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第一章 )

相同点:都属于金融机构 不同点:钱庄、票号,是我国的前期金融象 征,规模较少,势力薄弱;银行,是后期从 国外传入的事物,逐渐取代了“钱庄、票 号”,而成为新时期的金融力量,逐渐发展 着!
21 2016/8/29
资料:我国第一家现代银行
我国第一家现代银行,是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 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盛宣怀主持创办。 盛宣怀: 中国电报局总办、
英格兰银行是现代商业银 行的鼻祖。
13
总结:现代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铸币兑换业 货币经营业 早期银行业 资本主义银行 现代银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铸币兑换
铸币兑换 保管、出 纳
标志:信用 业务 时间:1171 年
产生途径: (1)改造旧银行 种类多、规 模大 (2)建立新银行 作用强、国 时间:1694年 际化 英格兰银行成立 国有化、竞 争激烈
课时安排:4学时
3
第一章 商业银行导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与作用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第五节 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
4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
一、商业银行的原始状态
二、早期银行业的产生
三、现代银行业的产生
14
资料:高利贷
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它 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 会,它是信用的基本形式。 早期商业银行大多由旧式的高利贷转变而来, 为什么?
银行是高利贷的掘墓人 (理解?)
15 2016/8/29
英格兰银行
英格兰银行介绍:
它的正式贴现率一开始就规定为4.5---6%,大大低 于早期银行业的贷款利率。 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 也意味着高利贷在信用领域的垄断地位已经被动摇。
第一章商业银行概述

• (2)美国银行的监管 • 监管机构:美联储、联邦保险公司、货币
审计署、州政府
• 监管内容:审批与许可、存款保险、监督
与检查、设立分行、合并与收购、审批新 产品、消费者保护、法定准备金、贴现借 款。
• 2、英国的银行(高度集中、全能式)
• (1)种类:
• *商业银行:构成全英最主要的支付系统
(支票账户与其他支付手段),并提供商 业银行服务(短期工商贷款)。该类银行 高度集中,分支机构遍布全国。
• *商人银行(投资银行):定期贷款、长期
信贷、经营外汇、贵金属、投资管理、证 券承销。目前有40余家。
• *票据贴现所:充当银行业与英格兰银行的
中介机构。
• *其它:储蓄银行、建筑协会、金融所 • (2)监管:“非正式但严格”的管理。英
国的银行业高度集中,央行的“道义劝说” 颇具成效。
• 3、德国的银行(高度集中、全能式) • (1)全能式的商业银行:创立于19世纪70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高顺芝
商业银行概述
主要内容
•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 三、商业银行经营目标与原则 • 四、商业银行制度与类型 • 五、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变迁 • 六、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 七、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破分业经营的限制。
• 1999年11月,美国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
代化法案》,标志混业经营趋势的到来。
• 目前我国仍然是分业经营。但“综合经营”已
经出现。
(二)主要国家的商业银行
• 1、美国的银行(分散、1995年后全能式) • (1)二重银行制度(法律注册)——在联邦当
第一章商业银行经营学导论补充资料2.doc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一、商业银行的性质:二、商业银行的产生:㈠产生:1.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情况是:⑴货币兑换业务(货币兑换商);⑵货币保管;⑶货币支付与汇兑;⑷存款(主动吸存);⑸贷款收息㈡形成,两种途径产生:㈢近代银行向现代银行转变中的四个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第一,由百分之百的准备金变为部分准备金——银行从基本靠自有资金变为主要靠主动吸收存款放款。
第二,由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代替金属货币,并用银行券去放款——银行能运用信用货币来扩大货币供给量。
第三,由现代意义上的存款业务取代单纯的保管业务——银行使用支票和转账结算制度取代现金结算制度。
——银行具备了古代银行和近代银行不具有的货币创造与信用创造功能。
第四,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分工——商业银行的信用行为得到规范和保障,二者在职能和形式上严格区分,构成现代银行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发展,两种传统发展模式:1.英国式融通短期资金传统以短期商业性贷款为主。
其优缺点是:⑴优点:能较好地保持银行清偿力,银行经营的安全性较好。
⑵缺点:银行业务的发展受到限制。
2.德国式综合银行传统除提供短期商业性贷款外,还提供长期贷款,甚至投资,并为投资银行服务。
如:德、瑞士、奥(美、日也向其发展)。
其优缺点是:⑴优点:有利于展开全方位的业务经营活动,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⑵缺点:会加大银行经营风险,对银行经营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功能及其地位一、功能: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三节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一、创立:(一)创立的条件:1.经济条件2.金融条件:(二)创立程序:主要依照《银行法》和《公司法》办理。
二、组织结构:第四节商业银行制度商业银行制度,是一个国家用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该国商业银行体系,结构及组成这一体系的原则的总和。
一、建立商业银行体系的基本原则:(一)有利于银行业竞争竞争效率原则。
(二)有利于保护银行体系安全安全稳健原则。
(三)使银行保持适当规模规模适度原则。
商业银行发展中的制约因素_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_[共2页]
![商业银行发展中的制约因素_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_[共2页]](https://img.taocdn.com/s3/m/d9e823e2eefdc8d377ee32a1.png)
23第一章 商业银行导论 六、外资银行外资银行是指在本国境内由外国独资创办的银行。
外资银行的经营范围根据各国银行法律和管理制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有的国家为稳定本国货币,对外资银行的经营范围加以限制;也有些国家对外资银行的业务管理与本国银行一视同仁。
它主要凭借其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了解和广泛的国际网点等有利条件,为在其他国家的本国企业和跨国公司提供贷款,支持其向外扩张和直接投资。
外资银行有的是由一个国家的银行创办的,也有的是几个国家的银行共同投资创办的。
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设立了中国第一家外资银行代表处,拉开了新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序幕。
1979年到1995年,外资银行以代表处的形式存在,主要从事与代表外国银行业务相关的联络、市场调查、咨询等非营利性活动;1995年年底到2004年,主要以外国银行分行形式存在,开始经营外币项下商业银行业务,在此阶段共有24家外国银行分行在北京开设分行;2004年12月到2006年12月,外资银行业务由外币延伸至可以办理有限制的人民币相关业务;2006年12月至今,实施“分行与法人并行,法人导向政策”,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在地域和客户对象上的限制,已有摩根大通、友利、韩亚、德意志、新韩、法兴6家银行改制为在京注册法人,辖内34家分行中已有19家改制为法人银行分行,其余15家外国银行分行中也有4家即将改制。
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42家外资银行法人机构,总资产为25 628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重为1.7%;从业人员45 424人,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重为1.3%;2011年税后利润140.3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重为0.8%(见表1-2)。
由此可见,外资银行在我国银行系统中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但外资银行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将受到多方面的挑战。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一、商业银行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商业银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们是社会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我国,在历史、社会制度、改革开放等因素影响下,商业银业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我们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不仅吸引了我国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绝大多数存款,还发放了相当份额的贷款,其自身发展的好坏,已不再仅仅是影响它作为企业的股东的利益,而且还影响着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我们要特别关注。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目录第1章绪论 (1)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1 研究背景 (1)1.1.2 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2)第2章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及趋势 (2)2.1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 (3)2.1.1我国商业银行零售负债业务发展现状 (3)2.1.2我国商业银行零售资产业务发展现状 (3)2.1.3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3)2.2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趋势 (3)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存在问题 (3)3.1 经营理念上的偏差 (3)3.1.1 对零售业务的价值和战略地位缺乏正确认识 (3)3.1.2 没有真正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4)3.1.3 缺乏市场定位观念,对客户细分、需求定位等研究不到位 (4)3.2 业务分离,缺乏有效的支持 (4)3.3 产品缺乏多样性 (4)3.3.1 产品结构不合理 (4)3.3.2产品缺乏创新 (4)3.3.3 缺乏品牌战略 (4)3.4 客户服务的滞后 (4)3.4.1 客户服务意识淡薄 (4)3.4.2 缺乏客户服务统一标准 (5)3.5 服务管道的单一 (5)3.5.1服务管道的拓展不足 (5)3.5.2 信息服务滞后 (5)3.6 服务人员素质建设的不足 (5)第4章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策略研究 (5)4.1 转变营销观念,调整经营理念 (5)4.1.1 正确认识零售业务的价值和战略地位 (5)4.1.2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5)4.1.3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细分市场 (6)4.2 创新组织架构,确保组织和资源支持 (6)4.2.1 完善组织构架,改造流程控制 (6)4.2.2健全客户信息库 (6)4. 3 丰富产品类型,创新产品体系 (7)4.3.1 制度品牌营销策略 (7)4.3.2组织产品创新 (7)4. 4 整合业务流程,提高多渠道服务能力 (7)4.4.1 完善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7)4.4.2强化电子渠道分销功能 (7)4.4.3 完善营销管道体系 (8)4. 5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提高整体实力 (8)4.5.1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8)4.5.2 重视员工价值,留住优秀人才 (8)第5章结论与展望 (8)参考文献 (9)摘要商业银行向个人客户专门开发了一种具有针对性的产品:银行零售业务,它作为银行提升竞争力与品牌形象的主要措施,是银行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是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
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于贵金属保管
17世纪,英国金匠保存、划拨,“金匠券”。 这种早期的银行业虽已经具备银行的本质特征,但是仅仅是现 代银行的原始发展阶段。
2、中国银行业的起源
南北朝:寺庙经营典当业。 唐朝:飞钱 北宋:交子 明清:当铺 明末:银庄 银行业的生存基础不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放款对象主 要是政府和贵族;高利贷。
1、西方银行业的起源
起源于货币兑换
里吉比银行(西方商业银行的原始状态):公元前六世纪,古巴比伦 (大英百科全书记载)。 希腊寺院、公共团体、私人商号:公元前4世纪(考古石碑); 业务只限于货币兑换。
起源于资金的代理支付
中世纪欧洲地中海沿岸国际贸易的发展。 1171(1580)年,在意大利建立的威尼斯银行成为最早出现的近代银 行。以后相继出现了米兰银行、阿姆斯特丹银行。
二、 商业银行的发展及现状
1、 国外商业银行的发展
在美国金融史上,早期的投资银行中,有一部分是与商业银行融合的, 但多数还是以独立的形式存在的。到二十世纪20年代,商业银行与投资 银行之间已经不存在任何界限; 1929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国会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对 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进行了强制的分离,即规定商业银行和 投资银行应实行分业经营;
到2009年,我国发展到上万家法人性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形成了政策 性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农 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的格局; 据英国《银行家》杂志2010年7月公布的全球银行1000强数据显示,中国 内地共有84家银行跻身1000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
第一章 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
1 2 3 商业银行的起源 商业银行的发展及现状 阅读材料:银行的变迁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学复习资料

2股权的高流动性
7商业银行的产权形式可以分为私人银行 股份制银行 和国有银行。
私人银行是指私人独资或者合伙成立并经营的非股份制银行。
股份制银行是指按照国家有关的公司法律条例,向主管部门登记用股份公司的形式建立起来的银行。
国有银行是指由政府出资创办或直接控制的银行机构,这种产权形式的创建目的是控制国家金融,便于推行政府的有关政策。组建形式有完全由政府出资,政府投入部分股本,政府注资实现国有化。
经营形式转化的较为恰当的组织形式 。
第三章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绩效评价
1为什么要研究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有哪些?
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是指商业银行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各种影响因素,制约和影响着银行机构的设置,业务种类,经营模式,作用效果,发展水平。任何的经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下实施并最终完成的。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以对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划分依据不同可分为金融环境和非金融环境。
第二章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
1 如何认识和把握商业银行机构的设立原则?
商业银行机构设立原则包括竞争效率原则 ,安全稳健原则,规模合理原则适度的原则
2商业银行设立的一般程序是怎样的?
商业银行设立的程序包括申请的提出,对申请书的审查,招募股份,验资营业
3商业银行四种组织类型的设立情况是怎样的?
以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的影响的环境类别为依据,可以分为制度环境,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技术环境,规模追求,消费者需求。
其中制度环境包括 政治制度 经济制度 金融制度 法律制度
经济环境包括 1经济发展规模 生产力发展水平 2经济发展结构,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3经济周期变动 4经济的全球化
商业银行学第1章

• 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的高低是其经营管理状况的综合反映。它体现了商业银 行既定策略正确与否、业务状况是否健康、银行领导的能力高低、内部管理 是否有效等各方面的情况。
• 利润=业务收入-经营成本 • 收入:资产收入(从投资与贷款中获得的收入、外汇买卖收入等)+表外业
• (1)把暂时从再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资金转化成可用资 金
• (2)将用于消费的资金转化成能带来货币收入的投资,扩大社 会资本总量
• (3)将短期货币资本转化成长期货币资本
• 支付中介
• (1)通过存款在账户上的转移,代理客户支付;在存款的基础 上,为客户兑现现款等,成为工商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 出纳者和支付代理人
• 条件:(1)货币创造限度取决于原始存款的规模
•
(2)现金漏损
•
(3)贷款需求
• 金融服务
• 随着经济发展,各个经济单位之间的联系各家复杂,各金融中介 机构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人们对财富的管理要求也相应提高, 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要求不断扩展自己的金融服务领域,如信托、 租赁、咨询、经纪人业务及国际业务等,并在商业银行经营中占 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商业银行也就有了“金融百货公司”的称 呼。
• 调节经济
• 商业银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余缺,同 时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指引下,在国家其他宏观调控的指引下, 调节经济结构,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商业银行还可以通 过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活动,调节本国的国际收支变化。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与结构
• 3.1 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复习要点重中之重(整理版)

第一章商业银行概述1商业银行性质是以追求最大限度利润为经营目标,以货币资金为经营对象,为客户提供多功能服务的金融企业. 2.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一)全能化现代银行:信托职能信用职能支付职能储蓄职能租赁职能投资/金融顾问职能投资银行业务或承销职能证券职能保险职能(二)集中化由于银行业竞争的加剧、金融业风险的提高,以及产业资本不断集中的要求,商业银行通过收购、兼并等手段实现规模扩张和业务多样化,打破了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等行业的传统界限,这种发展趋势又必然导致银行业向高度集中的方向发展。
(三)电子化一是银行内部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提高了效率。
二是商业银行借助电子技术进行金融创新,产生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可用于转账结算的银行卡,促进了电子货币的普及。
三是电子资金转账系统大大节省了清算时间,降低了清算风险,提高了清算效率.(四)国际化原因:一是由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迅猛增加,客观上要求银行把自己的服务网络通过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延伸到国外;二是跨国公司在国外的急剧扩展;三是由于欧洲货币市场迅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把吸引海外存款当作重要的资金来源。
3.商业银行的职能(一)信用中介(二)支付中介(三)信用创造(四)金融服务(五)调节经济4.政府对银行业实施监管的内容骆驼原则是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现今使用的对商业银行的全面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级的一种金融管理制度。
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集中度)管理(能力素质)收益(盈利能力)清偿能力(流动性监管的具体内容银行业的准人银行资本的充足性银行的清偿能力银行业务活动的范围贷款的集中程度5.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的内容与要求◆安全性要求商业银行在业务活动中确保其资产、收入、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条件免遭损失,并在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经营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要求保持一定比例的自有资本;实行资产分散化;合理规划贷款和投资的规模与期限结构;加强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分析和经营预测;保持较高的流动性资产;遵纪守法,合规经营◆流动性要求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取存款的需要,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
商业银行第1章

90年代中期,组建政策性银行 。 90年代到20世纪初期,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上市 步伐。
西南政法大学多媒体课件-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功能及其地位
对立统一。三性之间具有一定的矛盾;也具有 一定的相互影响或转化的关系。应力争做到三 性的平衡。
流动性是前提、安全性是保障、盈 利性是最终目标。
西南政法大学多媒体课件-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第六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
商业银行经营环境 •宏观经济环境
•市场环境
•金融管理当局对银行业的管制
西南政法大学多媒体课件-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中国通商银行
西南政法大学多媒体课件-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银行的萌芽——货币经营业
历史上最早的银行——威尼斯银行
于1587年在意大利建立
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英格兰银行
于1694年在英国成立
我国的银行出现较晚——中国通商银行
于1897年在上海成立
西南政法大学多媒体课件-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80年代初期,组建国有专业银行。 80年代中后期,国有专业银行转变为国有商业 银行。同时设立一批新型商业银行。
西南政法大学多媒体课件-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15世纪的威尼斯银行
西南政法大学多媒体课件-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 1653年,英国建立了资本义制度。工商业得到
较大发展,需要有可以提供大量资金融通的专
门机构与之相适应。这促使商业银行的产生。
1694年英国政府为同高利贷斗争,维护和发展
新兴资本主义而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银 行——英格兰银行,标志现代商业银行产生。
商业银行经营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商业银行是在市场经济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需要而形成的一种金融组织。
经过几百年的演变,现代商业银行已成为各国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资金集散机构,并成为各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一、商业银行的性质(重点)商业银行的定义: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的性质是从三个层面上来介绍的:1、商业银行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
2、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3、商业银行是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这一点主要侧重于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比较.二、商业银行的产生1、银行的产生基本思路:铸币兑换业→货币经营业→早期的商业银行→现代的商业银行,同时要启发学生了解,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不同功能。
2、商业银行的形成现代商业银行产生的两种途径:一是从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变过来的;第二条途径是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而成的。
三、商业银行的发展这部分由授课教师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结合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做更多的了解。
两种传统:英国式融通短期资金传统和德国式综合银行传统第二节商业银行的功能及其地位一、商业银行的功能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功能主要有:1、信用中介2、支付中介3、金融服务4、信用创造5、调节经济二、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由于商业银行业务内容的广泛性,使得它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显著,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
1、商业银行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2、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对全社会的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3、商业银行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4、商业银行已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5、商业银行成了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第三节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一、商业银行的创立由于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吸收存款和借款,这种经营方式的特殊性使商业银行业成了一种高风险行业。
商业银行经营学第一章01

• 5、存款保险制度的负激励 • 为了避免存款人集体行动导致“挤兑”行 为的发生,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 存款保险制度。 • 尽管存款保险制度在个别商业银行遭遇风 险事故时能保护广大存款人的利益,并尽 量减小金融风险的波及范围和破坏力。 • 但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存款保险制度会 产生以下两方面的负面效果:
• (1)拥有剩余索取权的股东(如普通股股东) 会偏爱一些高风险的投资项目而侵害只索取 固定回报的债权人(如优先股股东、债券持 有人等)的利益,而存款保险制度可能会增 加商业银行股东和管理者的这种风险偏好。 • (2)在存款保险制度实行以后,存款人对存 款银行的风险状况和经营效果的关注程度减 弱,因为即使存款银行倒闭,也不会给存款 人带来损失。而存款人外部监督机制的丧失, 极大地弱化了商业银行的外部治理机制。
• (一)商业银行的经济性质: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 信用业务的特殊的金融企业。 • 1 、商业银行首先具备一般的企业特征:如必须具 备业务经营所需的自有资本,并达到管理部门所规 定的最低资本要求;必须照章纳税;实行自主经营、 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有明确的经营对 象;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和发展动力。 •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三条规定: 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十亿元 人民币。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一亿元人民币,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 限额为五千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
商业银行经营学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于殿江
第一章 导论
•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商业银 行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商业银行内部 组织结构及商业银行的职能,掌握商 业银行的本质属性及经营原则,对商 业银行进行监管和商业银行本身加强 内控的原则、方法,并能应用商业银 行经营的基本原则分析经济环境变化 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商业银行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商业银行管理学》课后习题及题解第一章商业银行管理学导论习题一、判断题1.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2. 政府放松金融管制与加强金融监管是相互矛盾的。
3. 商业银行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4. 在金融市场上,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起着类似于中介经纪人的角色。
5. 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企业性质,所以常用于企业管理的最优化原理如边际分享原理、投入要素最优组合原理、规模经济原理也适用于商业银行。
6. 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决定了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7.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管理的基本目标。
8. 商业银行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围绕稀缺资源信用资金的优化配置所展开的各种业务及相关的组织管理问9. 商业银行资金的安全性指的是银行投入的信用资金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能如期收回。
二、简答题1. 试述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功能。
2. 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管理的目标?3.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有哪些?4. 商业银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5. 如何看待“三性”平衡之间的关系?三、论述题1. 论述商业银行的三性目标是什么,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2. 试结合我国实际论述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 2.X 3.X 4" 5.X 6" 7.X 8" 9"、略;三、略第二章 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习题一、判断题1.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仍为 4%。
2. 巴塞尔协议规定, 银行附属资本的合计金额不得超过其核心资本的3.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信用风险提供了两种方法:标准法和内部模型 法。
4. 资本充足率反映了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5.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只能通过财政增资的方式增加资本金。
6. 商业银行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标准法中的风险权重由监管机关规 定。
商业银行 第1章导论练习

第一章导论本章的重要概念(根据书本里的本章小结):商业银行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分行制持股公司制流动性银行制度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一、判断题1、从历史上看,银行起源于意大利。
早在1272年,佛罗伦萨就出现了一家名为巴尔迪的银行,其后因债务问题于1348年倒闭。
2、威尼斯银行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现代商业银行产生的象征.3、一般认为,商业银行的名称来源与它早期主要办理基于商业行为的货币保管和汇兑支付业务有关.4、17世纪,银行这一新型机构由意大利传播到美洲其他国家。
5、至今,英美两国的商业银行的贷款仍以短期商业性贷款为主。
6、货币兑换商逐渐演变成了集存贷款和汇兑支付、结算业务于一身的早期银行。
当时的英格兰银行也就应运而生.7、比较具有近代意义的银行是1587年建立的英格兰银行.8、瑞士、荷兰、奥地利等少数国家仍一直坚持英国式综合银行模式,美国、日本等国也在开始向这种综合银行模式发展。
9、17世纪,意大利出现了由金匠业等演变为银行业的过程。
10、商业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商业银行拥有业务经营所必需的自有资本,且大部分资本来源于自有资本。
二、单选题1、一般企业创造的是使用价值,而商业银行创造的是能充当一般等价物的( ).中央银行创造的是基础货币.A.信用货币 B。
存款货币 C。
信贷货币 D。
扩张货币2、1694年,英国政府为了同高利贷作斗争,维护新生的资产阶级发展工业和商业的需要,决定的成立一家股份制银行是( )。
A.英国工商业银行 B。
威尼斯银行 C.英格兰银行 D。
英商银行3、商业银行是(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
A.社会经济 B。
资本主义经济 C.商品经济 D.股份制4、( )以后,当外国金融机构侵入我国,人们又根据我国长期使用白银作为货币材料这一情况,将当时专门从事货币信用业务的这类外国金融机构叫做银行,这样翻译既达意又形象。
A。
鸦片战争 B。
第一章 商业银行概述(第3节)

背景:20世纪70年代后期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总结了资产管理和 负债管理的优缺点,通过资产与负债结构 的全面调整,实现商业银行流动性、安全 性和盈利性管理目标的均衡发展。
厦门理工学院 黄莉
18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 流动性问题
厦门理工学院 黄莉
9
3. 盈利性原则 盈利性:是指商业银行在其经营活动中获取利 润的能力,它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动 力。 商业银行的盈利主要来自于:业务收入与业务 支出的差额 • 商业银行的业务收入包括: 贷款利息收入、投资收入与劳务收入等; • 商业银行的业务支出包括: 吸收存款的利息支出、借入资金的利息 支出、贷款与投资的损失以及工资、办 公费、设备维修费、税金支出等。
厦门理工学院 黄莉 14
2. 转移理论
转移理论又称转换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银行保 持资产流动性的关键在于资产的变现能力,因而 不必将资产业务局限于短期自偿性贷款上,也可 以将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具有转让条件的证券上, 作为银行资产的二级准备,在满足存款支付时, 把证券迅速而无损地转让出去,兑换成现金,保 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优点:扩大了银行资金组合的范围,增强了商业 银行的盈利性。 不足:对短期证券变现的外部环境考虑得少。
其次,安全性与盈利性是一对矛盾。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是保证信贷资金流
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有效统一。
厦门理工学院 黄莉
12
3.2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
3.2.1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认为,由于银行资金的来源大多是吸收活 期存款,提存的主动权在客户手中,银行管理起不了决 定作用;但是银行掌握着资金运用的主动权,于是银行 侧重于资产管理,争取在资产上协调流动性、安全性与 盈利性问题。
商业银行考试整理

商业银⾏考试整理第⼀章⼀、商业银⾏的起源和发展世界上最早的银⾏:公元前6世纪古巴⽐伦的“⾥吉⽐”银⾏;1171年设⽴的威尼斯银⾏;1272年在意⼤利设⽴的巴尔迪银⾏。
“Bank”⼀词的来源与意⼤利的货币兑换业;英国银⾏业是由⾦匠业发展⽽来的现代商业银⾏的⿐祖是1694年成⽴的英格兰银⾏商业银⾏起源于意⼤利,发展于英国,成熟于美国中国第⼀家民族资本银⾏是1897年成⽴的中国通商银⾏。
早期代表性银⾏:中国通商银⾏中⾏的发展情况⼆、商业银⾏的性质依法设⽴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
1.商业银⾏是⼀种企业;2.商业银⾏是⼀种特殊企业;3.商业银⾏是⾦融企业三、商业银⾏的功能⽀付中介、信⽤中介、⾦融服务、信⽤创新、四、商业银⾏的经营⽬标商业银⾏的经营⽬标——企业价值最⼤化(利润最⼤化与股东价值最⼤化)商业银⾏的经营⽬标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化;经营中应贯彻三个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五、商业银⾏的管理组织结构1.直线职能型:“集权式”管理组织结构优点:决策权⾼度集中、分⼯明确、信息交流迅速、成本较低,⽽且有利于雇员发展某⼀⽅⾯的业务专长,管理效率较⾼。
缺点:1.权⼒集中于最⾼管理层,下级缺乏必要⾃主权;2.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差,容易产⽣脱节与⽭盾;3.各参谋部门与指挥部门之间的⽬标不统⼀,容易产⽣⽭盾;4.信息传递路线较长,反馈较慢,适应环境变化较难。
2.事业部型:“M型”,集中政策,分散经营根据产品、客户或地区特征的不同,将商业银⾏分为不同的事业部 ;每个事业部专门从事于某⼀类业务;各事业部相对独⽴;各事业部接受商业银⾏总⾏的总体协调委员会的指导。
3.矩阵型:“⼆维”管理组织结构优点:(1)将组织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很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及时沟通情况,解决问题;(2)具有较强的机动性,能根据特定需要和环境活动的变化,保持⾼度的适应性;(3)在发挥⼈的才能⽅⾯具有很⼤的灵活性,能够让员⼯根据⾃⾝兴趣培养技术专长或锻炼综合管理能⼒。
商业 银行

2.银行资产证券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出现了证券化趋势。商业银行业
务经营证券化的趋势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国际金融市场融资方式的证 券化,各种传统的银行信贷越来越多地被各种各样的证券融资历取代。 其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也有转换为证券方式的趋势。 3.银行资本集中化 4.业务经营电子化
(二)分支行制 分支行制又称为总分行制,是指一种设有总行同时又在总行下设立分支
行的商业银行制度,1839年在英国兴起,是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商 业银行所采取的组织形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1.分支行制的优点 和单一银行制相比,分支行制的优点十分明显: ①分支行制形成了分布广泛的分支机构,便于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扩大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由此,货币兑换商逐渐开始从事信用活动,商业银行的萌芽开始出现。 17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近代商业银行雏形明显开始形成。随着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 发展对资金的巨大需求,客观上要求有商业银行发挥中介作用。 1694 年,英国政府为了同高利贷作斗争,以维护新生的资产阶级发展工商业 的需要,决定成立一家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并规定英格兰银行向 工商企业发放低利贷款,在5%~6 %,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 商业银行的诞生。发展到今天,商业银行的业务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 活的各方面,商业银行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
有的股权证书。银行普通股是银行一种股权证书,它构成银行资本的核 心部分,它代表对银行的所有权,而且具有永久的性质。 2.资本盈余 也叫资本公积。是指商业银行发行股票时,股票实际销售价格超过股票 面值所带来的额外收入,即股票发行溢价。 3.未分配利润 又叫留存收益或留存盈余。是银行尚未动用的税后利润部分,是银行所 有者权益的一个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第8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管理 l 第9章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l 第10章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l 第11章 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第一章 商业银行的发展
及其影响因素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l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功能与发 展历史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我国银行业概况(截至2009年底)
总资产 所有者权益 税后利润
国有商业银行 59.2
股份制商业银行 15.3
城市商业银行
7.1
城市信用社
0.3
农村商业银行
1.3
农村合作银行
1.4
农村信用社
9.2
邮政储蓄银行
3.7
外资银行
2.6
%
63.0
67.7
13.6
15.5
7.5
现代商业银行正向“万能银行”和“金融
百货公司”方向发展。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商业银行是如何赚取收入的?
负债业务
(低息筹钱)
货币资 金池
资产业务
(高息用钱)
利差收入
非息收入业务——中间业务
非息收入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商业银行的职能
信
支
用
付
中
中
介
介
职
职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l 我国的银行业也具有悠久的历史。 《周礼》中就有“泉府”的记载, 即办理赊贷业务的机构。春秋战国 时,借贷行为已经很普遍。到了商 业发达的唐代,不仅开办了称为 “飞钱”的汇兑业务,还出现了 “质库”,即当铺。以及后来宋朝 设置的“便钱务”,金代的“质典 库”,元代的“解典铺”,明代的 “钱庄”和清朝的“票号”,都是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支付中介职能
商业银行经 营活期存款
替存款人 进行转账 支付
成为整个社会的 收付中心,发挥 支付中介的职能
支付中介职能,是商业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重 要特征所在,也体现了其货币支付中心的重要地位。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支付中介
l 通过存款在帐户上的转移,代理 客户支付,在存款的基础上,为 客户兑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企业、 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 者和支付代理人。以商业银行为 中心,形成经济过程中无始无终 的支付链条和债权债务关系。
人均云集于意大利的威尼斯进行商品交易。
由于各国货币的成色有较大的差别,客观
上需要有一种专门的从事各国货币间的兑
换的机构来经营这项业务,意大利的货币
兑换也就应运而生了。这一期间所成立的
银行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威尼斯银行,它
是全球较早出现的比较具有近代意义的银
行
。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水乡威尼斯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信用创造
l 商业银行是能够吸收各种存款的银行, 和用其所吸收的各种存款发放贷款,在 支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 转化为存款,在这种存款不提取现金或 不完全提现的基础上,就增加了商业银 行的资金来源,最后在整个银行体系, 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家族塔尖:迈耶·罗斯柴尔德
l 迈耶·罗斯柴尔德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 贫困的犹太人区,当时的基督教对犹太人十分 歧视,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主要包括典当、货币 兑换以及买卖二手商品 。常年的从事货币兑换 职业使迈耶在古货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于是,他利用手中所持有的稀奇货币和丰富的 知识,很快接近了当时威廉九世的上校侍卫长, 通过上校的引荐,罗斯柴尔德获得了威廉公爵 的召见,他充分利用机会,把自己花了很大心 血以高价收集的古币以低得离谱的价格卖给威 廉,同时还极力帮助威廉学习古币知识,收集 古币,经过几年的努力,迈耶赢得了威廉公爵
我国商业银行分类
l 大型商业银行 l 股份制商业银行 l 城市商业银行 l 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 l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l 外资银行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案例:罗斯柴尔德家族
l 伦敦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在1833年不列颠帝国 废除奴隶制后,曾拿出2000万英镑用于补偿 奴隶主的损失;此外,他们还为支持1854年 的英俄克里米亚战争提供了1600万英镑的贷 款;1871年,他们又拿出1亿英镑替法国支付 普法战争的赔款;他们还控制了整个欧洲的铁 路,时至今日,世界的主要黄金市场也是由罗 思柴尔德家族所控制。罗思柴尔德家族是犹太 商人最会赚钱的代表,罗思柴尔德有5个儿子, 他们分别控制了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 斯、法兰福、纽约和柏林的金融市场,控制欧 洲的经济命脉长达两百多年。
l 2006年12月11日 ¡我国全面对外开放了银行业。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银行业
l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以 前 ¡大一统的银行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既是中央银行,也是 商业银行。几乎完全按计划经济模 式运行,相当于第二财政,不是真 正的银行。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l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概况 l 第三节 影响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
因素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讨论
l 我国有哪些商业银行?举例 说明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经济生活中的商业 银行列举
凡是比较有名的大银行,
几乎都是商业银行。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功能与发展历史
l 视频: 揭秘罗斯柴尔德家族 /v_show/id_XO DQzNDg1NzI=.html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l 第二节 l 我国商业银行概况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概况
l 一、国有商业银行 l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 l 三、城市商业银行 l 四、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 l 五、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l 六、外资银行
6.8
0.3
0.2
1.3
1.2
1.6
1.5
7.5
5.3
0.5
0.2
4.7
1.7
从业人员
56.9 5.3 4.7 0.4
27.3
4.2 1.2
法人机构数 个 5 12 124 42
8,509
1 29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中国银行业的飞速发展
l 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千家银行大排 名中的中国商业银行 ¡1999年:7家 ¡2007年:31家,2家挤入全球十大银 行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l 到1850年,罗斯柴尔德家族总共 积累了相当于60亿美元的财富,以 6%的回报率计算,家族财产至少 有 50 万 亿 美 元 , 到 20 世 纪 初 期 , 罗斯柴尔德家族所控制的财富估计 达到当时世界财富的一半,是迄今 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金融帝国。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 其影响因素2
2020/11/25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l 教材: 《商业银行管理》 周好文、何自云主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9月 l 参考书: 《商业银行管理》 彼得.罗斯著 刘园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年第七版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l 第1章 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l 第2章 商业银行评价 l 第3章 商业银行负债的管理 l 第4章 商业银行贷款的管理 l 第5章商业银行几类特殊贷款的管理 l 第6章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管理 l 第7章商业银行现金资产与流动性的管理
金融服务
l 包括代理收付、贷款保证、贷款 承诺、信息咨询、资信调查、财 务顾问、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三、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
l 欧洲大陆银行的前身:货币兑换商 l 英国银行的前身:金匠
¡保管凭条演变为银行券 ¡保管业务的划拨凭证演变为银行支
票 ¡十足准备金转变为部分准备金 l 在与高利贷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现代 商业银行
l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 l 二、商业银行的功能 l 三、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本法所称的商业银行是指依照 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 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商业银行是企业
l 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具有现代企 业的基本特征。如:必须具备业务 经营所需的自有资本,并达到管理 部门所规定的最低资本要求;必须 照章纳税;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 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以获取 利润为经营目的和发展动力。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
l 具体表现在经营对象的差异。 工商企业经营的是具有一定使 用价值的商品,从事商品生产 的流通;而商业银行经营的是某 种特殊商品-货币。因此,商 业银行是一种与工商企业有所 区别的特殊企业-金融企业。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l 迈耶在获得王室的信任之后,利用 他的聪明和在理财方面的才智,迅 速成为了“宫廷御用商人”的头衔。 他利用这层关系,在商场上如鱼得 水,大量开展贸易、贷款等业务, 到1800年,罗斯柴尔德家庭已经成 为当时法兰克福最富裕的犹太家族。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第1章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2
l 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活动领域、 社会责任及对整个经济的影响程 度与一般工商企业相比,均不相 同,因此,它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具体表现在: