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课件】(31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巴达女孩从事体育锻炼,学习跑步、竞走、掷铁饼、搏斗等。
一个斯巴达母亲送儿子上战场时,不是祝他平安归 来,而是给他一个盾牌,说:“要么拿着,要么躺在上 面。”意思是说,要么拿着盾牌光荣胜利归来,要么光 荣战死被别人用盾牌抬回来。
[史海拾贝] 特洛依木马
荷马时代指的是:希腊历史中,从多利 亚人入侵及迈锡尼文明灭亡的公元前十 二世纪,直到公元前九世纪,最早的希 腊城邦之崛起时期。公元前8世纪荷马史 诗中记录的便是这段历史,其中最著名 的为《木马屠城记》。
扩大公民参政机会 ;完善民主运行机制 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 何政治权利。
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投票决定国家大事)
加迪的一天
一个雅典公民的一天
加迪是一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前399
祖籍年雅)典30岁,,有他一是家定中财的产男主的人成。年整日男辛性劳却只
能勉强吃饱,今天雅典又要召开公民大会,大
西起希腊
地跨欧、亚、非三洲
北抵中亚
南达埃及
亚历山大帝国疆域
东到印度河 流域
【议一议】
有人说:“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侵略战争, 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对此,你如何看待?
二、亚历山大帝
1、亚历山大东征 2、建立帝国 地跨欧、亚、非三洲,亚历山大帝国 3、历史影响
(1)消极影响:具有侵略性,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积极影响:①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②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③亚历山大建造的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本课 小结
中书省 (草拟政令)
皇帝
尚书省 (执行命令)
吏、户、礼、兵、刑、工
门下省 (审核政令)
课堂练习
D 1、希腊文明最早产生于(
)
A.地中海地区 B.黑海地区 C.波罗的海地区 D.爱琴海地区
B 2、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里克利
雅典卫城
帕特农神庙
(二)雅典民主政治(重点)
1、背景 民主政体 2、概况 公元前5世纪 伯里克利统治时期 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3、具体表现 伯里克利时期
(1)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公职人员; (2)抽签产生的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3)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4)建立津贴制度。
的对象是苏格拉底(前469—前399 年)
在法庭上,加迪根本听不懂苏格拉底
为自己辩护,但他听见苏格拉底竟然
说:“像他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有资
格参加审判!被激怒了的加迪决定举
手投他有罪,可能大多数人也有这样
的想法,结果表决通过了对苏格拉底
由此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 的死刑判决。
什么问题?
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
A.人少地多 B.小国寡民 C.地少人多 D.人多地多
D 3、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是在(
A.汉谟拉比
B.屋大维
)统治时期
C.伯里克利
D.亚历山大
A 4、雅典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
)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元老院
5、公元前334年,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人
多山、多岛屿;平原少,耕地 有限。
(一)希腊城邦
2、爱琴文明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爱琴文明
雅典 斯巴达
(一)希腊城邦
3、希腊城邦
(1)概念:所谓城邦,即由一个
中心城市和周围农村组成的国家。 城市和它周围的农村形成一个有机 的整体,而不是分割开来…即城邦 被看成是一个公民的共同体。 ——黄洋《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2)特点:小国寡民 (3)典型代表:斯巴达、雅典 (4)城邦居民
(4)城邦居民
统 治公 阶民 级
成年男性公民 妇女、儿童
占有土地权 参军打仗 宗教活动 节庆演出 文体竞赛
被 统没有参政权; 不能占有土地
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谁拥有参政权?女性公民和儿童是否拥有参政权?
会给每个参加公民发一天半的饭钱,开会严重
开会去
影响了他的工作,但他很高兴,还是准备去参
加。
他为什么高兴去参加?
加迪的一天
我想去
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吧!
加迪的妻子海伦和仆人也想跟在丈夫后面去瞧瞧热闹, 却被加迪骂了一顿,加迪的妻子只好作罢。
这是为什么?
加迪的一天
公民大会结束后,加迪通过抽签。
成为民众法庭中的一名,这次他审判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古希腊文明
(一)希腊城邦(文明源流) (二)雅典民主政治(文明振兴)(重点)
二、亚历山大帝(文明交融)
一、古希腊文明
(一)希腊城邦
1、地理环境
(1)地理范围 希腊
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 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 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2)地理环境 环海、
文明演进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爱琴文明
荷马时代 希腊城邦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民主”是古希腊语中人民和权力两个词的结合,即人民掌 握权力。对于雅典城邦而言,指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公民当家 作主的一种政治模式。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 承认公民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成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
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点有哪些?
古巴比伦 (西亚)
古代中国 (东亚)
古埃及 (北非)
1、地理位置上:都是大河文明 3、经济上:都是农业发达
古印度 (南亚)
2、政治上:都奴隶制专制 4、科技文化上:都创造辉煌文明成果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古希腊文明: 海洋文明
四大古国文明:
大河文明
古代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古代希腊
二、亚历山大帝
1、亚历山大东征
马其顿帝国崛起 公元前334年 国王亚历山大 波斯帝国灭亡
二、亚历山大帝
1、亚历山大东征
2、建立帝国 地跨欧、亚、非三洲,亚历山大帝国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和埃及,占 领了两河流域 ,灭掉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 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今伊拉克巴格达)。
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英明的领袖”“好战的将
D 领”“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你认为这个人是(
A.汉谟拉比
B.屋大维 C.伯里克利
D.亚历山大
)
课堂练习
A 6、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基础和渊源。爱琴文明包括( )
A.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B.克里特文明和希腊文明
C.迈锡尼文明和希腊文明 D.希腊文明和西方文明
C.西欧文明与北非文明
D.古代埃及文明与古代印度文明
拓展提高
(1)图(a)是在伊拉克出土的一块石柱,上刻的条文是为了维护什么人的利益?我们把 这些条文合称为什么?图(b)是哪个文明古国的什么制度?图(b)的C是哪一等级?(8分)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第三等级吠舍。 (2)图(c)人物是谁?他主政时期为扩大公民的权利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伯里克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 会;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建立了津贴制度。
积极意义:
开世界民主政治的先河,在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 民主政治制度,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
局限性:
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它本质上仍是少数奴隶主对奴隶的专政。
活动与探究:假设你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 代希腊,你愿意生活在雅典还是斯巴达?为什么?
【相关史事】斯巴达
斯巴达以其严酷纪律、独裁统治和军事强悍而闻名。斯巴达的居 民分为三部分,即有公民权的斯巴达人,自由人和奴隶(希洛人)。 斯巴达人为加强统治,从小强化军事训练,被培养成纪律严明、英 勇无畏、视死如归的战士。男孩到12岁编入少年队,不许穿鞋,无 论冬夏只穿一件外衣,睡在草编上,平时食物很少。满20岁后,斯 巴达男青年正式成为军人。30岁成亲,但每天还要参加军事训练。 60岁时退伍,但仍是预备军人。
分组 辩论
①做出选择。 ②说明理由:论从史出。
亚历山大大帝(前336—前323年 在位),马其顿国王,腓力三世之 子。当时希腊 “最博学的人”亚里 斯多德作他的家庭教师,自幼受希 腊文化的影响,特别爱读《荷马史 诗》。16岁起,他就随父征战,挥 师南下。18岁,他指挥马其顿军右 翼,击败希腊联军。20岁,他以马 其顿、希腊联军最高统率的身份, 组织东侵。据说在远征中,他命令 一切人“把世界当做自己的家乡” 。
C 7、下列有关雅典城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农业发达
B.古代雅典城邦是著名的君主专制国家
C.伯里克利时期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
D.古代雅典所有人都享有公民权
8、亚历山大东征,使两种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碰撞与交融。这两种
文明是 ( A )
A.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B.伊斯兰教文明与道教文明
一个斯巴达母亲送儿子上战场时,不是祝他平安归 来,而是给他一个盾牌,说:“要么拿着,要么躺在上 面。”意思是说,要么拿着盾牌光荣胜利归来,要么光 荣战死被别人用盾牌抬回来。
[史海拾贝] 特洛依木马
荷马时代指的是:希腊历史中,从多利 亚人入侵及迈锡尼文明灭亡的公元前十 二世纪,直到公元前九世纪,最早的希 腊城邦之崛起时期。公元前8世纪荷马史 诗中记录的便是这段历史,其中最著名 的为《木马屠城记》。
扩大公民参政机会 ;完善民主运行机制 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 何政治权利。
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投票决定国家大事)
加迪的一天
一个雅典公民的一天
加迪是一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前399
祖籍年雅)典30岁,,有他一是家定中财的产男主的人成。年整日男辛性劳却只
能勉强吃饱,今天雅典又要召开公民大会,大
西起希腊
地跨欧、亚、非三洲
北抵中亚
南达埃及
亚历山大帝国疆域
东到印度河 流域
【议一议】
有人说:“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侵略战争, 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对此,你如何看待?
二、亚历山大帝
1、亚历山大东征 2、建立帝国 地跨欧、亚、非三洲,亚历山大帝国 3、历史影响
(1)消极影响:具有侵略性,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积极影响:①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②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③亚历山大建造的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本课 小结
中书省 (草拟政令)
皇帝
尚书省 (执行命令)
吏、户、礼、兵、刑、工
门下省 (审核政令)
课堂练习
D 1、希腊文明最早产生于(
)
A.地中海地区 B.黑海地区 C.波罗的海地区 D.爱琴海地区
B 2、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里克利
雅典卫城
帕特农神庙
(二)雅典民主政治(重点)
1、背景 民主政体 2、概况 公元前5世纪 伯里克利统治时期 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3、具体表现 伯里克利时期
(1)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公职人员; (2)抽签产生的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3)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4)建立津贴制度。
的对象是苏格拉底(前469—前399 年)
在法庭上,加迪根本听不懂苏格拉底
为自己辩护,但他听见苏格拉底竟然
说:“像他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有资
格参加审判!被激怒了的加迪决定举
手投他有罪,可能大多数人也有这样
的想法,结果表决通过了对苏格拉底
由此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 的死刑判决。
什么问题?
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
A.人少地多 B.小国寡民 C.地少人多 D.人多地多
D 3、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是在(
A.汉谟拉比
B.屋大维
)统治时期
C.伯里克利
D.亚历山大
A 4、雅典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
)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元老院
5、公元前334年,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人
多山、多岛屿;平原少,耕地 有限。
(一)希腊城邦
2、爱琴文明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爱琴文明
雅典 斯巴达
(一)希腊城邦
3、希腊城邦
(1)概念:所谓城邦,即由一个
中心城市和周围农村组成的国家。 城市和它周围的农村形成一个有机 的整体,而不是分割开来…即城邦 被看成是一个公民的共同体。 ——黄洋《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2)特点:小国寡民 (3)典型代表:斯巴达、雅典 (4)城邦居民
(4)城邦居民
统 治公 阶民 级
成年男性公民 妇女、儿童
占有土地权 参军打仗 宗教活动 节庆演出 文体竞赛
被 统没有参政权; 不能占有土地
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谁拥有参政权?女性公民和儿童是否拥有参政权?
会给每个参加公民发一天半的饭钱,开会严重
开会去
影响了他的工作,但他很高兴,还是准备去参
加。
他为什么高兴去参加?
加迪的一天
我想去
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吧!
加迪的妻子海伦和仆人也想跟在丈夫后面去瞧瞧热闹, 却被加迪骂了一顿,加迪的妻子只好作罢。
这是为什么?
加迪的一天
公民大会结束后,加迪通过抽签。
成为民众法庭中的一名,这次他审判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古希腊文明
(一)希腊城邦(文明源流) (二)雅典民主政治(文明振兴)(重点)
二、亚历山大帝(文明交融)
一、古希腊文明
(一)希腊城邦
1、地理环境
(1)地理范围 希腊
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 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 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2)地理环境 环海、
文明演进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爱琴文明
荷马时代 希腊城邦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民主”是古希腊语中人民和权力两个词的结合,即人民掌 握权力。对于雅典城邦而言,指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公民当家 作主的一种政治模式。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 承认公民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成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
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点有哪些?
古巴比伦 (西亚)
古代中国 (东亚)
古埃及 (北非)
1、地理位置上:都是大河文明 3、经济上:都是农业发达
古印度 (南亚)
2、政治上:都奴隶制专制 4、科技文化上:都创造辉煌文明成果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古希腊文明: 海洋文明
四大古国文明:
大河文明
古代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古代希腊
二、亚历山大帝
1、亚历山大东征
马其顿帝国崛起 公元前334年 国王亚历山大 波斯帝国灭亡
二、亚历山大帝
1、亚历山大东征
2、建立帝国 地跨欧、亚、非三洲,亚历山大帝国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和埃及,占 领了两河流域 ,灭掉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 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今伊拉克巴格达)。
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英明的领袖”“好战的将
D 领”“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你认为这个人是(
A.汉谟拉比
B.屋大维 C.伯里克利
D.亚历山大
)
课堂练习
A 6、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基础和渊源。爱琴文明包括( )
A.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B.克里特文明和希腊文明
C.迈锡尼文明和希腊文明 D.希腊文明和西方文明
C.西欧文明与北非文明
D.古代埃及文明与古代印度文明
拓展提高
(1)图(a)是在伊拉克出土的一块石柱,上刻的条文是为了维护什么人的利益?我们把 这些条文合称为什么?图(b)是哪个文明古国的什么制度?图(b)的C是哪一等级?(8分)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第三等级吠舍。 (2)图(c)人物是谁?他主政时期为扩大公民的权利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伯里克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 会;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建立了津贴制度。
积极意义:
开世界民主政治的先河,在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 民主政治制度,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
局限性:
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它本质上仍是少数奴隶主对奴隶的专政。
活动与探究:假设你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 代希腊,你愿意生活在雅典还是斯巴达?为什么?
【相关史事】斯巴达
斯巴达以其严酷纪律、独裁统治和军事强悍而闻名。斯巴达的居 民分为三部分,即有公民权的斯巴达人,自由人和奴隶(希洛人)。 斯巴达人为加强统治,从小强化军事训练,被培养成纪律严明、英 勇无畏、视死如归的战士。男孩到12岁编入少年队,不许穿鞋,无 论冬夏只穿一件外衣,睡在草编上,平时食物很少。满20岁后,斯 巴达男青年正式成为军人。30岁成亲,但每天还要参加军事训练。 60岁时退伍,但仍是预备军人。
分组 辩论
①做出选择。 ②说明理由:论从史出。
亚历山大大帝(前336—前323年 在位),马其顿国王,腓力三世之 子。当时希腊 “最博学的人”亚里 斯多德作他的家庭教师,自幼受希 腊文化的影响,特别爱读《荷马史 诗》。16岁起,他就随父征战,挥 师南下。18岁,他指挥马其顿军右 翼,击败希腊联军。20岁,他以马 其顿、希腊联军最高统率的身份, 组织东侵。据说在远征中,他命令 一切人“把世界当做自己的家乡” 。
C 7、下列有关雅典城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农业发达
B.古代雅典城邦是著名的君主专制国家
C.伯里克利时期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
D.古代雅典所有人都享有公民权
8、亚历山大东征,使两种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碰撞与交融。这两种
文明是 ( A )
A.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B.伊斯兰教文明与道教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