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类之药学(师)模拟卷含答案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学类之药学(师)模拟卷含答案讲
解
单选题(共20题)
1. 丙米嗪属于三环类药物,当前首选用于治疗
A.癫痫症
B.抑郁症
C.失眠症
D.精神分裂症
E.帕金森病
【答案】 B
2. 属于特异性免疫分子的是
A.补体
B.抗体
C.溶菌酶
D.NK细胞
E.肽抗生素
【答案】 B
3. 用SMZCo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感染正确的用法是
A.口服经胃肠道给药
B.首剂减半量
C.首剂加倍
D.舌下含服
E.晚上一次顿服
【答案】 C
4. 维生素C与铁剂联合用药使药效学作用相加或增加药效的机制是
A.促进吸收
B.减少不良反应
C.作用不同的靶点
D.延缓或降低抗药性
E.保护药品免受破坏
【答案】 A
5. 胍乙啶属于
A.α受体阻断药
B.直接扩张血管药
C.β受体阻断药
D.交感末梢抑制药
E.中枢性降压药
【答案】 D
6. 下列属于干扰有丝分裂的药物是
A.门冬酰胺酶
B.甲氨蝶呤
C.阿糖胞苷
D.丝裂霉素
E.放线菌素D
【答案】 A
7. 生物碱分配系数具有差异可以采用的分离方法是
A.凝胶色谱
B.吸附色谱
C.沉淀法
D.分配色谱
E.pH梯度萃取法
【答案】 D
8. Ⅱ期临床试验的试验组最低病例数为()。
A.20至30例
B.100例
C.300例
D.500例
E.2000例
【答案】 B
9. 关于以精细降糖策略治疗糖尿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
B.当血糖水平接近正常时,即停用药物
C.当血糖水平接近正常时,医师指导患者采取更严格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密切监测血糖和降糖药的应用
D.保护肝、肾功能
E.联合用药,使治疗个体化
【答案】 B
10. 山莨菪碱一般
A.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B.用于解除消化道痉挛
C.多用于急性青光眼的抢救
D.用于抗幽门螺杆菌
E.用于醛固酮增多的顽固性水肿【答案】 B
11. 胶囊剂临床主要给药方式为
A.经口给药
B.鼻腔给药
C.阴道给药
D.注射给药
E.舌下给药
【答案】 A
12. 用于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是
A.肾上腺皮质激素
B.山莨菪碱
C.毒扁豆碱
D.阿莫西林
E.螺内酯
【答案】 D
13. 医院伦理委员会功能哪项除外( )
A.教育培训功能
B.咨询服务功能
C.政策研究功能
D.代理功能
E.审查监督功能
【答案】 D
14. 关于喷鼻剂使用叙述正确的是
A.将喷嘴插入鼻子,但应尽量避免接触鼻黏膜
B.在使用喷鼻剂时,头应后倾
C.喷药后,轻轻用鼻吸气2~3次
D.在按压喷雾器的同时吸气
E.在抽出喷雾器之前,要始终按压喷雾器
【答案】 B
15. ( )是社会对医务人员以及医务人员相互之间的外部力量,是可以逃避的。
A.名誉
B.良心
C.法律
D.道德
【答案】 A
16. 晚上7时,刘医生值班。
一农妇怀抱6岁小孩急匆匆来到急诊室,请求医生救她儿子的命。
她边哭边说,小男孩4点左右从6米多高的地方摔下来,
她赶了3个多小时的路程来到这里。
经刘医生检查,颅骨骨折,瞳孔散大,
对光反射消失,口鼻出血,小便失禁,孩子已处于深度昏迷状态,情况十分
危急。
刘医生立即开出CT检查单,一旦结果出来,就可行开颅术。
但孩子
的母亲没钱,CT无法做,手术不能进行。
刘医生只好一边催其母亲去筹钱,一边给小孩采取一些抢救措施,他只能做到这些。
可直到天亮,孩子的母亲
也未把钱筹来。
早7点36分,这个顽强的小生命再也无法抗拒死神的召唤,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A.防病治病
B.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C.救死扶伤
D.实行人道主义
E.公正原则
【答案】 C
17. 下列关于药动学参数表述正确的是
A.t1/2与给药间隔时间可用于预测药物在体内蓄积的程度
B.KA.增大时达峰时间增长
C.饮食和服药时间不影响F
D.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F相同
E.VD.增加时血药浓度增加
【答案】 A
18. 用于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抗胆碱药物是
A.后马托品
B.山莨菪碱
C.哌仑西平
D.苯海索
E.托吡卡胺
【答案】 D
19. 下列不属于抗抑郁药的是
A.氟西汀
B.丙米嗪
C.阿米替林
D.碳酸锂
E.舍曲林
【答案】 D
20. 关于可见配伍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见配伍变化是指溶液变色以及产生50μm以下的微粒等
B.有些可见配伍变化是缓慢出现的
C.配伍变化可分为可见配伍变化和不可见配伍变化
D.大多可见配伍变化是可预知和避免的
E.可见配伍变化包括溶液混浊、沉淀及变色等【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