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三周反馈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第三周反馈检测试题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一项是()(3分)
A. 殷.红(yān)嘱.咐(zhǔ)鞠.躬尽瘁(jū)锋芒毕露
B. 行.列(hánɡ)草率.(shuài)鲜.为人知(xiān)一畴莫展
C. 游说.(shuō)竭.力(jié)慷慨.淋漓(kǎi)马革果尸
D. 瑕.疵(xiá)躲藏.(cánɡ)兀.兀穷年(wū)炯乎不同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曲.折(qǔ)喧.闹(xuān)亘.古不息(ɡènɡ)天然屏嶂
B. 强.迫(qiáng)祈.祷(qí)凄惨嗥.鸣(háo)楔而不舍
C. 狂澜.(lán)诧.异(chà)无比挚.痛(zhì)扑朔迷离
D. 山巅.(diān)谰.语(nán)燕.山胡骑(yàn)重峦迭嶂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气魄.(pò) 挚.痛(zhì) 澎湃.(bài) 哽.住(gěng) B.哺.育(fǔ) 惩.罚(chěng) 懊.恼(ào) 亘.古(gèi) C.屏.障(píng) 山巅.(diān) 滋.长(zī) 参差.(cī) D.惨.白(chǎn) 默契.(qì) 镐.头(gǎo) 胡骑.(jì)
4.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坚韧(rèn)淳朴(chūn)狭小(xiá)覆灭(fù)
B.谦逊(xùn)豆浆(jiāng)豁亮(huò)犁耙(pá)
C.聚歼(jiān)迸裂(pēng)摁倒(èn)掐住(qiā)
D.溜达(liú)掰开(bāi)憋闷(biē)过瘾(yǐn)
5.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漆.黑(qī) 花辨火塘撵.走(niǎn)
B.歇.脚(xiē) 瑶族寨子燃.起(rán)
C.麂.子(lù) 昆仑黑炭扛.起(káng)
D.蹦.开(bèng) 驿路幽闲菌.子(jùn)
6.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懊诲誓言回环曲折
B.斑谰高梁九曲连环
C.田笼镐头扑朔迷离
D.摩损体魄一泻万丈
7.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澎拜喷涌钥匙金柝
B. 忏悔喧闹奔弛默契
C. 狂澜祈祷丰饶屏嶂
D. 踱步泛滥骏马肃静
8.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手势哽住温和严肃
B.奥悔旷课忠诚糊涂
C.责备干脆激动古怪
D.惨白墙壁气氛视察
9.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晶莹迁陡茂密花瓣B.茸毛竹篾蔑视歌谣
C.明枪夜幕恍忽拆损
D.雷峰作楫陡峭挺好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
....的科学家——邓稼先。

B.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
....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C.爱出风头的他经常夸夸其谈,与别人争吵时锋芒毕露
....。

D.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干部,数年
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
....的人物。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纵然马革裹尸
....,魂归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

B.云南鲁甸地震救灾现场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
....的事迹。

C.年过半百的广丰县农民郑春枫锲而不舍
....,终于圆了几十年的大学梦。

D.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杭州市“寻找贴心物业人”大型专题活动目前圆满结束,20名物业人及团队锋芒毕露,获得最具人气奖。

B.《精卫填海》是一则神话故事,其主人公精卫因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而受到人们的尊敬。

C.秘鲁境内的纳兹卡线条被誉为世界之谜,在地面上,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一条条刻在沙土上的杂乱无章的线条。

D.有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头脑发热的人,也许会暂时获得成功,但他们很快便会丧失获得的一切。

1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5分)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
连A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1)选文出自__________ (作者)创作的小说《__________》。

(2分)
(2)文中A表示的人物是__________,这一段烈日酷热的描写侧面体现出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曰,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曰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王肃传》,有删改)14.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
(2)及鲁肃过寻阳 ___________________
(3)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学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6.[甲][乙]两文中吕蒙和从学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孙权和董遇是如何解决他们学习
上的困难的?(5分)
【参考译文】【乙】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喜欢学习。

有跟随他学习的人,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必定应当先读百遍”。

(又)说:“书读过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会显现。

”跟随他学习的人说:“苦于没有时间。

”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

”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阴雨天是时节里的空闲时间。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7.选文前三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2分)
18.选文中写了闻一多“说”和“做”的哪几件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
19.“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一句中“这个方面”指代什么?(3分)
20.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5分)
21.体会“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在全文中的作用。

(5分)
填空(14+10分)
22.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啊!黄河!
啊!黄河!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23.《木兰诗》理解性默写
(1)表现木兰出征做准备的排比句是
(2)表现军情紧急和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3)成语“扑朔迷离”的原句是
(4)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也有相似的两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