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尾词在澄江话中的不同形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尾词在澄江话中的不同形式
罗艺;罗江文
【期刊名称】《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1(37)4
【摘要】澄江话属于西南官话滇中方言小片,其形成与元明清的江淮、北方官话和四川方言关系密切。

一些普通话"子"尾词,澄江话不加后缀"子",而采用重叠、儿化、儿化重叠等几种不同形式,体现出名词形态发展的不同情况。

澄江话"子"尾词采用
名词重叠形式主要受四川方言影响,采用儿化形式主要受老南京方言影响,儿化重叠
则是两种方言影响的叠加,反映了方言接触的历史层次和影响的多样性,在多方言的
接触和影响中,不仅有某一方言特征的延续,也形成方言影响的叠加。

【总页数】7页(P72-78)
【作者】罗艺;罗江文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际学院;云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24
【相关文献】
1.朝鲜语接尾词“(一)(查)(召)(计)”在汉语中的表现形式
2.甘肃陇西话的子尾词及其词表
3.浅谈宁夏回民话中的子尾词
4.江西南康客家话中的程度增减标记词“系”与“子”
5.辽宁胶辽官话子尾词的分布与子尾的语音形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