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水产养殖现状调查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673-887X(2023)03-0048-03
运城市水产养殖现状调查及对策

斌1,樊博琳2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山西
运城
044000)


运城市地处秦晋豫三省交界的黄河三角洲交界地带,具有发展渔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山西省最大的商品鱼生产
基地,水产品产量常年稳定在全省产量的50%左右。

文章概述了运城市渔业资源特点、水产养殖现状,并提出运城市水产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运城市;水产养殖;现状;模式;调查
中图分类号
[S9-9]
文献标志码
A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3.03.016
Curr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Aquaculture in Yuncheng City
Guo Bin 1,Fan Bolin 2
(Yuncheng Agriculture and Rural Bureau,Yuncheng 044000,Shanxi,China)
Abstract :Yuncheng City is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at the junction of Shaanxi,Shanxi and Henan provinc ‐es.It has unique advan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ishery.As the largest production base of commercial fish in Shanxi Province,the output of aquatic products accounts for about 50%of the total output of the province all year round.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har ‐acteristics of fishery resource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quaculture in Yuncheng City,and put forward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fisheries industry in Yuncheng City,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Key words :Yuncheng City,aquaculture current situation,model,investigation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南端,与陕西、河南两省隔黄河而相望,东西长201.87km,南北宽127.47km,总面积14182km 2,占山西省总面积的9%。

2021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0.24×104hm 2,其中:池塘0.12×104hm 2,占总面积的52.05%;湖泊和水库0.116×104hm 2,占总面积的47.67%。

水产品产量2.4×104t,占全省总产量的47.57%。

1运城市渔业生产现状
运城市地处内陆地区,全市水产养殖均为淡水养殖模
式。

境内有山西最大的淡水湖如伍姓湖、硝池、汤里滩、鸭子池、北门滩等天然湖泊,并建有上马水库和苦池水库,水域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渔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运城市渔业养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农民利用黄河、伍姓湖等滩涂开展黄河鲤鱼养殖[1]
,经过40多年的规划与发展,运城市渔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养殖产量常年稳定在山西省50%左右,近年来随着政策资金投入、先进养殖技术引入,运城市渔业处于稳定健康发展阶段,水产品产量、产值处于稳定缓慢增长阶段(见图1)。

1.1
运城市渔业资源分布
运城市的渔业生产主要分布在永济市、万荣县、临猗县、芮城县等沿黄县(市),其中永济市2021年水产品产量1.92×104
t,占全市水产品产量的80%,占全省水产品产量的
37.72%。

永济市渔业资源主要分布在沿黄的栲栳、张营、蒲州、韩阳等4镇36个村,其中蒲州镇和栲栳镇养殖面积最大[1]。

45000
40000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
2018年2019年2020年
2021年
产量t 产值×104元
图1
运城市近几年水产品产量、产值变化示意图
Fig.1Diagram of variation of aquatic product output and output value in
Yuncheng City in recent years
1.2运城市水产养殖结构
运城市的水产养殖以鲤鱼、草鱼等常规水产品为主,其
养殖面积占到全市池塘养殖面积的80%左右。

2021年,运城市鱼类水产品产量23141t、甲壳类242t,分别占运城市水产品总产量的98.9%和1%。

在鱼类水产品产量中,草鱼产量为11608t,占鱼类水产品产量的50%;鲤鱼产量为4882t,占鱼类水产品产量的21.1%。

近几年运城市引入海大集团,大力扶持虾、蟹、甲鱼、鲟鱼、鲈鱼等特色水产品,对调整优化运城市水产养殖结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3
运城市水产主体基本情况
经水产种质资源普查,运城市现有水产养殖主体85家,承包经营户12家,个体户8家,渔业合作社40家,家庭农场2家,养殖企业23家。

其中,省级原良种场有4家,苗种繁育场
收稿日期2022-11-15作者简介

斌(1972-),男,山西人,农业经济师,研究方向:
农业技术推广。

调查研究第3期(总第399期)
48
有3家。

1.4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为确保运城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结合渔业生产实际,运城市积极开展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

运城市市县两级水产技术人员,深入渔场、走访渔户、发放资料,认真开展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为了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对全市水产苗种生产企业进行多次检查,对苗种生产进行全程监管,2019年—2021年全市接受部、省两级水产品质量抽检12次,共抽检样品214个,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其次,在商品鱼生产环节,通过规范养殖投入品的使用,防止商品鱼的药残超标。

经部、省两级进行3次抽样检测,全市产地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了100%。

监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生态健康养殖措施效果显著,病害发生率极大降低,鱼药用量大幅减少,兽药使用量同比平均减少8%,养殖户规范用药水平明显提高,基本解决了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

2运城市水产养殖模式现状
运城市水产养殖以池塘养殖为主,池塘养殖面积为1274hm2,占淡水养殖总面积的52.3%。

池塘养殖产量为23220t,占全年养殖总产量的96%。

湖泊养殖和水库养殖占比较小。

近年来,随着政策资金投入以及先进养殖技术引入,运城市大力发展鱼菜共生以及设施养殖(包括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工厂化流水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以及集装箱式生态养殖)等新的养殖模式,不断优化运城市水产养殖结构、促进运城市渔业向着绿色、生态、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

2.1鱼菜共生养殖模式
鱼菜共生养殖模式将水产养殖和水耕栽培两种不同的农耕技术设计在一起,解决了鱼塘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丰富农产品供应,增加农民收入[2]。

运城市鱼菜共生养殖水体面积60m3,养殖品种为观赏鱼、鲈鱼,养殖年均产量达7.5t,养殖年均总收入达30×104元左右。

2.2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
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是可实现人为控制养殖环境和养殖过程的一种养鱼模式,通过尾水处理系统,将产生的尾水无公害排放至农田进行灌溉,做到农业生态循环,效益好,又环保[3,4]。

永济市陆基圆池养殖模式主要分布在永济市和芮城县,养殖水体面积为5680m3,配套池塘面积12hm2,养殖品种为南美白对虾、加州鲈、观赏鱼等,养殖年均产量达145t,养殖年均总收入达600×104元左右。

2.3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
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是对水产品进行高密度、集约化的生产,经过科学设计,最终实现水产养殖行业低污染、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工厂流水化养殖模式主要分布在夏县,养殖水体面积为2500m3,配套池塘面积2hm2,养殖品种为虹鳟、鲟鱼,养殖年均产量达55t,年均总收入242×104元。

2.4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一种通过水处理设备将养殖水净化处理后再循环利用的一种养殖模式。

融入了生物学、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学、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技术交叉,具有较强技术含量的系统。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以工业化手段主动控制水环境,水资源消耗小、占地少、对环境污染小、产品优质安全、病害少、密度高、养殖生产不受地域或气候的限制和影响,资源利用率高,是高投入高产出,低风险实现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4]。

运城市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在芮城县,养殖水体面积为600m3,养殖品种为鲟鱼,养殖年均产量达18t,养殖年均总收入达72×104元左右。

2.5集装箱式生态养殖
集装箱式生态养殖是一种利用集装箱进行标准化、模块化、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的新兴模式,通过水质测控、粪便收集、水体净化、恒温供氧、鱼菜共生和智慧渔业等功能模块,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循环用水、环保节能、绿色生产、风险控制的目标[5]。

运城市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模式在永济市,养殖水体面积为30m3,养殖品种为鲈鱼、罗非鱼,养殖年均产量达5t,养殖年均总收入达20×104元左右。

3运城市渔业养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1养殖品种结构单一
据调查,运城市近几年养殖品种仍以鲤鱼和草鱼等常规品种为主,其养殖面积占到了全市池塘养殖面积的80%左右,运城市水产品年产量达2.4×104t左右,但年产值并不高,归根结底在于全市养殖品种较为常规,单价较低。

3.2养殖模式不够先进
目前运城市水产养殖仍以池塘养殖为主,据2021年渔业年报中统计池塘养殖面积为1274hm2,占淡水养殖总面积的52.3%;池塘养殖产量为23220t,占水产品总产量的96%。

受传统水产养殖模式影响,运城市养殖模式长期以来较为单
一、落后,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水产品产量不高。

3.3水产从业人员偏少
在调查中得知,全市共有241户渔业户,渔业人口共计879人,其中专业从业人员仅有560人,兼业从业人员256人,临时从业人员146人。

养殖户从事几十年水产,大多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对新的养殖理念和新的养殖模式接受能力较差,这对运城市渔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3.4渔业发展空间不足
运城市的渔业主要分布在沿黄县市的黄河滩涂和盐湖区盐池、西源湖水库周边地带,发展水产养殖困难很大,沿河、沿湖部分池塘由于湿地保护等原因被迫关停,导致渔业生产用地受到很大限制。

4运城市渔业养殖存在困难的解决措施
4.1调整养殖品种结构
近年运城市养殖品种仍以鲤鱼和草鱼等常规品种为主,养殖面积占全市养殖面积80%,现运城市着手于大力扶持虾、蟹、甲鱼、鲟鱼、鲈鱼等特色水产品养殖,推进常规品种提质增效、名特优新品种的扩量增效,对调整优化运城市水产养殖品种结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调查研究
农业技术与装备
第3期(总第399期)49
4.2转变养殖模式,助力运城市水产品提质增效
近年来,运城市水产从业者着手于转变落后养殖模式,学习现代养殖理念,推进运城市古老水产行业发展。

如今,小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鱼菜共生、稻蟹综合种养、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技术等新技术在运城市蓬勃发展,大力发展设施渔业,促进运城市渔业的转型升级。

4.3增加水产从业人员
对现有渔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升运城市渔业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加强渔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另外行业也需一批懂技术懂生产的年轻人加入,促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助力全市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4.4拓展渔业发展空间
对于渔业空间发展不足,继续寻找新的养殖模式,比如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模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等。

目前运城市大力发展鱼菜共生、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发展盐碱水养殖等新的养殖模式,因地制宜,科学规范推进运城市渔业向着绿色、生态、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

5运城市水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
5.1有扎实的发展基础
运城市渔业养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农民利用黄河、汾河、伍姓湖、硝池等滩涂、湖河周边开展渔业活动,渔业规模较小[6]。

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水务总局将永济市与芮城县两地列为国家商品鱼基地,奠定了运城市扎实的渔业发展基础。

经过50多年的规划与发展,本市渔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水产品养殖产量常年稳定在山西省50%,水产业在全省达到较高的水平,创建了本地特色品牌,开展了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以及现代化渔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在永济、盐湖区等地一批有特色的集垂钓、观赏和餐饮的休闲渔业企业也蓬勃发展,综合效益非常显著。

运城市需不断巩固现有渔业基础,加强特色发展,发挥优势,就能实现新的跨越和突破。

5.2有突出的地理优势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的南端,与陕西、河南两省隔黄河而相望,北与临汾市毗连,东与晋城接壤。

地处秦晋豫三省交界的黄河三角洲交界地带,具有发展渔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据统计,运城市水产品以外销为主,每年约有80%的水产品被销售到太原、西安、西宁、兰州、银川、呼和浩特等地[7],地理位置优势,水产品质量过关、交通发达,为运城市水产品打入西北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了运城市水产品朝着高效、高质方向发展。

5.3有独特的资源优势
5.3.1水域资源丰富
运城市拥有山西省最大的淡水湖:伍姓湖、硝池、汤里滩、鸭子池、北门滩等天然湖泊,并建有上马水库和苦池水库。

黄河流经运城市8县市共345km,流长占到山西省的34.7%。

运城市的渔业主要分布在沿黄县市的黄河滩涂和盐湖区盐池、西源湖水库周边地带。

5.3.2渔业资源丰富
运城市拥有黄河鲤鱼、黄河鳖、黄颡鱼、赤眼鳟等本地特色土著鱼品种,大力推广养殖本地特色土著鱼品种,既能提高运城市的渔业产值、为渔民增加效益,又能促进黄河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保护黄河水生态平衡,打响运城市特色渔业品牌。

运城市盐湖水面面积达132km2,资源丰富,池内有丰富的卤虫资源,是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天然场所。

在当地水产从业者的技术引导下,沿湖群众进行试验、摸索,盐湖滩涂已形成千余亩规模性养殖,养殖效益显著,沿湖养虾业也已成为运城市的特色水产品养殖产业。

5.4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随着本地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本地水产品的消费量会逐年增加;老百姓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由过去吃饱就好转变为现在吃好才行,对优质蛋白水产品的需求量会逐年上升;运城市地处秦晋豫三省交界的黄河三角洲交界地带,水产品外销需求产量也在逐年增加;自然资源不断衰竭,为运城市水产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增加了新的发展空间。

6结语
在发展渔业的同时,更需关注水域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的养护。

近年来运城市渔业开展了“渔政亮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严格落实黄河禁渔期制度,打击各种违法捕捞活动,致力于保护本地黄河渔业资源。

同时做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增殖放流是补充渔业资源种群与数量,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一项有效手段。

运城市在永济市、临猗县、芮城县、垣曲县等地组织了增殖放流活动,放流了黄河鲤鱼、赤眼鳟、黄河鳖、黄颡鱼、乌苏里拟鲿等本地品种。

保护了本地生物多样性,改善了当地水域生态环境。

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全市水产从业者的努力下,未来将共同推动运城市渔业向着更高质量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明侠.运城市渔业生产概况及发展思路[J].山西水利,2018,34
(5):18-19.
[2]闫玉杰.蔬菜对鱼菜共生系统中水质净化效果的研究[D].太谷:
山西农业大学,2021.
[3]沈佳庆,文俊程,滕谦.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技术探讨[J].渔业致
富指南,2021(16):40-41.
[4]韩云峰,刘晃,鲍越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盈亏平衡分析
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08,26(6):75-79.
[5]杨丽专,刘付永忠,李勇,等.罗非鱼受控式高效循环水集装箱养
殖技术[J].海洋与渔业,2017(6):60.
[6]任惠民.山西省运城市渔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策研究[J].中
国水产,2017(3):31-33.
[7]吴明侠.运城市渔业生产概况及发展思路[J].山西水利,2018,34
(5):18-19.
调查研究郭斌,樊博琳:运城市水产养殖现状调查及对策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