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33交通港站与枢纽课件共41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机待线
1、机待线的作用 便于出入段机车的停留,保证出发列车能及时连
挂机车,减少机车出入段与车站其他作业的交叉干 扰,增加咽喉区的平行作业。 2、 机待线的设置 ⑴横列式区段站:设有机车走行线时,在无机务段一 端的咽喉区,应设置机待线
⑵纵列式区段站:机务段对侧到发场出发端的咽喉区 应设置机待线
3、 机待线的布置形式 ⑴贯通式机待线: ⑵尽头式机待线:
交路每昼夜通过机 车≥36次,设1条≥100 次,2条
3、机车走行线的布置 ⑴单线横列式区段站
减少机车出入段与接发列车
进路的交叉,降低交叉的严
重性。与车站布置图、机务 段位置相关。
站对右:到发线之间
站对左:到发场与 调车场之间
⑵双线横列式区段站
当机务段位于站对右时,机走线设于上下行到发场之间
当机务段位于站对左: 设有外包机务段第Ⅲ正线时,机走线设于到发场与调车场之间 不设有外包机务段第Ⅲ正线时,机走线设于上下行到发场之间
2、牵出线的数量
①调车场两端应各设一条牵出线 ②每昼夜实际解编作业量≯7列,次要牵出线可缓设 ③利用运量较小的线路或工业企业线作次要牵出线
(平、纵断面适合调车) ④纵列式区段站,换挂车组的部分改编列车不能利用
正线调车时,在旅客站房同侧的一端设专用牵出线 ⑤货场取送车作业,一般可利用调车场牵出线进行。
1.了解到发线数量的确定方法,有关到发线单、双进路, 超限货物列车到发线布置,到发线与旅客站台的布 置形式等有关原则和规定
2.了解机车走行线、机待线、机车出入段线以及调车线、 牵出线的数量确定方法
3.理解机走线位置确定方法
4.了解咽喉设计方法
5. 会分析布置图中各个道岔、渡线、梯线、线路的作 用
第一节 列车到发线
1、横列式或纵列式:客货到发线兼用 2、客货纵列式:另行计算
第二节 机车走行线、机待线及机车出入段线
一、机车走行线
列车对数及机车运转方式
②布置图类型及机务段位置
横列式、肩回运转交路:
纵列式:不设 客货纵列式: ③补机及其作业方式
横列式、肩回运转
⑴直接计算法 m14N 4 0T
(1 t空 14m 4 ) 0 1 空费
⑵到达间隔计算法 mt占 t隔
⑶存在问题
2、列车到发线的布置 ⑴单、双进路的设置
单线横列式:双进路 双线横列式:单进路,部分到发线设为双线路(靠 近旅客站台及调车场) 双线纵列式:单进路 枢纽区段站:双进路 ⑵超限货物列车到发线布置 除正线外单线区段站:另有1条
N换算=[N中+(N区到+N区发+N摘到+N摘发)α]/ 2
例: A 6+9+3+2→
6+9+3+2← C
②增减规定
→5+11+4+2 B
←5+11+4+2
A:6×0.5+9+5×2 +5×2 B:5×0.5+11+6×2 +6×2 C:3×0.5+2+5×2 +5×2
③尽头式正线
46.5对
Ⅱ、分析计算法
正线两侧,利于作业; 货场、支线、工业企业线引入、方便; 便于向双线发展。
采用条件:一般应优先采用。
b、双线区段站
特点:
优点:正线顺直,便于线路养护维修,便于将单线改 为双线,适合于横列式发展为纵列式或客货纵列式 站型,当纵列式办理旅客列车三交会时,正线I道 仍可用来通过货物列车。
缺点:夹3条线路,跨越设备费用高 采用条件: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图形中优先采用。 二、旅客列车到发线
双线区段站:上、下行应各有1条到发线
⑶到发线(包括正线)与旅客站台的布置形式
①决定因素:正线顺直;客货列车便捷到发,站内 交叉少;跨线设备小;便于货场设置、支线引入 及工业企业线接轨;便于线路保养维修以及便于 进一步发展
②布置形式 a、单线区段站 特点:
优点:各方向均可进入1道; 有两交会时,可分别接入1、II道,客货分布
part33交通港站与枢纽课件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第三章 运转设备
基本要求
列车到发线 机走线、机待线、机车出入段线 调车线、牵出线、驼峰 车站咽喉区
一、货物列车到发线
1、数量
⑴影响因素
①列车对数及其性质:占用次数和时间
②车站位置、衔接线路方向数、相邻区段闭塞方式
③车站布置图的类型
横列式:线路少
纵列式:多
客货纵列式:多
④技术作业过程及作业方式:占用到发线时间 ⑤机车交路 ⑥车站各项设备能力是否协调
⑵到发线数量的确定 Ⅰ、查表法: ①货物列车换算对数
如货场位于站房同侧,装卸作业量较大且区间列车 对数较多时,宜设专用的货场牵出线。 3、长度 主要牵出线:l效≮到发线的有效长 次要牵出线:l效≮到发线有效长的一半
第四节 车站咽喉设计
一、车站咽喉设计要求 1、保证必要的平行作业——一定条件下平行作业组合 ①主要平行作业项目 ②主要平行作业数量 2、保证作业的机动性、灵活性。 ①调车场直接发车 ②到发场反向接发车 ③到发场部分线路有列车到发与牵出、转线的平行进路 3、尽量减少敌对进路交叉,尤应避免到达进路交叉。 4、尽量缩短咽喉区的长度。
L1 DF1
L效=l机+10m+5m=45m
L2 DF1
L效=l机+20m+5m=55m
有隔开进路, 比较安全。 一般宜采用。
进路比较灵 活,l咽较尽 头式短,无 隔开进路时, 安全性差。
三、机车出入段线:保证站段间机车出入畅通
1、数量:一般设出、入段线各一条。当出入段机车 每昼夜不足60次时,可缓设一条。
• 每一衔接方向设调车线一条,l效≥l到发效;
• 本站作业车停留线一条;
有效长应按
• 待修车和其他车辆停留线一条;
该线上所集
• 工业企业线车辆,增加一条;
结的最大车
• 危险品车辆停留线一条。
辆数确定
⑵无解编作业的区段站
调车线一般应设2条,主要作为本站作业车和待修 车停留和调车之用。
二、牵出线
1、 影响牵出线数量和长度的主要因素 ⑴有调作业车数量的多少 ⑵改编列车的编组要求 ⑶调车作业的方法 ⑷站内调机的台数及作业分工 ⑸货场与工业企业线的位置及其作业量
2、长度:
第三节 调车线及牵出线
一、调车线:
集结车辆、解编车列和停放本站作业车等
1、影响调车线数量和长度的主要因素 ⑴衔接线路方向数
⑵有调作业车的数量及其性质
⑶列车编组计划
⑷调车作业方法
小能力驼峰——溜放调车 平面牵出线——推送调车 调机分工——分区作业
——包线作业
2、调车线数量和有效长
⑴有解编作业的区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