
【小题3】红绿灯下那步履匆匆、神色慌张的路人,在“我”眼里为什么是可怜可笑的?(2分)
【小题4】结合文意,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3分)
他是一个疯狂的旅人,只知道一刻不停地向前赶,赶,赶,这种‘‘赶”,
这种热情的“奔命”,使我们一个在此岸,一个在彼岸,永隔着万水千山。
【小题5】我们还可以为自己亮起哪些红灯?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4分)
3.古诗文默写。
(8分)
(1)祇辱于奴隶之手,。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深夜袭击敌人的紧张场景的诗句是:“,。
”
(4)诗有形,那是“烟笼寒水月笼沙,”的轻风淡月,那是“,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花态草情;诗有声,那是“,洪波涌起”的惊涛拍岸之声,那是“,在河之洲”的幽幽鸣叫声。
4.任选一题作文。
(50分)
(1)题目:各有各的精彩
要求: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天,禅师问他的弟子们:一棵树什么最重要?
弟子们有的说是枝叶,有的说是花果,他们觉得最重要的东西总是显而易见的。
还有的说是看不见的树根,正如世上最重要的东西,往往隐藏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老禅师笑而不语。
要求:①根据以上材料,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5.名著阅读。
(4分)
在莫斯科过了一冬,1882年1月,他参加了调查人口的工作,也因此目睹了大都市的贫困状况。
印象非常凄惨,他第一次看到这文明隐藏着的毒瘤。
那天晚上,他向一个朋友讲述他的所见时,“他叫喊,号哭,挥动着拳头”。
“人们不能这样生活!”他号啕着说,“这绝不允许!绝不能……”几个月之久,他又堕入悲痛的绝望中。
这段文字出自法国作家的作品《名人传》,文中的“他”是(人名),选文表现了“他”
的思想感情。
《名人传》中的另外两位名人分别是音乐家,雕塑家米开朗琪罗。
他们让我们“呼吸到英雄的气息”,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创造夺目的光辉。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6分)
材料一某中学语文教师对本届学生做了一次关于语文学习的调查。
调查显示,80%的学生喜欢自由地沉浸于语文阅读与写作中,但75%的学生认为自己每天大部分时间忙于写数理化英语的各种习题,语文阅读和写作则草草完成。
材料二2013年10月,北京市教委公布2016年中高考改革要点:①中考语文分值将由120分上调至150分;②高考语文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
语文学科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分)
【小题2】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联系现实,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北京市教委中高考改革的原因,并站在学生的角度,给学校提出两条能激发大家学习语文兴趣的措施。
(4分)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悬梁刺股食不裹腹不胫而走美轮美奂
B.谈笑风生同仇敌忾陈词烂调为虎作伥
C.重峦叠障郑重其事义愤填膺飞扬跋扈
D.尔虞我诈纷至沓来铤而走险一筹莫展
8.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沁园春·雪》一词里“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定名为《资治通鉴》。
C.韩愈和欧阳修都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是唐朝古文运动的领袖。
D.《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郭茂倩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9.阅读杜牧的《赤壁》,回答后面问题(共4分)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小题1】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小题2】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2分)
10.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13分)
学会拒绝
①溪流拒绝了湖泊的挽留,把活力送到了无边的大海;小草拒绝了绿阴的庇护,把坚强展现于烈日风霜下;繁星拒绝了黑暗的诱惑,向大地撒下点点星辉……
②学会拒绝,为我们的心灵守候一片净土,为我们的生活擦亮美好的明天。
③“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是我们熟知的清高的典范。
他于四十一岁时拒绝了官位俸禄,归隐田园。
拒绝,让他得到了心灵最终的归宿。
与之相仿的隐士林和靖拒绝了热闹,不问世事,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在宁静的生活中悠然自得,写出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绝唱。
④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希望之光的照耀,也会遇到藏在海底的暗礁。
触礁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拒绝失望的心理。
诗仙李白官场失意后并没有心灰意冷、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地调整情绪。
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潇洒地让自己脱离了许多仕途失意者无法脱离的苦海。
⑤然而,世上许许多多诱惑人心的东西,都有着华丽的外衣,也有许许多多的人走向了诱惑,坠入了深渊。
这是因为他们不会拒绝。
⑥清代大贪官和珅便是一例。
和珅一生贪赃枉法,家中累积的财富不可胜数。
正因为他对钱财来者不拒,换来了他人生的悲哀——嘉庆赐死,家产查抄。
他一生费尽心机,换来的不过是一卷破席,更多的则是后世的唾弃。
他不是愚昧之人,却做了让自己身败名裂的愚昧之事。
在钱财的诱惑面前,他没有学会拒绝。
⑦在这个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学会拒绝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良药。
学会拒绝不义之财,学会拒绝非法利益,学会拒绝贪图享乐,学会拒绝嗟来之食……让我们用拒绝换来良知,换来无私,换来正直,换来尊严,换来我们每一个人的无愧之心!
⑧学会拒绝吧!让我们给自己的航程点亮明灯,带上我们快乐的心情,还有明天的希望,顺利远航。
【小题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3分)
【小题2】分析第⑥段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3分)
【小题3】在第④⑤段之间,给本文增加一个现代或当代的事实论据。
(3分)【小题4】请简述本文第③---⑥段的论证思路。
(4分)
第1卷参考答案
一.参考题库
1.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中应是“.惩罚chéng”;B中应是“档案
dàng ”;D中应是“豢养huàn”“濯足zhuó”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参考答案:
【小题1】最开始,害怕红绿灯(1分):在哈尔滨时,无惧红绿灯(1分):丈夫去世后,静心对待红绿灯(1分)。
(共3分,大意对即可得分)
【小题2】⑴结构上,本文以作者在红绿灯下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
⑵手法上,运用双关(象征),写出红绿灯既是交通信号指示灯,又是人生指示灯。
⑶主题上,红绿灯引发了作者对人的生活方式的思考:生命的速度可以张弛有度。
暗示了文章的主旨。
【小题3】作者在经历丈夫车祸后有了对生命速度的思考与省悟,她认为人们的生活节奏可以在等待红绿灯的时候放慢下来,不必总忙于奔命,所以在看到车流中慌乱又危险的闯红灯的行人时感到又可怜又可笑。
(大意正确即可2分)【小题4】采用反复的手法(1分),写出了丈夫只知道一刻不停地向前“赶” (为了生活而奔忙,或不顾性命的往前奔)而导致的悲剧(1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无尽思念(或:表现了作者在丈夫离世后对人生生活方式的深沉思考,为下文表达中心思想做了铺垫)(1分)。
【小题5】人生不能一味往前赶,可以慢些,可以欣赏路上的风景,做到张弛有度,只有这样,生活才会更美好。
(2分)我们可以适时的为自己亮起感情的红灯,提醒自己珍惜与亲人朋友的相处;我们可以自觉的为自己亮起一盏事业的红灯,提醒自己在忙碌中别忘记了享受生活的闲适;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健康亮起一盏红灯,提醒自己保重身体(。
(答对任两点即可,(2分)【小题1】
试题分析: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了解散文的组材线索,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来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过程,能做到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感变化相一致,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此处理解出“害怕—无惧—平静”这一过程即可。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试题分析:赏析文题的妙处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几方面进行鉴别欣赏,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的标题进行赏析,一般从标题的使用手法来考查,有时也从文章内容和主题角度,要求学生对文章标题进行理解,这时要求学生能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深刻认识文章中心主题。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3】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这里主要联系到“丈夫车祸”这一事件。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反复: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5】
试题分析:这是一种半开放题型,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学生在读懂原文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然后将自己的观点结合文本进行阐释,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体和文章内容的能力。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3.参考答案:(1)骈死于槽枥之间
(2)入则无法家拂士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4)夜泊秦淮近酒家乱花渐欲迷人眼秋风萧瑟关关雎鸠
(每空1分,遇错字别字则本空无分。
共8分)试题分析:直接填写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字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诵读能力。
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学生填写时应重点突破“骈”“ 雎鸠”等这些重点字词的书写。
还要注意“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深夜袭击敌人的紧张场景”等命题理解点。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4.参考答案:参考例文
各有各的精彩
一样是花,却各有各的精彩。
听说,亲情是花。
在破败的墙角,干涸的沙漠。
尽管狂风大作,烈日炎炎,依旧屹立不倒,暖人心脾。
前一刻,家人聚集在一起聊天看电视,有说有笑的。
后一刻,突如其来毫无征兆的来了地震。
房屋倒塌,家人被困。
他们在生与死之间徘徊。
他们的本能告诉自己要为亲人活下来。
三天三夜未进食的他们靠自己的毅力在与死神的搏斗下坚强的活了下来。
雨过天晴,他们有说有笑的又聚集在一起聊天看电视。
听说,友情是花。
在寒冷的冬天,贫穷的山村。
无需适当时令,优渥环境,也还兀自生长,洁白而淡雅。
山里的孩子每天上学都要紧挨着行走。
崎岖狭窄的小路伴随着危险。
一个七岁的小男孩不小心崴了脚,剧烈的疼痛使他哭了起来。
瘦小的九岁女孩见状,安慰道:“别哭了,我背你吧。
”小男孩哽咽了一会,嗲声嗲气(dia,第三声)道:“嗯”于是,小女孩艰难地背着小男孩走到了学校。
从此,他们的友情蒸蒸日上。
听说,爱情是花。
在回眸一刻,擦身之间。
不用刻意安排,蓄势待发。
于是时至璀璨,火红而热烈。
它如夏花,花开不败,直至夏边花事了。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初中三年的青春在我手中流淌而过。
虽然只是三年的青春时光,但回忆起来却似乎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漫长。
而今,我重新踏进了这个校园。
相同的地点,不同的时光里,往事如同电影般一幕幕回放,苍白而有力地诉说着我的思念。
清晰记得,同学们陆续来到教室,放下书包,拿起书本,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他们不为别的,只是单纯的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着。
三年的青春,仅仅用我卑劣的文笔尚且不能勾勒完整,只愿我们能共同的演绎着一场精彩戏。
一样是花,却各有各的精彩。
试题分析:是一篇以“各有各的精彩”为题的命题作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要创新,立意着眼于“精彩”,突出表现在“与众不同”即“各有各的”,你会选择怎样的写作角度,在选材中,如何突破平庸材料的使用,让我们的作品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这样选择典型的、新颖的材料至关重要。
考点:按要求写作。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参考答案:罗曼罗兰列夫托尔斯泰担忧国家命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贝多芬
(每空1分,共5分)试题分析:这是对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这里学生应了解罗曼·罗兰的《名人传》。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6.参考答案:
【小题1】大部分学生很喜欢语文阅读和写作(1分),但忙于应对其它学科作业,无暇或疲于再耐心阅读和习作(1分)。
【小题2】原因:改变语文不受重视的现状(1分);重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1分)
建议:诗歌朗诵会、作文竞赛、语文猜谜等游艺活动……(一条建议1分,共2分。
言之成理即可)【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题考查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即要求考生具备有关的知识,又要求学生具有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述能力。
概括时,能围绕“大部分学生喜欢但不能进行规范阅读和写作”作答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类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知识的考查,学生就研究话题,进行合理化建议,属开放性较强的一类试题,不设统一标准和答案,学生只要紧扣活动主题,设计合理都能得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中应是“食不果腹”;B中应是“陈词滥调”;C中应是“重峦叠嶂”。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8.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B中《资治通鉴》应是司马光编写的;C中“欧阳修”应是宋朝人;D中“郭茂倩创作”信息有误,应是作者不详。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9.参考答案:
【小题1】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
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
(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均给2分)。
【小题2】不好。
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从诗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2分)【小题1】
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
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
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诗歌创作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
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这类题往往从内容主题上、语言表达上、技巧手法上对诗歌进行鉴赏。
要求学生能体会诗歌所描写和表达的情、理、景;这里含蓄表达出心中不平的感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参考答案:
【小题1】学会拒绝,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生活更加美好。
(3分)(回答“学会拒绝”或“学会拒绝不义之财,学会拒绝非法利益,学会拒绝贪图享乐,学会拒绝嗟来之食……”
得1分;回答“让我们用拒绝换来良知,换来无私,换来正直,换来尊严,换来我们每一个人的无愧之心!” 得2分)
【小题2】举例论证(1分),举出和珅贪赃枉法被赐死的例子(1分),具体有
力地论证了“不懂得拒绝不良诱惑会让人坠入深渊”,从反面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1分)。
【小题3】所举事例可以是现当代名人或普通人“学会拒绝不义之财,学会拒绝非法利益,学会拒绝贪图享乐,学会拒绝嗟来之食,拒绝急功近利,拒绝庸俗浅薄,拒绝麻木不仁……”等等即可(人物1分,事件1分,分析1分)。
如:莫言拒绝荣誉,潜心写作,成名后依旧冷静宁和地沉浸在自己的写作世界中,维持了自己独有、独立的清净世界。
【小题4】第③④段分别举了陶渊明、林和靖、李白的例子,从正面具体证明了“学会拒绝,使心灵得以净化,生活更加美好”(2分)。
第⑤段过渡到反面例
子,第⑥段举出和珅被赐死的例子,和前文形成对比论证,突出论证了论点(
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学生明确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
的句子。
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观点的句子。
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整体感知文本,进行归纳总结。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试题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作用是议论文常考的题型。
解答此类题型,
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论证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者文段
的分论点来分析作用即可。
如:举例论证,举出和珅贪赃枉法被赐死的例子,
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不懂得拒绝不良诱惑会让人坠入深渊”,从反面论证了本文
的中心论点。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试题分析: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
)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
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常见一些主题的
名人事例和名言。
这样的事例或道理才具有说服力。
考点: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
试题分析: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典型,一般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常用的议论文
结构形式有总分式、递进式、并列式、对照式四种,其遵循的总体原则大致是“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弄明白各段落的内在联系,并注意文中
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