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
当课程改革刚开始时,许多教师满怀激情投身新课改,而彻底告别传统教育。
多年实践证明,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数学教育有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是无法割裂的,只能是不断地传承与扬弃。
喧闹过后,教师应该做的就是更多地深刻思考遇到的各种实践问题。
一、回顾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于2001年9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2002年9月进一步扩大,有近500个县(区)开展实验,我县由2004年9月开始实施新课程。
二、把握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构建整个《标准》的基石。
《标准》的基本理念反映了数学课程要服务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一时代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总趋势。
(一)如何认识数学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含义:
1、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2、面向每一位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技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技之长。
3、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2)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如何认识数学——走向学生的生活。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
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1、人类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应当在数学课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2、数学作为一项人类的活动来对待。
3、数学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4、数学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和结束。
5、数学课程应展示数学文化的魅力。
(三)如何认识数学学习——为了学生美好的明天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数学学习内容不仅要包括一些现成的结果,还要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
(做数学体现过程、感觉数学发现的乐趣)
2、数学学习应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1)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新课标没有否认模仿与记忆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但更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四)如何认识数学教学——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教学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1)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2)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3)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4)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2、数学教学活动就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角色的转变)。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组织者——组织学习材料、组织学习活动,营造课堂气氛。
例:大数目的读法
引导者——激发兴趣,激活经验;提出问题,引导探索;展示成果,评价反思。
合作者——参与小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示态度,必要的演示、讲解、总结、板书。
3、用教材:结合“境材”(周围的环境资源)和“人材”增删、重组、包装“教材”,考虑“人材”特点,摄取“境材”组成“大教材”。
(五)如何认识数学教育评价——发展才是硬道理
认识数学教育评估、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1、评价标准应该多维。
2、评价方法应多样化。
3、评价主体应多元化。
4、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5、突出对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6、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促进教师改进教学。
(六)如何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作用——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1、树立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观念。
2、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