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檗文化和煎茶
因为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长崎港口成为与中国贸易的唯一窗口。

由于贸易关系,大量的中国人(华侨)居留在长崎。

伴随着天主教禁制实行的寺请制度,江苏·江西·浙江省出身的华侨们于1622年为自己的信仰而建筑了兴福寺。

接着于1628(宽永五)年由福建省漳州泉州出身的华侨建筑了福济寺,1631(宽永八)年由福建省福州市出身的华侨建筑了崇福寺。

即所谓的长崎三福寺。

虽然各寺院住持均为来到日本的中国僧人,但渐渐的形成邀请在中国本土得到认可的高僧来日本的趋势。

因此,1654(承应三)年,回应兴福寺的逸然性融等的再三请求,福建省福州市福清黄檗山万福寺的高僧隐元隆琦(1592~1673)带着众多的中国僧人来到日本。

隐元在妙心寺的秃翁、龙溪等为幕府工作的建议下,来到了摄津富田(现:大阪府高槻市)的普门寺。

并于1658(万治元)年,在江户城拜见了第四代将军德川家网。

1661(宽文元)年,被家网赐予了在山城宇治(现:京都府宇治市)的约9万坪土地。

将军给开基而隐元负责开山从而建筑了黄檗山万福寺。

以此为据点形成了临济宗黄檗派。

并向日本全国推广黄檗禅。

特记:从隐元起,江户时期的万福寺住持大部分为福建省出身的中国僧人。

自古以来,日本都异常向往中国文化,并把从中国来的文物称作“唐物”,且非常珍惜。

而跟随着隐元来到日本的,除了黄檗禅还有学问·诗文·绘画·工艺·书法·建筑·料理·印刷技术等当时最新的明清文化。

这些不只是在长崎,还流传到了日本的中央地区。

中国僧人们中
大部分都拥有文人的教养,因此通过黄檗僧而广泛地向日本传达了当时包括福建在内的江南文人的爱好。

当时的大名、朝臣们争着跟隐元接触。

黄檗寺院作为能够直接接触到最新中国文化的入口,起到了在日本的中国文化中心的作用。

这被称为黄檗文化,在这之中必须特别记述的是新的饮茶文化[煎茶]。

通过以隐元为代表的中国僧人们的诗文可以了解到,在寺内有举行以风雅清贫为精神的茶会。

还有,被称作煎茶中兴之祖,江户时代中期在东京边卖煎茶边阐述禅道的[卖茶翁]高游外(1675~1763),原也是在肥前的竜津寺出家的黄檗僧。

隐元的隐居处黄檗山万福寺松隐堂还保存着隐元用来煎茶的宜兴窑茶壶。

由此可窥探到隐元的煎茶爱好。

由崇尚中国文人爱好开始,通过黄檗僧而扩大的日本文人茶(煎茶),其器物以唐物器具为尊。

陶瓷器多喜欢用宜兴窑的茶壶,景德镇的青花茗碗,福建省产的急烧,德化窑的白瓷茶具等。

通过日中贸易,大量的煎茶器具被通过船运来到日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