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降尘的观测及数据处理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6661/ki.1672-3791.2019.24.224
大气降尘的观测及数据处理方法
宫正 仲淙舜 范佳文 韩晓冬 李冀宁 吴欢峰 刘洪林
(丹东市气象局 辽宁丹东 118000)
摘 要:随着时代迅猛发展,吹响工业革命的号角,在工业技术突飞猛进下,带动了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在高利益、高便利的经济发展背景下,人类付出的,是无法挽回的自然环境。
大气中有着难以肉眼察觉的、数不胜数的微小颗粒物,这些降尘尽管也有着自然来源,但不可忽视的是,人类工业运转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污染颗粒。
该文通过对大气降尘的介绍以及观测和处理,来进一步了解大气中的微小颗粒物。
关键词:大气降尘 观测 数据的收集分析
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8(c)-0224-02
大气降尘,顾名思义,就是指大气里降落下来的尘埃,系统定义就是指空气中,不受其他外界影响,自然降落下来,直至地面的微小颗粒物。
这些微小的空气颗粒物往往都是复合物,是空气中各种各样的颗粒进行合并聚集的产物。
这些微小颗粒一般下落得都很快,所以不会被人们吸入到身体里去,其降落的速度主要是与这些颗粒物自身大小重量有直接关系。
这些降尘颗粒物通常分为两种,根据其产生源头,划分为自然界颗粒和人为产生颗粒。
对于自然界颗粒,其是由地球的自身周期和自然环境所产生的,一般都是不可避免、必定会出现的。
举例来说,地表上的活火山,其在一定周期后开始活跃,喷发出来的粉尘颗粒物遍布方圆空气内;自然界的元素循环过程,如碳循环等,这些元素物质在自然界以颗粒物质不断地进行转换工作;花期里,百花齐放,艳丽的花朵其实也在偷偷进行着传粉工作,花朵里的花粉凭借空气做传媒介质,进行传播工作,空气里也隐藏了各路花朵的花粉;自然发生火灾时,生物物质里的碳元素释放出来,融入空气,产生降尘。
人为产生颗粒基本都是在工业运转中产生的大量化学颗粒。
1 关于大气降尘颗粒物的收集工作
大气中的降尘,其自然过程就是颗粒物仅受到重力影响,自然降落至地面,所以为了完全还原模拟这一过程,就采用了干法收集、湿法收集还有玻璃球法收集这些自然收集方式,可以最大力度地还原自然降尘过程,接下来针对干法收集和湿法收集这两种自然收集降尘方式,进行一一细说。
1.1 湿法收集方法
使用到一个较为合适的收集器具,这里采用到的器具其高度有0.3m,内部直径长有0.15m,将其放在一个铁架台面上,铁架台面要大于器具大小(如图1所示)。
在这个收集器具里需要倒入点蒸馏水,为了使得降落下来的尘粒不会弹出器具,保证此区域落下的尘粒都能收集至器具里。
在这里,实验倒入了大约0.5L的蒸馏水。
观测时间选为在每年的1~6月,每月进行3次观察,在每个月的1号、10号、20号早晨进行器具样本收集以及替换工作;在每年的7~12月,采取每月观测1次的方案,在每个月的1号清晨,进行器具样本的收集替换工作。
在进行湿法收集时,要注意在蒸馏水中可以倒入合适的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如酒精等,因为在自然环境里,湿法收集容易在器具里催生微生物,影响到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在最后的收集数据处理时,要将加入的物质量进行剔除,避免误差。
1.2 干法收集方法
首先选取收集器具,使用到的器具与湿法收集中使用到的收集器具大致类似,但此处选用到的器具,其高度是0.6m,内部直径长度为0.3m,而且不需要向收集器具内倒入蒸馏水(如图2所示)。
这里,
使用到两个这样规格的收
集器具,并且在进行观测的时间一个定为每个月的月中时
图1 称重法集尘缸
图2 电镜法集尘缸
(下转226页)
期,在下午5点左右进行器具的替换,另一个则定为在每个月的月末时期,同样在下午5点左右进行器具的替换工作。
这种干法收集存在优点,也存在致命缺陷。
其优点就在于这种纯自然方式,尽最大可能还原了大气降尘的自然过程,这点上,干法收集是明显优于湿法收集的。
但是这样进行降尘收集工作,很容易导致落尘发生弹出,导致实验数据的不准确,而且在进行器具转移的时候,也容易发生颗粒物飞出收集器具的情况,往往误差会非常大。
2 大气降尘数据的相关处理
针对不同的收集方法,采取的数据处理手段也不尽相同。
对于湿法收集,这里使用到称重的方法进行相关分析,对于干法收集,这里使用到的是电镜法。
2.1 称重法
将收集器具内部的颗粒物提出,放置在实验烧杯里,并对烧杯进行高温处理,一般温度在60℃左右。
在高温处理中,要让烧杯中的微小颗粒物积淀下来,其内部没有自由水分子时即可,可以对其再进行一次同温度的加热处理。
而后将其放置在称重器上进行称重,将这些数据取平均值处理,并减掉烧杯质量,此时的数值即为该地区的平均落尘量。
2.2 电镜法
同样的,将收集器具内部降尘进行加热高温处理,经过加热烘干后,再将烧杯内部放置电子显微镜下,通过电子显微镜进行降尘的观测统计处理。
在电子显微镜下,明显发现,这些空气中的降尘千姿百态,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是块状的,有的是规则的,有的是球体。
尽管在电子显微镜放大处理后,可以观察到这些颗粒物,但这些颗粒物夹杂混合,难以区别统计,这里就需要使用到计算机识别系统,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干法收集下的落尘统计工作。
3 结语
该文介绍的称重法和电镜法各有各的优势,称重法是对降尘颗粒物的重量进行分析统计,得出大气降尘规模,而电镜法则是利用显微镜,来透彻观察到各个落尘颗粒物,更为细致。
这两种方法均可使用,如果进行相通混合使用,将更有效地进行大气降尘的数据统计工作。
但需要明白的是,我们不可忽视掉大气降尘颗粒物对我们每个人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熊秋林,赵文吉,郭逍宇,等.北京城区冬季降尘微量元素
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J].环境科学,2015(8):2735-2742.
[2] 陈圆圆,孙小静,王军,等.上海市宝山区大气降尘污染时
空变化特征[J].环境化学,2009,28(6):859-863.
[3] 毛东雷,蔡富艳,雷加强,等.新疆策勒不同下垫面大气降
尘时空分布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7,34(6):1222-1229.
了原来的师资力量及教学资源避免造成大规模的教学资源浪费,这大大降低了高职学校的运营成本,将成立专业群的成本风险降到最低,这样方便学校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完成渐变式对接产业链的建筑工程专业群的建立。
其次,在对接产业链的时候,要抓住产业链中的某些环节,明确专业群中不同部分服务的对象。
产业链之所以称为产业链,是因为其中复杂繁多的组成部分,高职学院所成立的建筑工程专业不可能面对产业链中的所有环节,因为建筑产业所涉及范围太广,这就要求高职根据自己学校里的建筑工作专业群恰当地选择当中的某一个部分作为专业群的服务对象,不同的专业设置导致最后所服务的岗位的不同。
高职建筑工程专业群有着它自己独有的组建过程,首先,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需求以及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明确专业群组服务于产业链的那一部分,对于周边未来的就业环境调查及时调整学校的教学方向。
分析学校的资源情况,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及办学条件展开核心教学,加强核心课程的教学,增加学生就业的岗位适应能力,促使高职学校的就业率得到提升。
专业群组内还应还针对核心专业进行交叉复合,因为高职学生学历的问题造成了他们往往进入公司后不能在重要管理阶层任职,普遍地在生产、检查等一线建设岗位,这些岗位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不高,但是需要对多种知识与技能进行复合性的运用,高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将课程的设置变为核心专业与非核心专业、实验实训、师资力量等多个方面进行交叉复合,为以后学生适应工作岗位做好铺垫。
4 结语
建设对接产业链的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既是高职院校为了应对社会需求做出的改变,形成了具有自己办学特色的高职院校,又是为了服务于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
高职建筑工程专业群组在对应老师的指导下,围绕相关产业链展开对接,这需要学生们在组群开展后协调建设,共建好一个对接产业链的高职建筑工程专业群。
参考文献
[1] 李明.高职人才链对接区域产业链的校企新型合作模
式探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3(6):57-60.
[2] 侯立芬.对接产业链电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
究——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青春岁月,2017(9):196-197.
[3] 韩凤英,彭圣文,杨东海,等.对接航空产业链的高职专业
群建设探索——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18,2(1):77-79.
[4] 乔毅.专业与产业链对接的必要性及自组织管理研究
[J].成人教育,2017(7):71-74.
[5] 周晓龙,张忠伟,孙伟清,等.《悉尼协议》对我国高职工科
专业群建设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8(16):97-100. [6] 张振中.高职专业集群与地方产业对接体系建设研究
[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7,26(1):7-11,43.
(上接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