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动机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出院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动机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出院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
影响
迟薇;薛桂芬;杨萌萌;刘佳
【摘要】目的探讨保护动机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出院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鼻咽癌放化疗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两组患者住院时均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同时给予保护动机干预.评估两组患者放化疗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指数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毒副反应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指数(7.70±1.13)分,对照组生活质量指数(5.22±1.4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保护动机干预能有效减少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出院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
【年(卷),期】2016(031)014
【总页数】4页(P1304-1307)
【关键词】保护动机干预;鼻咽癌;放化疗;生活质量
【作者】迟薇;薛桂芬;杨萌萌;刘佳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二病房,黑龙江哈尔滨150400;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二病房,黑龙江哈尔滨150400;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二病房,黑龙江哈尔滨150400;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二病房,黑龙江哈尔滨150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3
据报道[1],鼻咽癌发病率居头颈部恶性肿瘤之首。
放疗为主、联合化疗可有效控制肿瘤细胞增殖,是治疗鼻咽癌的重要手段[2],但放化疗极易出现不良反应。
研究[3]证实,鼻咽癌患者出院后将伴随多种放化疗并发症生存。
吴红伦[4]报道出院后3个月患者出现口干者53.33%,发生分泌性中耳炎达60%,放射性鼻窦炎的发生率为33.33%。
放化疗半年是患者急性并发症最多的时期,往往集多种并发症于一身,极需医护人员提供专业预防和康复指导。
保护动机干预是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建立的新型健康干预模式,主要是通过认知中介调节过程的威胁评估和应对评估两个方面解释行为改变的机制和过程[5],近年来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在预防儿童跌倒、减少青少年吸烟率、增进中老年营养摄入[6-7]等公共卫生领域都得到一定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将保护动机干预模式应用于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10月本院五官科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80例。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鼻咽癌;首次进行化疗;均无肝肾功能损害;具有一定表达能力;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者。
排除标准:胃肠功能正常;无脑器质性疾病病史;严重认知障碍。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015年6-10月入院)和对照组(2015年2-5月入院),各90例。
观察组:男58例,女32例;年龄11~68岁,平均(47.31±8.40)岁。
对照组:男53例,女37例;年龄12~70岁,平均(48.06±9.25)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治疗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时均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依据保护动机理论,结合鼻咽癌疾病特点、放化疗副作用,制订保护动机干预方案,见表 1。
1.2.1 团体教育团体教育总共3次,包括2次专题讲座和1 次视频观看,40~60 min/次,地点在科室示教室,由研究者主持,科室资深护士辅助。
第一次:讲解鼻咽癌疾病及放化疗的基本知识,包括放化疗方法、注意事项、相关毒副反应和并发症等内容,使患者对疾病和治疗方法有初步了解,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和放化疗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和家属对预防不良反应的重视。
第二次:主要涉及常见并发症护理,包括食欲减退、口腔黏膜炎、口干、张口困难、头晕头痛及记忆力下降等方面内容,并设置自由提问和最后的知识竞赛,加强知识的巩固。
详细内容:(1)食欲减退:烹饪方法以蒸、煮、炖、煲为主,忌烤、熏、炸;变换菜肴颜色以增加食欲,可用黄瓜、红萝卜、柠檬作装饰;营养均衡,每天均需摄入蛋肉、蔬菜、瓜果,忌生食;进食前适量活动可刺激食欲;少量多餐,只吃几口比不吃好。
(2)口腔黏膜炎:可自配盐水(1/2匙盐加500 mL开水),每天多次漱口;可用西瓜霜喷剂、维生素E和维生素B2碾成粉剂,每天多次溃疡局部擦药;口服维生素E、B、C,促进口腔黏膜愈合;每天晨起、进食后、晚睡前刷牙,保持口腔清洁。
(3)口干:用润唇膏涂抹口唇,防止干裂;嚼甘草、橄榄、话梅、
山楂,吃少量酸性食物,促进唾液分泌;每天饮水量宜在2 500 mL以上,以湿润口唇、增加尿量、加速毒素排泄。
(4)张口困难:每天坚持张口康复操,张口至最
大停5~10 s闭合,重复10次;轻叩上下牙齿50下;用力咬紧牙关5~10 s放松,重复10次;张口伸舌,向上卷舌,重复10次;舌尖舔牙周5圈;闭唇鼓腮5~10 s,同时两手拇指按摩腮颊部、颞颌关节,重复10次。
(5)头晕头痛:注意
休息,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量有氧运动,散步、慢跑等;如头痛加剧、血圧升高、意识不清,须及时就医。
(6)记忆力下降:保持充足睡眠(8 h/d);规律
安排生活,把日常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用物、药品放在相对固定的位置,对于重要的事情可用笔记录;注意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三次:组织患者观看视频教育,以第一、第二次讲座内容为重点,巩固相关知识。
1.1.2 个人指导由研究人员在日常查房、病房巡视、出院前及回院复诊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1)危机评估及弱化:以“一对一”面谈形式了解
其不良行为及内在原因,帮助患者分析所谓“正确行为”的实质,纠正其错误的认知,从而弱化其内在因素(如食欲不振拒绝进食)及外在因素(患者或家属对疾病危
险因素的忽视)。
(2)应对评估及强化:帮助其认识到预防放化疗毒副反应的重要性,掌握常见症状的自我预防与护理知识,强化其应对效能和自我效能。
纠正个别患者对放化疗期望过高的认知,如“放化疗后肯定能恢复正常”,帮助其分析这种期望心理与病情现实的差异,向患者讲解放化疗对机体的影响,促使其做好充分心理准备对待治疗预后。
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予以最大帮助。
1.2.3 经验交流会住院期间,由研究者组织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召开经验交流会,分享在治疗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其分析维持不良生活方式会对放化疗后康复的负面影响,以及采取正确行为带来的好处,引导患者权衡采取危害行为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并由成功的患者做引导,帮助患者认识到采取正确生活习惯对康复的重要性。
时长约60 min。
1.2.4 出院随访放化疗后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进行家庭访视3次,时
间约30 min,电话随访每月2次,并每周发送提醒短信,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1.2.5 建立微信群微信24 h开放,群成员相互之间通过发送相关信息互动沟通,
进行经验交流,内容与放化疗日常护理有关,也可以是关于生活、新闻、娱乐等。
每日下午5∶30~6∶00集中进行宣教,可将相关知识编成文字或做成视频,也可以音频方式发送给患者,督促做好院外自我管理。
1.3 效果评价
1.3.1 毒副反应/并发症参考美国国家癌症协会常见毒性评估标准、美国放射治疗
协作组织分级标准制定鼻咽癌治疗毒副反应评分表,内容包括食欲减退、口腔黏膜炎、口干、张口困难、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6项不适症状。
采用Likert 4级评
分,即“无、有点、相当、非常”,依次赋值为0~3分,总分0~18分,得分越高,表明毒副反应越严重。
经小样本预实验,Cronbach'α系数为0.84。
分别于
出院前、出院后1 个月、3个月及6个月对患者进行评估。
1.3.2 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QOLI)[8],该
表包括活力、日常生活、健康、支持、前景等5项,每项有3个条目。
采用3级
评分,2分:能独立完成动作;1分:他人协助完成;0分:不能完成动作;正常:QOLI≥9分;轻度:6分<QOLI<9分;中度:3分<QOLI≤6分;重度:QOLI≤3分。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以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或重复方差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放化疗后不同时段毒副反应评分比较见表2。
2.2 两组患者放化疗后生活质量比较见表3。
随着鼻咽癌放化疗联合治疗的迅速开展,护理措施的得当与否、能否延续则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这一点在放化疗肿瘤患者上尤为明显[9]。
而多数鼻咽癌患者在
医院完成放化疗治疗后,仅于出院时接受简单的健康教育,即带药回家自行休养,患者很难做到专业、系统、科学地发现、识别及应对复杂的放化疗毒副反应和并发症。
3.1 保护动机干预对鼻咽癌放化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有研究[9]认为,正确
而有效的自我管理对于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的健康恢复有直接的影响。
由于放化疗使机体机能处于下降、疲劳、损伤等薄弱状态,尤其出院后半年更是发生并发症最多的时期,而院内护理仅能为患者提供早期放化疗康复护理。
本研究制订的保护动机干预方案,充分考虑放化疗后院外患者自我防护需要,既符合放化疗后机体变化的特殊性,也兼顾鼻咽癌疾病进展特点,在提高相关知识、自我护理上予以持续帮助。
在出院后毒副反应评价中,放化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毒副反应评分均明
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保护动机干预对于鼻咽癌放化疗后机能恢复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且此作用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对患者健康恢复的效果更为明显。
此结果符合“通过持续科学的信息支持、督导能增强鼻咽癌放化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放化疗后恢复”的结论[10]。
其主要原因在于,通过保护动机干预,加强了患者对放化疗毒副反应及并发症严重性的认识,更全面地自我护理知识帮助其识别、预防相关不良症状,强化了其应对效能及自我效能,促使患者能以更积极的心态适应放化疗后生活,主动地从日常生活、饮食活动、遵医用药及心理调适等方面去反省调整自身的相关行为,从而巩固放化疗效果。
此外,本研究中保护动机干预采用专题讲座、视频观看、个人面谈、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宣教方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患者易于接受、记忆,从每个并发症具体防护措施着手,促使其采取有益于减少毒副反应的生活行为,预防术后并发症。
3.2 保护动机干预对鼻咽癌放化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11]认为,肿瘤放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放化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能与观察组毒副反应和并发症较轻、而机体舒适度高于对照组有关,也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
由于放化疗患者一方面受身体条件的约束,另一方面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本研究从保护行为形成的动机出发,采取团体教育、个性化指导、经验交流会及建立微信群等多种方式,从预防并发症角度,指导患者加强营养、保持充足睡眠、每天做适当运动,并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使患者意识到心理状态对自身疾病的重要性。
良好的心理状态源于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使其感知到坚持正确生活方式的益处,从而长期坚持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同时,帮助患者权衡了保持积极心态的利弊关系,使其主动适应术后带来的身体状况变化,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保护动机干预可以使鼻咽癌放化疗后并发症得以早期发现、早期预防,
使患者减少了因疾病对机体本身和生活工作的影响,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关文献】
[1] 吴伟英,蔡琼香,吴海英,等.电话随访延续护理对鼻咽癌放疗出院患者张口困难康复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4,21(16):68-70.
[2] 刘敏.延续性护理对鼻咽癌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
学,2014,20(2):327-329.
[3] 张冬英.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
志,2011,26(9):843-844.
[4] 吴红伦,朱疆艳,王丽,等.沐舒坦联合糜蛋白酶在鼻咽癌放疗后鼻腔冲洗中的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0):1801-1803.
[5] Beirens TM,Brug J,van Beeck EF,et al.Assessing psyehesocial correlates ofparental safety behaviour using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stair gate presenceand use among parents of toddlers[J].Health Educ Res,2008,23(4):723-731.
[6] 王晓雯,牛瑾,周欢.青少年吸烟行为的保护动机模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9):1704-1707.
[7] Cox DN,Kester A,Russell CG.Predicting intentions to consume functional foodsand supplements to offset memory loss using an adaptation of protectionmotivation
theory[J].Appetite,2004,43(1):55-64.
[8] 胡建萍,高茜,马晓洁,等.思维导图对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
志,2013,28(6):515-517.
[9] 李艳.鼻咽癌患者普通放疗和调强放疗期间的心理状态调查及其放疗反应[J].护士进修杂
志,2015,30(2):131-134.
[10] 唐忠敏,陈丽君,黎容清,等.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7):1466-1467.
[11] 吴宇殊,王颖,江婷,等.鼻咽癌放疗病人的延续性护理[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1,25(4):37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