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年小学暑假工作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X年小学暑假工作计划
201X年小学暑假工作计划
201X年暑假将至,为做好学期结束工作,迎接并度过一个安全、健康、丰富多彩的暑假,现把暑假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强化安全法纪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教育工作列为期末和假期工作的重要内容。
1、放假前,我校7月8日以班级为单位集中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安全、儿童食品安全、防意外伤害、防传染病、防中暑、防溺水、防火等安全问题,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特别要教育学生不到血吸虫病疫水区游泳,预防手足口病及甲型A,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救自护意识。
2、我校领导和相关部门在放假前进行一次校园安全工作大检查,认真检查学校的防火、防盗设施,消除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杜绝恶性事故发生。
暑假期间,我校要落实值班制度,并做好值班记录,保证信息畅通。
3、我校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地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对校园周边地区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和举报。
二、加强对暑假工作的领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假期活动,让学生度过轻松愉快的暑假。
放假前,我校要向全校学生做好暑假生活动员,指导广大同学主动设计自己的假期生活。
鼓励学生积极休息,有规律的生活、活动和学习。
学校班主任要主动了解、关心本校、本班学生的暑假生活情况。
鼓励小学生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健康有益的活动。
暑假期间,我校各班级要合理安排假期作业,严格控制小学生每天书面作业的总量(原则上低年级30分钟、中年级40分钟、高年级1小时左右)。
开放性作业(阅读、研究性学习、社区活动、参观旅游等社会实践活动)应成为假期作业的重要内容。
三、为了加强对暑假工作的管理,及时了解学生暑期生活情况,我校建立暑假返校制度。
我校的返校日确定在9月1日。
返校时,班主任、任课教师应对学生假期作业、假期生活情况和思想情况进行了解,并给予积极指导。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青少年要成为四个“新一代”的要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暑假活动让青年学子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有益”的假期。
具体工作:
一、构建和谐社区,积极开展服务
1、在暑假中,同学们要在团支部的组织下参加对口社区服务,每位同学3次,由对口社区记录并盖章。
2、各学生社团利用暑期,与社区合作开展特色活动,实现优秀资源共享。
3、慰问退休老教师。
二、打造公益先锋,坚持开展特色志愿者活动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离不开社会的关心帮助,面对社会,各支部要利用假期带领广大团员同学多融入社会,多回报社会,坚持开展志愿者活动并着力于打造具有班级支部特色的志愿者活动。
三、暑期社会实践考察活动党课学习小组和邓读会骨干学生参与大别山革命老区、南京红色之旅社会实践考察。
通过采访和实地考察,感受建国60年来祖国伟大的成就。
组织部分学生参加JA国际青年成就组织职业见习日活动,参访BP集团。
五、积极参与团区委“百名优秀学生暑期挂职锻炼”活动团委将组织一批优秀学生到团区委进行挂职锻炼。
此次挂职锻炼主要任务为参与筹备区学代会、暑期工作专报、实践考察等工作。
以上各项活动的反馈结果除书面材料上交团委外,电子稿上传至阳光通道,截止日期为9月8日。
支部暑期工作小结9月15日前上传阳光通道。
附送:
201X年小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201X年小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在我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特制定暑假“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意义
1、指导思想: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2、意义:
1) 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 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 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二、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
1、组织形式:小组合作模式。
学生一般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年人
四、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安排 XX年7月4日下发《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布置暑假社会实践工作。
XX年7月5日——7月9日学生6—10人组成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小组1 、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会、板报、专刊、网页等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
3、评选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社会实践优秀论文及优秀指导教师。
4、举办“走向社区,走向实践”学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
5、优秀论文汇编成册,并在校园网上交流。
选送10份送中心校参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