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文言文一汇总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宝山区一模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8分)
大西洋(明)沈德符
①利玛窦字西泰,以入贡至,因留不去。
近以病终干邸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
往时予游京师,會与卜邻,果异人也。
②初来即寓香山岙,学华言读华书者凡二十年,比至京,已斑白矣。
入都时在今上庚子年,途经天津,为税监马堂所谁何,尽留其未名之宝,仅以天主像及天主母像为献。
礼部以所称大西洋,为《会典》②所不载,难上客部久贡诸夷,姑量赏遣还。
上不听,俾丛便僦居。
③玛窦自云:其国名欧罗巴,去中国不知几千万里,今琐里诸国,亦称西洋④,与中国附近,列于职贡,而实非也。
今中土士人授其学者逼宇内,而金陵尤甚。
盖天主之教,自是西方一种,释氏所云旁内外道,亦自奇快动人。
若以为窥伺中华,以待风尘之警⑤,失之远矣。
【注释】①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传教士,明朝万历十年来到中国,后因病卒于北京。
②《会典》:朝廷职掌制度的书。
③琐里:古代南洋群岛上的一个小国名。
④西洋∶当时捋南海以西沿海各地都称为“西洋"。
⑤风尘之警:军事行动。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比.至京()(2)若以为窥.伺中华图谋()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
(1)會与卜邻
..()
A.选择邻居
B.寻找住所
C.占卜验证
D.询问邻居
(2)为税监马堂所谁何
..()
A.斥责
B.盘问
C.何人所为
D.呵护何人
17.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近以病终于郾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
B.近以病终,于邸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
C.近以病终于郾,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
D.近以病终,于邸上赐赙,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
18.将第②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礼部以所称大西洋,为《会典》所不载,难上客部久贡诸夷,姑量赏遣还。
上不听,俾丛便僦居。
19.根据文中内容推测,利玛窦是意大利人,为何称自己来自大西洋?(4分)
20.根据第③段内容,概括利玛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8分)
15.(2分)(1)(等到)(2)(喑中观察,觊觎)
16.(2分(1)(A)(2)(B)
17.(C;答A得1分)。
(2分)
18.(6分)礼部因为(他)所称的大西洋,是《会典》中所没有记载的,很难与客部中其它各个长久朝贡的国家相比较,应该酌量赏赐后打发回去。
皇上不同意这种意见,让(利玛窦)就便租屋居住下来。
(6分。
得分点:“以”,前后省略(他),“为”,“比”,“遣”,“听”,“俾”)
19.(4分)当时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非常有限,对意大利乃至欧洲都一无所知,只能捋南海以西的地方统称为西洋。
自称来自大西洋,既便于中国人认同、接受;又能与其它西洋诸国区别开来。
(4分中国人的认知情况1分,便于认同、接受2分;与其它国家区分2分,满分为止)
20.(2分)(1)扩大了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2)向中国人传播天主教教义。
(2分,答到一点给1分)
崇明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8分)
①何铸,字伯寿,余杭人。
登政和五年进士第。
御史中丞廖刚荐铸操履劲正,可备拾遗补阙之选。
即命对。
铸首陈:“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
诚孝既至,绍大业,复境土,又何难焉。
”帝嘉纳之。
②拜监察御史,寻迁殿中侍御史。
上疏论:“士大夫心术不正,徇虚以掠名,托名以规.利。
言不由中而首尾乡背,行险自售而设意相倾者,为事君之失。
轻儇不庄,慢易.无礼者,为行己之失。
乞大明好恶,申饬中外,各务正其心术。
”盖有所指也。
③先是,秦桧力主和议,大将岳飞有战功,金人所深忌,桧恶其异己,欲除之,胁飞故将王贵上变,逮飞系.大理狱,先命铸鞫之。
铸引飞至庭,诘其反状。
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既而
..阅实俱无验,铸察其冤,白之桧。
桧不悦曰:“此上意也。
”铸曰:“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
”桧语塞,改命万俟卨。
飞死狱中,子云斩于市。
④桧衔铸。
时金遣萧毅来议事,桧乃以铸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为报谢使。
既返命,桧讽万俟卨,使论铸私岳飞为不反,欲窜诸岭表,帝不从,止谪徽州。
(节选自《宋史》)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既而
..阅实俱无验()(2)逮飞系.大理狱()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
(1)托名以规利()
A.规范B.谋取C.规避D.规划(2)慢易.无礼者()
A.轻易B.交换C.容易D.轻慢
1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为事君之.失非社稷之.长计
B.徇虚以.掠名乃以.铸为端明殿学士
C.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子云斩于.市
D.言不由中而.首尾乡背使事秘而.不传
18.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6分)
既返命,桧讽万俟卨,使论铸私岳飞为不反,欲窜诸岭表,帝不从,止谪徽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第②段何铸上疏内容,以下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
(2分)A.士大夫中存在追名逐利之徒
B.官员中出现相互倾轧的情况
C.何铸已察觉秦桧欲加害岳飞
D.当朝君主不明好恶令人担忧
20.第③段表现了何铸怎样的品格,试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8分)
15.(1)不久(2)拘囚、关押
16.(1)B (2)D
17.A
18. (何铸)出使归来复命后,秦桧暗示万俟卨,让他诬陷何铸偏袒岳飞认为他没有造反,想要流放他到岭南,皇帝没有答应,只贬谪他到徽州。
评分说明:省略、“既返命”“桧讽万俟卨”“使论铸私岳飞为不反”“欲窜诸岭表”“帝不从”“止谪徽州”为7个点,1点有错扣1分,扣到0分为止。
19.C
20.何铸在审讯岳飞时,查实其冤情,为国护才。
面对秦桧的权势,坚持自己的判断。
在秦桧以皇上之意来威逼时,依然义正辞严地申诉令秦桧语塞。
由此可以见出他不畏权势(刚正不阿)、以国事为重的品格。
评分说明:品格概括2分;分析2分。
参考译文
何铸,字伯寿,是余杭人。
政和五年考中进士第,历任官州县,入朝担任诸王宫大小学
教授、秘书郎。
御史中丞廖刚推荐何铸操行刚正,可作为拾遗补阙的候选。
随即命何铸入朝答对。
何铸首先陈述:“感动上天的德行没有比孝顺更大的,感化万物的方法没有比诚实更好的。
诚实孝顺达到了,那么就可以将先帝的灵柩安葬在陵寝,在汴京供奉两位主上,接续大业,收复境土,又有什么困难的呢?”皇帝表彰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任命他做监察御史,不久改任殿中侍御史。
他上疏论:“士大夫心术不正,曲从名利沽名钓誉。
言不由衷而有前后不一,自己施展奸计做危险的事情,又相互倾轧,这是侍奉君主的缺失。
心怀险恶之打算,推行刻薄之政令,轻慢不庄重,随便不守礼法,这是自身做人的缺失。
希望皇帝分清好坏,告诫朝廷内外的官员,各自一定要端正心术,不能有随意的欺瞒行为。
”这大概有所指吧。
在此之前,秦桧力主和议,大将岳飞有战功,是金人所深忌的,秦桧厌恶他与自己意见不同,想要铲除他,胁迫岳飞的旧将王贵诬告岳飞谋反,逮捕岳飞关押在大理狱,秦桧先命令何铸审问岳飞。
何铸把岳飞带到厅堂,责问他谋反的情况。
岳飞袒露出后背给他看,背上有先前刺的“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之后不久查证事实,都没有证据,何铸察觉岳飞的冤屈,把情况报告秦桧。
秦桧不高兴说:“这是皇上的意思。
”何铸曰:“我难道仅仅是为了一个岳飞,强敌未灭,无故杀戮一员大将,使士卒离心,这不是国家的长久计策。
”秦桧无言以对,改命万俟卨审问。
岳飞死在狱中,他的儿子岳云被斩于市。
秦桧怀恨何铸。
当时金国派遣萧毅、邢具瞻来商议国事,秦桧说:“先帝灵柩尚未返回故里,太后銮舆还等待在北方,非大臣不可以去祈请。
”就任命何铸担任端明殿学士,掌管书枢密院的事务,做报谢使。
何铸说:“此行如同颜真卿出使到李希烈那里一样,可是国君的命令不可推辞。
”出使归来复命之后,秦桧暗示万俟卨,让他诬陷何铸偏袒岳飞没有造反,想要流放他到岭南,皇帝没有答应,只贬谪他到徽州。
虹口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官方版)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
(17分)
①路隋,字南式,其先出阳平。
父泌,字安期,通五经,端亮寡言,以孝悌闻。
建中末,为长安尉。
德宗出奉天①,弃妻子奔行在②,扈狩梁州,排乱军以出,再中流矢,裂裳濡血,为吐蕃所执,死焉。
②时隋婴孺,逮.长,知父执吐蕃,日夜号泣,坐必西向,不食肉。
母告以貌类泌者,终
身不引镜。
贞元末,吐蕃请和。
隋三上疏宜许,不报。
举明经,授润州参军事。
李锜欲困辱之,使知市事,隋怡然坐肆.,不为屈。
韦夏卿高.其节,辟置东都幕府。
元和中,吐蕃款塞,
隋五上疏请修好,冀得泌还,诏可。
遣祠部郎中徐复报聘③,而泌以丧至,帝愍恻,赠绛州刺史,官为治丧。
服除,擢隋左补阙、史馆修撰,以鲠亮称。
③穆宗立,与韦处厚并擢侍讲学士,再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每除制出,以币来谢者,隋却之曰:“公事而当私贶邪?”进承旨学士,迁兵部侍郎。
④文宗嗣位,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初,韩愈撰《顺宗实录》,书禁中事为切直,宦竖不喜,訾.其非实,帝诏隋刊正。
隋建言:“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
尚不可诬况人君乎?议者至引隽不疑,第五伦为比,以蔽聪明。
臣宗闵、臣僧孺谓史官李汉、蒋系皆愈之婿,不可参撰,俾臣得下笔。
臣谓不然。
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无害公谊。
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
”久之,辞疾,不听,册拜太子太师。
明年病卒,年六十。
赠太保,谥曰贞。
(节选自《新唐书•路隋传》)
注释:
①德宗出奉天:指唐德宗因属下兵变而到奉天(今陕西乾县)避难。
②行在:也称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或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处。
③报聘:一种外交礼节。
为答谢邻国的来访,而前往该国访问。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时隋婴孺,逮.长(2)韦夏卿高.其节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
(1)隋怡然坐肆.
A.放纵
B.店铺
C.扩展
D.陈列
(2)訾.其非实
A.诋毁
B.计算
C.资财
D.疾病
17. 第④段中画曲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
B.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
C.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
D.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
18.把第④段中画直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无害公谊。
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
19.根据文意,概括路隋的形象特点。
(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
(16分)
15.(1)到,等到(2)敬重(2分)
16.(1)B (2)A(2分)
17 .B(2分)
18.况且韩愈所写的已经不是他自己所想的,而是元和年以来沿用到现在的,对大家的情谊没有伤害。
请让我分条指明特别错误的地方,交给史官修改审定。
(得分点:相循逮今、请、条示、刊定)(5分)
19.(1)路隋为人至孝,对父感情很深。
他的父亲路泌被吐蕃扣留,路隋日夜哭泣,坐着时必定向着西面(父死之处),不吃肉。
从母亲口中得知自己长得很像父亲,终身都不照镜子。
多次上疏请求与吐蕃交好,希望父亲泌能够回来,
(2)路隋不屈服强权,有气节。
受到了上司李锜的刁难,被派去管理市场,他安然坐在肆
中处理事务,坚决不向李锜屈服。
(3)路隋为官清廉,不收他人财物。
他担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时有人向他赠送财物,他都以公事不受私赠为由拒绝了。
(4)路隋实事求是,修史态度严谨。
他监修国史时,有人提出《顺宗实录》内容不实,他一方面为作者韩愈辩护,一方面根据事实指出错误并作了修正。
(至少写出三点)
路隋,字南式,他的祖先出自阳平。
父亲名叫沁,字安期,通晓五经,为人端正诚实少言,凭守孝悌闻名于世。
建中末年,担任长安尉。
德宗因属下兵变而到奉天避难时,沁丢下妻子儿女,跑到皇帝所在之处,守卫梁州,从乱军中杀出一条血路,两次中箭,衣裂染血。
用计说服浑城,召到幕府。
向东讨伐李怀光,担任副元帅判官。
跟从珹在平凉会盟,被吐蕃所抓,挂了。
当时路隋还小,凭借父亲的功劳被朝廷授职为八品官。
等到长大,知道父亲被吐蕃所抓,日夜哭泣,坐着时必定向着西面(父死之处),不吃肉。
母亲告诉他长得很像父亲,于是他终身不照镜子。
贞元末年,吐蕃请求和谈,隋多次上奏认为应该答应,皇帝没有回复。
被举荐为明经,担任润州参军事。
李锜想困辱他,让他担任市事,隋风轻云淡地坐在店里,不肯屈服。
韦夏卿敬重他的品格,让他在东都幕府里任职。
元和年间,吐蕃前来通好,路隋五次上疏请求与吐蕃交好,希望父亲泌能够回来,皇帝下诏答应。
让祠部郎中徐复派使臣回访吐蕃,然而泌却已经死了,皇帝怜悯他,追封沁为绛州刺史,官员们为他的父治丧。
路隋守丧期满后,朝廷提拔路隋担任左补阙、史馆修撰,凭借正直诚实著称。
穆宗即位,路隋和韦处厚一起被提拔为侍讲学士,又升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每次授予官职的命令出来,(常有)用金币来感谢他的人,路隋拒绝他们说:“这是公事,怎么可以给私人赠送呢?”
文宗即位,以中书侍郎的身份兼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负责修撰国史。
当初,韩愈写《顺宗实录》,写到宫中一些事情十分切要率直,宦官不满,指责韩愈所写不是实情,皇帝下诏让路隋校正谬误。
路隋建议说:“史册,是用来褒扬劝勉的,平民的善恶尚且不可以说谎,更何况人君呢?言官却拿隽不疑、第五伦(这样正直无畏的人)相提并论,来蒙蔽视听。
宗闵、僧孺等人认为谓史官李汉、蒋系都是韩愈的女婿,不可以参加编写,让我下笔,我认为不对。
况且韩愈所写的已经不是他自己想的,而是元和年以来沿用到现在的。
请让我分条指明特别错误的地方,交给史官修改审定。
”皇帝下诏指责贞元、永贞间的几件事失实,剩下的不再改正,汉等人也不停止。
进封为门下侍郎、弘文馆大学士。
过了很久,路隋因疾病而辞职,皇帝没有准许,封封他为太子大师。
第二年病死,享年六十岁。
普陀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官方版)
(四)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20题(18分)
①来歙字君叔,南阳人也。
拜为太中大夫。
是时方以陇蜀为忧,歙因自请曰:“臣愿得奉威命,开以丹青之信。
”帝然之。
建武三年,歙始使隗嚣①。
五年,奉玺书于嚣。
既还,复往说嚣。
嚣遂遣子随歙入质。
②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
嚣将王元说嚣,多设疑,故久冘豫②
不决。
歙素刚毅,遂发愤质责嚣曰:“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
足下遣子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
今反欲用佞惑之言,为族灭之计,叛主负子,违背忠信乎?”欲前刺嚣。
嚣起入,部勒.兵,将杀歙,歙徐杖.节就车而去。
嚣愈怒,使人将兵围守之。
歙为人有信义,言行不违,及往来游说,皆可案.复,西州士大夫皆信重之,多为其言,故得免而东归。
③八年春,歙袭略阳,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径至略阳,斩嚣守将金梁,因保其城。
嚣大惊曰:“何其神也!”乃悉兵数万人围略阳,斩山筑堤,激水灌城。
歙与将士固死坚守,矢尽,乃发.屋断木以为兵。
嚣尽锐攻之,自春至秋,其士卒疲弊。
帝乃大发关东兵,自将上陇。
嚣众溃走,围解。
④嚣亡后,歙乃大修攻具,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
陇西虽平,而人饥,流者相望。
歙乃倾仓廪,转运诸县,以赈赡之。
于是陇右遂安。
⑤论曰:“世称来君叔天下信士。
夫专使乎二国之间,岂厌诈谋哉?而能独以信称者,良其诚心在乎使两义俱安,而己不私其功也。
”
(节选自《后汉书》卷十五)【注】①隗嚣:东汉初天水人,趁乱为陇地豪强拥立,归汉后仍图谋割据。
②冘豫:犹豫。
15.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歙徐杖.节就车而去()(2)皆可案.复()
16.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
(1)部勒.兵,将杀歙()
A. 统率
B. 划割
C. 强迫
D. 挑动
(2)乃发.屋断木以为兵()
A. 卖出
B. 打开
C. 点燃
D. 拆掉
17. 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
B. 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
C. 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
D. 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
足下遣子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
19.对第④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作战之前,来歙“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B. 来歙作战勇猛,再次在保卫战中获得胜利。
C. 获胜后,来歙用尽粮仓里的米来救济饥民。
D. “陇右”即“陇西”,在来歙治理下得以安定。
20. 根据作者的评论,概括来歙被世人称颂的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
(4分)
15.(1)手持(2)同“按”,考查、审察
16.(1)A (2)D
17.B
18.皇上以为您知道善恶得失,明白兴衰之理,所以用亲笔写的信表明心意。
您也派儿子归顺做人质,这是君臣之间的相互信任啊。
19.B
20.表层原因是来歙外在言行表现诚实可信;深层原因是其出使的根本目标并非贪图个人功劳,而是真心诚意促使双方信守道义,各得其宜。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来歙字君叔,南阳郡新野县人。
归附光武帝刘秀,封他为太中大夫。
当时正为陇、蜀不能统一而忧虑。
来歙于是主动请求说:“我曾和隗嚣在长安相遇。
这个人开始起事的时候,以拥汉为名。
现在陛下圣明的品德盛大兴旺,我希望能遵奉您威严的命令,拿着您的手书作为信物,前往陇地,隗嚣必然乖乖地来归顺您,那么蜀地的公孙述自然灭亡,不值得谋划了。
”光武帝认为说得对。
建武三年,来歙开始出使隗嚣。
建武五年,又恭敬地捧着皇帝的玺书给隗嚣。
回来后,又前往劝说隗嚣归汉。
隗嚣于是派儿子隗恂跟随来歙来洛阳做人质。
封来歙为中郎将。
当时太行山以东大体平定,光武帝策划向西接管隗嚣的军队,和他一起伐蜀,又让来歙传在达皇上的旨意。
隗嚣部将王元劝谏隗嚣,隗嚣疑虑重重,因此好长时间犹豫不决。
来歙向来刚毅,于是愤然责问隗嚣说:“国家因为你知道善恶,能看清兴盛和衰败的形势,所以拿皇帝的亲笔信尽情地表达心意。
足下出于一片忠,派儿子做人质,这是君臣互相信任的结果。
如今却想听信奸人的蛊惑之言,做招致灭族之祸的策划,背叛君主、辜负儿子,违背忠信吗?吉凶的抉择,就在今日。
”想上前刺杀隗嚣,隗嚣起身入内,部署军队,要杀来歙,来歙从容地拿着节符登车离去。
隗嚣更加愤怒,王元劝隗嚣杀掉来歙,派牛邯带兵围困他。
来歙做人讲信义,言行一致,并且多次前来这里游说,(他所说的话)都可以得到核实、验证,西州的士大夫都信任尊重他,许多人都替他说话,因此能够免于难而东归。
建武八年春,来歙袭取略阳,率二千多人,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直达略阳,斩杀隗嚣守将金梁,趁机据守这座城池。
隗嚣大惊说:“怎么这样神速啊!”于是调集所有部队几万人围攻略阳,开山筑堤,引水灌城。
来歙和将士们誓死坚守,箭用完了,就拆掉房屋把木头断开制作兵器。
隗嚣用全部精锐攻城,从春天到秋天,他的士卒疲惫困顿。
光武帝于是大规模调集关东部队,亲自率领来到陇地。
隗嚣的部队败走,对略阳的包围解除了。
于是光武帝置办酒宴举行盛大宴会,慰劳、赏赐来歙,单独给来歙设个席位,排位在各位将领的上首,赏赐采歙的妻子绸缎一千匹。
诏命来歙住在长安,监护所有将领。
隗嚣灭亡后,来歙就大规模置办攻战的器具,去金城攻打羌人,彻底打败了他们。
陇西虽然平定,而百姓闹饥荒,逃亡的人随处可见。
来歙于是倾茶仓库所有,转运到各县。
用来赈济灾民,于是陇右地区趋于安定,通往凉州的道路也畅通无阻了。
建武十一年,来歙与盖廷进攻公孙述的部将王元、环安所据守的河池、下辨,攻陷了这两座城池,于是乘胜进击。
蜀人非常恐惧,派刺客刺杀来歙,来歙受伤未死,派人紧急召见盖延。
盖延见到来歙受伤的祥子,伏地痛哭,不能仰视。
来歙叱责盖延说:”你怎么敢这样!现在我作为皇命在身的人被刺客刺伤,没有办法不能报效国家了,因此把你叫来,想把统帅
军队的事托付给你,可你反而效仿小孩子一样哭泣吗!刀虽还长在我的身上,难道就不能下令杀了你吗!”盖延收住眼泪勉强起身,接受嘱托。
来歙亲自给皇上写表章说:“我不敢顾惜自己,实在是遗憾没有尽到职责,因此使朝廷蒙受耻辱。
治理国家以得到贤才为根本,太中大夫段襄,忠诚正直,可以重用,希望陛下裁决明察。
”写罢扔下笔,抽出(刺进身体的)兵刃,气绝身亡
青浦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
(四)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
(18分)
鸿门宴(节选)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
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
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
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
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2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
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
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
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壮士!能復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
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
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常以身翼蔽沛公()(2)杀人如不能举()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雨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A.跟从
B.随从
C.使······跟从
D.指挥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A.大王
B.称王
C.封王
D.以······为王
17.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