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腹地中新世早期古大湖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藏高原腹地中新世早期古大湖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吴珍汉;吴中海;胡道功;赵逊;叶培盛
【期刊名称】《地质通报》
【年(卷),期】2006(25)7
【摘要】青藏高原腹地五道梁群及相当层位的沉积地层呈缓倾斜或近水平产状,广泛分布于渐新世夷平面之上,厚度300~350m,富含白云质灰岩和泥灰岩,指示了中新世早期长期稳定的古湖泊沉积环境.根据五道梁群湖相沉积的分布范围,认为中新世早期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发育五道梁、北麓河、沱沱河、通天河和东温泉等面积5000~15000 km2的古湖盆,在唐古拉山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发育安多、那曲、罗马、班戈、伦坡拉和双湖等面积1500~2000km2的古湖盆.根据ETM遥感和野外观测资料,发现中新世早期主要湖盆之间存在古湖水相互连接的通道,形成规模更大的巨型古湖,包括唐古拉山北侧面积超过10×104km2的青西古大湖和唐古拉山南侧面积超过5×104km2的藏北古大湖.青藏高原腹地中新世早期古大湖的发育时代为23.5~16.0 Ma.
【总页数】10页(P782-791)
【作者】吴珍汉;吴中海;胡道功;赵逊;叶培盛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12.32;P546
【相关文献】
1.唐古拉山北坡中新世霓辉石正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时代及构造意义 [J], 祁生胜;王毅智;范桂兰;刘生军;陈健;霍成胜;祁兰英
2.甘肃天水地区中新世古土壤的微形态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J], 潘美慧;李吉均;张军;张平;惠争闯
3.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J], 田庆春;石小静;石培宏
4.柴达木盆地中新世叠层石沉积特征及其环境和构造意义 [J], 温志峰;钟建华;刘云田;柳祖汉;吴孔友;王冠民;李勇
5.临清坳陷中新世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J], 郭华;夏斌;陈根文;王润红;丁桔红;王建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