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张六庄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保定市张六庄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与之间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假设根据上表数据所得线性回归直线方程为.若某同学根据上表中前两组数据,和,求得的直线方程为,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B.C.D.
参考答案:
C
略
2. 设集合A={x|x2﹣3x>0},B={x||x|<2},则A∩B=()
A.(﹣2,0)B.(﹣2,3)C.(0,2)D.(2,3)
参考答案:
A
【考点】交集及其运算.
【分析】化简集合A、B,再求A∩B.
【解答】解:∵集合A={x|x2﹣3x>0}={x|x<0或x>3}=(﹣∞,0)∪(3,+∞),
B={x||x|<2}={x|﹣2<x<2}=(﹣2,2),
∴A∩B=(﹣2,0).
故选:A.
3. 如果直线:与直线:垂直,那么的值为
A. B. C. D.
参考答案:
A 4. 已知中,,,,那么角等于()
A. B. C. D.
参考答案:
C
5. 设随机变量ξ~B(2,p),η~B(4,p),若,则P(η≥2)的值为()
A.B.C.D.
参考答案:
B
【考点】二项分布与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
【分析】根据随机变量ξ~B(2,p),,写出概率的表示式,求出其中P的值,把求得的P的值代入η~B(4,p),求出概率.
【解答】解:∵随机变量ξ~B(2,p),,
∴1﹣p0?(1﹣p)2=,
∴P=,
∴η~B(4,),
∴P(η≥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二项分布及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首先根据条件求出题目中要用的P的值,在根据二项分布的概率公式得到结果.
6. 已知tan(3π﹣α)=﹣,tan(β﹣α)=﹣,则tan β=()
A.1 B.C.D.
参考答案:
B
【考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
【分析】利用诱导公式求得tanα,利用两角和的正切公式求得tan β=tan[(β﹣α)+α]的值.【解答】解:∵tan(3π﹣α)=﹣tanα=﹣,∴tanα=,又tan(β﹣α)=﹣,
则tan β=tan[(β﹣α)+α]= = =,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诱导公式、两角和的正切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7. 一位母亲根据儿子3-9岁身高的数据建立了身高y(cm)与年龄x(岁)的回归模型,用这个模型预测这个孩子10岁时的身高,则正确的叙述是()
A. 身高在145.83cm左右
B. 身高一定是145.83cm
C. 身高在145.83cm以上
D. 身高在145.83cm以下
参考答案:
A
【分析】
由线性回归方程的意义得解.
【详解】将代入线性回归方程求得
由线性回归方程的意义可知是预测值,故选.
【点睛】本题考查线性回归方程的意义,属于基础题.
8.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参考答案:
B
略
9. 读如图21-3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p=5,q=6,则输出a,i的值分别为()
图21-3
A.a=5,i=1 B.a=5,i=2
C.a=15,i=3 D.a=30,i=6
参考答案:
D
10.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恰好经过坐标原点,则曲线直线,轴围成的图形面积为()
A. B. C.
D.
D 略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已知甲、乙、丙三人将参加某项测试,他们能达标的概率分别是、
、
,则三人都达标
的概率是
.
参考答案:
12. 已知三个球的半径
,
,
满足
,则它们的表面积
,
,
,满足
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3. 已知
x ,y 满足约束条件,则3x ﹣y 的最小值为 .
参考答案:
﹣3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分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z 的几何意义,结合数形结合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 由z=3x ﹣y 得y=3x ﹣z ,
平移直线y=3x ﹣z 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3x ﹣z 经过点A 时,直线y=3x ﹣z 的截距最大, 此时z 最小.
由,解得,
即A (0,3), 此时z=3×0﹣3=﹣3,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利用z 的几何意义,利用数形结合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 设集合
,则
= ▲ .
参考答案:
略
15. 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的比为,则它们的面积比为1:2,类似地,在空间,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比为1:2,则它们的体积的比为 参考答案:
1:8
16. 在正项等比数列
中,
为方程
的两根,则
等
于 .
参考答案:
64
17. 如图,将菱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起,使得C 点至C′,E 点在线段AC′上,若二面角A ﹣BD ﹣E 与二面角E ﹣BD ﹣C′的大小分别为15°和30°,则
= .
【考点】与二面角有关的立体几何综合题.
【专题】综合题;压轴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取BD的中点O,连接AO,EO,C′O,由题设知AOE=15°,∠EOC′=30°,由此利用正弦定
理能求出.
【解答】解:取BD的中点O,连接AO,EO,C′O,
∵菱形ABCD沿对角线BD折起,使得C点至C′,E点在线段AC′上,
∴C′O⊥BD,AO⊥BD,OC′=OA,
∴BD⊥平面AOC′,
∴EO⊥BD,
∵二面角A﹣BD﹣E与二面角E﹣BD﹣C′的大小分别为15°和30°,
∴∠AOE=15°,∠EOC′=30°,
∵OC′=OA,∴∠OC′E=∠OAE,
由正弦定理得,,
∴,
∴===.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棱锥的结构特征,注意在翻折过程中哪些量发生了变化,哪些量没有发生变化;位于折线同侧的元素关系不变,位于折线两侧的元素关系会发生变化.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图像在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的最大值;
(Ⅲ)设实数,求函数在上的最小值参考答案:
(Ⅰ)定义域为
又
函数的在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
(Ⅱ)令得
当时,,在上为增函数
当时,,在上为减函数
(Ⅲ),由(2)知:
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在上的最小值
当时,
当时,
19. (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
满足且是、的等差中项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
参考答案:
(2)由(1)及,得,…………………2分
①
②………………………………………………………………………………2分
②-①得,………3分
20. 在三角形ABC中,,求三角形ABC的面积S.参考答案:
【考点】正弦定理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根据cosB求出sinB的值,再由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求出sinA的值,由余弦定理求出c 的值,最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最后答案.
【解答】解:由题意,得为锐角,,
,
由正弦定理得,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属基础题.
22.对某电子元件进行寿命追踪调查,情况如下:
(3)估计电子元件寿命在100~400小时以内的概率;
(4)估计电子元件寿命在400小时以上的概率.
【答案】
【解析】
【考点】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频率分布直方图.
【专题】计算题;作图题.
【分析】(1)由题意知,本题已经对所给的数据进行分组,并且给出了每段的频数,根据频数和样本容量做出频率,填出频率分布表
(2)结合前面所给的频率分布表,画出坐标系,选出合适的单位,画出频率分步直方图.
(3)由累积频率分布图可以看出,寿命在100~400h内的电子元件出现的频率为0.65,我们估计电子元件寿命在100~400h内的概率为0.65.
(4)由频率分布表可知,寿命在400h以上的电子元件出现的频率,我们估计电子元件寿命在400h 以上的概率为0.35.
【解答】解:(1)完成频率分布表如下:
(3)由频率分布表可知,寿命在100~400小时的电子元件出现的频率为0.10+0.15+0.40=0.65,所以估计电子元件寿命在100~400小时的概率为0.65
(4)由频率分布表可知,寿命在400小时以上的电子元件出现的频率为0.20+0.15=0.35,所以估计电子元件寿命在400小时以上的概率为0.35
【点评】本题在有些省份会作为高考答题出现,画频率分布条形图、直方图时要注意纵、横坐标轴的意义.通过本题可掌握总体分布估计的各种方法和步骤.
21. 设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函数与的图象关于轴对称,
且当时,.
(I)求函数的解析式;
(II)若对于区间上任意的,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解:(1)∵的图象与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 的图象上任意一点关于轴对称的对称点在的图象上.
当时,,则. 2分
∵为上的奇函数,则.3分
当时,,. 5分
∴ 6分(1)由已知,.
①若在恒成立,则.
此时,,在上单调递减,,
∴ 的值域为与矛
盾. 8分
②当时,令,
∴ 当时,,单调递减,
当时,,单调递增,
∴ . 10分由,得.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12分22. 已知直线l与圆C:x2+y2+2x﹣4y+a=0相交于A,B两点,弦AB的中点为M(0,1).(1)若圆C的半径为,求实数a的值;
(2)若弦AB的长为6,求实数a的值;
(3)当a=1时,圆O:x2+y2=2与圆C交于M,N两点,求弦MN的长.
参考答案:
解:(1)圆C的标准方程为
由圆的半径为3可知,5﹣a=9,所以a=﹣4 …………………………4分
(2)弦,解得a=﹣6…………8分(3)当a=1时,圆C为x2+y2+2x﹣4y+1=0,
又圆P:P:x2+y2=2,
所以两圆的相交弦所在直线方程为2x﹣4y+3=0…………11分
圆心O到MN的距离为
所以………………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