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安丘市重点名校初三第二次(5月)调研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山东省安丘市重点名校初三第二次(5月)调研语文试题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
1.选出下列加点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气慨.藏污纳垢.粗犷.(kuàng)拈.轻怕重(niān)
B.荒僻.根深蒂.固巷.道(hàng)如坐针毡.(zhān)
C.抉.择消.声匿迹契.合(qì)纵横捭.阖(bǎi)
D.箱箧.纷至踏.来琢.磨(zhuó)日薄.西山(bò)
2.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名词是词类的种,属于实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

例如:“娃娃”、“姑娘”、“青年”。

B.“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C.目之所及,距离森林边缘八、九公里的地方开满了黄灿灿的油菜花。

D.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新能源机械,强化工矿企业污水治理:这些都是环境治理的有效措施。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所以说,种善得福,所以根本的解决途径在于努力行善爱惜身体,这才是永久的保富之法。

②反之,如果他本来就体质好,却当成有着重大疾病一样的爱惜身体,他必定会益寿延年。

③我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④眼前光景很好不代表以后很好,原因多半是因为人无远虑。

⑤一个家庭即使富贵至极,他终究挡不住只消福不种福。

⑥比如一个人身体很健康,但若他过度消耗,不注意养生,那大病总有一天会找到他。

A.⑤⑥②①③④B.③④⑤⑥②①C.③④②⑤⑥①D.⑤⑥①④③②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些商贩昧着良心制作假牛肉,这不仅会危害人的生命健康,而且扰乱了市场秩序。

(将“会危害人的生命健康”和“扰乱了市场秩序”互换位置)
B.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下水,显示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的突破。

(将“显示”改为“标志”)
C.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删去“其目的”)
D.为了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水平,学校进行了由宿舍到操场的紧急逃生疏散。

(将“增强”改为“提高”)
5.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______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韩愈《马说》)《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悟空三打白骨精,被唐僧驱逐。

六耳猕猴变成假悟空,打伤了唐僧,唐僧、众神都难辨真假悟空,最后如来佛一眼辨出,使六耳猕猴现出了原形,六耳猕猴被悟空棒打死。

(_______)《水浒传》中林冲火并王伦后,大家推晁盖为梁山寨主,后来晁盖在攻打曾头市时岐曾家教师史文恭用毒箭射中眼睛致死的。

(_______)谭波尔小姐在得到劳埃德先生的确认后,在全校师生面前为简爱澄清了勃洛克赫斯特先生对她的诋毁。

(_______)
二、阅读
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

善于养众①,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

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

后武陵蛮夷反乱,乃以盖领太守。

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走。

诛讨魁帅②,附从者赦之。

自春讫③夏,寇乱尽平。

诸君长④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

病卒官,国人思之。

①养众:教养徒众。

②魁帅:主将,常含贬义。

③讫:同“迄”,到、至。

④君长:部落的首领。

1.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
....)
诸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

3.结合选文内容
......,简要分析黄盖去世后“国人思之”的原因。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伯宗妻
晋伯宗朝,以喜归。

其妻曰:“子貌有喜,何也?”曰:“吾言于朝,诸大夫皆谓我智似阳子。

”对曰:“阳子华而不实,主言而无谋,是以难及其身,子何喜焉?”伯宗曰:“我饮诸大夫而与之语,尔试听之。

”曰:“诺。

”其妻曰:“诸大夫莫子若也。

然而民不能戴其上久矣,难必及子,盍亟索士,憖庇州犁,伯宗子焉?”得毕阳。

后诸大夫害伯宗,毕阳实送州犁于荆。

初,伯宗每朝,其妻必戒之曰:“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选自《智囊》,有删改)
[注释]①朝:上朝。

②戴:拥戴。

③憖庇:愿意保护。

④州犁:伯宗之子,原为晋因贵族,由于他的父亲伯宗被迫害,他逃到楚国,任楚国太宰。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我饮诸大夫而与之语.(______________) (2)难必及.子(___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言于朝,诸大夫皆谓我智似阳子。

3.选文中,伯宗妻给你留下哪些印象?
9.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按要求作答。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选自《鱼我所欲也》)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北冥.(mín)有鱼
B.抟.扶摇而上者(tuán)
C.故患有所不辟.(pì)也
D.死亦我所恶.(è)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怒.而飞(___________)
(2)其翼若垂.天之云(___________)
(3)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___)
(4)蹴.尔而与之(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书立说,各抒己见。

甲乙两篇选文都是诸子百家的作品,它们各自体现了作者的哪些思想?请简要回答。

10.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小城来客
罗珊花

有段时间,当电梯下到九楼时总会停下,一位清瘦的老人担着菜篮子进来。

我忙往里边靠,生怕他的篮子挂了我的丝袜。

他歉意地对我笑笑,我向他道声“早”,我们成了熟人。

他老家在青溪,那儿少水田多沟壑,漫山遍野生长着翠竹。

老伴过世后,在城里教书的儿子把他接来同住,他在儿子的家里清坐了一个星期,心如一块荒地,空空荡荡,没有着落。

“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

肩膀上挑起了担子,手里有活计,日子就顺溜了。

”他把扁担放进菜篮子的棕绳套里,挑着出了电梯。

下班时,我顺路去菜市场,在菜市场的边上,看到了他。

他戴着草帽,穿着发黄的白汗衫,扁担横放在地上,坐在扁担上忙活,我记忆中乡村的爷爷伯伯都是这个样。

他在小木墩上削竹筷子,看到我,有些羞涩地笑笑:“没有什么时新菜,都是些乡里的土货。


我搜寻着他的担子。

一个菜篮子装满了加工好的竹器,另一个装着生姜、蒜瓣、马铃薯,外相不太光鲜,个头也不齐整,但土块抹得很干净。

在菜篮的一角,码着一小堆草药,矮山茶、万岁藤、车前草等等,都用翠绿的棕叶扎着。

我欣喜不已。

这些生长在田边山野的草药,在儿时,母亲都教我认识过,伤风脑痛都靠它们煎水喝,葛根、山麦冬还挖了去药铺换零花钱,还有那用来捆扎的翠绿棕叶,更是我心底的一个情结。

母亲去镇上卖菜,长长的丝瓜、豆角,紫色的茄子,嫩嫩的白菜苔,都用绿绿的棕叶一把一把扎好。

母亲说,菜是卖给人家吃的,不能用草捆着,对人不尊重。

母亲的菜每次都最早卖完,这些长长软软的棕叶也帮了大忙吧。

我知道矮山茶、淡竹叶、山麦冬、白茅根煎水能润泽我那嘶哑的喉咙,每样都拿了一小把,我还喜欢他剖得细致而匀称的锅刷、竹筷子和量米的竹升子,那些,都是儿时厨房的味道。

有个女人有点匆忙地走过来,看到菜筐里有一袋选好了的蒜瓣,提着那袋要老人称,老人说:“这是别人买了忘记拿了,我给他带来三天了,他怎么还没记起来。


买蒜的女人说:“你先卖给我,他什么时候来拿,再给他称几斤不就行了吗。

“老人停了一下,说:“那不行,人家付了钱,东西就是人家的了,我怎么能随便调换呢?”围在他担子边上的人都笑了,他的话,他的土货,充满了古意和温暖。


爱人挂在裤扣上的一大串钥匙丢了,是晚上来学校接我时丢的,爱人很懊恼。

我安慰他说:“明早去学校我再找一遍,兴许就找到了。


第二天清早,行人稀少,路面一目了然,但街道已被打扫干净了。

我心里打鼓:钥匙真的丢了,要换好几把锁呢。

来到红绿灯街口,一辆垃圾收集车停在那儿,橘红色马甲们忙碌着,我抱着侥幸心理向他们打听有没有人捡到钥匙,他们都说没有。

那个蹲在地上的司机问我在哪一线路丢的,我告诉了他,他说,那一路的清扫是由一位老姑婆负责的,
她平时都到得早,今天还没把垃圾装来。

过了一会儿,一个头发花白身材瘦小的女人吃力地拖着垃圾桶急匆匆赶来了。

“怎么搞到这个时候?”司机大声喊道。

“那个摆夜宵的地方,到处是垃圾,我用力扫过去,听到一串钥匙落到排水沟去了。

我想,糟了,钥匙丢了多不方便啊。

如果落在路上,总有人寻到,我把人家的钥匙扫进了水沟,不捡上来人家就永远找不到了。

我只好挪开排水沟上的水泥花格,在水沟里淘了好一阵……”
我赶忙走过去,从她手里接过钥匙看,真是爱人的那串。

我高兴得很,拿出钱包掏钱感谢她,她说:“这有什么,我捡的钱包都还给人家呢。

是你家的,你拿走就是。

”她倒完垃圾,疲惫地坐在水泥台阶上。

见我还站在那里,她挥动着那只青筋突出干瘦乌黑的手,示意我走。

我对她道了声谢,走了。

一连几个早晨,在红绿灯街口,在那一溜橘红色马甲中,都没有见到这位老姑婆。

我忍不住向司机打听,司机说,农村正在搞美丽乡村建设,她回乡里做保洁员了。

一连几个早晨,在红绿灯街口,在那一溜橘红色马甲中,都没有见到这位老姑婆。

我忍不住向司机打听,司机说,农村正在搞美丽乡村建设,她回乡里做保洁员了。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5日)
1.读罢全文两则故事,文题“小城来客”中“来客”具体所指是谁?暗含了怎样的情感?
2.文中两位主人公虽然普通,但他们身上都有一些美好品质值得铭记。

试分别用两个四字词语进行概括。

①第一则故事中卖菜的老人_____、_____。

②第二则故事中清扫街道的老姑婆_____、_____。

3.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他在儿子的家里清.坐了一个星期,心如一块荒地,空空荡荡,没有着落。

(理解加点词语)
②见我还站在那里,她挥动着那只青筋突出干瘦乌黑的手,示意我走。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4.在第一则故事结尾,为什么说“他的话,他的土货,充满了古意和温暖”?
5.本文在选材构思上颇具特点,试概括其中某一特点并作具体阐述。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三代同堂
①在中国人眼里,获得四代、五代同堂的经历,才算是达到了人生最幸福的境界。

从人类进化的历史上看,这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幸福观,更是整个人类的幸福观。

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别说是四代、五代同堂,就是三代同堂,也曾经是人类一个很遥远的梦。

③前不久,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的牙齿化石进行了研究,发现在13万年前,没有一个人的寿命超过30岁,而这正是他们变成祖父母的年龄。

在这个年龄之前,他们的孙辈们还没有出生,所以他们不可能实现三代同堂的美梦。

但当人类学家着眼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欧洲人时,竟然发现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比例是2:1,这意味着此时有很多人已经可
以见到他们的孙辈出生。

换句话说,直到大约3万年前,多数
..人类祖先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

④人类学家指出,人类能圆三代同堂的美梦,是一个很伟大的进步,它对促进人类飞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⑤早些时候,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克瓦人、桑人等土着人身上采集了600多个完整的线粒体DNA基因组样本。

通过样本对比,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约7万年前,人类一度濒临灭绝,只剩下2000来人。

但为什么没有灭绝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那时剩余的人类生存能力很强,因而平均寿命也比较长,超过30岁的人已经出现了,这说明三代同堂的现象已经出现了。

这让祖父母们可以把传统狩猎技术等知识传授给后代。

无疑,这些知识武装和保护了后代。

正是凭借这些,人类才最终走出濒临灭绝的险境,又重新发展壮大起来。

因此,我们可以说三代同堂的最大作用是增强了人类自身抵抗灭绝风险的能力。

⑥最新的研究表明,在现代人身上,也能看到三代同堂对人类发展的切实帮助。

美国生物学家发现.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也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得病的几率比那些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20%.而他们的孙辈则更活泼,更健康。

反应也更快。

这说明,三代同堂对促进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在早期人类社会中,意义更重大,好处也更多。

⑦但由此也引发了一个新鲜有趣的问题:如果未来人类能够实现六代、七代同堂的美梦,那么它还会促进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吗?现在看来,我们还不能在人类寿命延长与人类社会迅猛发展之间简单划等号,因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阻碍。

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必须承认,人类历史上的三代同堂确实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

1.阅读文章第④⑤⑥段,回答下面问题。

第④⑤⑥段说明了“三世同堂”的什么特点?第④段可以调到第⑤⑥段的后面吗?为什么。

2.第③段中加点词“多数”为什么不能删去?
直到大约3万年前,多数
..人类祖先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

三、应用
12.综合性学习。

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5个秘诀》。

书中说,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却很累、很痛苦。

读书的5
个秘诀是:减肥(不要滥读)、抬头(读一流的书)、排序(对要阅读的书目排队)、“返己”(也就是返回,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脱敏”(对流行的书要谨慎选择,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

余秋雨、培根和马南邨对读书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

现在九年级(3)班要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1)请你写出二种读书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2)传统阅读与网上阅读都有利有弊,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

你认为哪种阅读方式好呢?为什么?
(3)活动即将结束了,请写一句关于“热爱读书”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2017年“双十一”当天,我市某快递公司的一辆快递运输车突然燃起熊熊烈火,一车的快递付之一炬。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有关赔偿事宜,快递公司打算写一份道歉信给顾客。

请你结合“链接材料”,为快递公司写一份道歉信并
说明有关赔偿事宜。

要求:内容完整,条理清楚,语言得体,150字以内。

参考答案
一、积累
1、B
【解析】
A.气慨.——气概,粗犷.——guǎng;
C.消.声匿迹——销声匿迹;
D.纷至踏.来——纷至沓来,日薄.西山——bó;
故选B。

2、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运用。

A项各引号之间不用标点,去掉顿号;B项括号内的内容是补充引言的出处,去掉句末的句号;C项“八九”连用表示概数,去掉顿号。

故选D。

3、B
【解析】
此题考查组句成段的能力。

按照逻辑顺序,③为中心句,①从“所以说”判断,为结尾总结句。

排除AD。

⑥在的②的后面,正好举例证明②的观点。

排除C,即可得出答案为所B。

4、A
【解析】
A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

“不仅会危害人的生命健康,而且扰乱了市场秩序”顺序得当,不能改动。

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

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

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5、(1)山气日夕佳欲辨已忘言(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日夕、辨、尽其材、佁然、俶、逝”等字词容易写错。

6、(1)(×)(2)(×)(3)(√)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

(1)中悟空是在打死几个强盗之后,被唐僧驱逐,然后六耳猕猴来生乱。

所以此项错误。

(2)中晁盖是被毒箭射中了面颊,所以此句错误。

(3)勃洛克赫斯特冤枉简爱,谭波尔决定写信向劳埃德确认,
并肯定了简的清白。

一周后谭波尔小姐收到回信后帮简爱洗清一切罪名。

所以此句正确。

二、阅读
7、1.诸君长皆改操易节/ 奉礼请见
2.黄盖善于教养徒众,每有征讨,士卒们都争先恐后。

3.示例一:黄盖当官很有魄力,事务绝无延留滞后的,所以吴国之人很是思念他。

示例二:武陵郡的蛮夷之族造反叛乱,黄盖自认不能匹敌,放贼入城,智击叛贼,可见他有勇有谋,所以吴国人很思念他。

【解析】
1.考查文言文的断句。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该句的意思,本句翻译成“各个部落的首领都改变节操, 进献礼物请求觐见”;然后根据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谓宾划分节奏。

划分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划一处,所以从翻译来看可以划到“易节”之后。

2.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得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本题翻译时注意文言实词的翻译,“养”:教养;“每所”:每有;“皆”:都。

3.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分析能力。

先了解文章大意,明确黄盖所做事情,由“后武陵蛮夷反乱,乃以盖领太守。

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走。

”句可知平定叛乱他功不可没,所以百姓爱戴他,因此死后国人思念他的好;再者由“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

”句可知他做事当机立断,不拖沓,受人敬仰,所以国人思之。

参考译文:黄盖,字公覆,是零陵郡泉陵人。

善于关怀照顾下属,每有征讨,士卒们都争先恐后。

黄盖跟随周瑜在赤壁抵挡曹操,他建议采用火攻战术。

武陵郡的蛮夷造反叛乱,攻击城邑,(孙权)于是任命黄盖兼任武陵太守。

当时武陵郡兵只有五百人,黄盖自认不能匹敌,于是打开城门,让叛军人马进入一半后,才忽然袭击他们,斩杀敌人几百个,其他的都逃走了。

黄盖诛杀了叛军的领袖,跟随的人都予以赦免。

从春天到夏天,叛乱全部平定, 各个部落的首领都改变节操, 进献礼物请求觐见。

黄盖当官很有魄力,事务绝无延留滞后的,死了之后,吴国的人很是思念他。

8、1.(1)谈论,议论,说话(2)到,达到,关联
2.我在朝廷上说话(奏事),众多大夫都说我像阳子一样有智慧。

3.聪明,目光敏锐,思维敏捷,明察世事,判断力强。

(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此题考查课外文段中重点实词的意义。

“我饮诸大夫而与之语”的意思是我请那些大夫到家中来饮酒,你听我和他们的议论,从中我们可以确定“语”是“谈论”的意思;“难必及子”的意思是怕夫君会因此遭受殃及,句中的“及”意思是关联。

2.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
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

此句中“言于朝”属于倒装,调整后应为“于朝言”,译为:在朝廷上说话。

重点词语:“谓”意思是认为;“智”意思是有智慧。

结合这些作答即可。

3.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

把握人物形象需要从文中找出人物的相关描写,例如:“然而民不能戴其上久矣,难必及子,盍亟索士,憖庇州犁,伯宗子焉?”这些句子可以看出伯宗妻聪明、而且能洞察事态的本质;“其妻必戒之曰:“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可见伯宗妻有先见之明。

根据这些理解作答即可。

译文: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伯宗早朝后非常高兴地回到家里,他的妻子问他说:“夫君的样子非常高兴,有什么喜事呢?”伯宗说:“今天我在朝上奏事,大夫们都夸我和阳处父(晋国的太傅)一样有智慧。

”妻子说:“阳处父徒有美丽的外表,可是他的内心却不实在。

说话冲动而没有经过深思,因此后来才会惹祸上身。

他们夸夫君像他,这有什么可高兴的呢?”伯宗说:“我请那些大夫到家中来饮酒,你听我和他们的议论,就会知道了。

”妻子说:“好。

”之后,妻子说:“其他大夫都不能比上夫君您,但是百姓不满长官已经很久了,我怕夫君会因此遭受殃及,为什么不招募侍卫保护州犁(伯宗儿子)的安全呢?”于是找到毕阳。

后来诸大夫想要陷害伯宗,州犁于是在卫士毕阳的护卫下逃往楚国避难。

当初伯宗每次上朝之时,他的妻子都会提醒他说:“盗匪憎恶有钱的富人,饥民怨恨不爱民的官吏。

夫君平时喜欢疾言直谏,要提防因此而招致灾祸。


9、1.B
2.奋发同“陲”,边际苟且践踏
3.(1)是天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太远没有看到天的尽头呢?(2)不仅贤德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4.甲文庄子通过鲲鹏这个形象告诉人们:一切依赖客观条件的自由,都不是真正的自由、绝对的自由,都需要借助外物的力量,是有所待的。

乙文孟子用鱼和熊掌设喻,主张“义”的价值高于生命,贤者必要时应当“舍生取义”。

【解析】
1.A. 北冥.(míng)有鱼。

C. 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D. 死亦我所恶.(wù)。

2.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是多是古今异义词,如,怒:奋发。

通假字词,垂:同“陲”,边际。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注意以下关键词:极:尽。

通“耶”表疑问,相当于“吗”“呢”。

非独:不只,不仅。

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是:此,这样。

心:思想。

4.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甲文,庄子的作品,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

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乙文,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