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工程学简介
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
交通工程学是一门进展中的交叉学科。

它与运输工程学、道路工程学、汽车工程学、电子工程学、功效学(Ergonomics曾译名人机工程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紧密相关,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且其内容不断进展丰富。

*美国交通工程师协会给交通工程学所下的定义是:交通工程学是运输工程学的一个分支。

它设计到规划、几何设计、道路交通治理、道路网、终点站、毗连用地,以及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关系。

*澳大利亚学者给交通工程学所下的定义:交通工程学是关于交通和出行的测量科学,是研究交通流和交通发生差不多规律的科学。

*英国的定义是:道路工程学中研究交通营运与操纵、交通规划、线形设计的那一部分叫做交通工程学。

*前苏联的定义是: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过程的规律和交通对道路结构、人工构造物阻碍的科学。

*我国的交通工程专家们亦提岀过不同的定义,迄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

一样认为: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各种交通现象的差不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边缘学科,而不是原有其他学科分支的聚拢和取代,其具体内容目前尚在进展中,不可能也不必要完全排列于定义之中,据此,目前比较认同的定义是: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人、车、路、坏境之间的关系, 探
讨道路交通规律,建立交通规划、设计、操纵和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有关的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使道路交通更安全、高效、快捷、舒服的一门技术学科。

2.交通工程学的内容
交通特点、交通调查、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几何设计、交通
组织治理、交通安全、停车场及服务设施、公共交通、交通环境爱护。

1)交通特点
2)交通调查
窃交通量、车速和车流密度调查
窃行车时刻和延误调查
水停车调查
窃公共交通客流调查
窃公路客、货流调查
步道路通行能力调查
生交通事故调查
*交通环境调查
*居民出行调查
起讫点调查
3)交通流理论
交通流理论是研究各种不同车流密度的交通流特点与其表达参数之间的关系,寻求拟合交通流状态的最佳模型,为制定交通治理方案、增建交通设施、评定交通事故提供依据。

目前己采纳概率统计方法、排队论、流体力学理论和跟车理论等研究交通流。

4)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是研究在一定土地使用条件下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平稳关系。

在某一地区或某一都市,依照人口的增长、经济进展、土地开发使用等条件,拟定交通规划方案,方案优选,编造方案的实施程序。

依规划的范畴内容不同,交通规划有不同层次之分。

*区域综合交通规划和都市综合交通规划。

尙公路网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交通枢纽规划、停车规划。

*具体交通设施的进展、改善、更新规划'
水交通环境规划。

5)几何设计
几何设计是指运用交通工程学的原理,对道路几何线行等工程项目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改进提高道路的性能,确保高等级公路上汽车行驶的快速、安全、舒服性。

6)交通组织治理
研究组织、治理、操纵交通的措施和装备,要紧涉及以下内容:
戏研究符合社会制度和公众道德规范的交通法规和执法治理;
呼且织车流在路网上合理分布,在线路上有序进行;
霞研究标志、标线的颜色、图形、尺寸、设置位置和划法以及反光、发光的标识;
窃研究交通操纵系统。

采纳电子运算机技术及各种电子设备等新技术建立各种道路交通操纵系统;
窃研究道路交通专用的通讯及数据传输系统;
*研究道路交通事故快速救助处理系统。

7)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是交通领域永恒的研究课题,旨在弄清产生交通事故的
机理和规律,揭示各种阻碍因素的制约关系,讨论如何减少交通事故, 提高交通安全。

8)停车场及服务设施
研究停车需求,对停车场进行规划、设计和治理,讨论交通服务
设施的布点、规模和经营。

9)公共交通
讨论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特点,适用条件,以及各种交通方式的配合,并探究新的交通方式,为居民提供方便的交通系统。

10)交通环境爱护
研究加强排水系统,操纵水土流失,爱护天然植被、平稳生态环境
以及减少交通噪声、废气、振动和漂移物对环境阻碍的措施,爱护水源,制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等。

3.交通工程学的进展
人和物在道路上的移动构成道路交通。

追究历史,在古罗马就实行了单向交通,不准在要紧街道的路边停车,在路外为战车修建了停车场,白天不准马车进入市中心,1600 年墨西哥城的要紧街道就使用了颜色鲜亮的中心划线。

交通操纵在历史上的进展,可追溯到19世纪最早的信号等是用手扳动的。

40年代一一交通工程人员开始意识到,只靠交通治理,无法根治交通咨询题。

因此交通工程学增加了交通调查、道路规划的内容。

50年代一一各工业发达国家,为尽快复原二战中遭受破坏的工业体系,大规模修建公路。

那个时期,道路通行能力、线形设计、立体交叉设计、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停车咨询题就成了交通工程学的研究课题。

60年代一一由于汽车数量激增,美国、英国、前联邦德国、日木等国家的每公里公路平均汽车密度逐步趋于饱和。

交通拥挤、堵塞现象H 趋严峻、交通事故与日俱增。

因此,交通工程技术人员开始更为深入地研究车流特性,倡导“交通渠化”,用运算机操纵交通,改进道路线形设计,注意各元素之间保持和谐,更多地考虑道路对所在地区带来的阻碍。

70年代一一由于能源危机引发石油价格急剧上涨。

另一方而,大量汽车排除的废气、引起的噪声、振动危及人们的健康,这就迫使工
业发达国家对交通进行综合治理。

80年代一一在工业发达国家,多数都市的进展差不多定型,大规模进行交通规划的时代差不多过去,交通工程的研究咨询题,多集中于交通治理方而。

目前一一世界各发达国家均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采纳各种高新技术,研究"智能车路系统”(Intelligent Vehicle Highway System, IVHS),或称智能运输系统(ITS)。

3. 中国交通工程学的进展
我国地域宽敞,历史悠久,道路交通的进展源远流长。

在交通工程学作为一门学科传入我国之前,我国劳动人民无疑做了专门多属于交通工程学范畴的工作。

西周时期一一就有记载讲,都市道路规划采纳棋盘式格局,将道路分成经纬、环、野三类。

秦朝一一建成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候所建道路连接成网,遍及全国。

唐代一一建成以长安为中心的驿道网,按“30里一驿,天下驿凡此种种639”估算,则唐代全国共有干线道路40000km左右,这些道路的规划差不多上是辐射式的。

此外,唐代还实行靠左行走的交通规则。

1874年——我国最早修建的公路为以台南为中心的中南北三大干线道路。

1901年——开始引进汽车后,有些省开始兴建公路。

但此其间修
建的道路,各自为阵,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标准。

1919年一一北洋政府内务部提岀了我国公路的分级和标准。

1921年一一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提出了以兰州为中心的“四经五纬国道网”。

50年代——我国公路建设在1956年和1958年曾有过两次大进展。

60年代一一大力推广渣油路而,使我国公路里程和黑色路而里迅速增长。

但60年代交通量不大,所建公路差不多上是低等级公路。

70年代一一我国公路和都市道路上的交通量迅猛增长,交通拥挤,事故日增。

80年代一一各有关高校开始建立交通工程专业,进行人才培养。

1982年,中国公路学会成立了交通工程学会。

20多年来,在交通、城建及公安等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我国在交通工程学这一学科领域中,从无到有,取得了专门大成绩。

目前已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水平,在全国建立了一支从事交通工程专业的技术骨干队伍。

我国的交通工程事业大有可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